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距离合同诈骗有多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1:08:56
合同纠纷距离合同诈骗有多远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 北京青年报 (04/03/28 05:54)

  ■议题三:如何划清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两者的界限?

  赵秉志: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的区分,事关罪与非罪的原则问题,在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中显得非常突出。二者区分的关键在于,要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犯罪目的是主观的东西,但对司法工作人员来说又是客观的东西。在司法实践中,要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应当全面综合考察行为人签订合同时的履约能力、有无实际履行合同的行为、未履行合同的原因、对合同标的物的处置情况甚至事后的态度等方面的因素。

");//-->

  王秀梅:实践中,划分两者的界限首先要看签订合同或履行合同的行为是真实的,还是以此作为骗取他人财物的手段,如果是作为诈骗财物的手段,且骗取数额较大则构成合同诈骗,反之则是合同纠纷。其次,为骗取对方财物而签订的合同,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因而客观上不积极履行或采取部分履行的方式达到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而合同纠纷的当事人主观上是有意愿履行合同,且也实际履行,但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其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因而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陈兴良: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之间的区分有以下五个方面:1.行为人是否采取诈骗手段;2.行为人是否具有实践、履行合同的能力;3.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履行合同的行为;4.如何处置合同标的物;5.违约后是否具有承担现责任的表现。只有综合考察以上五个方面,才能正确地区分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

  佟强: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在实践中的主要判断标准是:1.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合同诈骗具有比较广泛的社会影响,损害了整个社会利益;而合同欺诈的影响一般仅限于相关当事人。2.是否具有比较大的主观恶性,合同诈骗中诈骗分子的目的不在于履行合同,而在于非法占有;合同欺诈中当事人进行欺诈,一般是为了诱使对方签订或履行合同,通过履行合同来获取非法利益;3.手段的恶劣程度,合同诈骗分子往往采取消极躲避债权人、不履行合同却拒不返还对方的预付款等,手段往往比合同欺诈恶劣。

  宋英辉:在区分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时,首先要考察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这是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的本质区别。其次,又不能单纯强调主观标准,还要结合实际案情考察行为人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是否本诸诚意实施了履行合同的行为。

  主持人: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难以界定的法律原因有哪些?

  刘京华:二者难以界定的法律原因:1.一般都有为签约实施的欺骗、隐瞒的行为和故意,或主体资格、财产权手续有不真实的问题。2.一般都有欺诈或骗取财物数额较大,造成较大损失等严重后果。3.合同经营性风险亏损与欺骗、隐瞒造成的损失交织,复杂难辨,只得注重返还状况和偿还能力。4.该罪的双重客体是合同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刑事、民事法律的双重保护决定了合同对方有权选择诉讼种类,相关司法机关有权受理。综上所述,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是量变到质变的关系,难以严格界定;案件性质走向,所适用的程序和法律,常取决于合同对方是低调选择民法救济,还是升级寻求刑法保护。刑法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中有大量罪名和条文,是对原本是严重的民事侵权行为的刑事制裁。

  ■议题四:合同诈骗罪是否存在疑难问题?

  主持人:合同诈骗罪是司法实践常见的犯罪。在司法认定中也存在不少的疑难问题。除了与合同欺诈之间的界限难以区分外,主要还存在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