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中国文化人必读的十部古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02:10

[关于读书]中国文化人必读的十部古书

(:47:57) 标签:

中国文化

先秦诸子

东方文明

古书必读

金克木

诗经

易经

论语

庄子

分类:沧浪之水[2007-10-14 17心灵感悟]

 

  《中国文化人必读的十部古书》已经被收录到新浪文化博客《读书随笔》栏目。您可以在:

  http://blog.sina.com.cn/lm/book/index.html查阅。

  新浪文化博客以推荐名家、草根的经典新锐思想,挖掘更多喜爱文学的草根精英写手为主旨,立足打造新浪最可读最知性的品牌博客!
诚邀您加入文化博客,具体的加入方式详见:http://blog.sina.com.cn/u/4bc00e6301000730
  欢迎访问文化博客之家,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1270877795

 

   金克木先生在他的《倒读历史》中说,读书应当是乐事而不是苦事。学而时习之,真的应该是“不亦说乎”。  这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更进一步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其实中国的古书不过几十种,是可以读得完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有些智慧的学者发现了一个秘密,也就是古代文化的传承关系,可以从梳理古书的脉络中找到。这些书排列在一起,它们是有头绪,有结构,有系统的。  对这种观点,我的理解,总有一些书是另一些书的“母本”,读懂这些“母本”,是了解由其生发开去而产生的“子本”“孙本”,或者“兄弟篇”“姊妹篇”的钥匙。所以说,这些“母本”,这些不依附于其他书而其他书都对此有所依附的书,就应当成为我们的必读书。  举例说,要了解西方文化,必须要读《圣经》。金克木先生说,没有《圣经》的知识几乎可以说是无法读懂西方公元以后的书,包括反宗教的和不涉及宗教的书。只有一些纯粹科学技术的书可以除外。  金先生又举例说,读西方的哲学书,自然少不了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笛卡尔、狄德罗、培根、贝克莱、康德、黑格尔。不是要读全集,但必须读一点。  读文学作品,读原著是必须的。对于外国文学,看译本也可,只是不能只看故事提要和评论。  返回来,我们再谈本文开头所讲的读中国古书的话题。  对于中国古代先贤们曾经读过的,而我们又不能获知在他们读过的这些书之前曾经有过什么书的,这些书一定是我们的必读书。用金先生的话说,“古代读书人,几乎无人不读的书必须读,不然就不能读懂堆在那上面的无数古书,包括小说、戏曲”。  金先生列出了这些书的书目,它们是:  《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  以上这十部书,是从汉代以来的学子上学就背诵一大半的,一直背诵到19世纪末。这十部书要不知道,就无法读后世作家的书,不能读懂唐宋八大家,不能读懂朱熹,不能理解王阳明,甚至不能看懂传统的戏剧。  老实说,对于以上的十部经典著作,惠琳本人也没有看多少。现在正是我认真补课的时候。因为21世纪将是东方文明复兴的时代,当中国人的世纪到来之际,我们不能忘记给了我们文明滋养的这些智慧之作,不能忘记了我们的老祖宗。 另外几篇被新浪文化博客推荐的文章是:   1、范蠡行贿不成丢爱子   (重财轻身者”必读)   2、咨询师要像扁鹊那样“六不治” (扁鹊见齐桓公)   3. 看古人怎么闹待遇(冯谖弹铗的故事) 4、马云说:爱迪生欺骗了世界 分享到新浪微博 阅读(1589) 评论 (13)收藏(0)转载(0)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我的2008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前一篇:[我行我秀]5分钟的对决 后一篇:[营销有悟]从麦当劳广告给顾客“洗脑”谈起 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点击查看详情      新浪开奖汽车手机马上领取  [发评论]
    • 白伯媛2007-10-14 19:18:43 [举报]

      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抛却心头的诸多杂念,方能有所收获,做好不容易啊.
    • xiehongda2007-10-14 19:46:35 [举报]

