周洋感谢国家了,能换来国家感谢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04:19

周洋感谢国家了,能换来国家感谢吗?

2010-03-10 10:34:00 来源: 华商网-华商晨报(陕西西安) 跟贴 1 条 手机看新闻

本报评论员刘兴伟

周洋最新版获奖感言新鲜出炉。

温哥华冬奥会冠军周洋近日做客某商业网站,在接受访谈时她表示,夺得这枚金牌自己要感谢国家、感谢支持者、感谢教练、感谢工作人员、感谢自己的父母。(3月9日中新)

在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的悉心“指导”下,原来充满温情与亲情,感动了亿万民众的人性化感言被打回了原形。升级后的获奖感言确实看上去足够“标准”,就差没放上一句“感谢CCTV”了。这是一句多么熟悉又多么常见的获奖感言啊,但此刻看上去却让人倍感酸楚。

因为一位官员“挑理”了,周洋可以去掩盖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流露,她的父母关心的只会是女儿的幸福与成就,不会在乎自己在“感谢榜”中的排名。但是,周洋感谢国家了,能换来国家的感谢吗?当周洋为感谢谁不感谢谁而难以取舍时,我们似乎都忘了,能得到这枚金牌,最该得到感谢的人是周洋。

按照我国体育竞技的传统,体育健儿获得奖牌是“为国争光”,如果仔细分析这四个字的语法构成就会发现,是运动员让国家感到荣耀,如果需要感谢的话,按逻辑似乎该是国家去感谢运动员。其实不仅仅是国家需要感谢周洋,我们每一个人能够从周洋身上分享荣耀,能够欣赏到一场精彩的竞技,都要去感谢她。

这种对于真实个体的感谢是真正的体育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尊重公民尊严与价值的体现。既然于再清有机会在政协讨论上向周洋索取“感谢国家”,为何不能代表国家和民众抑或仅仅是他个人,去感谢周洋和她的父母呢?

 

其实,需要得到感谢的何止是周洋一人呢?在坚挺的GDP后面有着多少产业工人的努力,或许这些个体只是一个农民工,甚至还要面对社会保障的不完善,但他们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所付出的汗水难道不足以得到一声感谢吗?在教育公平化改革的进程中,乡村之间的代课教师们几十年如一日地爬着山路,只为孩子们能叫他一声老师,或许他如今正面临着被清退的命运,但是他们对教育所付出的光阴难道不值得感谢吗?还有那些一年来应该被我们铭记的个体,“开胸验肺”之于职业病保障、自断小指之于钓鱼执法、唐福珍之死映射下的拆迁条例,这些人用身体甚至生命推动着一个国家法制的进步与公平正义的成长,他们不应该得到感谢吗?

他们应该得到生活在这个国度中的每一个人的感谢,或者说,同周洋一样,他们有资格获得国家的感谢。但是,在两会之中,我们却没能看到任何一个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国家去感谢他们。其实,感谢对象之争本不该出现在“国家”与“爹妈”之间,无论是周洋,还是无数个在这个国度劳作着的人民都应该得到一句感谢。

(本文来源:华商晨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华商网 http://www.hsw.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