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与人际关系的改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10:15:36
儒家与人际关系的改善(之一)
时间: 2006-9-13 20:00-22:00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曾宪梓教学楼502室
主持人:
各位同学、各位朋友晚上好。新的学期开始,我们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励耘学术论坛重新开张,这是06一07年度我们第一次论坛,我们荣幸地邀请到台湾大学的傅佩荣教授为我们做讲座。我们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傅佩荣教授,早年就读于台湾辅仁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专门研究宗教哲学,此后一直致力于中西哲学的研究。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到门口看一看,也可以到网上查一查,涉及领域之宽是出乎我们的想象。我们时间稍微晚了一点,很抱歉受傅佩荣先生的委托,拜托所有的同学把手机关闭或者振动。下面欢迎傅佩荣教授给我们做报告。
傅佩荣:
谢谢余院长的介绍,诸位北师大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好像我故意停下来等大家鼓掌一样。我们今天谈的主题有两个重点,第一讲儒家的思想,第二是人际关系。说到人际关系,其实很尴尬,因为孔子的人际关系不是太好,他自己说一个儿子怎么对待父母亲,我做不到。为什么?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他17岁的时候母亲也过世了,所以他常常觉得遗憾没有机会孝顺。他说一个弟弟对哥哥,要去尊重他,我也做不到,因为哥哥是同父异母的哥哥,也是过世比他早。说一个大臣对国君尽忠我也做不到,因为我没有官做。要对朋友好,我也做不到,都是朋友对我先好,我才回报他。我们说孔子四伦不及格,所以看到这样的资料,《大学》里面、《中庸》里面都有,代表孔子常常在做自我要求,你知道自己做不到就有希望,你认为自己做到了,你反而可能陷入一种自以为是的困境。
我以前念书念到《论语》有一句话,这句话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用白话来说:“德行没有好好修行,学问没有好好研究,有不对的事没有立刻改过,看到好的事情不能跟着去做,这是我的忧虑。”孔子实在是不太理想,一天到晚想德行没有修养好,但是就是因为你知道自己没有做好,你就正在努力上进之中,人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所以孔子很多地方所说的话,我们要进一步思考,他从来不觉得生命有限制。十五岁立志求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如果活到80岁一定有更高的境界,这是孔子。
我们以前念书不喜欢他,因为教科书要背,我记得女儿念高一的时候,开学不久就跟我抱怨说:“孔子、孟子怎么那么喜欢讲话,一讲话我们就要背。”但是背有用也不错,背了没有什么用,要考试。凡是要考试的东西都有压力,一旦考完试之后就赶快忘记,没有人喜欢它。我也一样,但是我念大学第一志愿报哲学系,哲学就要念中国方面的东西,那个时候才有机会去思考孔子这个人,我提到他父亲很早过世,其实孔子的家世真的很可怜,他的爸爸是一位大力士,很勇敢,一个人可以率领三百人进入城里,发现是陷阱,别人让你先冲进来,把城门关起来,然后加以歼灭。他爸爸发现了,就把城门顶住,让其他人逃走。一个人可以把城门顶住,真是一个勇士啊。但是他第一次结婚生了九个女儿。古时候也不知道节育不能怪他们,这是自然的现象,但是古时候一定希望有一个儿子,才可以祭拜祖先,这是一个基本社会观念。所以他爸爸第二次结婚生了一个儿子,有儿子了之后,这个儿子有点残障,所以他爸爸六十几岁的时候第三次遇到孔子母亲,孔子的母亲才十七八岁,是老少辈,并且没有经过正常的结婚手续,孔子3岁爸爸过世,爸爸出殡的时候他和妈妈被排除在外,他跟着妈妈回了娘家,最后成为单亲家庭。孔子长大了,并没有变坏,反而从小受苦受难,开发了他所有的潜能,他最大的特色是15岁立志求学。很多人说15岁立志求学太逊了吧,我是6岁求学,但是我们是被迫的,孔子一辈子都在学习。
我自己从什么时候崇拜孔子呢?看到他讲一句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在大学教书快30年了,很惭愧,“学就厌,教就倦。”一开学就希望放假,台湾常常有台风,真是一个福音,台风一放假老师比学生还兴奋,表面还要很镇静,说很不幸要放假了。
