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毛泽东学读书 \\读书不误教书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19:40:13
向毛泽东学读书 陈晋 2010年03月01日08:46   来源:《天津日报》 向毛泽东学读书--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新任务。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在这方面更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那么,毛泽东是怎样读书,又如何看待读书的呢?我们今天又该如何看待毛泽东读书,学习毛泽东读书的态度和精神?

  读书人毛泽东

  毛泽东一生究竟读了多少书,读过哪些书,又是怎样读的,自然无法作出完全的统计和全面周详的介绍。不过,我们可以从他的藏书中,从他的批注中,从他的著述中略知大概。毛泽东保存下来的藏书,种类繁多,规模宏大,有1万余种,近10万册。其中有不少书籍上留下他的批注和圈画。而毛泽东读而未藏的书籍,或读过藏过但后来丢失的书籍,更不知几何。可以说,毛泽东的思想和智慧,来源于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调查研究,来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实践,也来源于他对古今中外的文明成果孜孜不倦地吸收和扬弃。他的博览和广学,赋予他观察和认识主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赋予他治党、治国、治军的政治智慧,赋予他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迄今为止,中外历史上的领袖人物,很少有人像毛泽东那样能够兼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并且在博览深读“有字之书”的过程中达到融会贯通,又有独到的创见。

  提出毛泽东作为“读书人”的形象,不是要淡化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的历史定位,而是说,在古今中外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像毛泽东这样酷爱读书、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人,确实非常罕见。

  书斋天地里的毛泽东的思绪心迹,别有风景。从他随手在书上的眉批旁评中,多多少少能体会到一个特别真实和富有生动个性的毛泽东。例如,1969年在武汉读《南史·陈庆之传》,他的批注是“再读此传,为之神往”。为何神往,神往什么?都值得体会琢磨。这些纯个人化的爱好,我们可视为他在书本里进行着独特的心灵对话,在对话中实现一种只有读书人才乐于寻求和可能获得的心里期待、智慧愉悦、审美满足。其中的快感,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一般难为外人道之。况且,没有读过的书,对人们来说,就是一个不可限量的未知空间,而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个人:未知的东西,对他有一种极强的诱惑,他试图要以有涯之生去尽量填充那未知的空间。这是一种智慧的挑战,也是一种人格的挑战。挑战应战战而胜之,却正好是毛泽东鲜明的人生个性。

  毛泽东是政治领袖,又是读书人,两种身份的结合,自然引出一种特殊的政治领导风格和工作方法,这就是:把书作为动员和宣传工具,作为理论创造和思想普及的工具。毛泽东始终相信,人们以各种方式所接触到的知识、理论、观点,有助于他们在实践行为上的选择,对现实社会改造十分重要。他更清楚,要培养高素质的领导干部,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读书学习,就是“授人以渔”。因此,需要解决什么现实问题或需要提倡什么精神风尚的时候,他总是开列出一些有现实针对性的书目让干部们去读,以便打通思想。此外,有时在一些中央会议上,毛泽东还选编一些著作篇章印发给与会者,甚至亲自在会议上逐一讲解。这是他比较鲜明的政治领导风格。例如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期,毛泽东读了各地大量的农业合作化的材料,选编了一本90多万字的书,叫《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写了一篇有名的序言,并为其中的104篇材料写了按语。这本书在当时被称为“农业合作化的百科全书”。可以说,编书、荐书、讲书,是毛泽东经常使用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1】 【2】 【3】 【4】 

 
党员干部“读书心得”征集选登 读书不误教书功 陈兵 2010年03月03日13:45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读书不误教书功--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读书可以增智,可以长才。而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得面对这样的事实:每天在校上课3-4小时,加上备课和批改作业5-6小时,另外还有其他工作。同时,教师同所有人一样,也要做家务,教育自己的孩子……可我们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既教书又读书,我们很想求得二者的和谐发展,但我们没有时间。这大概是我们教师共同的困惑吧!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的第二条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文章首先列举了一个事例:一位历史教师把一堂历史课上得精彩绝伦,以至听课的老师提出这样的疑问:“准备这节课,你花了多少时间?”这位历史老师是这样回答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对这个课题,我准备了15分钟。”这段妙答启开了一个窗口,使人看到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妙。