      ┏┯┓┏┯┓┏┯┓┏┯┓┏┯┓┏┯┓
      ┏┯┓┏┯┓┏┯┓┏┯┓┏┯┓┏┯┓
      ┠教┨┠师┨┠园┨┠地┨┠博┨┠圈┨
      ┗┷┛┗┷┛┗┷┛┗┷┛┗┷┛┗┷┛
      ┏┯┓┏┯┓┏┯┓┏┯┓┏┯┓┏┯┓
      ┠推┨┠荐┨┠精┨┠彩┨┠美┨┠文┨
      ┗┷┛┗┷┛┗┷┛┗┷┛┗┷┛┗┷┛
      ┗┷┛┗┷┛┗┷┛┗┷┛┗┷┛┗┷┛
      ららゞ We Miss YoU Soゞ ら 
      ┏┯┓┏┯┓┏┯┓┏┯┓┏┯┓┏┯┓
      ┏┯┓┏┯┓┏┯┓┏┯┓┏┯┓┏┯┓
      ┠欢┨┠迎┨┠所┨┠有┨┠圈┨┠友┨
      ┗┷┛┗┷┛┗┷┛┗┷┛┗┷┛┗┷┛
      ┏┯┓┏┯┓┏┯┓┏┯┓┏┯┓┏┯┓
      ┠常┨┠常┨┠回┨┠圈┨┠看┨┠看┨
      ┗┷┛┗┷┛┗┷┛┗┷┛┗┷┛┗┷┛
      ┗┷┛┗┷┛┗┷┛┗┷┛┗┷┛┗┷┛
    • 中国医药营销2007-10-15 00:00:46 [举报]

      呵呵,现代社会现代人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越来越不容易啦,但确实要如此才行!
    • 袪除浮躁2007-10-15 08:58:41 [举报]

      读书可以有功利目的,因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但不可急功近利,尤其是想成就大事业者,更应把眼光放长远。
      通过读书,获得心灵的宁静,也应该成为读书人的一个目标!
    • 小五三郎2007-10-15 14:24:22 [举报]

      如果真的想探讨如何读古书,可以参考我的博客的文章: 

      ■ 孟子的良知: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
       
      ■ 不苟同老子:小道废,有仁义 
       
      ■ 评傅佩荣《老子·大道废,有仁义》 
       
      ■ 中国人不懂“崇洋媚外”
       
      ■ 生得懦弱,死得猥琐 

      ■ 孔子孟子荀子血型性格报告
    • 新浪网友2007-10-15 16:45:05 [举报]

      鲁迅说:中国的书可以少读,甚至不读。
      我在读过许多古书之后,获得了和鲁迅先生同样的结论。
      不读中国的古书(指五四以前未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书)对个人的知识、见解、人品都不会有什么影响,我们从课本上学习到的数理化知识都是西方的体系,我们从课本获得的政治理论、哲学理论也都是西方的,我们的法律体系也是西方的;我们实际接收的道德标准也越来越注意个人价值,越来越西方化。所以,中国人可以不读中国古代的书籍,在今天的社会不会有太多的缺憾,可是不接收来自西方的文化,则必然寸步难行。
      如果你对于国学有一种爱好,当然应该读古书;如果只想经世致用,古书是完全可以不读的。
    • 中国基因2007-10-15 18:05:03 [举报]

      不同意楼上网友的观点。中国人,自然有中国人的文化积淀,虽然这当中不乏糟粕,但精华和营养是主要的。否则就不能解释中国文明的传承和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是全球化带来的必然趋势。中国人大可不必妄自菲薄。
    • 公子秀水2007-10-15 21:29:59 [举报]

      支持...一定会去选看的.
    • 北京十七大2007-10-16 11:25:35 [举报]

      看书吧 该看的挺多 至于看书的人能看到门道或对该人有积极的帮助 还不好说 你是搞教育的 你挺清楚 觉得呢???
    • 北京十七大2007-10-16 11:25:35 [举报]

      看书吧 该看的挺多 至于看书的人能看到门道或对该人有积极的帮助 还不好说 你是搞教育的 你挺清楚 觉得呢???
    • 别当书虫2007-10-16 16:41:34 [举报]

      同意北京十七大的说法。不能为了看书而看书。上世纪20年代的文学家,曾经提出文学“为人生”的主张。现在也在说“以人为本”,看书也一样,要明白是为了什么而看。否则看的人数是增加了,但无非是些书虫,看的再多无非是书柜。
    • 天光云影2007-10-20 17:18:44 [举报]

      在这个物欲横流、浅薄浮躁的年代里,有谁还去读这些书呢?
    • 新浪网友2007-10-26 22:22:19 [举报]

      读书自是人生一乐事,无知者无所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