所以孔子能够学不厌教不倦,我就非常崇拜他,因为我跟他同行,他做得到,我做不到。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别人做到,我做不到我就佩服他,这样我才会进步,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孔子生命在自己的手上就不一样了,变成一个主动的力量在不断的发展。但是作为孔子这样的人生在鲁国真是生错地方了,这个国家太弱了,以至于孔子再有学问,只能当当家教。问题来了,我知道这是北师大,全中国最好的师大,将来很多人当老师的,孔子当老师有什么不一样?他讲的话常常被误解,比如“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不是自己带肉干来找我的,而是15岁以上我没有不教的。他自己15岁求学,找了道家的老子、找了苌弘学音乐,礼跟乐都学会了,他后来成为鲁国当时最有学问的人。
大家知道孔子什么都学会了,什么都是专长。但是有一个特色,就是到底你说哪一门是专长呢?因为每一门是专长,而没有得到特殊的肯定。学生有一次问老师,别人都说你博学而无所成名,你什么都学,但是没有特别成名的哪一科。孔子说:“那要我怎么办呢?要我射箭吗?要驾马车吗?”这一句话就知道孔子驾马车的技术高于射箭的技术。孔子驾马车非常神武,为什么?他的爸爸是大力士,孔子得到爸爸的遗传,身高192公分,超过常人,古时候没有篮球赛,孔子人高马大,驾马车的时候非常神武英勇,但是他除了学习这种技艺,最主要是五经、诗、书、礼、乐、艺,统统学会了。古时候念书说一个人学术五车,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过去都是竹简,一本书就是一辆车,你学腹五车是念过五本书,古时候为什么有天才,为什么现在没有天才呢?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孔子在他那个时代是很特别的,他创造了自己的生命,整个时代都慢慢在没落,古代的中国历史很简单,夏朝四百年,商朝六百年,周朝前后八百年。孔子生在什么时候?生在东周,称作春秋时代,周朝已经落没了,后面更惨是战国时代,孔子在春秋时代末期看到天下大乱,用四个字描述,“礼崩乐坏”。礼跟乐很重要,礼代表分,叫做长幼尊卑都有一种秩序,人跟人相处应该怎么样都会有规范,叫做“分”,人跟人本来就不一样,如果你不分,长幼无序,这个社会就乱了。还需要乐,乐代表和谐,我们知道演奏音乐的时候,每个人忘记自己的身份角色和所有的客观条件,只感觉在音乐美妙的旋律里面所有的情感交融打成一片,这是合。一个社会需要“分”,也需要“合”才有力量。但是礼崩乐坏代表什么?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孔子问我应该怎么做才可以帮助别人。从来所有伟大的人,都是在思想上先想清楚,要怎么改变整个时代呢。他的问题用今天的话来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我们都知道要行善避恶,但是我现在问为什么要行善避恶?想过没有?行善避恶理由有三个,并且只有三个。第一个社会规范,就是礼、乐了,社会上要求你做好人好事,这叫做外在的规范、人群的压力,但是社会已经礼坏乐崩了,这个就失效了。第二个叫“宗教信仰”,很奇怪一个人信仰宗教自然会做好事,为什么?他要轮回,他希望来世更好。台湾所有的好事一半都被宗教徒做完了,叫做功德会。
我一个朋友去土耳其玩儿,进关的时候别人问他哪里来的,他说台湾来的,那个土耳其的海关官员说:“慈济的。”因为慈济是功德会,专门做好事,所以一个社会很多人行善是因为信仰宗教,希望个人来世有一个更好的发展,这个是可以了解的,但是宗教信仰有一个限制,要看个人的机缘,你不能勉强。你要行善避恶还有第三个理由吗?如果没有的话,这个世界是谁都没有把握的。第三个理由叫做“良心的要求”。问题来了,良心为什么会要求你呢?为什么不要求他呢?为什么有人做坏事呢?我再简单归纳一下,一个人行善避恶有三个理由,第一个社会规范、礼仪、法律要求你做好事,使社会可以稳定和谐。第二是宗教信仰,给你一个来世的希望。第三个是良心要求,我们知道只有良心的要求有普遍性,但是需要把良心是怎么一回事,如何要求你设法讲清楚。所谓的教育希望把这一方面的东西设法清楚的教给学生。孔子开始教学生了,但是问题来了,当时教学生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学生毕业之后就要做官,因为古时候有大学,大学是给贵族子弟去念的,贵族子弟15岁进大学,像孔子没有资格念大学。所以孔子才要15岁自己到处求学、拜访老人家教他。一般的贵族子弟15岁念大学,三年考一次,考及格立刻当官。古时候这种贵族子弟18岁就开始出来做官了。
各位同学18岁才上大学不是晚一点吗?但是时代不一样,古时候念书人很少,孔子教的学生也是三年五年之后都有本事,而孔子所教的学生本事,往往超过大学毕业生,因为大学毕业生是贵族子弟,是有特权,他们是生下来就有官位,所以他们不愿意好好学习。孔子的学生大部分是老百姓,学习特别认真,因为毕业之后看实力,这是古时候的情况,孔子的学生发展都还是不错的。他的学生都是平凡的老百姓,孔子自己从平凡到达老师这个层次。他也设法教年轻的学生,那他教的是什么?让学生做官,必须教教科书,《诗经》、《书经》、《易经》,礼乐不要说了,但是不能教自己的思想。但是孔子是一个哲学家,他自己说过:“吾道一以贯之。”但是当时教科书规定是《诗经》、《书经》这些,孔子不能说各位同学,今天不要看教科书,听我孔子讲我自己的心得。学生他会说那个学会能不能做官呢?这个跟做官无关。
