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概要 + 普通心理学-华东师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6:56:58
 健君文荟 欢迎光临 丰富多彩的观赏、怀旧、文化、读书、博览、影音、书画、人文类内容  健君文荟 欢迎光临 丰富多彩的观赏、怀旧、文化、读书、博览、影音、书画、人文类内容 

',1)">
普 通 心 理 学
2005-10-28 10:20:01
第一章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和个性(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是指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务地特征与联系的心理活动。情绪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的心理活动。意志过程是人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在一定的动机激励下,自觉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
2、认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的关系:前者是后两者的基础,而后两者可以反作用于认识过程,推动人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发展和深入。
第二章:个性心理
1、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倾向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及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它是人的心理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地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是多种心理特征地独特组合,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差异。
第三章:暂时神经联系
1、 什么叫做“暂时神经联系”?
暂时神经联系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本来对动物有机体没有意义的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在大脑的相应区域引起了兴奋,同时无条件刺激物在大脑的另一区域也引起了兴奋,经过不断反复,两个兴奋中心之间形成了暂时神经联系,从而形成条件反射,这是高级神经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
2、 心理活动的反映形式有哪些特征?
(1)它不仅能对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做生物学上的反映,而且能对刺激物的信号意义做出反映,后者是心理现象产生的标志。(2)心理的反映形式是在个体的生活中不断形成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能行为。(3)心理的反映是通过高级神经活动的分析和综合过程实现的,并随着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育完善而不断提高其分析综合水平的。
3、 意识的概念是什么?
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其中语言和思维是意识活动的核心因素。情感和意志也是人的意志的必要组成部分,因为意识也表现为一种内心体验的形式。
4、 什么叫做意识的水平?意识有哪些水平?
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最高级的心理反映形式,具有各自不同的水平。意识水平反映了个体在某一私见里对自身活动机器状态的觉知的程度。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
(1) 无意识水平:无意识水平是指个体对其内在的身心状态或外界环境的变化没有觉知的意识状况。例如,个体的生理变化。
(2) 前意识水平:前意识水平是指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经验或信息,平时虽然不被觉知,但可由需要时再复现或提取而达到觉知的意识状况。
(3) 潜意识水平:潜意识水平是指蕴含在意识曾之下的欲望、情绪等经验被控制和压抑而使个体在当时不觉知的意识状况。
5、 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1)人类意识既有对客观对象的意识,还有对自身的自我意识。而动物没有自我意识。(2)人类的意识是以抽象的概念形式反映客观事物为主要特征的;动物是以具体的形象的感知、表象即感性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3)人类意识离不开语言,而动物的感性反映形式不需要语言。(4)人类的意识和动物的心理具有不同的物质器官。
第四章:注意的理论
1、注意的过滤器学说
该学说认为当大量信息进入神经系统时,有一个过滤器在起调节作用。它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对信息只开通一个通道进入,其它的信息不能通过,暂时贮存在短时记忆中,并迅速衰退。
[支持实验]布鲁德本特(Broadbent)双耳分听实验。
两个耳朵分别呈现不同的刺激(2组数字)。在报告时,大部分被试是以耳朵为单位报告收到的信息。追随耳的项目能被很好地报告出来,而非追随耳的项目则不能被清楚地报告。
2、注意的衰退学说
该学说认为当大量信息进入神经系统时,人不是通过过滤器将一个通道打开,将另一个通道关闭。而是两个通道都有信息进入,追随耳的信息未被衰退,因此容易被激活感受,而非追随耳的信息不是完全被过滤,而是经过衰退,因此不能被激活而感受。但还是有部分阈限低而刺激强烈的信息进入了神经通道,也可以受到激活。
[支持实验]特瑞斯曼(Treisman)的双耳分听实验。
被试报告中能觉察出追随耳的87%的信息,但对非追随耳的信息也有8%被觉察。这就说明,双耳不是按照过滤器模型在工作,而是两个耳朵中都有信息进入,追随耳的信息未被衰退,因此容易被激活感受,而非追随耳的信息不是完全被过滤,而是经过衰退,因此不能被激活而感受,但还是有部分阈限低而刺激强烈的信息进入了神经通道,也可以受到激活。项目的意义、熟练程度、上下文和指示词以及人的个性倾向都是影响阈限的因素。
3、注意的完全加工学说
该学说反对以上两种学说。它认为当大量信息进入神经系统时,人对这些信息已经做了加工,只不过人没有能力将所有的加工过程都记住或区别开。因此注意到的东西是人脑对能够记忆和区别的加工过程的觉察。那些消失了的信息本身已被加工,而只是由于人脑处理能力的有限而被遗忘掉了。注意的堵塞是一种记忆堵塞,而不是对信息加工的堵塞,不存在有专门的过滤器。
[支持实验]实验控制下的双耳加工和单耳加工比较实验
在无噪音的背景下向被试曾现辅音,要求被试报告。实验分告知被试辅音来自哪只耳朵和不告知辅音来自哪只耳朵两种情况。前一种方式被试只要用一只耳朵进行加工,只有一半的工作量,而后一种情况则被试需要用两只耳朵共同加工,根据衰退理论,前者没有衰退而后者有部分衰退,则前者效果会优于后者。而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实验情景的效果相同,这证明了完全加工理论的正确。信息在两个耳朵中没有发生衰退,而是自动加工,因此效果相同。
第五章 感觉
第一节 感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有以下特点:1、它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2、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的产生过程:客观事物的刺激——神经系统的生理活动(信息加工)——产生感觉体验。
感觉的产生是分析器活动的结果。分析器是感觉器官、传入神经和大脑皮层感觉中枢所组成的统一的形态机能结构整体。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感觉主要是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对由感觉器官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和结果。
感觉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包括:平衡觉、运动觉和机体觉。
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肤觉(温觉、冷觉、触觉和痛觉)
感觉器官专门化:指人的不同感觉器官只接受特定的、适宜的刺激而产生感觉的现象。
为什么一种感官会只产生一种感觉呢?德国生理学家缪勒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说”,认为每种感觉神经都有自己特殊的能量,这种能量导致每种神经的性质不同,从而每种感觉神经都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其他的感觉。根据这一理论,他接下来判断:感觉的性质并不是来源于外部的刺激的属性,而是外部刺激激活感官后神经系统释放出一种特殊的能量,这种能量被神经系统感知到,从而产生感觉。因此,感觉是自身神经系统对自身变化(能量的变化)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知觉。这种观点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的观点。
三、感觉的意义
感觉是认识的入口,只有通过它,人才能认识和分辨事物的各种基本属性,才能知道自身身体的运动、姿势和内部器官的工作状态。只有在感觉所获得的信息基础上,其他高级的、复杂的生理活动才能得到产生和发展。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能容忍的。
[支持实验]感觉剥夺
第二节 感觉的测量
感觉的测量是说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一、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受性用感觉阈限来度量。感觉阈限是指人在感受到刺激存在或刺激变化的时候的刺激强度或强度变化的临界值。
二、感觉阈限
(一)绝对感觉阈限
针刺皮肤的实验过程:
极其轻微的刺激,没有感觉——逐渐加强有感觉的刹那——逐渐加大有痛觉的刹那绝对感受性(S)和绝对阈限(R)成反比:
影响绝对感觉阈限的因素:活动性质、刺激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个体自身状态等。
(二)差别感觉阈限
能觉察到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成为差别感觉阈限,与之相对应的感受性成为差别感受性,通常也成为jnd(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
韦伯分数:K= I / I
韦伯定律:当刺激量以几何级数增长时,感觉量会以算术级数增长。实验证明,这一结论只使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范围。
(三)心理物理定律
第六章 知觉
第一节 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而知觉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2、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的整体反映。3、从生理机制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合作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
二、知觉活动过程
知觉活动一般由五个环节组成,称为知觉链:外界环境——中介物——刺激物与感官相互作用过程——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系统向大脑传入各种外界信息的过程——大脑对传入到皮层相应投射区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的过程。
知觉理论:格式塔的知觉理论,构造主义的知觉理论,动作行为的知觉理论和吉布森的知觉理论。
格式塔的知觉理论:人的知觉具有主动性和组织性,并总是尽可能地用简单的方式去“整体”地认识外界事物,遵循“概略”规律并受神经系统的制约。
构造主义的知觉理论:强调先前的经验对知觉活动的重要影响,特别是记忆活动,人们在认识外界事物的时候,往往借助于记忆中的经验做任意的选择,从而认识事物。
动作行为的知觉理论:知觉是知觉者借助动作行为习得的,通过活动及在活动中习得的经验影响和指导着知觉活动。
吉布森的知觉理论:人所知觉的环境是由具有结构的表面组成,当人在观察环境的时候,环境的三维空间是有结构的,它为知觉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知觉者在认识这些结构表面的同时确定该事物是什么。因此,知觉既有赖于一个人对事物结构的认识,而且与一个人对事物结构的认知水平有关。
知觉物体距离的线索:
(一)单眼线索
1、遮挡
2、线条透视:视角大的物体近,视角小的知觉为远。
3、空气透视:透明度高知觉为近,反之则远。
4、明暗和阴影:明亮的物体离得近,灰暗或阴影中的物体离得远。
5、运动级差:近的物体运动快,远的物体相反。
6、结构级差:看远处时,运动视差有规律的递缩的变化。
(二)双眼线索
1、水晶体的调节
2、双眼视轴的辐合
(三)双眼视觉线索
记忆
1、什么是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2、记忆的种类: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3、记忆的生理机制:记忆机能定位说,记忆机能整体说,记忆分子说。
4、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现。
5、识记的种类: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
6、影响识记的因素:识记的目的、学习态度、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对材料的理解程度、识记的方法(整体识记法、部分识记法和综合识记法。)
7、保持的特征:在质的方面,记忆内容中不甚重要的趋于消失,重要的部分得到很好的保持;在量的方面,会出现记忆恢复现象。记忆恢复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学习后过几天的保持量比刚学习完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特殊现象。
保持:是指人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贮存和巩固的过程。
记忆恢复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主体学习后过几天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
这一现象在对有意义材料的记忆时尤为明显。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巴拉德在1913年发现的。
遗忘:随着时间的推移,识记材料的保持量逐渐减少,其中一部分会回忆不起来或发生错误的现象。注意:
是不能回忆和回忆错误两种情况。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暂时性遗忘又称舌尖现象(TOT,
TIP-OF-THE-TONGUE)
保持量的测量:(四种方法)
1、再认法:
保持量=(认对数-认错数)/呈现材料的总数
2、回忆法:
保持量=正确回忆的项目数-原来识记的项目数
3、再学法:
保持量=(初学的次数或时间-再学的次数或时间)/初学的次数或时间
4、重构法:
在测量中,先向被试呈现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些刺激,然后打乱这些刺激,
要求被试按照原来的顺序进行重构。成绩以排对的顺序数来计算。
8、保持量的测量:再认法、回忆法、再学法、重构法。
9、记忆保持曲线及其意义
10、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11、影响保持的因素
(1)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
(2)学习程度
(3)识记材料的数量
(4)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
12、遗忘的原因的理论:
(1)记忆痕迹衰退说
(2)记忆干扰抑制说
(3)动机性遗忘说
13、回忆:指过去经验的事物不在面前,能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并加以确认的记忆过程。回忆不是对过去形成的映象的机械恢复,还包括大脑对记忆材料的加工和重组。
14、联想:回忆常常会以联想的形式出现。联想是指当在空间和时间上相继出现或同时出现时,在外部特征和意义上相近或相反的事物,反映在人脑中建立联系并留下印记,以后当其中一个事物出现,就会在头脑中引出另外一个与之相联系的事物的心理现象。一般分为接近联想(时空上的接近)、对比联想(相反的性质或特点)、类似联想(相似的性质或特点)和因果联想(有内在关系的结果)。
15、记忆系统: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6、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操作或加工即进行编码、贮存,以后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提取的过程,人可被视为一个信息的接收器、加工器和提取器。
思维的分类
聚合思维:也称求同思维。是指把和问题相关的所有信息聚合起来,朝着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方式。
分析思维:也称逻辑思维。是指严格遵循逻辑规律,逐步进行分析推理,最合得出符合逻辑的正确答案和正确结论。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创造思维:是指以新异的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1、两者的联系:
(1)思维是对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正是因为语言本身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社会性的功能,人的思维才具有这样的特点。 如果语言不具有这些特征,则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就无法进行。
(2)当具体刺激物不在眼前时,思维需要借助语言来完成和实现。同时,语言也通过思维的方式加以充实和发展。
(3)人的思维和人的语言是同步发生的,都是在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中产生的。
(4)从个体的发展来看,思维的发展离不开语言的发展。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抽象思维才发展起来。
2、两者的区别
(1)思维是心理现象,包含物质内容;语言是物质现象,包含精神内容。
(2)思维的器官是脑,而语言的主要器官是一些感觉器官和效应器官。
(3)思维和客观事物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两者有内在联系;而语言和客观事物之间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两者不存在内在联系。
(4)思维的基本要素是概念,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词。
(5)思维的规律对于任何民族都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以达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目的。
概念的含义
是指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它用词来标志。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该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一切事物。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能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概念的分类
具体概念:是指按照事物的外部特征所形成的概念
抽象概念:是指按照事物内部的、本质的特征所形成的概念。
合取概念:是指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
析取概念:是指根据不同的标准,由单个或多个属性的结合形成的概念。
关系概念: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
前科学概念: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人际交往和个人积累经验所形成的概念。
科学概念:是指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中形成的概念。
单独概念:关于某一特定事物的概念。
普遍概念:是指一类事物的概念,其外延包括全部同类的个体。
集合概念:又一些事物组成的集合体。
实物概念:是指关于事物的整体的概念,它反映完整的客体的本质属性。
抽象特征:是指关于事物的某一个属性、状态与其它事物联系的概念。
概念的功能
1、适当减少情境的复杂性。2、帮助我们认清事物。3、增加经验的意义。
4、增加事物间关系的了解。5、使知识经验系统化。
概念的形成
1、抽象化——对具体事物的具体特征进行抽象化。
2、类化——在抽象化的基础上,对类似的特征或属性进行归类和认同。
3、辨别——认知事物之间的差异性。
影响因素:1、学生过去的经验。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学生的日常经验和科学概念的内涵是否一致。2、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层次的概念或不同复杂性的概念,需要有相应的认知能力来保证掌握。3、与概念有关的特征和与概念无关的特征。和概念相关的特征越鲜明,越利于概念的形成。(支持实验:大学生学习心脏解剖结构。分为四组,都听录音,第一组同时看录音中提到的心脏各部分的名称,第二组看心脏各部分的轮廓图,第三组看心脏各部分的详细图,第四组看心脏各部分的实物照片。实验结果是第二组和第三组的成绩最好,而事物照片的无关特征太多而有关特征不明显,因此效果最差。该实验说明了无关特征和有关特征对概念形成的影响。)4、变式。变式是指从不同角度和方面组织感性材料,使本质要素更加突出,而非本质特征变异的方法。它有助于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5、下定义:是指用简明的语言表述概念的内涵。对概念所下定义的好坏影响概念形成。6、概念体系:人脑中形成的概念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有助于新概念的形成。
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的含义:是指一系列有目的、有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方式之一。
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具备的条件: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具有一系列的操作程序。3、必须有思维活动的参与。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情境:是指问题解决者所要解决德问题的客观环境和刺激模式。当个体遇到某些不清楚不了解的现象和事物,而原有知识和机能不能解决的情况下,问题情境就产生了。问题情境和个体原有知识结构的差别越大,越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2、认知结构的限制:认知结构是指当个体面临问题的时候,对问题的认识、看法、印象等方面的心理反应。要使问题获得顺利解决,就必须扩大或重组原有的认知结构,突破原来的思路。
