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 mei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7:04:34
如何确定现在的中美关系的性质,这是一个颇有难度的问题。     在冷战的前期(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美两国是敌对国家,美国对华奉行"遏制战略",实行"封锁"、"禁运"等敌视政策。在冷战后期(20世纪70年代之后),国际战略形发生变化,中美重新思考双边关系。由于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需要,两个敌对的国家又走到了一起,结成反对霸权的盟友关系。冷战结束之后,中美两国都在重新探索两国关系的性质,并且对这种性质进行不断的再认识。本文主要谈谈美国方面的看法。     "非敌非友"论。1992年春末,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出版了该会高级研究员、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哈里·哈丁写的一本书,书名叫《美国和中国1972年以来的脆弱的关系》。哈丁指出,美国领导人必须认识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在国内事务中既不实行多元化,也不实行极权化;既进行富有意义的经济改革,又不完全采纳资本主义或放任自由的经济理论"。美国要放弃以往那种认为中国非友即敌的简单化看法,与中国建立"更现实一些和成熟一些的关系"。     "正常关系论"。其意思是说,由于冷战的结束,中美关系对付苏联这一特殊的意义和功能已经不再存在,两国关系不再有超越双边意义的特殊性和战略性,它同美国与其他国家关系一样,即成为美国与世界多数 国家一样的"普通关系",或者称之为"正常关系"。这里的"正常",不是"正常化"的意思,而是对"特殊化"而言的。克林顿执政后期,将中美关系定性为"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关系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例如,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地位,在台湾问题上作出"三不"承诺等等。虽然如此,两国间的对抗与矛盾仍然不断,包括美国野蛮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小布什上台后,修正了克林顿对美中关系所下的定义,将中国重新确定为"竞争者和潜在的地区竞争对手,但同时也是贸易伙伴(前国务卿鲍威尔语)"。对此,卿鲍威于2002年7月28日访华期间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采访时专门作出解释,他认为,把中美关系定义为"战略竞争者","并不意味着我们是敌人,只是说我们有分歧的领域,在某些问题上我们互相竞赛。"与民主党总统克林顿执政时期相比,小布什上台初期的对华政策表现出日趋强硬的趋势。9·11事件之后,美国为了建立国际反恐统一战线的需要,向中国伸出橄榄枝,中美关系出现缓和。小布什在各个场合表示,要同中国保持坦诚、合作及建设性关系。前国务卿鲍威尔在2004年夏天非常乐观地评价中美关系,"是自尼松总统1972年访华以来两国关系最好的时候"。     最近,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中美之间在贸易问题、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问题及其他多个领域的分歧不断扩大,美国总统、国会、军方及中国问题专家对中国的看法也出现许多分歧。最近,小布什在谈到中美关系时,使用了"错综复杂"一词来形容,笔者认为,这个词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方面,它反映了当前中美关系的现状,真是"剪不断,理还乱"。中美关系既有合作的一面,又有摩擦的一面,什么时候合作,什么时候对抗,取决于双方的国家利益。     另一方面,它也很好地反映了美国人对当前中美关系的复杂和矛盾的心态,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来说,美国人的确不喜欢中国;但是,中国又是一个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正在崛起的大国,美国人不得不与之打交道,不管其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这个交道以后还得继续打下去。 一个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另一个是正在崛起的大国,两个大国必须重新审视对方,重新适应对方,这对两个大国来说,都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     笔者认为,给现在中美关系定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时间尚早。如果硬是要给它下一个定义的话,是不是可以把定义为"两面性",也就是说,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美两国在国际、地区和双边事务中是既有接触、交往、对话与合作,也有矛盾、分歧、斗争和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