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枋:世界寂灭前聆听达沃斯的声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1 22:42:48

许子枋:世界寂灭前聆听达沃斯的声音

2010-01-28 09:29:44

归档在 博客谈话 | 浏览 1844 次 | 评论 4 条

这是一个幸福的时代,这是一个不幸的时代。
    现代科技只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世界,科技解放了人类的体力甚至脑力,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我们称之为现代文明。但同时,科技在传播福音的同时,也扮演着魔鬼。对技术进步的狂热,对物质增长的贪欲,使人类陷入种种困境,世界已随时面临严重危险。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2010年的年会(第40次年会)将于1月27日至30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 在1月25日收到年会详细议程之后,我仔细做了全部浏览,发现每个议题和字里行间的背后都隐含着我们这个世界是多么的脆弱,我们这个世界竟然面临着这么多的危险:金融危机、粮食危机、气候危机、人口危机、能源危机、水资源危机、民族冲突、信任危机、核武危机等等。

世界经济论坛仅仅只是一个非官方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论坛因每年年会都在瑞士的达沃斯召开,故也被称为“达沃斯论坛”。为什么一个非官方的论坛影响能得以不断扩大,与会者层次大幅得以提高?世界经济论坛为什么能成为“非官方的国际经济最高级会谈”,为什么能成为世界政要、企业精英、专家学者等研讨世界经济等问题的最重要的非官方聚会场所?究其原因,是世界经济论坛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根植着一种达沃斯精神。

什么是达沃斯精神?
    “无国界的相互理解”、“平等对话、合作和发展”是达沃斯精神。正如论坛创始人施瓦布教授所希望的那样,达沃斯论坛创造了一种特别的氛围,一种让所有参会代表解放心灵、解放思想的氛围,为参会者构建起平等绽放思想火花的平台。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对话、共商全球发展的最具有影响力的平台之一,就是基于这种达沃斯精神的深入人心和影响流布。

世界经济论坛的前身是1971年由现任论坛主席、日内瓦商学院教授克劳斯·施瓦布创建的“欧洲管理论坛”。在1987年,“欧洲管理论坛”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我想是有深刻的社会背景的,达沃斯精神的产生也必然基于深刻的世界观变革。
    我重读了很久以前读过的一本书,这本书深刻地改变了我的世界观。书名是《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我在1987年4月4日购得,当代学术思潮译丛,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02月第1版第1次印刷,作者:(美)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纳著,吕明、袁周译。(ENTROPY:A New World View, by Jeremy Rifkin with Ted Howard,1981 [first published 1980] by Bantam Books Editon)。
    该书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对熵这一物理概念作了哲学阐释,论述了政治、经济、教育、宗教等诸多领域的许多重大问题,在西方学术界引起震动,至今影响未衰。该书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了深刻剖析,向追求无止境经济增长的传统经济学提出了挑战,指出科技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危机和不可持续。该书所预见的世界面临的寂灭危险无疑正以一种沉重的现实展现在人类的面前。

世界面临危险,而人类要化解全球化的危机,基础只有朴实但却异常艰难的两点:达成共识,共同行动。
    上一届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把主题定为“重塑危机后的世界”,从根本上指出今天主流世界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治理模式出现了重大问题,已经不可持续。
    危机之后需要行动,因此这次年会的主题是:“改善全球现状: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设”。旨在对于环球主要经济、政治、社会及科技议题,提出跨学科及有系统的意见。但目前的全球合作体制显然不足以应对各种各样的紧迫问题。年会举行期间,达沃斯将举行200多场工作会议,将着重讨论改进全球合作问题,概括起来就是“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建相关国际机构”。

因为有了达沃斯精神,我们的世界也许还有希望。
    达沃斯论坛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让达沃斯精神成为火种,随着世界的精英思想传播而茂盛为“普遍文明”。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是这样形容“达沃斯精神”的:“每年大约有一千名商人、银行家、政府官员、知识分子和记者从几十个国家聚集到瑞士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几乎所有这些人都有物理学、社会学、商学或法学的学位,从事文字或数字工作,英语相当娴熟,受雇于政府、公司和学术机构,有着广泛的国际交往,时常在他们自己的国家之外旅行。他们一般具有对个人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的共同信念,这些也是西方文明所共有的。达沃斯人实际上控制了所有的国际机构,许多世界管理机构,以及大量的世界政治和军事职位,达沃斯精神因此极为重要。”(参阅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1996)新华出版社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