3、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支持实验:水桶量水实验。)
4、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它方面的功能。
5、动机和情绪状态
创造性思维
1、定义: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2、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鼓励学生的创新性行为。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活动。
第十章 言语
语言与言语
语言是指以词为基本结构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言语是指人们运用语言的过程,是对语言的理解和用语言来表达思想的过程。
言语的功能
1、交流功能
2、符号功能:是指言语中的词总是标志着一定的对象或现象。
3、概括功能:是指每一个词都有概括性。
言语的分类
外部言语:口头言语(对话及独白)和书面言语
内部言语:是指自问自答及自己思考时的言语活动,是不出声的默语。
言语的发展阶段
1、呀呀学语阶段
2、单词句阶段
3、双词和三词组合阶段
4、完整句阶段
言语发展理论
1、言语的模仿说
理论:儿童言语的形成的原因在于儿童对父母的言语行为的模仿。在父母和儿童交流的过程中,儿童模仿了父母的语言中的句法和语法,通过不断学习,掌握了新的字词和句法及语法,因而提高了水平。
局限:(1)当儿童自身的语法结构和要求模仿的语法结构的差别较大时,即使反复模仿,儿童总是用自身的语法习惯去改变要模仿的句型。
(2)儿童在没有原型可供模仿的条件下,会自行发展出新的句型。
2、先天语言生成说
理论:人有一种先天的特殊的言语获得装置,所以能很快掌握语言。
支持:(1)儿童在5—6岁时,语言能力有着飞快的进步。
(2)儿童未经过正规的教育,也能有效掌握语言。
3、言语学习的认知加工说
理论:言语的发展是以认知的发展为前提的。当儿童的认知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言语水平才能得到一定的发展。儿童通过言语来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言语是一种认知加工的过程。
第十一章 情绪和情感
概述
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人对自身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
2、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每一种情绪和情感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对立的情绪和情感。这是情绪和情感的主要特征之一。
情绪的两极性
1、快感度:愉快——不愉快 2、紧张度:紧张——松弛
3、激动水平:激动——平静 4、强度:强——弱
情绪的作用
1、适应作用:通过调节情绪,降低紧张和焦虑,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2、动机作用:通过情绪的主观体验,改变行为,趋向能够给自己带来积极情绪的目标,回避会带来消极情绪的目标。
3、组织作用:情绪和情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积极的情绪会调节和组织人的心理活动,而消极的情绪会破坏和干扰正常的心理活动。具体而言,情绪能够:(1)促成知觉选择;(2)监视信息的移动;(3)影响工作记忆。(4)影响思维活动;(5)影响人的行为表现。
4、信号作用:情绪情感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身体语言等方式表达出来,成为人们彼此了解和交流的信号。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1)情绪更多是和生理需要的满足联系的心理活动,而情感是和社会需要是否满足联系的心理活动。
(2)人类个体的情绪发展在前,而情感体验在后。
(3)情绪不稳定,而情感相对稳定
(4)情绪表现多是外显的,而情感表现多是内在的。
2、联系:
(1)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
(2)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情绪状态下的机体的内部变化
1、呼吸的变化 2、血液循环的变化 3、皮肤电的变化
4、脑电的变化 5、内外分泌腺的反应
情绪的分类
1、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2、与接近事物有关的情绪和情感:惊奇和兴趣、厌恶。
3、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和情感:害羞、骄傲和自罪。
4、与他人有关的情感体验:爱、恨。
表情动作
主要分为三类——面部表情、身段表情(除面部之外身体其它部位的表情动作)、言语表情(是指情绪在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上的表现)
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是指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是由一定的情境唤起的,在这种情境下,主体对事物的态度基本保持一致。
激情:是指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指在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产生的原因:(1)已有知识经验和紧急出现的事物的要求不相符合,导致个体进入应激状态。(2)已有知识经验不足,导致个体产生无助感和紧张感,导致应激。
情绪的理论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也称情绪的外周理论)
内容:情绪产生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身体外周活动的变化是产生情绪的主要原因,如哭泣可以产生悲伤的情绪,颤抖产生害怕的情绪。作用的方式可以归纳为:刺激物刺激——个体生理上的变化——引起神经冲动——传入中枢,产生情绪。
局限: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2、坎农——巴德理论
内容:首先,该理论针对詹姆斯——兰格的观点提出了三个疑问:(1)人的生理变化的差异较小,而情绪变化的差异较大;(2)人的生理变化的速度较慢,而情绪变化丰富而迅速;(3)由药物导致的生理变化无法产生相应的情绪。接着,他们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情绪和生理过程是同时产生的。(詹姆斯——兰格理论认为生理过程产生情绪)情绪的产生不是受到植物性神经的影响,而是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的控制。当外界刺激传入时,进过丘脑的分析和加工,一部分传入大脑皮层,产生情绪;另一部分传入机体内部,产生生理过程和生理反应。两者同时产生。
局限:注重了丘脑对情绪的控制和影响,但是忽视了外周神经系统和大脑皮层对情绪的控制和影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二、情绪的动机——唤醒理论
1、扬的理论
内容:扬认为情感过程与感知过程的不同在于情感过程产生了动机作用并影响了行为。他认为情感过程的作用有四个方面:(1)激活行为。(2)维持行为。(3)调整行为。(4)组织行为。他还强调了情感序列对行为的唤醒作用,强调了情感的动机作用。
局限:扬充分注意了情感的破坏性,认为情感过程对于行为的正常进行起到了干扰作用。这种理论过分强调情绪的破坏性,而忽视了情绪的适应性。
2、利柏的理论
内容:利柏反对把情感视为干扰行为的活动,他认为情感过程在大多数的时候处于温和的激活作用,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控制着主体的行为,产生动机作用。
3、汤姆金斯的理论
内容:更多地使用感情而不是情绪一词。认为感情是先天的,而内驱力是后天形成的,感情为内驱力提供能量,激活、唤醒和放大内驱力,成为行动的动力。
三、情绪的行为理论
内容:强调情绪是一种遗传的反应模式,在后天的强化的基础上得到巩固和发展,从而形成不同的情绪反应。
局限:忽视了主体认知功能的作用。
四、精神分析和体验的理论
五、情绪的认知理论
1、阿诺德和拉扎勒斯德认知和评价理论
特点:不再简单关注情绪的生理变化和生理唤醒,而是将情绪活动和认知活动联系起来。
内容:(1)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价才能引起一定的情绪。相同的情绪刺激,认知评价不同,引起的情绪不同。人的认知评价来源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对这些知识和经验的唤醒水平。
(2)强调大脑皮层兴奋对情绪产生的重要作用:大脑皮层对引起情绪的刺激物及其刺激情境进行评估,从而形成情绪。这一理论与以前的由植物性神经和丘脑控制产生情绪的理论截然不同,强调了情绪是大脑皮层对刺激情境分析评估的结果。拉扎勒斯进一步提出,情绪是由生理、行为和认知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体的心理结构和社会文化因素会影响认知的结果。
2、沙赫特和辛格的三因素论
内容:认为环境事件、生理状态和人的认知过程在情绪产生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实验的支持:沙赫特和辛格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第一步,将一批大学生分为三组,都注射一定剂量的肾上腺素,使他们处于生理唤醒状态。这时对每组学生的告知内容不同:(1)告知注射肾上腺素后将有的正常反应;(2)告知其错误的反应;(3)不告知有任何反应。
第二步,将这些大学生分为两组,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情境:愉快的和不快的,观察他们的反应。实验结果是:第一组的大学生能平静地面对愉快和不愉快的情境,说明他们受到主体认知因素的影响;而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大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表现出愉快,在不快的情境中表现出不愉快,说明他们受到生理唤醒(肾上腺素)和环境(愉快和不快的情境)的影响。
由此验证了,人的情绪产生的主要机制是受到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自身的认知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脑将这些因素的影响整合起来,形成一定的情绪。
3、伊扎德德动机——分化理论
内容:伊扎德认为情绪是生命在进化的过程中分化发展起来的,情绪的主要作用是动机作用,能够激发机体的活力,同时监督机体的活动。情绪还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既重视了生理要素,又注重环境、个体经验和人格结构要素,还强调个体的认知功能的调节,是比较全面的理论。
第十二章 意志
意志的含义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
意志和认识的关系
1、首先,意志的产生是以认知过程为前提的,离开了认知过程,意志就不可能产生。人的任何目的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在认知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2、其次,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没有意志过程,认识过程就不可能持久和深入。
意志和情绪的关系
1、首先,情绪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的阻力。
2、其次,意志可以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于理智。
意志和个性的个性
1、首先,个性倾向性制约着人的意志表现。
2、同时,意志在人的个性倾向性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动机及叶克斯——多德逊定律
动机:是激起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愿望和意图,是引起人活动的内部原因和推动力量。
叶克斯——多德逊定律
动机激活水平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对行为效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产生阻碍作用。在简单的任务情境中,较高的动机水平会产生较好的行为效率;在复杂困难的任务环境中,较低的动机水平反而会提高行为效率,一般认为这是因为动机激活水平过强会使情绪扰乱认知活动所致。
动机斗争的形式
接近——接近型冲突(双趋冲突,是指一个人以同样的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而又不能兼得时产生得内心冲突。)、回避——回避冲突(双避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遇到两个威胁性的事件,但又必须接受其一才能避免其二时的内心冲突。)、接近——回避冲突(一个人对一个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趋向,一方面又想回避的矛盾的内心冲突。)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以上的目的,每个目的都有吸引和排斥作用,而不能简单地选择某一种目的而回避另一种目的,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而引起的内心冲突)
第十三章 技能
技能
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和智力活动方式。
狭义技能:是指技能的初级水平,是指通过练习或者模仿学习某种工作的水平。
广义技能:是指通过不断练习,使活动方式达到自动化,成为熟练技能。
技能和知识及能力的区别和联系
1、它们属于不同的范畴:知识是对人类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属于心理过程,技能也属于心理过程的范畴,而能力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2、它们的水平不同:知识是对事物和现象的属性、联系和关系的抽象概括,技能是对动作方式和操作程序的具体概括;能力则是对调节人的认识活动的行为方式的心理活动功能的较高水平的概括。
3、它们发展不同步:一般来说,能力发展晚于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4、知识、能力制约着人的技能,技能反过来会影响人的知识和能力。
动作技能
是指由外部动作所组成的系统。
连续性动作技能:是指以连续、不间断方式所完成的一系列动作。
非连续性动作技能:是指由突然爆发的动作所组成的动作。
封闭性动作技能:是指可以不参照环境因素而执行的技能。如体操、高尔夫。
开放性动作技能:是指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做出相应变化的技能,如篮球、排球。
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
1、知识经验和理论: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练习方式有利于动作技能的形成。
2、示范与讲解
讲解的内容:教学目的(学习内容和需要达到的标准)、动作技能的性质、学习的程序和步骤、注意事项。
示范的方式:相向示范(面对面示范)、围观示范(教师居中,学生围坐)和顺向示范(学生在教师背后)。
3、练习
练习曲线:是指在连续多次练习期间所发生的动作效率变化的图解。
练习的规律:(1)练习成绩逐步提高。一是先快后慢。可能有如下原因:新鲜感降低,热情下降;新旧知识差异性减少,练习的进步不明显;复杂程度提高。二是先慢后快。主要原因是练习初期要掌握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一旦掌握,则练习成绩进步很快。三是进步比较均匀。
(2)练习成绩的起伏。原因:客观环境的变化和主体自身状态的变化。
(3)高原期现象:是指在练习的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的暂时停顿现象。主要的原因有:感觉机能和中枢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还没有形成;练习方法不当;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动机降低;意志品质差;自满情绪;正在进行潜在学习,成绩没有显现出来;缺乏高科技手段。
(4)练习成绩相对稳定。
(5)练习成绩的个别差异。
影响有效练习的因素
(1)明确练习的目标:目标的难易程度;近期目标对成绩提高的作用较大。
(2)练习的速度和准确性:一般而言,在两者间应该先强调准确性,后强调速度,但不是绝对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来区分。
(3)练习时间的分配:一般而言,分散学习的作用要优于集中学习。可以用反应性抑制的原理来解释。反应性抑制是指在练习过程中由于疲劳等因素而导致的抑制。分散练习有助于反应性抑制的消除,而集中练习则导致了反应性抑制的累积。
(4)练习的方式:整体练习和分布练习。
(5)反馈:所谓反馈是指练习者了解自己的练习结果。包括视觉反馈,听觉反馈。
(6)运用迁移规律,避免干扰作用。在练习过程中,学习者已经掌握的技能对新技能的学习会起到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产生积极影响的,成为技能的迁移或正迁移。产生消极影响的,成为技能的干扰和负迁移。
认知技能
认知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动作方式和智力活动方式。也称为思维技能。
认知技能的分类
感知技能: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外部属性和联系的认知活动的方式。
思维技能: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联系的认知活动方式。
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的关系
动作技能是认知技能形成和发展的最初依据,也是它的体现者。认知技能又可以调节和控制动作技能。
第十四章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第一节 个性概述
个性的含义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的心理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倾向性: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决定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者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能力、气质和性格。
个性心理特征受个性倾向性的调节,个性心理特征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的个性倾向性。
第二节 需要
需要是指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西方人将需要看作是:1、动力——一种力和紧张。2、缺失——不足或缺失。
需要的作用:1、个体行为活动的动力。2、个体内部认知过程的动力。3、个性倾向性的基础。
社会性需要: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为了维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
需要的理论
1、勒温的需要理论
勒温认为:人与环境之间存在一种平衡的状态,如果平衡被破坏,就会引起紧张(需要),这种紧张会导致试图恢复平衡的行为。因此,需要是行为的动力。当需要得到满足,则紧张消失;反之,则需要会推动行为,使行为能够恢复原来的平衡。
2、默里的需要理论
3、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补充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各种需要是相互联系和彼此重叠的一个有层次的系统。只有低级需要满足才会出现高级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都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某一时刻占优势地位的需要就是推动行为的积极力量。自我实现是人主动追求理想的需要。表现为个人发挥自身的潜力,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或是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马斯洛的观点强需要分成不同的层次,把人的需要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种理论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他的观点离开的人类社会的历史条件,抽象地谈人的需要和自我实现,则不可取。而且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天生的,这样就混淆了社会性需要和生理性需要之间的界限,否认了人类需要的社会性。
动机
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引起动机的外部原因叫做诱因,内部原因叫做需要。
动机的作用
1、引发功能:对于活动具有引发的功能。
2、指引功能: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向预先的目标前进。
3、激励功能:具有维持和加强作用,强化活动以达到目的。
动机的分类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成就动机是社会性动机中的一种,是指个体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麦克莱伦的成就动机理论——情绪激发理论
成就动机是一个人人格中非常稳定的特质。个体记忆中存在与成功相联系的快乐的情绪体验,当情境能引起快乐的体验时,会激发个体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激励个体克服困难,利用时间,不受客观环境的影响,积极工作,取得优良成就。成就动机是个体行为的主要动力,而一个民族的成就动机高低决定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洛威尔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用大学生作为被试,分为高成就动机组和低成就动机组。两组学生做同样的联系:将一些打乱的字母重新组合成词。刚开始两组的成绩差别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成就组的成绩明显好于低成就组。
麦克莱伦的成就动机理论过分强调了成就动机是人行动的动力和原因,而忽视了个体的复杂性,忽视了其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具有片面性。其对整个民族的成就动机的判断也是如此。
阿特金森理论——期望价值理论
