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点是一道别扭的风景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7:45:22

2200点是一道别扭的风景线

(2006-12-17 03:10:22)   2006年12月15日,上海大盘一举站上2273.91。各大媒体欢天喜地,可是不少投资散户却始终乐不起来,因为自己手中的票始终没有跟上大盘的节奏,与大盘走势形成明显的反差。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事实就不难发现问题。 
不和谐之一:    老股民呆若木鸡期待平盘解套
   新股民初生牛犊奋勇激情做多


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统计,12月1日,深沪两市A股日开户数为21854户,而这一数字在前一个交易日11月30日还仅为16121户;随后一直到12月11日,A股的日开户数连续7个交易日超过2万户。
 
统计显示,本年度上一次A股日开户数超过2万户是今年5月9日,当日新开A股账户为20590户。当时,该日开户量创下近4年来的最高纪录。进入12月份以来,股市火爆行情,这一记录被刷新。
  
历史数据还显示,截至目前,A股日开户数最高的是2000年,当年日开户平均数量达超过了5万户。不过自此之后,A股日开户数逐年下滑,2005年日开户平均数量只有约0.47万。
  
尽管从开户数来看深沪两地已达7500多万户,然而事实上在998行情之前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已在股市运行的十余年中被剥夺殆尽,无利可保;尚存的户头也已成名存实亡的空户,无人交易。随着近年来基金规模的迅速扩大,投资者的资金都化作了同样乏善可陈的投资基金;随着股市的连年下跌,投资者的股票也都化作了一个个象征性的符号,无法兑现。
 我去过很多证券部,其股民的开户数都在万数以上,然而每天到那里去看盘的只有区区百余人,实际交易的则更是少得可怜。为什么?原因就在于绝大多数股民所买的股票都被套在了高位,他们事实上已失去了买卖交易的机会,既不敢买(也无钱可买),又不忍割。大盘的涨涨跌跌似乎对他们已无实际意义可言。即使是现在股指冲上历史新高,但是,他们的股票起码还需要翻几倍才可以解套,对于他们来讲此2200点,非彼2200点。 中国财经信息网《股票市场》股市月度盈亏调查显示,股指虽然连创新高,但中小散户的盈亏同样出现“倒挂”,具体为:8月份盈利24%亏损58%盈亏持平18%;9月份盈利38%亏损42%盈亏持平20%;10月份盈利40%亏损43%盈亏持平17%;11月份以来的数据则为:盈利31.8%亏损高达60.3%盈亏持平7.9%。
大盘无声无息地攀上了历史新高,交易大厅的角落里一边是“老股民”面色沉重地盼望自己买进多年的股票平盘解套,而另一边是在交易柜台前的“新股民”如潮杀进激情做多,大有初生牛犊不怕虎。 2001年,大盘就是从2245点这个高位掉下来的,此后持续了4年的熊市。没有人能够保证历史不会重演。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炒股”两个字好辛苦。 对老股民,我要衷心祝愿你,早早解套获利;对新股民,也不忘道一声炒股不易,前路珍重。 
不和谐之二:    大机构政策保护下生龙活虎
   私幕和小散夹缝中火中取栗


说到大盘的2200点,其实很多人清楚,那不过是大机构的豪门宴而已,机构投资者在价值投资的幌子下大举介入银行、地产、钢铁和消费类股票,其“抱团取暖”的扎堆行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通过对其重仓股票数据查找,我们不难发现,不少股票机构投资者持仓比例都几乎饱和到了举牌上限,尤其是那些通过网下配售和定向增发的品种,“二八怪圈”因而成为牛市中一道别扭的风景线。由于这些股票流通市值与总市值之间比猓贾铝酥甘男檎牵绕涫窃诠ど桃械锹胶蟊┞兜酶油怀觥?/FONT>
 如果人们曾经把2000点看作一轮新牛市的起点,那么,他们也许将越来越感到大失所望。因为与五年前的2000点相比,一个是牛股纷呈的2000点,一个是少数大蓝筹股寡头独霸天下的2000点;一个是投资大众对赚钱效应充满希望的2000点,一个是少数大机构财富膨胀而大多数散户投资者"赚了指数不赚钱"的2000点。这表明,未来的这轮牛市将不会是投资大众普天同庆的大牛市,而是一个极端地两极分化的"二八"模式甚至"一九"模式的局部牛市。所谓大蓝筹牛市,其实无非是名副其实的机构牛市。而这种机构的操纵性质丝毫不亚于江湖上的任何大小庄家,这一点看看宝钢股份在其权证谢幕后的一飞冲天就明白。  目前的民间资本或许是历年来最宽裕的一个时期,由于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不少身揣过亿的炒楼,炒房,炒煤等资金都开始逐步向股票市场杀进,他们会去买被机构炒上天了的股票吗,他们会相信机构编织的一个个价值投资的华丽童话吗,显然不会。于是他们选择了“北辰”、“轮船”和“上港”包括一些权证这样的品种突击,但是,迎头而来的“秘密调查”就注定他们永远都享受不到机构那样的待遇,注定这些资金是属于小散一样,只能够火中取栗夹缝里求生存,万一某天退避不及,势必就成为大机构的刀下肉。  
 不和谐之三:      大厦林立谁垫底,小散存在的权利不容剥夺
 
