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怎么了?——透视用工荒因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7 15:49:17
作者:卢威迪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更新时间:2010-2-24
农民工怎么了?
——透视用工荒因果
卢威迪    2010-2-24
春节刚过,媒体突然热炒珠三角、长三角等外向型经济地区爆发用工荒,而且大有在全国蔓延之势。大量企业抱怨即使提高工资也无法足额招聘到所需用工,似乎往年全国各地进城务工的农民兄弟,一夜之间集体消失了,农民工到底怎么了?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是所有家庭一年中团聚比例最高的时间段,更是外出务工农民最期盼的日子。对他们来说,春节短短几天的团聚,是不能完全释放一年中对亲人全部思念之情的。虽然受维持生计所迫,过完春节还要奔赴各地,但每个人还是会尽可能多在家待些日子,陪伴家人,以弥补一年的亲情缺失。如果用他们的恋家情结来解释目前的所谓用工荒,是不是可以稍加释怀了呢?而那些利字当头抱怨招工难的用工企业,面对农民群体的朴素情感,是不是有些太不厚道了?
2月22日 ,新华社发文狠批“政府机关超时放假是对公众利益的漠视。”记者在广东采访时发现,很多政府机关不遵守国家政令,将上班时间延至 2月22日 ,有的甚至 3月1日 。此情绝非广东仅有,是全国很多地区的普遍现象。既然政府机关可以违反国家政令超时放假,凭什么苛求农民兄弟就一定要在春节刚过甚至春节期间就要离开亲人,去为那些不厚道的企业卖力呢?难道在与家人多团聚几天这样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上也要发生“只许州官违规超时休假而愧对人民,不容百姓合理增加休息去感受亲情”这样的事情吗?更何况他们在经过一年的劳累(很少有休息日)后,身体也需要充分的休息,毕竟他们不是机器啊。我们的各方媒体是不是在报道用工荒时需要更加准确、客观些呢?
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企业,虽然现在表面一片红红火火,但其经营形势与前些年有根本不同,他们大多拿到的是几个月的短期订单,而以前是有全年甚至是两三年的订单在手。整个世界经济并未根本好转,反弹后随时会再次衰退,届时这些企业会再次面临停业裁员困境。对于农民来说,几个月无后续保障的工作,与在家乡谋生相比,扣除来往路费后,如果其全年月平均收入相差不大的话,那么他们会更愿意选择留在家乡,毕竟那样除了工作还可以经常和家人在一起。从大的经济环境看农民工的心理,会从年收入水平上找到用工荒的另一答案。
从情理上讲,没人愿意常年远离亲人,过着无法照顾年迈父母和牛郎织女式的生活,特别是没有尊严的生活。现在在很多人眼里,社会环境早已将人群分成了三六九等,进城务工农民群体无论对城市做出多少贡献,付出多少艰辛,在城市生活中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遭受到白眼和歧视,“愚昧、无知、贫穷、落后”是城市给他们的代名词,“油污蓬乱的头发,脏旧的衣服鞋帽”是城里人对他们的头脑印象。城市中的各种福利他们很少能够分享,城市人所能享受到的“三险一金”,对这个群体中的相当数量仍然是一种奢望。不但福利无法享受,更有庞大数量的农民工,连工资的领取都无法保障,各地不断有农民工因讨薪而遭毒打的惨剧发生。即使一部分人获得了这种对城市人再正常不过的“恩赐”,依然不能完全兑现这些劳动福利。
生病未住院,将不会享受到医疗保险的福利;
无力购房,将享受不到住房公积金的福利,即使若干年后提取出来,也早已贬值的所剩无几;
至于养老保险因更换打工地点需要办理异地转移以及失业后救济金的领取,更是由于连很多城市人也不是十分清楚的各道复杂手续,不知有多少农民工未能享受到其应得的利益。
全国持续数年的房价刚性上涨,不但彻底破灭了农民工在城市购房的梦想,同时也因租房价格的不断上涨,使他们大多数人连租住楼房的可能性也没有了。他们大多居住在城市边缘地带的平房,或是人防工程改建的地下室和尚未改造的棚户区,居住条件相当恶烈,甚至不如他们自己家乡的居住条件,是典型的贫民窟社区,与大多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虽然有些人能够幸运的住进企业提供的廉价宿舍,但那毕竟是少数。
随着近年来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上涨,城市生活成本大幅提升,虽然一些用工企业相对提高了用功薪酬,但提高的幅度远远不能和物价上涨幅度相比,进城务工族深深感受到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如果辛苦劳作的所得日渐缩水,那么进城务工对农民的吸引力还会象从前那样强烈吗?
虽然现在很多地区已经放宽了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的限制,但不良的社会风气污染了城市孩子们的心灵,很多从小就染上嫌贫爱富的坏毛病。城里的乡下孩子从上小学就开始感受到来自同学的歧视,加上日常生活和学习上的物质短缺和档次差距,使他们从小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里。
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民工来说,现代的繁华和文明仍旧离他们相当遥远,艰辛才是他们真实的生活写照。一直以来过分强调的城市化有没有考虑到这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城市化道路真的适合中华民族的发展吗?即使90%的人口都成为城镇居民,即使政府给他们提供了廉租房,但是现实已经表明,不稳定的、过低的收入水平使他们要长期承受严重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他们仍然无法真正溶入城市生活,他们生活的地方仍然是城市中最贫困的角落,也因而他们仍然会受到城市人的歧视。巨大差异的生活环境对比,会使他们长期过着心情郁闷的生活,而这样的社会结构会保证整个社会的稳定吗?少数人生活幸福,大多数人过着郁闷的生活,这对于我们整个民族来说,是不是一种巨大的悲哀呢?从这些角度去看,恶劣的城市生活环境使得农民不愿远离家乡而形成的用工荒是不是更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呢?
当然,也有令人欣慰的因素减少了异地进城务工农民的数量。近年来,有些内陆地区农民工家乡发生很大变化,其社会、自然、经济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留在当地寻找工作机会成为农民工的更优选择。最具代表意义的是以前大量输出劳动力的重庆地区,由于地方党政官员真正做到以民为本,下大力气从根本上铲除黑恶腐败势力,净化了当地的人文环境,得到人民的高度评价,将重庆自豪的称为“解放区”,令全国人民羡慕。这样的地区由于社会风气正,从而带动经济开始良性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增加。而重庆地区的农民,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自己的家乡净土上谋求工作机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也是沿海地区抱怨用工荒的原因之一吧。
我们的媒体应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媒体传达对农民兄弟的尊重与爱戴。不要以为企业提高了那么一点点微薄的工资,就能感化农民群体那一颗颗被社会的冷漠伤透了的心。无论是政府、媒体、还是用工企业,在困惑农民工怎么了之前,先要问问自己,我们自身怎么了?我们的国家怎么了?社会怎么了?我们是否给农民提供了进城务工的一片净土?希望思考能给所有人带来进步。
关键字:农民工用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