他认为人有两种倾向: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人的不同的倾向决定人的行为,倾向于追求成功的人往往会选择难度相对适中的任务,因为这种工作存在成功的可能性,有具有一定的挑战,能满足个体的成就动机。而倾向于避免失败的人则往往会选择难度较小的任务(容易成功)和难度较大的任务(他人也会失败)。
个人追求成就的倾向TS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用公式表示成:TS=MS×PS×IS。公式中的MS代表追求成功的动机,PS代表对成功可能性的估计,IS代表成功的激励值。
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韦纳认为,分析一个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是理解其行为动机的关键。个人对自己行为成功或失败原因的分析影响着他的的行为。韦纳将失败的原因归为三个维度:1、内归因和外归因。内归因包括能力、努力、个性等,外归因包括难度、运气、家庭条件等;2、稳定的归因和不稳定的归因。能力、个性、家庭环境、难度是稳定的,而努力、运气则是不稳定的。3、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努力等原因属于可以控制归因,而运气属于不可控制的归因。另外,韦纳又将个体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四个要素:努力、难度、运气和能力。将四个因素和三个维度结合起来,组成“三维度模式”。
韦纳认为人对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归因会对今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对成功或失败的归因并不见得是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外,韦纳认为人的个性只是简介影响人的成就动机,但事实上,个性心理特征是影响成就动机的关键因素。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童年受到的家庭教育。2、教师的言行。3、经常参加竞赛性质的活动。4、学习成绩。5、对工作难度的看法。6、个性因素。7、自然环境和文化条件。
交往动机
是指个体愿意和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动机。它反映了社会生活和劳动的要求。
兴趣
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理想
是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第十五章 气质
气质的概述
气质是指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是指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和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气质的学说
1、体液说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体液说”。他提出,人体内有四种性质不同的体液: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粘液。他认为,正式这四种体液形成了人的性质。机体的状态决定于这四种体液的混合比例。人体内某种液体过多或过少,人就会感到痛苦,比例适当,人就幸福健康。
2、体型说
德国一声克瑞奇米尔把人的体格类型分为强壮型,瘦长型和矮胖型。他认为,不同的体型的人具有不同的气质。矮胖的人外向易动感情,瘦长的人内向而孤僻,强壮的人介于二者之间。他认为,正常的人和精神病患者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不同,不同体型的人在气质上也带有精神病患者的某些特征。
谢尔顿把人的体型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内胚叶型、中胚叶型和外胚叶型。他还发现了三种气质类型:头脑紧张型、身体紧张型和内脏紧张型。他发现体型和气质之间有很高的正相关。
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在研究知觉时发现,有些人比较容易从视野中离析出知觉单元,而有些人则很难。他将前者成为场独立性的人,而将后者成为场依存性的人,大多数人在两者之间。前者,倾向于用外在的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而后者倾向于用内在的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第十六章 性格
性格的概述
性格是指一个人在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和气质的关系
区别: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受先天影响较大,比较难易变化,变化较慢;而性格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较快。气质没有好坏之分,而性格体现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有善恶之分。
联系: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使气质在性格的某些方面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性格可以掩盖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
性格的特质论
性格的特质论是指人的性格是由一组特质所构成,特质是人的性格的基本单位,特质决定着人的行为。
奥尔波特的特质论:他认为人的性格由许多特质组成,特质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特质除了能根据刺激作出行为反应之外,还可以主动地引导行为,是很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起来,即多种刺激可以产生相似的行为。奥尔波特对特质进行了分类,将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形成的群体都具备的特质,他普遍存在于每一个身上。而个人特质是个体独有的特质,代表一个人的性格倾向。在一个人的身上,往往存在三种不同的特质:首要特质,即一个人最典型的性格特点,对个体的性格起支配作用;主要特质,是一个人性格的主要构件,是人性格的主要组成部分;次要特质,是一个人在某些特殊环境中才会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
卡特尔的特质论
他同意奥尔波特的将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的观点。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将特质分为了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而且随着环境的改变会发生变化;根源特质是隐藏在表面特质后面的,深藏于人格结构中,它制约着表面特质,是人格的基石。根源特质必须通过对表面特质的因素分析才能得到。
吉尔福特的特质论
吉尔福特指出,人的特质分为12种,它们最后随后组成一个阶层式的结构。最基层的特质叫做基倾,在少数情况下表现出来。上面一层叫做基本特质,范围比基倾要光。最上一层叫做类型,范围最广。上层特质可以决定或影响下层特质。
影响性格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家庭:亲子关系、家庭气氛和父母榜样、家庭结构、出生顺序、独生子女
二、学校:课堂教育、班级集体、教师
三、社会实践:劳动
四、主观因素
投射测验
是向被试提供无确定意义的刺激,让被试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出来,以确定其性格特征。包括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第十七章 能力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的种类
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基本的能力,使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
特殊能力:是指为了从事某项专门的活动所必须的能力。它只在特殊活动领域内起作用,是完成特殊活动所不可缺少的。
智力:是个体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中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国外学者的智力结构理论
单因素论:认为人的智力有高低,但是只有一种,智力是一种总的能力。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可以被分为两个不同因素:G因素和S因素。前者代表一般因素,后者代表特殊因素。智力是由一种单一的G因素和多种S因素组成的。每一个人的G因素和S因素都不相同,即使相同,程度也不一样。两者相互关联,一般因素是特殊因素的基础。后来,他认为可能有群因素活动的存在。
瑟斯顿的群因素说:他认为,智力是由7种基本能力构成,这些能力的不同搭配,便构成了不同的智力类型。这7种基本能力是:计算、语言流畅、词语理解、记忆、推理、空间知觉和知觉速度。
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机构模型
吉尔福特用因素分析法研究智力,否认G因素的存在,认为应该从操作、产物和内容三个维度去思考智力活动。操作即心理活动或过程,内容即信息材料的类型,产物即信息加工的结果。智力活动是三者组成的三维立体结构。智力因素有150种,这种结构能更好地说明创造性。
埃森克的三维模型和吉尔福特的非常相似,他的三维是心理过程、材料和品质。
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学说
他认为一般智力因素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前者是指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等。它大部分依赖于先天,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衰退。后者是前者经验的总结,是对流体智力应用的结果,随时间的改变能够保持和提高。
普通心理学(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渊源
1.The psycholopy has a long past but a short wistong 即古老又年轻
心理学科学来源于哲学,哲学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
哲学:世界观(*自然观 *社会 *思维)的理论体系,探讨心(*思维*精神*心理*意识).物何者为第一位
唯物主义 :物质第一性.
唯心主义 : 意识第一性
2.哲学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1)笛卡尔(R.descarts)的哲学观:认为心、身并行不悖,亦即 二元论的哲学观.物质和精神并行发展,谁也不决定谁。本质是唯物主义,但促使了对心理活动的研究的深化何对身/物(生理活动)研究的深化。
(2)洛克的经验主义哲学观:大脑”白板”说,忽视了人是主动的思维者和行动者,与社会环境脱离,是唯心的哲学主义观点。
3.实验心理学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1)穆勒(J.muller)神经细胞特殊能力说
眼睛 ~~ 适宜刺激: 光             反应
不适宜刺激:闪光,金星      反应
反应是神经细胞特殊能量的释放或神经细胞的特殊功能
(2)赫尔姆霍兹(H.Helmholtz)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研究
从刺激(S)到反应(R)的时间(T)在不同部位不同 反应时间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
(3)费希纳(G.Fishner)心理物理测量法
心理活动(心理量)与物理刺激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操作式工具),揭示出心理物理量的规律.
量变 ~~ 度 ~~ 质变(又叫新的量变)
4.年轻的科学
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心理学家,冯特(W.wundt)1897年,莱比锡大学创建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心理学开始脱离哲学,形成一个独立的科学
(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
一个人完整的心理活动(现象)包括:心理活动过程(规律和共同性)/心理过程
心理活动过程包括三个过程:I.认识过程(知) ~~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II.情绪情感过程(情) ~~ 对外(客观事物) 对内(自身的)
III.意志过程(意) ~~ 从内到外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独特性 导致 差异性),包括1)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倾向性
2)个性心理特征:I.能力 II.气质 III.性格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对心理现象的科学理解)
一.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1.主观唯心主义(“自我”第一性). 休谟(英)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英) 康德(德)
2.客观唯心主义 黑格尔, “上帝”绝对精神主宰一切
二.唯物主义心理观, 笛卡尔(实质唯心)
三.辨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事物都有联系,并且永恒发展
*实践观念,实践推动上面的联系
1.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 ~~ 人脑的机能 (意识为人类独有)
(1).心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高级阶段)的属性.
无生命物质 ~~ 生命物质(动物)(标志:细胞的出现)
~~ *单细胞动物
*环节,节肢动物    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
*脊椎动物
*灵长类动物       脑,大脑半球
*人类 ~~ 人脑
一定阶段: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完善是导致心理和人的意识产生的根源,高度发展的人的心理是在高度发展的大脑这一物质基础上产生的.
(2).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与神经系统脑的发育完善紧密结合
刚出生      9个月      2*2/1 ~ 3岁        7岁            12岁~成人
I.(脑量(主要是大脑白质~~组成轴突树突)  39og     66og)    II.(900~1000g)    III,(128og)    1400g
I.感觉运动阶段 II.前运算阶段 III.具体运算,形成(逻辑)运算
(3)临床实践证明:
结论:心理是脑的属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的内容
客观现实的三要素:*天然自然 ~~”狼孩”
*人造自然
*最终 ~~ 社会生活过程(人类生存,改造自然的场所)
(2)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意识性,能动性(对自我的意识,对他人的意识)
(3)生产实践 科学实验 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实践
小结: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人的心理活动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的,实践活动检验,调节,纠正了人的心理活动对客观现实反映的正确性
第三节. 心理学的任务
一.心理学的理论任务
1.为辨证唯物主义提供自然科学依据
(7大谜团)物质和力的构成是什么
谁在推动物质的运动
生命的起源
宇宙的起源
意识的起源
语言的起源
意志自由问题
后三个问题是心理学涉及
2.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揭露各个社会实践领域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内隐性.心理活动 ~~ 外显性行为
三.心理学的分类
1.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领域(理论心理学)
2.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为社会所制约)唯物主义
特征:联系,发展
1.客观性
2.发展性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1)定义
(2)法则:I.每次只能观察某一种行为
II.所观察的行为特征需要先界定
III.观察要善于捕捉和记录
IV.采取实践取样的方式
2.实验法 (1)定义:(用数量来说明性质:I.原因 II.内在联系 III.规律 采用的工具为”统计”
变量:自变量(主试)
因变量(被试)
控制变量
(2)类型 I.自然实验法
II.实验室实验法
3.调查法
注:主试,被试只用于说明试验法
(1)定义
调查的两个部分:*个人资料(年龄,性别,职业等)
*心理状态(意见,看法,态度等)
(2)种类:I.问卷法
II.谈话等
4.测验法 ~~ 测人与人的差异
(1)信度
效度         标准量化表(心理量表)心理上的尺度
(2)种类 a.智力 b.创造性 c.成就 d.性向 e.人格,气质……
第二章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1,神经元(neuron,神经细胞)
注意:本章节不会考试。
一.神经元的结构和分类
(一)        神经元的结构 ~~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二)        神经元{胞体(cell.baby)
突起.{轴突(axon)树突( dendintes)
功能:well body ~~ 接受,传递,初步处理信息
axon ~~ 组成神经纤维,传递信息
dendintes ~~ 接受,传递神经冲动
只axon外有骨磷脂包裹,称为髓革
是绝缘体,保证无干扰
(二)神经元的分类
1.按神经元的突起分:
a.单极细胞
b.双极细胞
c.多极细胞
2.按神经元机能分
a.运动神经元(motoz newvon)
传出冲动,信息
b.感觉神经元(sensonuy newvon)
传入冲动,信息
c.联络神经元(concatenate newvon)
中间神经元
神经元传到通路:S-C_M(单向传导)
S ~ C ~M (双向传导)
二.神经冲动
(一)        神经冲动的涵义
1.神经冲动的定义.
神经受到刺激时,神经元从安静状态转至活动状态的过程的现象
特点:可逆性的生物电变化现象
2.神经冲动(兴奋)的过程
生物电能的变化
(1)神经元的离子的分布
神经元内,外离子分布不同
a.        细胞膜外:带正电荷的NA+带负电荷的U-
b.        细胞膜内:带正电荷的K+
带负电荷的生物大分子-
(2)神经冲动(神经元离子变化)过程
a.静息状态(极化状态) 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b.去极化
破静息电位,内正外负
c.动作电位
从破静息电位恢复极化状态的过程
动作电位的三个时间
第一:锋电位:细胞膜去极化(o.smsec) ~~ 对应与不应期
第二:负后电位 ~~ 对应于超常期(极易兴奋)
第三:正后电位 ~~ 对应于低常期(兴奋性较低)
(二)神经冲动的传导
1.电传导 朗飞氏结
2.生物化学传导(突触)
三.突触及突触传递
(一)突触的涵义
1.突触的定义 ~~ 一个神经元的突起与另一革神经元或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发生杰出,并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的部位
2.突触的种类
(1)轴突 ~~ 树突型
(2)轴突 ~~ 轴突型
(3)树突 ~~ 树突型
(4)轴突 ~~ 胞体型
3.突触的结构
组成部分: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化学成分:化学递质~~相当于背景(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
化学传递:
突触小泡 ~ 兴奋性的突触递质
乙胆碱去甲肾上腺素
抑制性的突触递质
4.突触传递机制
神经元突起的兴奋冲动 ~~ 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兴奋,并释放化学递质 ~~递质经过突触间隙扩散 ~~ 作用于突触后膜 ~~ 突触后膜对Na+和K+等离子的通透性升高 ~~ 产生局部兴奋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始段处转氏为锋电位 ~~ 产生扩布性兴奋 ~~ 引起整个神经元及系统的兴奋
&只有充分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神经兴奋(冲动)才能产生
四.神经网络
1.辐射式(传入)
2.聚合式(传出)
3.混合式
&2.神经系统
一.周围神经系统
功能:信息的传递,初步调节生理活动功能
二.中区神经系统
功能:分析,综合,加工,处理,并作出调节,控制的信息
(P.S)神经系统:
(一)中区神经系统
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区
具有分析,综合,比较,推理,判断,决策等功能
间脑:丘脑:是传入神经冲动的中传站,具有初步分析能力
下丘脑:是植物性神经中区,控制调节情绪,内脏及内分泌的活动
脑: 脑干:(称为”生命中区”)
中脑:运动反射中区,机体的自我保护
桥脑:对人的睡眠康的控制
延脑:是呼吸,血液循环,肠髓化,吞咽活动的中区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动作的中区
骨髓:(1)是脑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联系通道和桥梁
(2)是脑神经传入和传出神经冲动的中间站
(3)对部分躯体运动进行协调,调节
(二)周围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脑神经 12对
*脊神经 31对
??功能:接受皮肤,肌肉,关节等神经的冲动,将其传递到中区神经系统,并接受中区神经系统传出的冲动,传递到肌肉,关节等组织,对活动进行反馈和调节
植物性神经:(又称”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兴奋 ~~ 活动处     在兴奋或应激状态
*副交感神经系统: 兴奋 ~~ 活动处   在抑制或平静状态
三.大脑的结构和技能
(一)        大脑的结构
1.大脑皮层
2.大脑皮层分区及机能
勾裂: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
四个区:额叶区,顶叶区,枕叶区,颞叶区
机能定位:额叶:言语,智慧中区
顶叶:感觉(传入)和运动(传出)中区(包括说话,眼球…运动)
枕叶:视觉中区
颞叶:听觉中区
3.大脑两半球
用饼氏体联系.    左:管语言,具有抽象性 ~~ “智慧半球”
右:动作,形象性
四.反射和反射弧
(一)        反射的涵义
1.反射定义
2.反射弧的组成结构
感受器 ~~ 传入神经 ~~神经中区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 返回联系(反馈)
分析器概念(书p12) 分析其实感觉器官传入神经和大脑皮层的感觉中区所组成的统一形态技能结构整体.