孔子本身的思想他在教学过程没有机会发挥,也是为什么孔子学生常常在问:“老师你喜欢说仁义的‘仁’,这个是什么意思?”《论语》里面这个“仁”字出现104次,但是没有一次是讲一样的,学生怎么可以考试呢?有一个学生叫樊迟,比较迟钝,反应比较慢,问了三次,老师什么是仁?三次答案都不一样,考试怎么写。因为他当时不用考试,孔子自己的思想不能算真正的教材,所以孔子作为一位老师教学生得到专业“五经六艺”这个很容易,这个叫做人才。但是孔子真的希望把自己一贯的思想教给学生,因为这才是做人处事的最后道理,让你从内在真诚引发力量,所谓良心的要求,你自己行善避恶。我们刚刚说行善避恶的第三个理由,这是儒家的思想,但是孔子从来不会排斥前面两个。孔子是包容性的,每一个人普遍有良心,良心一旦自觉就会要求自己行善,但是一定要配合社会规范,否则我要求我行善,那社会规范就不要了吗?那不是很主观吗?同时孔子绝对不会反对宗教信仰,多少人在怀疑说孔子没有宗教信仰,说孔子是无神论,这是不对的,孔子当然有他的信仰。
我举一个证明,在《述而篇》有一段话,“子之所慎,斋、战、疾”。孔子最谨慎的三件事,第一个斋戒,第二战争,第三个疾病。这个顺序是有优先性的。第三个叫做疾病,千万不要生病,一生病医药卫生不太发达,你可能会送命。生命那么可贵,当然要小心了,所以孔子常常被嘲笑,说这个人不好相处,这个也不吃那个也不吃,肉没有割顺眼也不吃。那孔子不吃这个不吃那个是有道理的。我们只记得一个肉没有割正就不要吃,那另外九个怎么不记呢?肉味道变了你吃吗?孔子不吃,菜的颜色不对了,孔子不吃,季节不对菜也不吃,他这个不吃那个不吃是养生,基本的健康考虑。很多人问了,说肉没有割正为什么就不吃?因为年纪大了,肉割不正,咬不烂所以不吃,孔子很注意养生,他生病的时候都很小心,古时候的学者是懂医学的,孔子生病了,季康子派人送药给孔子。季康子年纪很小,知道孔子老人家生病了,国家顾问生病了,就派人送药,这药肯定是很珍贵的。孔子说了:“丘未达,不敢尝。”他说这个药性我孔丘还不了解,我不敢轻易尝试。换了我们,总理送药来了,吃了死了也算了。孔子很重视他的养生。第二个叫战争,孔子非常反对战争,为什么?战争难免有杀伤,好好的年轻人,生命多可贵,说我不敢轻易的了解,换了我们总理送药来,吃了死了也算了,孔子很重视他的养生。第二个叫战争,战争难免有杀伤,好好的年轻人,生命多可贵,打仗不是最愚蠢的事情吗?孔子反对战争,但是第一个是斋戒。有人说难道孔子要减肥吗?古时候没有减肥这个概念,我们都知道“羊大为美”,越肥的羊越美,现在是越瘦越美,古时候的斋戒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祭祀。
我再说一遍,孔子最谨慎的三件事,第一个斋戒,第二个战争,第三个疾病。那请问孔子有没有宗教信仰?当然有,你没有宗教信仰你干吗斋戒那么谨慎呢?但是孔子不是宗教家,他从来不传教。孔子是一位哲学家,他的生命形态跟别人不一样,是因为他整个的生命到一个阶段之后,他的思想成熟了,他就说“吾道一以贯之”。说到这里,说一个完整的故事吧,因为一来到北师大就特别兴奋,因为各位将来要当老师,我在北大演讲的时候没有那么开心,因为他自己听了受用,北师大的同学听了之后一辈子教书帮助多少年轻人,所以我忍不住要说清楚一点。请问孔子的一贯之道是什么?保证除了不会都会写忠恕,“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是曾参说的话,但是问题是曾参说的话对不对呢?答案是不对。为什么曾参说的话不对呢?有人提出说曾参是两千年前的古人,你尊敬古人吧。各位同学,古人并不因为两千多年就值得尊敬,那所有古人都值得尊敬,那就等于没有人值得我们尊敬,因为很多坏人也是古人,古人值得尊敬还是因为他说的话符合真理。那我们说曾参为什么说的话有问题。我举两点做补充,第一个曾参比孔子小46岁,当孔子跟曾参对话的时候,记得这个讲话的人叫曾参,比孔子小46岁,太年轻了。第二个曾参是孔子学生里很有名的鲁钝,反应特别慢。孔子的学生曾参年纪比他小46岁,又是特别的鲁钝,他能了解孔子吗?不可能。第一孔子有一个很好的学生叫做子贡,非常聪明,他都不了解孔子,被孔子骂一顿。第二个孔子亲口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孔子自己说的。当然原文不是这么说,他是说“莫知我也乎”,没有人了解我。
我们进一步思考了,为什么说曾参答案不是标准答案呢?因为孔子知道子贡有误解,所以很希望有机会教学生,有一天上课的时候看到学生都来了,他想说我做一个示范教学,他就选曾参做例子。他想曾参那么年轻,又那么笨,他一定会进一步让我有发挥的机会,所以我们就看到孔子失败的例子了。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这句话里面包含多大的期待,希望曾参回答说:“何谓也?”那样孔子就可以进一步说,我要解释我的一贯之道是什么。但这次孔子教学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