 
有人说,机构时代就是"接轨"的最后归宿。就像美国证券市场一样,最终散户被"消灭",剩下机构投资者主宰这个市场。其实,这不过是并不真正了解美国和国际市场的一些人"闭门造车"的想像。即使在美国基金的发达程度已到了轻轻跺一脚就足以令全球抖一抖的地步,美国的证券政策还是十分严格地把监管的重点放在机构,一点也不允许机构走内幕信息的捷径,沾普通投资人的便宜。国际资本市场的本质是资本为王,但市场越是发达,越是需要以"公"为先。"消灭散户",在人权为本的人们听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奇谈怪论。 虽然这几天“二八现象”稍有缓和,但是在股指连创五年来新高的同时,很多投资者不赚钱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于是,不少人也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要不要换股,也就是卖出行情偏弱的股票,追涨那些持续上涨的品种。换股,还是不换股,这似乎成了股市中的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当市场大众都去相信大机构价值投资的时候,去追马它的重仓股,同样,机构又会编织一个价值回归的理由把他们的筹码毫不吝啬地派发给你。 有学者批评道:“圈钱者利用大机构托盘,而大机构则打着"大蓝筹"旗号加快收租,这种合谋操纵的牛市,即使再牛气冲天一点,也不足以让广大公众投资者寄予厚望。一个符合和谐的科学发展观的股市前景就这样淹没在"消灭散户"的噪声之中。这决不是中国股市的幸运,而是一种极大的悲哀”。 而我恰恰能够找出很多示例,那些业绩良好成长性颇佳的中小盘股因为筹码没有被机构持有,在2200点的位置还表现平平,你能够说那就是没有价值吗。 认真的回顾,仔细地揣摩,我们会发现2001年历史高点时沪深两市总市值为4.6万亿,如今已达7万亿;当时的背景是股权分置,现在是逐步开始进入全流通。2001年沪深两市平均市盈率为35,而现在只有27左右。虽然点位高了,但是市场不少具备良好成长性质的股票估值依然相对合理,只要我们踩准节奏,注意有张有驰,机会同样存在。
从以往的经验看,游资和基金机构是永远都不会同舞的,对基金和机构爆炒了的股票,任何散户都会心怀戒备而不去盲目追进,而正因为没有资金去接手,大主力也只好硬撑着他们的重仓票一直到他们能够顺利出局为止。 对普通投资者,建议不管大机构如何“欺行霸市”,只要普通投资者坚持理性分析和自我价值衡量标准牢牢抓住各个行业具备真正的成长龙头票,始终这些机构将把你扔上他们的轿子。 对管理层,建议恢复对中小投资者的新股配售工作,并让普通投资者同样拥有新股询价权,同时禁止券商对权证的创设行为,因为那毕竟是只有参与了股改的投资者才具备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营造出一个公平合理的游戏环境,让股市成为一个真正属于市场劳苦大众(普通投资者)的大牛市。
  
 不和谐之四: 一花独放难为春,市场繁荣背后隐藏着的不良现象应该纠正治理
 牛市是需要市场的赚钱效应来印证的,否则,再高的指数也将使牛市失去应有之义。然而,当前的市场行情持续发展的基础远非我们的美好愿望那么简单。通过仔细研究发现,在市场业绩非常不错的2005和2006年的两个年度里,不少公司倚赖的是吃政府扶植和救济来获得好利润的,比如财政拨助,税后返回等等,还有不少的公司为了完成股改,在关键的时刻搞突击重组,大股东移花接木并入其他利润报表等等,更有不少一直徘徊在ST边缘的公司。也就是这些公司成为影响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我们的市场是一个标准的政策市,管理层要它涨它就会涨,管理层要它跌它就会如期地回落下来。现在我们再来想想去年千点失而复得后某位高层讲的"买股票有风险,但不买股票更有风险";另就是去年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的"今年是股市转折之年"。莫不感叹为什么当初不明白这些弦外音。 可以想象这些调控手段和口号以后会越来越“成熟”和“高明”,就像新股上市当天就被纳入指数中。某博友在我博客这档剑喝绻ε大盘跌,就继续多上大盘新股就是,不怕大盘指数拉不起来?/FONT> 我们呼吁管理层多花心思整顿上市公司质量,而少一点对指数的追求,更万万不可因为股票指数的大涨而对这些实质性根本问题的解决漠视不见,不要被这虚高的指数而淡忘了真正牛市的性质是什么,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以“让好孩子进来,让坏孩子出去”的态度,一手抓引进,一手抓整治。也只有如此中国股市才会继续健康的发展,并将长期走牛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