传入通道 ~~ 特异性传导系统 ~ 感觉
非特异性传导系统 ~ 觉醒
传出通道 ~~ 帷体系
帷体外系
&3.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一.条件反射和非(无)条件反射
(一)非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定义
由非条件反射引起的行为 ~~ 本能
2.非条件反射的特征
(1)        有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物
(2)        非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固定的,遗传的
(3)        非条件反射的速度很快,并且是不随意的
3.非条件反射的种类
(二)        条件反射
1.定义
2.巴埔骆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暂时联系是学习(习得)的神经基础
3.斯金纳(B.F.skinen)操作条件反射
(1)操作条件反射的定义
(2)特征:被试的活动是自由的,主动的
条件反射的形式是靠强化,而非靠非条件刺激物
强化:*奖赏
*惩罚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基本原理)
(一)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1.兴奋与抑制过程
(1)兴奋过程的定义
(2)抑制性: 概念 ~~ 非条件性意志 (先天)
条件性抑制(后天习得)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
1.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诱导
图..
(三)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机能
1.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机能
(1)分析机能
机制:条件抑制的形成 ~~ 集中到一点进行分析
(2)综合机能
机制:兴奋过程的选择性扩散
(3)动力定型 ~~ 概念(p61)
2.大脑皮层处理与加工信息的功能
刺激:*实物 第一信号系统(人与动物)
*语言 第二信号系统 (人)
第三章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1. 动物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一.心理的发生
心理是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反映一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后,双方留下痕迹的过程
(1)无机物反应形式: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无心理)
(2)生物的反应形式: 感应性(植物和单细胞动物的反应形式)
(3)心理的反映形式: 揭露和加工刺激
映象: 生物信号意义的过程
二.动物心理的发展阶段
1.感觉阶段
2.知觉阶段
3.思维的萌芽阶段
动物类别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腔肠动物 ~~ 环节动物 ~~ 节肢动物 ~~ 鱼类 ~~ 两栖类 ~~ 爬行类 ~~
网状N ~~ 链节N ~~ 节状N ~~ 原始脑 ~~ 大脑半球 ~大脑皮层
↓        ↓       ↓        ↓          ↓         ↓
感觉萌芽~~ 感觉  ~~  感觉  ~~ 知觉   ~~  知觉   ~   知觉
鸟类
哺乳类 ~~ 灵长类 ~~ 渐部古猿 ~~ 埃及古猿 ~~ 大脑皮层逐渐完善 ~~ 猿脑
知觉 ~~ 思维萌芽
森林古猿 ~~ 现代猿
拉码古猿 ~~ 人类 ~~ 人脑 ~~ 意识
人的心理是人的神经系统的人脑的发生,发展,完善的结果
&2. 人类意识的产生
一.人的意识 I.语言 II思维
1.意识的定义
2.意识的水平
3.意识的分类. I.自我意识 II.对周围事物的意识
二.人类意识产生
1.人类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
(1)        无机物 ~~ 有机物:感应性
(2)        刺激感应性 ~~ 动物心理(感,知,表象)
(3)        动物心理 ~~ 人类意识(概念判断,推理)
动物心理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准备了客观的物质条件,人类意识是生物反映形式逐渐发展的结果
2.人类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
(1)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中起决定作用
劳动的特征: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 社会集体性
(2)语言(与劳动一起)推动了猿脑变成人脑
(3)人类的思维能力是在劳动中形成,发展和提高并指导实践活动
&3.人类意识的特征
p85 ~ 89
第四章 注意
&1.注意的概述
一.        注意的涵义
1.注意定义: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动作或行为(心理特性)
2.注意的特征
(1)注意的指向性特征
指向性: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2)注意的集中性特征: 强度或紧张度
3.注意的功能
(1)        选择功能
(2)        保持功能
(3)        对活动进行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二.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1.注意的生理机制
(1)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 发生在人的大脑皮层上的特定机能区域,导致有关器官朝向某种刺激(物)
(2)大脑皮层上的诱导规律作用
神经活动过程:*兴奋
*抑制
(3)大脑皮层上的额叶在调节和监督有意注意上的重要作用.
注意时间        皮层发育.发展.成熟
5岁,7’
12岁,20’
17岁,30’
20岁,35’
发育先后:枕~颞~顶~额
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感觉器官)
(2)无关运动的停止(运动器官的运动)
(3)呼吸运动的变化
正常:          呼       吸
注意状态:   长一些    短一些
紧张度:        0         0
&2.注意的种类
1.根据人在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
(1)无意注意 (又叫:情绪注意,不随意注意)
意志努力程度很低
a.        定义
b.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        外在环境刺激:刺激物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强度.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2.        内在环境刺激: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2)有意注意(又叫:意志注意,随意注意)
a.        特点:目的性(对象)明确,有一定意志努力成分的参与
b.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
第二,培养间接兴趣
第三,合理组织活动
第四,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3)有意后注意 (注意的最高表现形式)
a.定义
b.特征
第一:有预定的目的性
第二:由于有知识经验的积累,所以不需意志努力
&3.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稳定性特征
1.定义
(1)狭义的注意稳定性:  人的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
(2)广义的注意稳定性:  人的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2.注意的起伏现象:起伏周期 8~10s
3.广义的注意,稳定性的条件
(1)人对所从事活动和意义的理解。理解越深,稳定性越强
(2)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3)刺激物的复杂性和活动对注意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4.注意的分散(分心)
二.注意的范围(注意广度)
1.定义
2.影响人的注意广度的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
a.        知觉对象集中,有规律性,注意广度越大
b.        颜色,大小,数量
(2)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a.        当知识经验越丰富,注意广度越大,渊博
b.        知觉活动任务越少
三.注意的分配
1.定义
2.注意分配的条件
四.注意的转移 不等于 分配 不等于 分心
1.        定义
2.        注意转移的条件
第五章感觉
&1.感觉概述
一.        感觉的涵义
1.感觉的定义
(1)        特点:a.直接性 b.对个别属性. 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
2.感觉的内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包括环境中的具体事物和人本身)
人脑、整个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是感觉的生理基础
3.感觉的形式
a.        感觉是人的主观反映,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觉发展历程与寄过,而对同一事物的感觉会不同
b.        受到人的知识经验参与的一定的影响
c.        感觉的能力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发展起来的
所以,感觉是客观内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4.感觉的生理机制
(1)感觉研究的领域
a.感觉生理学: 考察刺激的物理能量怎样被转化成神经和心理过程
b.感觉心理学: 研究心理量和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2)感觉的生物物质基础
a.        感受器(换能器) 接受并转换能量的核心装置位于感觉器官(有机体接受内外刺激的生理装置)内
b.        传入神经
c.        大脑中区(分析,综合 ~~ 产生感觉)
二.感觉的分类
1.按刺激物与感觉器官的接触来分
(1)距离感觉(视觉,听觉)
(2)接触性感觉(触压觉,味觉)
2.按感觉器分布及其作用分
(1)体表感觉(视觉,听觉,肤觉)
(2)深部感觉(姿势,运动觉)
(3)内脏感觉
3.按内外感受器及其反映的内外环境刺激不同分
(1)        内感觉
(2)        外感觉
(3)        本体感觉
三.感觉的意义
1.        感觉是认识的源泉
2.        感觉是人的意识(语言,思维)行成和发展的基本成分
3.        感觉是为人适应生存环境提供重要线索或依据的心理活动
适应:每一分析器接受的刺激(量)必须是适宜的
&2.感觉的度量
一.感觉度量的概述
1.        定义:对人的感觉的心理内容的量化说明
2.        心理量化的指标:阔限(引起心理活动的界限或临界值)
3.        感受性概述
(1)        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定义
说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        感受性的差异的影响因素
a.        不同刺激物作用
b.        人与人之间有机体因素
c.        年龄
(3)        感受性(心理量)是用感觉阔限度量(物理量)
感受力 ~~ 感觉能力,代表差异性
a.        绝对感觉阔限与绝对感受性
b.        差别感觉阔限与差别感受性
4.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
(1)        绝对阈限定义
(2)        绝对感受性定义
刚刚能觉察出绝对阈限的能力
5.绝对阈限的测量
(1)心理物理函数曲线
(2)绝对阈限与绝对感受性的关系
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S)
大(强)          小(弱)
S=1/R(反比)
6.差别感觉阈限的测量(差别感受性)
a.        对一种刺激前后强度变化的觉察  一种:前后的比较,同一事物中)
b.        不同刺激强度变化的觉察(同时)
(1)差别阈限的定义
单位 jnd (just noticeable diffevence)  (最小可觉差)
(2)差别感受性的定义
刚刚能觉察出两个以上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可不同时)
差别阈限®与差别感受性(E)的关系:反比关系
E=1/R
韦伯定律:三角I/I=K(韦伯分数)
7.心理物理定律
(1)        韦伯定律:?I/I=K
(2)        费希纳定律 S=klgI + C
(3)        史蒂文定律 Φ=ks(b次方)    b由被试给出
8感觉阈限测量方法
(1)最小变化法
t=Σ(T↑+T↓)/2n
(2)正误法
(3)平均误差法
(4)        信号质差法
&3.视觉
一.视觉概述
(一)视觉产生过程
1.视觉刺激
光是离子的运动过程
视觉刺激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谱)
可见光:是白光,由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混合得到,为混合光
在视网膜上对物理刺激的三元色进行混合
2.视觉产生的生理机制
(1)光路系统:
适宜光波 ~~ 角膜 ~~ 虹膜(色素) ~~ 瞳孔 ~~ 水晶体 ~~ 玻璃体(提供营养) ~~ 视网膜
(2)感觉系统.(视网膜:视帷,视杆)
光波 ~~ 视维,视杆细胞(透过节状细胞,双级细胞) ~~视色素变化(冲动) ~~ 视神经冲动 ~~神经节(节状)细胞 ~~ 视神经 ~~ 大脑枕叶中区
(3)视交叉
左眼:左视野在左半球的枕叶,右视野(鼻侧)在右半球的枕叶
右眼:做视野(鼻侧)在左半球的枕叶,右视野在右半球的枕叶
枕叶:对信息加工
3.视觉现象
(1).浦肯野现象
(2).色调的差别感受性
(3).视觉适应 ~~ 也有范围,人对中等强度可适应.
a.        定义…….对强度大的刺激适应后,感觉性下降,阈限提高
b.        种类: 第一,明适应(1~2’)
第二,暗适应
都是心理生理现象,过程:*瞳孔  *视网膜上的感光化学物质:I.分解 ~~ 明适应 II.合成 ~~ 暗适应
(4)色觉(视锥的功能)
a.        色觉的定义
b.        色觉的产生视色光混合的结果
色觉产生三要素:
I.        明度(光强),定义
II.        色调(波长)
III.        饱和度(纯度),越纯越新鲜
c.  色光混合三定律
I.互补律
II.间色律
III.代替律
注:颜色三角
d.色觉理论 ~~(不重要)
第一,三色说
感受色:视锥 ~~ I.感红 ~~冲动
II.感绿 ~~冲动            枕叶
III.感兰~~冲动
第二.四色说(结抗说)
(5)        视敏度力
a.空间视敏度
公式 a=A/O
a,视角   A高度  O距离
b.时间视敏度(闪光融合现象)
迟滞效应,间隔时间足够短
(6)视觉后象
a.        定义
b.        种类
正后象,负后象定义
4.感觉现象(概括)
(1)        感觉对比
a.        定义:感受器不同部位接受不同刺激,对某个部位的强刺激抑制了其他临近部位的反应,而不同部位反应的被加强的心理现象
b.        种类/差别
I.        同时对比:由同一感受器同时接受两种刺激而产生的对比
II.        继时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
(2)        联觉
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刺激时,在另一个感觉通道中也产生了某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4.听觉
一.听觉概述
(一)听觉的涵义
1.听觉的适宜刺激
物体振动使其周围的介质产生周期性的压缩,膨胀的连续纵波,当这种波的频率为20~20000Hz时,引起听觉
所以20~20000Hz的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也称”可听声波”
2.声波的物理属性(与下联系)
(1)        频率(波长) ~~ 单位时间内,物体周期性振动的次数
(2)        强度(振动的幅度)
(3)        声波的纯度 ~~ 是否有单一频率的振动
a.        纯音:单一的正炫振动波构成
b.        噪音:不规则的振动波的组合
c.        复合音:不同频率加振幅的纯音
使愉悦~(乐音) 混合在一起
噪音是乱七八糟的一种复合(有损害)
3.声波的心理属性
(1)        音高:相对应于声波的频率的心理感觉量(单位:?,mels)
(2)        音响:相对应于XXX强度的XXXXXXX(宋,sone)
(3)        音色:反映声波混合特性的心理感觉量,带愉悦感(非单位)
4.        听觉的感受性
(1)可听声波的频率:20~20000Hz(频率)
超过20000Hz为有害刺激
20hz ~ 听觉下阈
20000Hz ~ 听觉上阈
(2)可听声波的强度:(心理量:音响)
单位:分贝DB
频率:20Hz ~ 20000Hz
当频率为1000HZ,振幅为0,时,称为绝对感觉阈限,即0dB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声波 ~~ 外耳道空气振动 ~~ 中耳的机械运动 ~~ 内耳机械波动
~~ 毛细胞电位变化(基底膜) ~~ 神经冲动 ~~ 大脑皮层听觉中区(颞叶)
第六章 知觉
&1.知觉的概述
一.知觉概述
(一)知觉的涵义
1.知觉的定义
2.感觉与知觉的异同和联系
同:都时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直接性(在人的面前)
异:(1)感觉是对客观事物的各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感觉是间于生理与心理之间的一个过程.
知觉是纯粹的心理体会,受人的知觉经验的参与
(3)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的结果,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联系:
(1)感觉是知觉产生或形成的前提
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2)感觉愈丰富愈精确
知觉越完整,越正确
(二)知觉的分类
1.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特性分:
(1)        观知觉(视觉经验)
(2)        听知觉
(3)        触知觉
(4)        嗅知觉
2.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事物的特性分:
(1)        时间知觉(一维性,即不可逆)
(2)        空间知觉(三维性)
(3)        运动知觉
3.根据知觉反映客体的正确与否分
(1)        错觉
(三)        知觉链(部分)
1.外界环境(适宜刺激)
客观事物的体积,颜色,硬度,运动等属性
2.中介物(“桥梁”载体)
空气,水,电波 …
3.各种刺激能与感受器之间的相互作用.(换能)
4.感受器大脑的感觉神经(传入)
5.大脑皮层中区(分析与综合) ~~ 人的知识,经验参与
&2.知觉的基本特征
内在规律的外部表现
一.知觉的选择性
1.定义
2.”图形”与”背景”的关系
(1)主观因素影响
a.        人的当前的需要(内驱力)
b.        人的期望
c.        兴趣与爱好
d.        任务与目标
e.        个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f.        刺激物对个人的意义
(2)客观因素的影响
a.        刺激物的强度和对比度
b.        视野中的接近
c.        相似(形状,颜色,对称,亮度)
d.        “良好图形”(有连续性,闭合)
二.知觉的理解性
(一)涵义
1.定义
2.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
a.        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b.        言语指导
三.知觉整体性
(一)涵义
1.定义
2.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a.        过去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活动提供补充信息
b.        客观事物的关键部分对知觉整体性起决定性作用
3.格式塔定律
完形心理学
a.        接近律
b.        相似律
c.        连续律
四.知觉的恒常性
1.定义
知觉条件:*外界事物的变化
*感觉映象的变化 ~ 未到大脑皮层
2.影响知觉恒常性的因素
a.        人的知识经验起极其重要种类
b.        是人适应环境极其重要的能力
c.        是人类长期生活时间活动的结果
(二)知觉恒常性的种类
1.大小知觉恒常性
(1)        定义
(2)        大小知觉恒常性的关系
a.        观察者不受投射在网膜上的物体映象大小的影响
b.        观察者不受物体与视网膜视象距离的影响
2.明度与颜色恒常性
(黑白系列,彩色系列)
(1)        定义
(2)        实际恒常性
客观刺激在一定限度内变化时,人的知觉并不随之变化的知觉现象
(3)完全恒常性
当客观刺激发生很大变化时,人的知觉仍保持不变的知觉现象.
