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蜗居》的人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13:51

---------------------------------------

今天看完了33集的长剧《蜗居》,很久没有看电视剧了,但还没有抵抗住排山倒海般流量的信息,决定感受一下这部热剧。果然,平实的剧情,紧凑的情节,精彩的台词,现实而又有力,悲哀而又深刻,快乐而又心酸。的确是部很好的电视剧,演员对角色的刻画入木三分,如同生活里周围的常人一般。

 

宋思明

他聪明、沉稳,说话办事老练、圆滑,懂得权术,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点,一击击破。剧中只简单的提过他是靠着老婆家的势力上位的,但别人给他的舞台,还需要他自己用真正的舞艺来征服观众。他算是当今社会很典型的成功人士,通过几个机会和自己的努力成就了自己。但他的失败,最后被调查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宋,应该是张市长战略错误所导致的。这个利益的共同体如同一个公司,最高层决策的失败导致了摩天大厦轰然倒塌。别人是宋棋子,其实宋也不过是他上面的人的一粒棋子罢了。

 

要说到宋败笔,应该是他扶持的陈寺福绝对是扶不起来的阿斗。这个人目光短浅,头脑简单,投机倒把,做事粗放,手段低劣,是当今社会典型的暴发户、小流氓的形象。宋喜欢陈的听话,却忽略了人的主观行为能力,而陈的执行力也被送高估了。在管理学上有这样的一个事例:3流的执行力和一流的创意;1流的执行力和3流的创意,你会选择哪个做你的计划去发展?陈的创意几乎没有,而执行力可勉强称之为3流。这是宋用人上的失误,在拆迁的剧情里表现得很明确。

(ps:突然感到陈寺福这个名字也很有趣的,感觉很有钱,公司的规模也不小,加上桌椅板凳也有接近千万的资产,还开奥迪,认识宋秘书这样的后台。但最后还是成为了阶下囚,到底他“是福”还是“似副”呢?他的福似是而非。)

 

宋是自私的,为了自己的欲望抛妻弃子,对自己的家庭不闻不问,希望海藻不要结婚,更在海藻深孕的时候置若罔闻。他为了自己可以放弃一切,这应该就是人类的危机意识、安全需求。如果连活着的要求都受到了威胁,他还会理会其他的人或者事情吗?

 

宋也是一个好人。人和人是相互的,有了情感的交流,有了利益的牵涉,心灵的沟通才对彼此有了认知。正如海藻和她的姐姐、姐夫,都受到宋不同程度的关照,所以才在某种程度上认同了他的找个人,即使她的妹妹成了别人的二奶、小三、情人。宋的确为了她们家做了很多的事情,宋也为了贿赂他的人做了很多的事情,对于海藻一家,对于贿赂他的人,宋就是个好人,就是那人钱财替人消灾的父母官(这样的管总比拿人钱财,却不理不睬的官要强),就是个见义勇为、仗义的宋先生。

 

宋的死完全是这个社会道德主旋律的处理,也应该是最好的一个结果,也很悲哀。

------------------------------

郭海藻

在宋思明知道她有个姐姐并知道叫郭海萍后说:你家人对你一定不很重视,你的姐姐叫海萍,寄托了你父母的很多期望,而到了你又是个女孩就胡乱了起个名字叫海藻了。其实从海藻被姐姐带大的潜台词来讲,宋的评定是正确的,也说明送的睿智。整个剧集里,时间的跨度有大概5年之久,而海藻一直如同刚毕业青涩女孩般透彻而幻想着,抵抗不了社会上太多形形色色的诱惑,最终她告别了奋斗,拥抱了享受与繁华,接受了被世人鄙视的角色。他的蜕变看起来是那么的合理,因为囊中羞涩而不得不另辟蹊径,因为钱债而不得不肉偿,但这又何尝不是她自己的选择呢?难道不是她对现实的逃避而选择的一种投机吗?对宋恩宠的投机,对后抉择的投机,对自己所谓幸福的投机。

海藻从无心到有意,从还债到投资,甚至从情爱到相爱,他的悲哀是因为稚嫩的爱。她的的目的只是单纯的爱,和对一个未知未来的等待,她的愚昧让她为他而生个孩子,她的迷茫让她为他付出了一切,而最后需要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里重新开始残缺的人生。而小贝的悲哀是自己在不对等的较量中的挣扎。本以为有情饮水饱的爱情却在现实的生活和压力面前一文不值,轻易的被剥削、剥夺。小贝本以为自己的爱能够冲淡一切,甚至是心灵深处的痛楚,但那些痛楚缺失定时炸弹,爆炸后释放的愤怒和屈辱足够毁灭一切的爱恨情愁,最后的选择只有放手、离开。是谁逼谁离开,是谁无法忘却谁的错误,是谁适应不了现在的社会?

----------------------------------

郭海萍 苏淳

两个人身上有着共同的特点:坚强、执着、积极向上、勤俭持家、精打细算、小心谨慎、乐观豁达、正直善良……

海萍有种南方人典型的特点,嘴上不饶人,甚至有些唠叨、婆妈。但这些也说明他的精明。苏淳有句话说得很到位:你不要以为你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就可以用小市民一样来眼光来看待事物。虽然这么说让人有种自命清高、自命不凡的感觉,但两人出自名牌大学,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白领般的环境……所以两人相对于邻居李奶奶和其家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两人当初选择了大城市,虽然有过徘徊、犹豫和痛苦,但他们从没有放弃过理想,一步步的接近着自己的目标。决定留下,决定生孩子,决定买房子,决定辞职,决定做生意,决定平凡的生活。而现在人们,又有多少会如同海萍、苏淳一样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一样的奋斗呢?

我很喜欢他俩吵架时的戏,很到位,矛盾都很细微,却被彼此深入的挖掘后不断的扩大,甚至上升到男女、国家间利益的矛盾。苏淳外表上唯唯诺诺、爱妻如命,实则心中明镜般孰重孰轻,孰是孰非。小事上让这妻子海萍,大事上却观点明确、从不妥协。一是同宋故意保持距离,二是被提升后毅然辞职,离开是非之地。这也说明苏淳大事上、大方向上毫不马虎,头脑的清醒,心智的成熟。

海萍有着她的悲哀,承受着最终的痛苦。女儿的不亲,让她从内心中自责自己,为了能和女儿团圆,她决定了贷款购房。丈夫的“无能”,现今社会衡量男的标准:房子、票子、车子。海萍也不例外的随波逐流,但她还是很理智的要求自己的丈夫,虽然这样的标准不能适应一切的男人。妹妹的质变,这是让海萍最悲哀的事情,可能她认为这也是女人的一种幸福。她目睹了海藻一步步的蜕变,却没有从一个真正道德的角度去考虑而尽到一个姐姐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