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网----应对冲击,我们砥砺奋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3:33:16


  “团结奋进”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
  麦田摄(人民图片)

  秦皇岛港务局船舶公司的拖轮正在帮助货轮靠港。
  刘学忠摄(人民图片)

  山东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农民在收割水稻,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朱元理摄(人民图片)

  第一次领到养老金的江西省婺源县农民笑得合不拢嘴。
  王国红摄(人民图片)

  村民李爱明在陕西神木县医院领到了医疗报销金。
  程莉莉 戴明阳摄影报道(人民图片)

  “和谐”号列车在我国首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上飞驰。
  原瑞伦摄

  喜羊羊等一大批文化创意产品受到广泛欢迎。
  金鑫摄(人民图片)

  山东沂水县沂水镇双龙小学的孩子们欢天喜地地搬往新竣工的教学楼。
  郭其祝 张晓燕摄影报道(人民图片)

 

 

 

 

 

 

  2009,一幅冷峻深沉、奋力打拼的壮丽画卷;一场跌宕起伏、高超布局的精彩博弈;一组激流勇进、收获喜悦的雄浑乐章。

  这是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波涛汹涌,世界经济瞬间跌入低谷,中国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减产、裁员、倒闭,一些企业陷入困顿。中国经济列车还能平稳高速运行吗?世界发出疑问。

  这是中国智慧充分展示的一年。GDP、就业率、城乡居民收入,这些硬邦邦的指标,再次考验执政者的能力和智慧。4万亿、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一揽子计划集中发力,保增长、调结构协调推进,始终坚持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前行。见微知著、果敢决策、众志成城,中国交出了亮丽答卷。

  这是“中国红”分外耀眼的一年。世界经济一片萧瑟中,中国经济发展的箭头划出了漂亮的V型反转。中国动力不仅让国人扬眉吐气,而且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强引擎。中国的声音被世界认真倾听,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力量”举世瞩目。

  这是寒冬中13亿人备感温暖的一年。越是困难,越要关注民生。简短的语言折射出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民生改革攻坚克难,民生保障加快健全。新农保、医改新方案,一项项关乎百姓福祉的新举措,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凝聚民心民力,促进社会和谐。

  走过2009,走出谷底,我们将更加成熟自信,更加坚定从容,更加斗志昂扬。我们正向更高的山峰进发。

  

  举国共庆六十华诞

  六十载奋斗创业,一甲子春华秋实。10月1日,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尽情抒发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由衷赞美和美好祝福。

  36个方阵、60辆彩车、10万各界群众——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的群众游行,展现了共和国60年辉煌,展现了迈上新征程的雄健步伐。国庆阅兵以恢宏、磅礴之势,再度震惊世界,也展现了新中国的成长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

  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也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经济率先回升向好

  危机是“试金石”。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包括4万亿投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在内的一揽子计划,投资力度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与此同时,刺激消费的举措连连出台,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农机购置补贴、降低小排量汽车购置税等政策给消费带来活力。中国经济一路扭转了下滑趋势,率先回升向好,实现V形反转。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从一季度的6.1%,逐季加快,迅速回升到年末的近9%。中国动力不仅驱动了中国发展,而且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强引擎。

  

  粮食连续六年增产

  粮食实现连续六年增产。2009年粮食产量1061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三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2009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达7161.4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项补贴达1230.8亿元,增长19.4%。“六连增”不仅使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赢得了主动,为全年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为进一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夯实了基础。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加8.5%,连续六年实现较快增长。

  

  新农保助力农民养老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在全国10%的县(市、区、旗)陆续展开,我国农民在60岁后将首次能享受国家普惠式的养老保障。

  新农保的制度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新农保的出台,将使得亿万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基本社会保障,沿袭几千年的农村“养儿防老”传统,将逐渐被具有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的新农保制度所取代。农民在实现“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后,又实现了“养老不犯愁”。

  

  新一轮医改开局良好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新一轮医改起航。政府推出温暖民心的方案:3年投入8500亿元推进医改,其中包括五项重点,即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开局第一年成效卓著,覆盖城乡的医疗救助制度初步建立,“全民医保”初具雏形,病有所医的梦想为期不远。这一年,中央下达专项资金200亿元,支持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和93%的县级市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城乡居民实现就近看病。

  

  高铁实现规模运营

  从北京到天津半小时,从石家庄到太原1小时,从武汉到南京不到3小时……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通达时间一下子缩短了60%以上。高铁的快捷、方便、舒适、安全、时尚,让更多百姓见证了“大运量、高速度、公交化”的铁路新优势。

  2009年是我国高速铁路大规模投入使用的第一年。宁波—台州—温州、武汉—广州、福州—厦门等客运专线相继建成通车。全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00亿元,超过“九五”和“十五”铁路基本建设投资总和,是我国铁路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投产新线最多的一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达2319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文化产业逆势上扬

  栉风沐雨,砥砺图强。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取得骄人成绩,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据统计,2004—2007年,全国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在17%以上;2008—2009年,北京、上海、广东、云南、湖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9月26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将文化产业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为加大文化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阵地。

  如今,在世界舞台上,中国文化元素更多了,中国形象更“新”了。文化体制改革风起云涌,文化产业如火如荼,再次印证了“以文教化”、“以文化国”的力量,中国文化的魅力散发出新的芬芳。 

  

  教育公平惠及城乡

  “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是对实现教育公平的响亮承诺。2009年,国家继续大幅增加投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证校舍安全,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难题。

  在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之后,2009年国家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中央财政共下达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资金356.9亿元,满足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需要。中央决定从2009年开始,用3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目前,涉及全国近40万所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取得初步成效。2009年,中央财政还下拨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奖励资金20亿元,专项用于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补充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