人的知觉的恒常的范围:
(知觉能力)实际恒常 ~~ 完全恒常
3.影响知觉恒常性的因素
(1)        客观事物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
(2)        人的知识经验的参与
&3.空间知觉
一.距离知觉(立体知觉)
(一)距离知觉概述
1.定义
(二)距离知觉的线索,*视觉提供*
1.单眼线索
(1)        遮挡
(2)        线条透视
(3)        空气透视
(4)        阴暗和阴影
(5)        运动级差
(6)        结构级差
2.双眼线索
(1)双眼视轴的辐合
在一定范围内 ~~ 双眼视轴集中 ~ 近
双眼视轴分散 ~ 远
(2)双眼视差 ~~ 产生立体知觉的关键
二.方位知觉
(一)方位知觉概述
1.定义
2.方位知觉的形成(原因)
(1)        必须确定参考系
(2)        由视觉,动觉和听觉协同活动来完成
(3)        来客观环境中逐渐形成,发展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
3.视觉阿方位知觉
(1)        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影(倒像)的相对位置不同,与触摸觉等经验相联系
(2)        视觉和动觉相联系
4.听觉的方位知觉
(1)        听觉方位知觉产生的规律(四条)
(2)        听觉方向定位的线索
a.        单耳线索
b.        双耳线索(两耳距离差:27.5cm)
I.        时间差
II.        强度差
III.        声波位相差
&4.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一.时间知觉概述
(一)        定义
(二)        特征
1.有时并非因固定刺激所引起
完全是个人心理感受
2.人的时间知觉无专门感觉器官
(三)        时间知觉的线索
1.        外在标尺(eg:日历,自然界的周期变化)
2.        内在标尺:人体内部节律性的变化
(四)        时间的估计
活动内容丰富 ~~ 时间知觉短估
活动内容贫乏 ~~ 时间知觉长估
回忆时,丰富 ~~ 长估
贫乏 ~~ 短估
二.运动知觉
(一)运动知觉概述
1.        定义
(二)        运动知觉的类型
1.        似动 ~~ 完全是心理的
2.        似动种类
(1)        动景运动
(2)        自主运动
(3)        诱导运动
3.        真动 ~~ 是生理的心理的
&5.错觉
一.概述
(一)        定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歪曲了的知觉
(二)        错觉的类型
二.错觉产生的原因
第七章 记忆
&1.记忆的概述
一.记忆的概述
(一)记忆的涵义
1.        定义.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记忆是一个过程
2.        记忆过程(三环节)
(1)        实记(学习) ~~ 辨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总知识经验的过程
(2)        保持 ~~ 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强化(复习)
(3)        再认或记忆
a.        再认:过去感知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感到熟悉,确知从前实记过的过程.
b.        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打它们在头脑中呈现出来的过程
二.记忆的种类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分
内容:天然自然
1.形象记忆
(1)        定义
(2)        特点
a.        保持了事物的外在属性
b.        内容具有”直观”性
c.        形象记忆与形象思维相联系
2.语词记忆(语义记忆,语词逻辑记忆)
(1)        定义: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形式以事物的关系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
(2)        特点
a.        保持了事物的内在联系(概念,规则,规律)
b.        与人的抽象思维相联系
c.        语词记忆组成了人的有组织的知识结构
3.情绪记忆(保持的是自身已有的主观体验)
(1)        定义: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2)        特点
a.        与人的自身需要相联系
b.        有正激励,负激励的作用
4.运动记忆
(1)        定义:以过去经历过的动作或身体的运动为内容的记忆
(2)        特点
a.        来自于动作表象
b.        以形象为主要成份,贮存在人的头脑当中
c.        一旦贮存,不易遗忘
(二)根据记忆中信息的编码,贮存与提取分
1.感觉记忆(感觉登记)系统(加工,处理信息)
(1)        定义.感觉记忆的形式是感觉的”痕迹”(映象)
(2)        感觉记忆的特点
a.        信息以物理特性(事物的外在属性)编码
b.        保持时间很短暂
c.        容量受感受器的解剖生理特点所决定
d.        人脑中的记忆痕迹很容易衰退
(3)感觉记忆的信息贮存方式(形式)
a.        视觉登记
b.        听觉登记
3.        短时记忆系统(操作或工作记忆)
(1)        定义
(2)        短时记忆的特点
a.        是非感觉性的记忆
b.        具有操作性功能特征
c.        信息容量非常有限
短时记忆力广度”7+2,7-2”
指信息短暂呈现一次,人脑所能记住的最大量
组块(chunking) ~~ chunk  “7+2,7-2”的单位:chunk(创克)
d.        信息在没有加工处理的情况下,保存时间相当短暂
短时记忆加工处理的形式:复述言语复述
e.        短时记忆的信息没有复述,则易受干扰
(3)        短时记忆系统信息加工形式
a.        言语,听觉形式编码(eg:言语复述) ~~ 大量的
b.        视觉或语义形式编码(少量)
3.长时记忆
(1)        定义(备用性的)
(2)        特点
a.        长时记忆信息的容量无限
b.        编码方式:表象,语义(规则)编码
c.        编码与提取需一定策略
d.        信息受干扰,所以提取会有困难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知识):*陈述性知识(记忆)
*程序性知识(记忆)
4.记忆系统模型
略阿
&2.记忆过程
一.识记
(一)识记的概念
1.识记定义
一个人获得和巩固知识经验的过程
(二)识记种类
1.根据识记(学习)时有无目的分:
(1)        无意识记(不随意识记)
a.        定义.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没有意志努力的识记
b.        特点
I.        有很大的选择性和不随意性
II.        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事物无意识记
III.        无意识记对人的兴趣,需要和能引起人的情绪活动的事物紧密相联
IV.        无意识记的内容一般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
(2)有意识记(随意识记)
a.        定义:事先具有预定目的,并经过一定意志努力,用一定方法进行识记的过程
b.        特点:
I.        识记的任务对识记的效果作用十分明显
II.        有意识记能调动记忆积极性和引起人的复杂的智利活动
III.        有意识记会影响,调整人的识记方法进程和效果
2.根据识记(学习)材料时有无意义或是否理解分:
(1)机械识记
a.        定义:是指没有意义的材料或对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根据材料的外部特征或表现形式进行识记的过程
b.        特点:
I.        不去理解识记材料的意义,单纯采用重复方式
II.        不用或很少利用自己过去的知识和经验
III.        不用或很少利用多种多样的有效记忆方法
(2)意义识记
a.        定义:指人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根据事物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识记的过程
b.        特点:
I.        理解识记对象和材料的意义
II.        充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III.        采取多种多样的有效记忆方法
3.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关系
两者是有联系的,机械识记和意义是人们利用的两种最基本方法,从效果看,机械~不如意义~,但两者是相辅相承的,现实生活中,对一些材料难以理解,只能先用机械~,以后随着人知识经验的丰富和提高,才逐步加以理解,所以只有两者综合运用,发挥各自特点,才能提高人的整个记忆效果
二.影响识记的因素
(一)识记的目的
(二)学习态度(目的性,意志努力)
(三)材料数量与性质
数量     适宜
性质     直观(儿童)
逻辑(成人)
(四)对材料的理解程度
(五)学习方法:(整体识记法,部分识记法,综合识记法)
转书p229   三.复习
(一)复习概述
1.定义:是指不断进行对信息的再编码,并不断提高编码适宜性的记忆过程
2.有效复习的条件:
(1)        及时复习
(2)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集中复习,分散复习),分散复习总的来说好一些
(3)        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4)        复习多样化
(5)        活动有助于记忆
&3.回忆的联想
一.回忆的概述
(一)回忆的涵义
1.定义
在人的头脑中,曾经经历过的事情重新呈现出来,并加以确认的记忆过程
2.回忆的种类
(1)        有意回忆: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有意识地区搜索和呈现过去已有地映象(特殊形式,追忆)
追忆 ~~ 根据有关线索,运用一定的策略,通过推理和探索,在意志努力下完成映象复现的有意回忆
(2)        无意回忆 没有明确的回忆目的,按联系原则自然而然地提取和重现映象地记忆过程
(3)        直接回忆
(4)        间接回忆
二.联想
(一)联想地涵义
1定义
2种类
(1)        接近联想
(2)        对比联想
(3)        类比联想
(4)        因果联想
&4再认
一.再认的概述
(一)再认的涵义
1.定义
2.特点:
(1)        总是和其它心理活动同时进行,和感知觉,和具体事物相??????
(2)        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取决于记忆的巩固程度和与曾经感知过的改事物的相似程度
(3)        是主动的,有组织的信息加工过程
3.错误再认:*不能再认
*错误的再认
&5.保持和遗忘
一.保持的概述
(一)保持的涵义
1.定义  指人的知识经验在闹中贮存和巩固的心理活动过程.保持是记忆的重要标志
2.特点:
(1)        信息在人记忆中的保持是发展变化的,并经历着信息的再加工过程
(2)        保持的内容再质上加量会发生很大变化
a.        量变:不重要的部分消失,使记忆内容简略,概括,合理,不使记忆负荷过重
b.        质变: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使记忆内容趋于理解化
3.记忆恢复现象
二.遗忘的概述
(一)遗忘的涵义
1.        定义: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2.        种类:I.暂时性遗忘
II.永久性遗忘
III.动机性遗忘
(二)人类遗忘的规律
1.艾宾浩斯对人类记忆研究的贡献
(1)        首创记忆研究的材料,无意义音节两辅加一元的无意义音节
(2)        创造了重学法(节省法)作为遗忘研究的方法或程序
(3)        把科学的统计方法引入了记忆心理学的研究
(4)        得出了人类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
2.引起人类遗忘的因素:
(1)        时间
(2)        数量(识记材料的数量)
(3)        学习程度
过渡学习:学习效率达到100%,再学习的过程打15%即可
(4)        序列位置因素
规律,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第八章 表象和想象
&1.表象
一.表象的概述
(一)表象的涵义
1.定义:人脑中出现已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1)        建立在感知的事物的基础上
(2)        与感知觉不同,表象是间接的,形象的,感知是直接的,具体的
(3)        以形象的主观形式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处理
(4)        不受客观刺激物的作用
2.特征(“两大”)
(1)”直观”性:指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比较模糊,宏观
a.不如感知觉那么鲜明
b.不如感知觉那么完整
c.不如感知觉那么稳定
(2)概括性:不等于思维的概括
a.        表象用形象进行概括
b.        表象中混杂着本质与非本质属性,思维揭露的都是本质属性
3.表象的作用
高级心理活动.感知觉与思维活动过程的中间环节.
(二)表象的种类
1.根据表象产生的感觉通道分
(1)        视觉表象(85%)
(2)        听觉表象(12%)
(3)        运动觉表象
2.根据表象产生的概括性程度分
(1)        一般表象(同类事物)
(2)        个别表象(某一具体事物)
3.根据表象产生的创造性成份分
(1)        记忆表象
(2)        想象表象
心理旋转实验
&2.想象
一.想象的概述
(一)想象的涵义
1.        想象的定义
2.        想象的特征
(1)”形象”性
(2)”新颖”性
从记忆表象为基础,而作进一步加工和组合的心理活动.并从组织起来的形象系统来对客观事物作出超前反应.    超前反应 ~~ 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反应
二.想象的种类
1.根据想象时有时无目的性和计划性来分
(1)        随意想象
(2)        不随意想象
2.根据想象时创造性成份分
(1)再造现象(P262)
a.        定义
b.        特点
I.        必须从他人的描述和提示而产生
II.        是理解,掌握知识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III.        对人格塑造起重要作用
c.        形成再造想象的条件
(3)        创造想象(p264)
a.        定义:(创造性想象产生创造思维导致创造能力)
b.        特点
I.        有预定想象目的
II.        必须运用词汇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组合
III.        对个人来说,具有创造性,独特性,新颖性
d.        条件.
三.幻想
1.(任何幻想与人的生活质量是不可分的)
幻想与一个人的世界观,个人的当前思想状态有关
2.幻想的形式
(1)        积极幻想 ~~ 理想
(2)        消极幻想 ~~ 空想
第九章 思维
&1.思维的概述
一.思维的涵义
1.思维的定义
属性:*非本质属性(外在的.eg:性别,身高)
*本质属性(共性.eg:能够具有劳动能力的高等动物)
思维是对共性的抽象
2.从思维定义中看
(1)        从反映内容中看
感知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外部现象
思维反映共同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2)        从反映的形式看
感知是对客观事物直接,具体的反映
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
(3)从反映时间看
感知反映当前事物
思维不仅反映当前,而且反映过去并反映将来
3.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
a.        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性和本质属性抽取出来加以概括的过程
b.        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
(3)        间接性
二.思维的种类
(一)根据凭借物不同
1.        动作思维
2.        形象思维
3.        抽象思维
思维.概念 ~~ (多个和两个以上概念) 判断 ~~ (两个判断以上) 推理
(二)根据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
1.        聚合思维(集中性思维)
2.        发散思维
指标:流畅行.变通性.独特性
(三)根据思维凭借的概念不同
分为:经验性思维和理论性思维
&2.概念及其形成
一.概念的涵义
1.概念的定义
思维活动的基本单元是概念
特点:(1)概念是用词来概括的,
词是概念的物质外科,概念赋予词以一定的内容和意义
(2)与表象不同
(3)在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不断产生.发展
2.种类
(1)        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的程度
I.        具体概念(事物外部特征)
II.        抽象概念(内部特征(本质特征(内在联系(规律)))
(2)        根据概念反映的事物属性数量分
(3)        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分
I.        前科学概念(日常概念)
II.        科学概念
二.概念的形成
1.概念形成过程(三阶段)
(1)        抽象化
抽象:
a.        具体事物的一般特征
b.        事物的本质属性            a.b个别到一般
(2)        类化(归类)
把事物的各种属性及特征进行规类
(3)        辨别
2.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
(1)        原有的知识和经验(most impoztant)
(2)        人的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人在世外界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 人 社会环境)
(3)        事物的相关特征
概念的关键特征越明显,概念形成越容易
(4)        变式
(5)        反时下定义
(6)        概念体系
概念 发展成 规则
&3 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概述
1.问题解决的涵义
(1)        问题的定义
蕴涵着个人面临障碍的目标,既不能认知,又不能用过去的知识或模式去解决
问题有三个标志
a.        内在目标
b.        叨叨内在目标过程中的障碍(内外)
c.        采取各种方法来越过障碍
(2)        问题解决的定义
是问题解决着寻找操作系列以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
特点:a.具有十分明确的解决问题的目的
b.具有以系列操作程序.(外一动作;内一心理(思维))
c.有思维的认知程序参与
2.问题解决过程
(1)        问题空间
a.        初始状态 ~~ 问题解决者所面临的达到目标的障碍状态
b.        目的状态 ~~ 问题解决者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c.        中介状态 ~~ 问题解决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从初始状态到目的状态之间的各种状态的总称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对问题的知觉(认知结构的限制)
(2).定势
(3).功能固着
(4).动机

&4.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概述
1.创造性思维的定义
一般性思维过程:与创造性思维的区别
(1)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言语
&1. 言语的生理基础
一.言语生理基础的该书:
(一).人类言语活动的生理机制
1.        人类言语活动中的听,说,读,写的生理机制.