  那么,怎样进行准备呢?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简单地应付第二天的课,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之所以能够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地补充知识。时间每过去一年,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知识海洋中就变得越来越小。教师的理论知识在数量上增长了,便可以转化为质量,为教育技巧的提高打下基础。所以说,一名教师唯有读书学富五车,教书才能才高八斗。有了教育技巧的教学,不会让你疲于应付教育教学上的琐碎事,你也就又赢得了读书时间。

  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长期以来,我们对我们的教学﹑我们的学生﹑我们教师自己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去反思还比较少。我们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而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一个人关起门来苦读书﹑读死书﹑死读书。真正的学习只有借助于有效的表达和倾听,才能很好地传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其实,我们只要多一些讨论,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写,这不就是我们身为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吗?叶谰说不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应该以自己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所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它让我们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具有学习的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只读几本教育理论专著,是不可能把握教育精髓的,教师应该为“今天”而读书学习。

  “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为教育准备了一切:理想﹑智慧﹑激情﹑诗意与力量。”这是朱永新的人生追求,更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

温总理的三点读书心得体会出什么?


文海


  2010年2月27日下午3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回答了网友关于读书的提问,总理坦诚谈了三点读书心得。

  总理的三点读书心得,第一是要处理好读书与人生的关系,第二是读书要选择,读好书,第三是读书与实践结合。以笔者的看法,总理的三点读书心得是辨证的,极其清晰地回答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读书用来做什么?笔者谈谈自己对总理三点读书心得的体会。

  首先,读书的作用是党员干部其他活动无法替代的。谈到为什么读书时,总理说: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笔者以为,读书的作用确实如总理所说的那样,对于日常工作来说,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修养是否高远,视野是否开阔,对于自己分管的领域是否熟悉,而重视读书、善于读书的党员领导干部,往往知识面比较宽,决策比较理性,读书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率与效果,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城市或者一个部门的命运,说读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绝不过分。

  其次,读好书能震撼人的灵魂、激发人的斗志。谈到读好书时,总理给好书下了一个定义,总理说:好书是那些能够给人以感染和力量的书,让人了解大学问家的思想和风范的书,特别是那些震撼人的灵魂的书,激发人的斗志的书。读什么好书总理说的很到位,党员领导干部就应该辨证的看待“开卷有益”了,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该读,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笔者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定得读,因为这是我们党的理论源头,对树立自己正确价值观世界观是有帮助的;中国的一些文化经典一定得读,譬如《论语》,因为这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对树立自己的人生观是有益的;当代和现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一定得读,譬如巴金的《我的回忆录》,作品可以让我们看清人类社会真善美,对树立我们的正义观念是有帮助的;中国的一些人物传记要读,譬如《毛泽东传》、《周恩来传》、《邓小平传》等,可以吸取伟人的精神力量不说,更关键在于了解党的发展历史,对于党员干部认清社会形势是有裨益的。

  其三,我们不仅要读书,而且要实践,做到知行统一。谈到读书和实践时,总理说:我曾经提倡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我又提倡读书活、活读书、读活书。其实前者讲的是学习,后者讲的是实践。笔者以为总理的读书心得深刻出了知行统一的道理,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不能成为书呆子,我们不仅要学知识、提高思想境界,还需要学会动手,做到学用结合,要坚持以实践为中心,以用为导向,以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为目的,以践行党的宗旨为目标,真正做到知行统一,达到《中庸》中所概括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求,因此,笔者以为党员干部读经典的书籍不够,还需要读一些是适用书,譬如城市管理、经济、环境方面的书籍,这样有益于我们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更好为人民服务

  当然,总理与网民交流时所谈读书心得不止这些,他还回顾了去年所提出的“地铁读书”,同样值得我们去领悟,笔者以为这是个人养成读书习惯问题,社会读书氛围问题,更深层的是形成学习制度机制的问题

  总之, 在2010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总理以真心真情真意回应网民关切,不忘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对于建设学习型政党来说,意义显得积极,总理三点读书心得值得党员干部去领悟和借鉴,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党政官员以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榜样,共同为建设学习型政党而努力学习,共同为营造全社会重视学习的氛围而努力。(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