运用词汇 ~ I.*词 ??视分析器 *音 ?? 听分析器 *义 ??大脑的暂时神经联系
II.规则
III.说,写 ??运动分析器              ??语言中枢
2.I.思维??心理知道
II.生理机制 ??CT,核磁共振检查
(1)在大脑皮层的作半球的下额回. ??运动性言语中枢(说,写)
(2)大脑皮层左半球颞上回. ??听觉性言语中枢
(3)大脑皮层顶叶下角与枕叶上角 ??视觉性言语中枢
&2.人类言语的发展
一.人类言语发展概述
(一).人类言语发展的涵义
1.人类言语发展的定义:一个人掌握本民族语言(母语)的活动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右利手,左利手的左右半球功能相同,左利手靠胼胝体调节功能.
(二)人类言语发展的基本阶段:
1.言语准备期(前言语活动期)年龄,1周岁.&关键的准备期,给予刺激(母语)使思维发展迅速.
分为3个阶段:
从0 ~ 3个月,简单发音期(声音未分化).哭是带有言语准备的活动,带有条件反射性质.
谢尔曼实验: 第一组: 针刺 (痛)
第二组: 把手脚捆起来 (难受)
第三组: 婴儿处饥饿状态 (饿)
第四组: 从高处扔下 (恐惧)
5个月开始,发出带有反射性的,类似于元音的声音
&此阶段主要教元音,教一点点辅音.对父母的言语产生反应,开始有情绪反应
6个月 呀呀学语
8,9个月 进行语音组合,有手势,对父母的指令做出反应
10个月 ~ 1岁 对父母的言语进行模仿,并对语言刺激做出积极反应,发出言语,声音,带有创造性的运用.??(不能学口吃,口吃是心理病)
注意:I.儿童生理上的成熟会促使其对言语进行早期锻炼(母语刺激),并能较好控制自己的发音器官.
II.父母及其教育对婴儿发音的言语活动要做出积极反应即不可压制,并参与他.
2.初步掌握语言期(1~1.5周岁)
是说出最初具有概括性意义的词的时期,是言语发展上的质变期.思维活动是对外界事物的具体地抽象,开始用词来指代,开始具有具体的思维能力,并运用具体的抽象物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言语特点:
(1)        以词代句
(2)        以音代物
(3)        对成年人的言语有所理解,并能按指令做出适宜的和简略的反应
3.掌握语言的语法结构期.
1.5~3周岁:儿童初步运用基本的语法形式,来构造短语和基本陈述句,并且是开始理解童话,故事,儿歌的时候,对儿童的语言开发最重要
4~5岁:     对复合句及复杂句理解迅速,并说出某些幽默或带有哲理性的语句,不断运用语言,语言发展非常迅速,语言发展仍不规范
第十一章 情绪和情感
&1.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概述
1.情绪情感定义
(1)        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人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
形象.(人脑~对事物加工组合~再造,创造(表象))
思维.(人脑~已,现,将事物之间,概(本质反映)
记忆(人脑~经验事物~痕迹(反映))
知觉(人脑~事物~整体属性)
感觉(人脑~事物~个别属性)
(2)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主观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
是否满足需要 :y:积极(但是,满足会引起更大的不满足) n:消极(很多时候,消极不会永远消极)
2.情绪情感的狭义与广义的解释
(1)情绪的狭义与广义解释
a狭义情绪:指有机体/个体受到生活环境中的刺激时,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暂时的强烈的态度体验
b广义情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包括情感)
(2)情感的狭义与广义解释
a.        狭义情感:人(动物物情感)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复杂的,稳定的态度体验
b.        广义(包括情绪)的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定义同上广义情绪)
3.需要:
(1)        定义:指个体的生理的和心理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的行为和活动的基本动力
马斯洛提出“人本主义”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943提出情调健康人的因素(又称:人的基本动机理论)
(广义的,从心理上,生理上,社会上,认为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需要系统,需要的满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新需要不断代替旧的,这一循环推动了人的行为的发展.
非健康指智残的.人本主义的对象是:健康人.
马斯洛的主要理论:            自我实现需要
自尊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躲避危险
生理需要:空气,水,事物,休息,性爱
下一层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后,产生高一级的需要,在一定/某种条件下带有暂时性(与每个人的情况而言)
(3)需要的特征
a.生理性需要的特征
定义: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所必需的条件的要求的行为表现
这种要求表现人的自然属性,是不能或缺的要求.
I.        生理性需要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人的生理机制又会导致人的生理性需要的产生
II.        必须从外界获得一定物质方可满足(精神疗法不一定有效)
III.        生理性满足的表现在外,而且有一定的限度
b.社会性需要的特征
指人在社会生活当中逐步习得的高级的需要,这种需要表现出人的社会属性,具有一定的内隐性
I.        不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而是由人类所生存的社会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II.        主要是人的精神上的满足(高层次的)
III.        蕴藏于人的内心世界,不易外露,难以被直接觉察
IV.        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相对的连续性(是受环境的影响和自身意志力的影响)
人的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协同发展,因为它们有如下共性:
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人类消亡,则需要暂时消失.
需要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根源和动力.
需要的不断发展使人的心理活动得以产生、进行和发展与变化,人的需要一旦停止,心理和行为随之停止
二,情绪情感作用
1.适应功能:   情绪情感是人适应生存,生活的精神支柱
2.动机作用(即:动力作用):情绪情感是驱使人行为产生的一个动力
3.组织作用:情绪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可影响的内容:I促成知觉选择
II监视信息的移动
III影响工作记忆
IV影响思维活动
IIV情绪影响人的行为表现
4.信号作用:   是人机交往时的主要作用2
三.情绪情感的区别在于联系
1.情绪情感,过程与认识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I.反映的性质不同
认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内在联系(规律)的本质的反映
情绪情感过程是人脑对自身需求(态度)的主观体验
II.发生方式不同
人的认识过程的发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随意性(随意志努力)
情绪情感过程的发生方式不具有或很少具有随意性
联系:I情绪情感过程总是伴随着认识活动过程而产生而变化的.已产生的情绪情感又充实着人的认识活动的内容,而使人的认识过程更加深入和深刻
II.人的正确的认识活动能使人的情绪情感活动也具有正确的内容和方向.反过来,正确情绪情感使人的认识活动更加深化
2.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1)两者区别
a.        从需要的角度来区分,情绪使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脑对生理性需要的反应.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是人脑对社会性需要的反应.
b.        从发生的角度来看
情绪发生得早,是人与动物共同具有得
情感得发生较晚,是人类独有得,是社会个体(即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得主观体验
c.  从稳定程度来分
情绪带有情景性,常在当时当地得情景下发生.
情感也带有一定情景性,但是具有稳定性,长久性.如母爱,父爱
d.  从行为表现
情绪是由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的,具有冲动性,直观性和明显的行为表现
情感是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相联系,很少具有冲动性,而具有内隐性.
(2)两者联系
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情绪产生具有巨大作用,它们是同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与情感相比,情绪着重描述情感的外在表现与可测量内容,而情感着重表现情绪的主观体验
四.情绪情感的种类
1.情绪情感的两级性
(1)        古代学者. 中国
外国:笛卡尔,冯特(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2)        现代心理学观点
a.        普拉特切克的情绪三位模式
b.        情绪情感状态的行为
主观性语言(可听到)             行为上的“语言”(可观察)            (考虑)功能性语言
恐怖性的语言,恐惧性的语言                退缩,逃跑                防御功能
愤怒性语言                 攻击性                 破坏功能
狂喜性语言                占有,拥有           再生(促使此情绪情感的再生)
悲哀性语言                  苦恼                  重振功能
接受性语言                  吸纳                  合作功能
厌恶性语言                  排斥                  拒绝功能
惊奇性语言                  警觉               定向(趋或避的反应)
2.        原始情绪(基本情绪)
不学而能的,先天的(主要针对人类)
(1)快乐:定义(目的达到时,时间短)
(2)愤怒:定义(愿望,达到愿望的行为受阻时)
(3)        恐惧(情境)
(4)        悲哀(重视或追求的事物或人)
&2.情绪情感的生理机制
一.表情.
1.定义:一个人的情绪情感在其身上的外显表现.一个人通过外显行为的”变化”来表现他的情绪情感
2.种类:
(1)        面部表情
(2)        身段表情(动作表情)
(3)        言语表情(音调,节速和速度)非语言
灵长类开始有表情、有情绪(禽类无表情、无情绪)
(人类是进化的结果)人的表情很多从灵长类演化过来的
达尔文关于情绪的三大原理:
1.        人类把可用的,有内在联系的表情延续下来
2.        任何情绪情感都有对立性
3.        神经系统的兴奋期对身体具有直接作用
人和动物的表情都具有传递信号意义的特点,但本质不同,人更有社会性
二.情绪情感的生理机制
1.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
(1)        呼吸变化
a.        加快呼,吸的频率 ~ 情绪情感强度增加
b.        呼吸频率减缓 ~ 情绪情感强度降低
c.        变浅,变深,暂停
(2)        血液循环变化(用血管容积描述仪)
心跳(快,缓)
血压(高,低) ~ 心因性
(3)皮肤电变化(用皮电测定仪测定)
(4)脑电(用脑电记录仪)
(5)内分泌腺变化(生理记录仪)
腺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
2.情绪情感的生理机制(产生,调节,控制)
(1)        大脑皮层中区(通过语词来调节,控制情绪情感的产生的深度和强度)
(2)        下丘脑(快乐中区和痛苦中区)
(3)        边缘系统(整合情绪)
(4)        脑干网状结构(激活或唤醒情绪的生命中区)
&3.情绪理论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1.        詹姆斯(机能注意心理学的创始人) ~ 兰格的情绪理论(1884~1885)
基本观点:情绪是人对自己身体变化的知觉
情绪产生的过程
(1)        先有引起个体反应的刺激
(2)        改刺激引起了个体的生理反应
(3)        由生理反应产生了个体的情绪活动
理论虽然由漏洞,但开创了研究人类情绪的先河.
引起知觉刺激的情境(感受器) ~~ 由刺激引起身体生理反应(内脏器官,骨髓,肌肉)  ~~  由身体生理反应而导致情绪体验
2.        坎农巴德丘脑情绪理论(1927)
基本观点:
(1)        个体的生理变化在各种情绪状态下并无多大差异,但个人却可以体验到各种不同的情绪
(2)        个体的生理变化较慢,而个体的情绪瞬息万变,因此生理变化不能成为个体情绪的主要来源
(3)        个体生理变化可由药物改变,但个体的情绪变化很少或不可能受药物的影响。人们不能企图用药物制造一个人的情绪体验
(4)控制和调节个体情绪系统的不是周围神经系统,而是在丘脑部位引起的神经冲动通过丘脑这一中转站,把一部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那个,一部分到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内脏变化;传到大脑皮层的信息经分析,综合,产生情绪体验,传到内脏骨髓的信息产生生理活动.在此情况下,大脑皮层产生的情绪体验与内脏骨髓的生理活动一起产生情绪
3情绪的认知 ~ 评估理论(阿诺德创立)
基本观点:人类情绪产生是由1储存在头脑中德经验以及通过表象活动所引起.
即:对刺激情形的估价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活动
概括:
(1)        詹姆士.兰格理论:刺激~身体变化~情绪性
(2)        坎农.巴德理论:刺激~丘脑转换~情绪产生
(3)        阿诺德理论:情绪情境~评估(大脑皮层)~情绪产生
4.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三因素理论:
基本观点:情绪的机制是由认知参与,认知对环境的评价,生理唤醒的评价的过程
情绪的产生不是单纯由外界环境决定,或由有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决定,而是外界环境刺激,有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和人的认知因素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而人的认知因素在情绪产生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实验涉及与步骤
对象:大学生
方法:(1)注射肾上腺素 ~ 唤醒生理活动
(2)指导语
a.        第一组被试:注射维生素 ~ 心悸,手抖,脸发烧(热)
b.        第二组:同上 ~ 身体发抖,教发麻
c.        第三组:同上 ~ 不说结果
(1)        if 情绪由生理机制引起
then 三组被试反应应该一致
(2)        if 情绪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
then 三组被试反应随所处环境不同而不同
(3)        实验结果:情绪产生于生理,环境,认知三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情绪情感的类型
一.情绪的种类:心境,应激,激情
1.心境
(1)        定义:人的心境是一种持续的,微弱的会影响人的整个情绪活动的情绪状态
(2)        特点:
a.        非常缓和与微弱
b.        持续时间长久
c.        是一种非定向的,具有弥散性的情绪体验(人与人之间有一定差异)
(3)        引起心境的原因
a.        外界环境中的一般时间  eg:工作或学习的顺利与否,人际关系上的和谐或矛盾
b.        人的世界观(包括: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
心境有积极消极之分。良好的心境有助于活动积极性的发挥.可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不良的心境会使人沉闷,郁郁寡欢,妨碍工作,学习效率,影响人的健康
2.激情
(1)        定义:是人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2)        特点:a.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有冲动性和力量强烈
b.发作短促,冲动,但会迅速弱化,消失掉
c.通常由专门对象所引起,指向性较明显
(3)引起激情的原因
a.        由外部的各种生活或工作事件引起(主体,客观)
b.        人与人之间对立的意向(言语,表情,动作表现)或愿望所引起
c.        过度的抑制或过度的兴奋会引起激情的发生
(4)作用.积极和消极两种,有双重作用.积极的激情是人类行为的巨大推动力,消极的激情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不良后果,个体在消极激情状态下,认识范围狭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控能力减弱,从而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后果,导致后悔莫及。但人的激情可以有理智(知识体系)和意志来控制
3.应激
(1)        指人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情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往往是当遇到危险情境而且要做出重大决策的时候发生应激.
应激状态会改变有机体的生理激活水平,特别是肌肉紧张,心率,腺体分泌,血压,呼吸,从而增加有机体活动能力来应付紧急情况
(2) 作用
具有积极,消极两重性。 积极应激状态使有机体特殊的排险防御功能,精力旺盛,活动量俱增,思维清晰,动作敏捷,推动人化险为夷,摆脱困境,消极的应激使人全身兴奋(消极应激状态)使注意,知觉范围变小,动作紊乱,长期处于此状态,会休克或死亡.
人的应激状态可以调节,与人的个性,知识经验,训练,经受的艰难困苦的锻炼,觉悟,事业心,责任心都有很大关系.
二.情感的种类
和人的社会需要,社会性评价系统紧密相连
1.道德感
(1)定义.一个人根据一定的社会行为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人对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规则的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认识,理解,掌握道德规则,并把它内化乘个人的道德需要,当体验到情感对象和道德需要间的关系时,才能逐步形成稳定的道德情感.
(2)表现
a.        反映一个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情感.
b.        反映周围人和集体的态度,友谊感,同情心,责任心,眷恋心,爱情.
c.        反映个体自己对自己行为的态度:良心,羞耻心,荣誉感,自尊心
2.理智感
(1)        定义.人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即在人的智利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 是与人的认识成就的获得,需要和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以及思维任务的解决紧密相连
(2)        特点
a.        人对社会的认识活动越深刻,求和欲望越强烈
b.        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越执着,人的理智感越深刻(因为要有意志力参与)
(3)        表现形式
a.        对新异对象有好奇心,感到新异感
b.        对认识活动初步成就的欣赏与高兴的情感
c.        对矛盾事物的怀疑感与惊讶感
d.        做出判断时因所需证据不足而感到的不安感
e.        对问题解答时的,坚定不移的情感
f.        对科学的热爱,在真理的追求过程中,对偏见,迷信,谬误的憎恨
*理智感不仅产生于人的认识过程,也是推动人追求真理的强大内在动力之一.
3.美感(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1)        定义:对美的主观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主观体验,是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务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愉悦,肯定,爱慕,满意的情感
(2)        特点
a.        是人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有年龄特点),是对审美对象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反映.
b.        是通过认识,评价,鉴赏审美对象的美与丑的过程而产生的
c.        每个人的审美需要,观点,标准,能力都不同,因而对同一对象的美感体验不同
d.        一个人不仅对美与丑的评价和鉴赏会产生美感体验,而且具有社会意义的对善和恶的评价也会产生美感.
第十二章.意志(行动)
&1.意志概述
一.        意志的涵义
1.        定义
2.        意志过程的表现形态
3.        意志行动的特点
(1)        人类所多有的
(2)        意志对行动有发动的调节作用.发动 ~~ 推动人趋从事达到一定目标所必须的行动或行为.
(3)        意志对行动有抑制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为
4. 意志行动的表现特征
(1)        有明确的目的.意志行动与目的分不开.盲目的行动是缺乏意志的活动,一个人对目的越明确,越意识到目的的社会意义,意志越坚强,说明认识是意志行动的前提.
(2)        以随意动作为基础.随意运动是受意志调节,具有一定意志方向性的运动.随意志努力~随意运动.随意运动是随意行动的必要组成部分.
(3)        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困难(困难~达到目标过程中的障碍)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难易程度是衡量一个人意志力强弱的标志,是意志行动的核心.
目的(认识)是意志行动的前提
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客观,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
&2.意志行动的心理活动过程
一.采取决定阶段
1.动机斗争
不同动机之间的矛盾(对立统一)

冲突(心理不平衡)

动机斗争
↓(优势动机)
意志行动
动机斗争使矛盾冲突得以解决,才能确立适当的行动目的,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和策略
(1)        动机斗争状况
a.        动机单一,在简单的意志行动中,直接过渡到行动,不存在动机冲突
b.        在复杂的意志行动中,活动往往由许多交错在一起的动机而引起.有长远动机,断暂动机
c.        在复杂的意志行动中,多种动机发生根本性冲突和斗争.一个人只有解决这些矛盾,选择自己认为使正确的动机,放弃自己认为是错误的动机.
(2)        确定目的
每一个意志行动,都涉及到行为目的,它是一个人行动之前预先确定的,随着动机斗争的解决.产生了确定目的的过程.动机比目的更为内隐,更能直接推动人去行动.而且,同一目的可有不同动机;同一动机也可有不同目的.
需要~动机~目的~行为
目的~动机
目的  ~  需要
目的之间的斗争其实就是动机之间的斗争.
目的的冲突会导致心理上尖锐的冲突,心理冲突不解决会使人行动受阻活动不畅
冲突类型:
a.        双趋冲突(接近~接近型)
一个人同时被两个事物所吸引,两个具有大致相同吸引力,冲突介乎两个目标之间.
b.        双避冲突
一个人同时被两个事物所排斥,蛋必须在这两个回避的目标之间进行选择
c.        趋一避冲突
被同一事物所吸引且排斥,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
d.        多重趋一避冲突
一个人同时被两个事物吸引和排斥,即面临两种选择不管选择哪一个,都有喜欢和不喜欢两面.这种冲突最难解决.在重大事件前往往使此种冲突.叶克斯 ~ 多德逊定律(p381)
2.行动方法与策略德选择
(1)        需要选择达到目的的方法;决定策略的制定.方法的选择的因素:
a.        方法,策略水平的差异突触反应了个体意识的智利上的差异
b.        动机斗争会影响一个人行动手段,方法和策略的选择.
c.        个人知识经验丰富与否,会影响方法,策略的选择
(2)        面向有效行为的计划的制定
第一,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第二,指标要有一定高度和难度
第三,制定计划时要相对果断
第四,制定计划要留一定余地
二.执行决定阶段
是意志行动中最重要的环节
1.        克服困难,实现所做出的决定.
困难(问题) ~ *内部困难 ~ I生理上的 II.心理上的
*外部困难
&3.意志品质
一.        意志品质的类型
1.        意志的自觉性品质(p386) 相反的是:受暗示性,独断性
2.        果断性
3.        坚韧性
4.        自制力
四种意志品质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只是组合不同,属于非智利因素
品质(情绪品质,意志品质)是内在的.言论,行动是外在的.
二.        意志品质的培养
第十三章 技能
&1技能概述
一.        技能涵义
1.        技能定义(动作机能,智力技能):通过联系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2.        技能特点
(1)        必须具有(某种初步知识)一定的知识,才能完成一定的活动方式
(2)        机能在一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才能达到。技能是一个人知识(知识~头脑中的知识)的运用的结果
3.        技能重要性
二.        技能,知识与能力的区别与联系
1.        区别.
(1)        属于不同范畴(概念)
a.        知识~书p393
既是人类已经积累的知识经验,是社会财富,又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结果,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对象和内容
b.        能力p393
c.        技能,一个人在一定知识基础上,运用知识的活动方式
(2)        概括水平不同
a.        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和体系化
b.        技能是对动作方式及程序的概括
c.        能力是对人的心理活动功能的概括
(3)        发展水平
a.        知识的获得很快
2.        联系.P394
三.        熟练与习惯 ~ 都是技能
1.        熟练(自动化)的
2.        习惯 也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
3.        两者的区别(5电) “需~”,”意~”,”好~”,”任~”,”标~”
&2.动作技能
一.        动作技能的概述
1.        动作技能的定义
2.        动作技能的结构
(1)        连续性~非连续性维度
a.        连续性维度 ~~ 以连续的和不间断的方式来调节和矫正而得以完成的一系列动作.eg:书写某一字的动作;唱歌.
b.        非连接维度 ~~ 以特殊反应的活动来调节和完成的动作 特点:有清晰的可直接感知的始点和终点
(2)        封闭性 ~ 开放型维度
a.        封闭性维度 ~~ 是一种内部的反馈系统(大脑皮层 转换 骨络,肌肉)
指不参照环境因素,完全借助于肌肉运动的反馈信息来实现的动作
b.        开放式维度 ~~ 式一种外部的反馈系统指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做出相应变化来实现的动作.
(3)        精细 ~ 粗大维度
a.        精细维度 ~ 指运用手腕关节与手指小肌肉的活动来完成的动作
b.        粗大维度 ~ 运用大肌肉或全身性肌肉活动来完成的动作
(4)        简单~重复维度
a.        简单 ~ 对较少刺激量进行加工处理和做出较少反应活动的动作
b.        重复 ~ 对复杂的刺激加工处理并通过一系列复杂反应活动来完成的动作
动作技能分类与实例
连续性           非连续性
封闭的         唱歌,跳高          口语,射箭
开放的    开汽车,打乒乓(球类运动)   拍苍蝇
二.        运动技能的形成
1.运动技能的形成阶段(联系过程)
(1)动作的认知阶段
a.        从感知到思维的活动阶段
b.        通过自己来观察他人及他人指导下的动作练习阶段
c.        在人脑中形成完整的动作表象
特点 I.最初,学习者的注意范围非常狭窄,只局限在个别动作上
II.动作的协调性很差,不稳定,有许多多余动作.
III.能初步运用反馈的信息,但非常有限
(2)动作之间的联系阶段(内在,在头脑中,学习者必须通过练习,在人脑中把动作的表象逐步建立并结合起来.把个别动作联系,起来形成连贯动作
特点: (1)动作间建立联系使视觉的作用逐渐减弱,肌肉的运动感觉调节作用逐渐加强.
(2)开始能用来自效应器的反馈信息来调节动作(自己调节)
(3)局部动作综合为更大范围的动作,多余动作开始消失
(4)能自己发现和矫正错误动作,自己来综合连贯动作
(3)动作的自动化阶段
生理机制 : 动力定型,在大脑皮层上建立动力定型,各个动作联合成为有机整体,并巩固下来,成为完整的自动化的动作系统
特点: I.多余动作和紧张心理解除
II.根据内外反馈信息灵活地准确完成动作
III.几乎不需意识控制
2.运动技能形成地个别差异(独特表象/动作组合过程导致)
(1)(行为)控制从有意识向无意识地转化运动
a.        言语指导
b.        个别动作意识支配地程度
c.        表象与表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利用线索变化
a.        利用物理线索状况
b.        运用动作错误线索的状况
(3)控制动作方法的变化
a.        最初依靠外反馈来控制(多为:视觉)
b.        通过记忆中的”表象”来控制动作方法
c.        通过运动的程序(动力定型)来控制动作方法
(4)动觉的反馈作用加强(从不熟练向熟练过渡)
(5)最后,形成:协调的运动模式
&3.练习
一.练习概述
1.练习的定义
以掌握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为目的所进行的反复操作的心理活动过程。
练习是技能形式的基本条件。 联系带有目的性,而非单纯的,机械的重复。每个人的认知结构通过练习来完整,提高。
2.练习的认知结构变化:通过练习,
(1)        使图式与图式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掌握某种动作方式思维方式,完成某种任务。
(2)        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来调节自己的动作方式或思维方式。
3.练习曲线(学习曲线)
(1)        定义:是指在连续多次的练习种所发生的动作效率和思维活动效率变化的图解。用于说明技能形式,发展的结果。
(2)        从练习曲线中可了解的内容
a.        人与人之间在各种智慧能力上的差异
b.        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共同特点与个别差异
c.        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或思维活动的效益,速度和准确性变化
(3)        练习曲线的量的指标
a.        测定某一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动作量
b.        确定某一动作练习所用的时间,从而了解人与人在智力上的差异
c.        计算单位时间内错误动作的发生率
d.        练习曲线类型
(i)        上升型
(ii)       下降型
(4)        练习过程的一般趋势
共同特点与规律
a.        在技能练习过程中有四种基本趋势
A:技能形成初期,效率急剧上升;随练习增加,效率趋于缓和。Eg:学英语
B:技能形成初期。成绩上升非常慢,一定时间后,效率急剧上升。Eg:自行车
C:最初非常慢;达到一定次数后,效率很高;再练习下去,效率又下降. Eg:运动员
D:开始,平稳上升,后来停滞甚至下降,最后又上升。
b.        四种基本趋势的原因
(i)        学习任务的难易
(ii)        人脑中的认知结构
(iii)        学习者之间的能力差异
(iv)        学习者的经验与动机
c.  练习起伏规律
(有上升有下降)
(i)        客观环境变化的影响使成绩起伏
(ii)        人的主观心理状态的变化 eg:注意力,情绪
(iii)        高原现象(高原期)
一个人练习到一定时期,出现的成绩暂时停滞的现象
原因:
第一,        注意分散,兴趣下降,疲劳,厌倦及意志品质较弱
第二,        练习过程中,需要从新的认知结果代替或改变旧的认知结构,但一时又无法改变
特点:
第一,        开始阶段,进步快,中间有明显的或长或短的停滞期
第二,        总趋势向前,但进步缓慢,有时还会退
第三,        已达到生理极限或心理极限
&4.认知技能
一.认知技能(智利技能,心智技能)
1.定义
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知活动的心智(智利)活动方式系统
2.认知技能的特点。(从对象,方式,结构来看)
(1)        对象:观念性,其直接对象不是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客体,而是这些客体在头脑中的映象。映象??生理基础是痕迹,即暂时神经联系。
(2)        方式:内潜性,在人脑中借助内部言语默默进行的,外部很难觉察的思维活动方式
(3)        结构:简缩性,把完整的东西压缩。简化,高度省略,因此难以使人觉察其活动的全部过程(表现是“自动化”的)
二.认知技能形成的阶段
1.        五个阶段(P433)
2.        结果:(1)陈述性“知识”??可用语言交流的“知识”
(2)程序性“知识”??不太能用语言表述的“知识”
3.        产生式系统??程序性系统的表达式
第十四章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1。概述
一.个性涵义
1.        个性的定义 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2.        个性特点
(1)        整体性(多层次)多维度们,多水平上的总和(遗传,知识经验,年龄)
(2)        独特性(个体性)
(3)        稳定性(一旦形成,不能或很难逆转
(4)        社会制约性和生物制约性
3.        个性组成部分
(1)        个性(心理)倾向性
a.        定义:一个人对显示态度和积极行为的动力系统
b.        组成成分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中学初二是世界观发展,高中是世界观成熟)
(2)        个性心理特征(独特)
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定义:一个人身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
已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相对稳定的,但在环境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也会发生缓慢的变化。
二.个性倾向性??需要
1.        需要的定义: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2.        需要的特点
(1)        需要是人的个性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2)        需要永远和人的活动相联系
(3)        具有永久的动力性(需要永远不会完全满足)
(4)        需要来推动了人的意志力的发展
(5)        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
3.        需要的分类
(1)        根据需要的起源分
a.        生理需要 ??个体为维持生命和繁殖后代而产生的需要
b.        社会需要 ??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
(2)        根据需要的对象分
a.        物质需要 ??钱(商品货币)
b.        精神需要(认知需要 ??追求真理)审美需要。交往~,道德~创造~等)
4.        需要理论
(1)        革命导师的需要观
a.        马克思:自然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
b.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社会人需要: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我国现在是根据恩格斯的理论)
c.        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人需要: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共产主义劳动需要
d.        马克思的共产注意社会社会人的需要:
劳动需要,自由个性发展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2)        西方心理学家的需要观点
a.        勒温的需要理论
“场”的观点(拓扑心理学)
(i)        客观的生理性需要
(ii)        准需要(心理上)
b.        默里的需要观
(i)        基本需要(生理性需要)
(ii)        次级需要(获得知识经验),保存知识经验,成就,交往
c.        麦克莱兰的需要观
(i)        生理需要
(ii)        社会性需要(成就,权利,合群)
d.        阿尔德夫德需要观
e.        马斯洛德需要层次理论
(i)        需要层次(见第十一章,第1节笔记上德图)
(ii)        理论特点
第一,        人的需要层次化(系统)
第二,        寻找到人类行为产生的根源 需要 ~ 动机 ~ 行为
第三,        明确了缺失性需要与成长性需要的不同
缺失性需要??安全需要(身体健康,职业安全),生理性需要
行为表现十分明显
成长性需要??行为表现非常隐蔽,内隐
&3.动机
一.动机概述
1.        动机的定义
需要 ~
需要        →            动机         →        行为(是一系列动作的有机组合)→目标(目的)
推力,推动行为产生
能引起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愿望和理想
2.        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外在)
(1)        内在条件:“需要”
个体因某种东西的缺乏,而引起的内部紧张状态和不舒服感。“需要”使人产生欲望和趋力,从而引起人的动机,因为需要是动机的基本条件之一。
(2)        外在条件:环境
个体以外的各种物质刺激,既有自然性的,也有社会性的,统称“环境”。凡能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在刺激,统称“诱因”(心理学上)。
二.动机的功能
1.        激发。激发个体产生某种活动(动作),有某种动机的个体对某些刺激更易于反应。
2.        选择和指向。动机使个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一定的对象。
3.        维持和调节。
活动产生后,动机维持这种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并调节活动的强度与持续时间。若活动已达到目标,由动机来终止这种活动;若未达到目标,动机就促使个体维持或加强这种活动,或转换活动方向,来达到这种目标。
三.动机分类
1.        按动机起源分:
(1)        生物性(生理性)动机
(引发点是生理性需要),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程度上的差异
(2)        社会性动机。(心理性动机),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心里需要)
社会性动机:高层次 ~ 成就动机(满足自尊的需要)
交往动机(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
低层次 ~ 好奇
探索
操弄
2.        以动机内容的性质分(需要内容)
(1)高尚动机
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必须是从(社会行为准则)人民的,民族的,国家的利益出发的动机。
(2)卑劣动机
损害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的或损人利己的动机
3.        动机的维持作用时间和影响范围来分
(1)        长远的概括的动机 → 追求的目标促使人努力工作,学习,对行为的影响非常广泛
(2)        短暂的具体的动机 → 当前的目的,带有应付性行为。
主要动机,次要动机都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一个人的行为既受短暂动机影响,又受长运动机制制约。
&4.兴趣
一.兴趣概述
1.        定义(P474)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情绪色彩的表现: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时,伴随一种积极的体验;从事不感兴趣的事时,往往伴随消极的体验。
兴趣是人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
2.        兴趣与爱好,好奇的区别
(1)        爱好是一个人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好的指向性,目的性更明确,稳定。
当兴趣发展成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心理倾向时,便成为爱好。
(2)        好奇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动力。好奇心是一
个人兴趣的先导。
区别:
(i)        好奇心广泛,深有明确方向,对一个人而言,对他来说是新奇的事物都可引起好奇。
(ii)        好奇心容易满足,一般由疑问引起,疑问一旦解除,好奇心便得到满足,随后消失。兴趣不一定由疑问产生,即便是由它产生,也不会因它的解决而消失,相反兴趣会更强烈。
二.兴趣分类
1.        按内容分
(1)        物质兴趣,eg:衣,食,住,行
(2)        精神兴趣。以精神需要为基础。对科学,文化,艺术,交往的兴趣。
2.        按兴趣的倾向性分
(1)        直接兴趣。eg:跳舞,影迷,球迷
(2)        间接兴趣(对学生而言最重要)
特点: (i)对正在从事的事不感兴趣,而对它的结果感兴趣
(ii)产生直接兴趣的人,不需多少意志努力;产生间接兴趣需意志努力
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可相互转换,没有很大区分。
3.        按兴趣的持续时间分。
(1)        短暂兴趣
(2)        稳定兴趣
前者与一个人从事的活动相联系,随活动的结束而消失;后者不会随活动的结束而消失。所以,只有一个人的稳定兴趣会给人的个性打上烙印,成为一个人活动的特点,使人具有高度自觉性,和从事某项活动的积极性。
三.兴趣的品质
一个人稳定的特质。
1.        兴趣的广度(??纵向与横向)与兴趣中心
一个人兴趣范围的广泛程度
范围小:兴趣狭窄 ?? 易自闭,生活单调
范围大:兴趣广泛可促使个性全面发展。
兴趣中心:不管有多少兴趣,总有一个核心兴趣,其他兴趣围绕着它,共同支配一个人的行为与活动
对教育尤为重要,对培养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        兴趣稳定与兴趣转移
兴趣稳定是一个人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稳定而持久的兴趣促使一个人深入钻研某一问题,来获得系统的知识。和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相联系。
兴趣的转移,由于某种原因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物的兴趣消失,兴趣转移到其他事物。
(i)        以高层次为背景 eg:初中到高中后
(ii)        以低层次为背景(客观原因)
3.兴趣效能
指一个人的兴趣倾向对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
根据兴趣效能,行为积极兴趣与消极(或被动)兴趣。
消极(或被动)兴趣使人处于一个静止状态,不能成为一个人推动自己行为活动的动力。不能产生兴趣效能,也称为不良兴趣品质。积极兴趣不停止在一个状态,不断对动人的活动,成为一个人掌握知识,技能发展个性的优良新区品质。
见书上P482开始??                  &5.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是一个人最高的心理倾向
一.理想
1.        定义
2.        分类
二.信念
1.        定义
2.        形成方式
三.世界观
1.        定义
稳定的世界观形成与高二以后,高二之前不稳定。
第十五章 气质
&1.气质
一.气质概述
1.        气质的涵义
(1)        定义(p49)
动力特征(表现出来的)。
a.        心理过程方面的心理特征
强度(情绪,意志努力),速度和稳定性,指向性(内向,外向)
b.        同一个人的气质特征在不同活动中表现相同
一个人的气质特征不以活动的动机,目的,和内容为转移
气质带有先天性
气质是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
二.气质的理论
1.        气质的体液说(最早的,但是不科学的)
四种体液平衡,协调则健康;
四种体液在不同人身上比例不同
多血质  胆汁质   粘液质    抑郁质
活泼    急躁     稳重   忧郁,敏感
2.        气质的体形说
3.        气质的血型说
4.        气质的激素说(内分泌)
5.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科学的气质学说)俄国,巴埔络夫
&2.气质的生理基础
一.        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1.        高度(中区)神经活动过程
(1)        兴奋活动过程 ?? 激发有机体活动
(2)        意志活动过程 ?? 控制
2. 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
(1)        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
刺激的程度(幅度)
持续时间
(2)        平衡性
由兴奋过程(抑制过程)转向抑制(兴奋)过程关系
(3)        灵活性
由兴奋抑制的速率
二.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 气质的生理基础
强型:平衡:灵活 ~ 多血质
不灵活 ~ 粘液型
类型          不平衡 ~ 胆汁质
弱性:抑郁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心理气质表现。
3。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行为特征
&3.气质类型 ?? 测量时要考虑的方向
一.气质类型的特征
1.感受性   感受性最强的是抑郁性
2.耐受性(持续时间)
3.反应敏捷性
4.兴奋性
5.向性
6.可塑性
&4.气质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
一.气质对智力的影响
1.        气质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之分
(1)        积极的气质特点 ~ 促机智力发展
(2)        消极的气质特点 ~ 阻碍智力发展
(3)        气质的特点会影响智力活动方式
二.气质对教育工作(教育与教学,教与学,人与人的关系)的意义
以学生为主体。因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
三.气质对职业选择的意义
第十六章。性格
&1.性格概述
一.性格涵义
1.        性格的定义
(是个性心理特征中最核心的内容)
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态度:通过意见,看法,评价,表现出来的性格是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最重要方面。
对现实的不同态度,不同的行为方式反映了人与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并且,这种不同是稳定的。暂时的,偶然的,情景性的表现都不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性格受环境影响多,有道德评价意义。
(p527)
性格特征有优劣好坏之分。
2.        性格和气质的关系
区别:
(1)        性格和气质的性质不同
性格是受后天环境影响而形成和发展的,更具有社会特点,在不同社会文化条件下人与人的性格有很大差异。
气质更多地受先天因素影响,更具先天特点。在不同社会文化条件下,人与人的气质无大差异。
(2)生理基础不同
气质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强的平衡的灵活的4种etc)气质的这种心理特征是因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的不同而不同气质具有很大稳定性。
性格: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与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的“合禁”。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在性格形成种起最重要作用。性格的生理基础的核心: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
联系:性格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之更有利于个体适应外界生活环境
气质会影响一个人对待生活事物的态度,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
气质会影响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对一定的性格特征起促进或阻碍作用。但气质最终不能决定性格,社会环境的影响更大。
&2.性格结构
一.性格特征。
1.        性格特征分析
p53.(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a.        一个人与对他人,社会,机体的态度有关的性格特征
b.        与对劳动或劳动产品的态度有关的性格特征
c.        与对自己有关的态度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P531.
a.  对自觉确立目标的性格特征
b.  对达到目标过程中控制(调节)水平的性格特征
c.  在长期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学习,追求目标达到)
d.  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的性格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a.  情绪强度特征
b.  情绪稳定性特征
c.  情绪持久性特征
d.        主导心境特征
(4) 性格的理智特征
a.  感知方面的性格特征
b.  记忆
c.  想象
d.  思维         (p533)
2.性格特征的特点
(1)        性格特征的整体性
每个人性格中都包含着许多特征,它们构成了一个整体
(2)        性格特征的复杂性
a.        客观现实中存在着种种矛盾,这些矛盾反映到人的内部,就成为各种态度,或各种性格特征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将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
b.        人的行为方式与其稳定态度之间与并非一一对应。
c.        性格特征的完整程度存在着差异性在各种场合行为一致 ?? 性格完善有的人,行为之间存在矛盾性,完全依照个人感觉。?? 性格不完善。
(3)        性格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合可塑性
性格稳定性取决于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一个人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态度越坚定,作为态度的基础的核心,即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就越紧密,行为特点也就越稳定。
性格有其稳定的一面,但并非一成不变,社会环境要求我们去适应它,所以要求性格
有其变通性。如果一个人性格中存在着不适应环境的地方,就要作调整。有些性格特征的改变是被迫的;有些则不然,这主要因为有的人的预见性,超前意识。因为健全的完善的性格特征是在性格的可塑过程中形成的。
4.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遗传,环境,成熟,教育这些因素是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人的性格是在社会环境中相互作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遗传有影响,但不如环境教育的作用
(1)        遗传因素
人的高级神经系统在性格形成中具有一定作用们,但受其影响较小,主要由一个人成
长的社会环境决定。
(2)        家庭环境的影响
a.        父母的责任感和教养的态度
有责任感的父母能按社会需要来塑造孩子的性格,并创造良好条件来促进良好性格的发
展。有些纵容型的父母,忽视对孩子的性格的培养。Eg:高学历,白领的家庭中的子女八成有孤独症,三岁之后成为自闭症,最终将导致智力下降。
b.        家庭氛围
和睦家庭 ?? 孩子性格相对完善。
严厉家庭 ?? 胆小怕事,缺乏自信,甚至丧失自尊(走上犯罪道路)
死气沉沉的氛围 ?? 待人冷淡,对事物失去兴趣,会形成及其消极的性格特点。
c.        出生顺序 长子 ??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性格上偏保守,不善表达情感,进取心不强。
(3)        学校教育的影响
入学年龄有很大关系
在学校中,初二到高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从而影响到自己特点性格的形成。学校
,班级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有特殊意义。同伴关系是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的重要因素。
逐渐形成关心人,帮助人的良好品质。
(4)        社会时间的影响
人不仅受环境影响,也主动地反作用于环境,对性格起决定作用地不是环境本身而是
人与环境地相互作用。
&3.性格理论
一.简单类型说
1.        陪因的性格机能说。
智力,情绪情感,意志
按三者何种占优势,分
智力 ?? 理智型 ~ 以理智来衡量周围一切
情感 ?? 情绪型 ~ 为情绪左右
意志 ?? 意志型 ~ 自制力强,目标明确
2.        荣格的内、外倾说
(1)        内向型:心理活动倾向于按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来活动,由自己的心理来支配自己的活动
(2)        外向型:主要由外界事物引起,影响,支配自己的活动
3.        阿特金森的场依存与场独立说:
主要根据一个人的认识活动及认识活动的启示来确定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1)        场独立型:其认识是从其本人的储蓄信息为参照体系。 ??学理科多
(2)        场依存型:是以认识对象所处的客观场合为参照体系。 ??学文科多
二.复杂类型说
1.        艾森克的性格三维度说。
(人的人性格差异除向,外向外,还有两种)
人与人的性格差异(独特的)表现在:
内向/外向
(稳定/不稳定)稳定性:一个人对某一类事物的行为的变化情况
求实性:一个人是否按逻辑实事求是地表现自己地行为。
(1)        内向稳定而求实型。
(2)        内向稳定而不求实型
(3)        外显稳定而求实型
(4)        外向稳定而不求实型
(5)        内向求实而稳定。
(6)        内向求实而不稳定
(7)        外向求实而稳定
(8)        外向求实而不稳定
2.        斯普兰格地文化价值观说
(1)        理论价值 ?? 理论型
探索事物本质为人生的最大价值能冷静地观察事物,追求自己地理想。
(2)        宗教价值 ?? 宗教型
大多以上帝作为自己地信仰来左右自己的形式方式,态度。
(3)        社会价值 ?? 社会型
善于与人交往,追求帮助别人为自己的最大追求
(4)        权利价值 ?? 权利型
以掌握权力为自己追求的最高价值,有强烈的支配欲
(5)        经济价值 ?? 经济型
以谋求经济利益为自己的最大追求,从事一切活动都从追求经济利益出发
(6)        审美价值 ?? 审美型
以感受事物的美为人生的最大追求,不太注重自己的识记生活,以自我满足感为人生的行为目的。
三.特质说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说
(1)        人格特质的定义
个体反映环境刺激时的一种内在倾向,是一般化了的仅所具有的神经心理结构,是一个人人格的基础。人格特征主要由遗传与环境决定,具有指挥人行为的功能
(2)        a.共同特质。
由人们生活的共同环境造成的。
反映的是社会的习俗和标准,并随社会习俗,标准的改变而改变。它们是人格的共同部分,而非个人之间相互区别的特质。
b.个人特质
由个体生活的特定环境造成的
是个体与个体之间进行区别的主要特质,它决定了个人的行为方式
首要特质。代表一个人最显著的性格
主要特质(中心特质)。在某种程度上独立,又彼此有联系的特质的组合。
次要特质 在特定场合下,表现出来的不代表一个人的人格。
2.卡特尔人格因素说(16种特质)??人格特质因素分析理论
(1)人格特质的涵义
一个人相对持久的心理反应倾向,只有,了解一个人的特质,才能预测他在特定情况下的行为
(2)人格特质的分类
a.        表面特质:由一些相互联系的特质组成,但不稳定不持久,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不反应一个人心理的实质
b.        根源特质:是单一因素的特质是人格的基本成分,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隐藏在表面特质后面,并制约表面特质
3.        吉尔德的特质论
(1)人格特质涵义
所谓人格特质是一个结构层次,其中最基层的特质叫基倾。
(2)人格特质种类:
a.        上层特质                            i.情绪稳定性 ??需要(态度)
12种(p549) ??   ii.社会适应性 ??能力(活动方式)
b.        下层特质                           iii.向性指标 ??气质(心理活动)
第十七章。能力
一.能力概述
1.能力涵义
(1)        定义: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 → 活动 → 活动效率,活动结果
能力 ?? 造诣
潜能(通过教育,训练才能表现出来)
(2)        能力,知识的关系
a.        区别
b.        联系 (p588)
2.能力种类
(1)按倾向性
a.  一般能力(智力)
c.        特殊能力
(2)按功能分。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3)按活动性质分
a.模仿能力/ a.晶状能力(遗传,天赋)
b.创造能力/b.能力(随年龄增长,受环境影响)
图(略)
二.能力结构(p596)
1.独立因素说(IQ) ?? 非常片面
2.二因素说 G因素 ?? 普通能力
S因素 ??特殊能力
3.多因素说(群因素说)
4.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说(p600_
a.        内容:视觉,听觉
b.        操作
c.        产品
三.能力的发展
1.智力发展。
(1)        贝利。一般人 0~26岁→36岁?
(2)        沙因。       0~35岁→60岁?
(3)        韦克斯勒     0~34岁→60岁?(缓慢下降)
2.影响因素(p616)
四.能力的个别差异 (P624)
1.        能力的类型差异
2.        发展水平的差异
3.        能力发现的早晚差异。(p642) 早慧,大器晚成
五.智力测验
1.        智商测验(1~16岁)
量表  心理年龄(MA)           实际年龄(CA)
(1)        2个月
(2)        。。。
(3)        。。。
(4)        。。。
(5)        。。。
(6)        。。。
通过,再作另一组IQ=MA/CA *100,对成人不科学
2.        离差智商测定。
IQ=100+15Z        Z=x-X
',2)">
',3)">
当前在线健君文荟人数 您已欣赏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