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产品经理经历之第二家公司(总结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12:39:35
离开了第二家公司,心里的失落要比离开第一家公司的时候更加强烈,因为,离开第一家公司的时候,虽然自己已经开始做产品经理了,但是始终还是迷迷糊糊的状态,而在第二家公司,自己已经找到了一些产品经理的感觉,并且也逐步在实践中去摸索产品管理该如何去做,可惜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和公司的要求实在差距太大,个人无法承受这种反差不得已而离开,对于这种情况,难免心生落寞。
       我并没有立刻去找新的工作,打算能够好好回顾一下这将近三年来的工作,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在每做完一件事情后,习惯于总结一下,这样可以让自己更好的开展下一步的工作,避免出现类似情况的时候不知所措。
       在这三年的工作中,对于产品管理,产品经理的认识,从模糊到逐步有感觉,从被动工作到能够逐步主动去开展一些事情,这个过程的感受还是非常明显的,我就简单说说我的想法吧,也算是对这三年软件产品经理的总结吧。
       1、尽量找一个产品管理体系比较规范的公司
       其实从目前来看,似乎大家对这方面的认识比较一致了,尤其是作为个人来说,都希望能够进入到一家产品管理比较规范的公司,因为在这样的公司,无论是具体的工作,还是对自己长远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至少可以避免自己在工作中云山雾罩,不知所以,呵呵。
       但是就我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与03年相比,有一点值得可贺的是,中国的许多企业,尤其是IT企业,都开始关注起产品管理体系了,从一些人才网站的招聘信息就可以印证这个想法,03年之前,有多少企业在招产品经理,但是现在再看看,又有多少企业在招。
      这说明产品管理体系已经开始逐步得到企业的认可,当然原因有很多了,这里不说,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又出现了,就是只有认识还是不够,去简单的招几个产品经理也是不够,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如何能够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体系出来,并且能够高效的运转起来,这才是关键。
       这个工作或许需要企业下很大的决心,有很大的勇气,甚至不惜对企业内部利益进行重新调整才可以,压力很大,风险不小,效果不明,对于企业来说,绝对是一个考验。
       第一家公司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花了那么多钱去过CMM,但是其目的就是为了那个“证”,因为他们认为,有了证,就可以得到很多优惠,增加自己的资源,当然对于企业来说,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是结果呢,在连蒙带骗下是拿到了证,在拿到证之后呢,一切恢复原样,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这就是这类企业的特点,我想现在还有很多企业抱有这样的想法,希望联盟里的朋友们注意这样的企业。
      而第二家企业呢,在初期确实是非常想把产品管理体系做好,选择的实施人也很有魄力,当然,我也学到不少东西,呵呵,可惜就是在后期的时候,因为这个体系要深入实施了,出现问题了,遭到了公司传统强势部门的抵制,后来我分析,这种抵制不一定是直接利益上的,而是体系的实施就如同一部新车的磨合,总会出现磕磕碰碰的地方,例如,产品部会要求研发部门必须按照确定后的prd开展工作,要求程序员必须习惯于写各类文档,但是程序员从来没有这个习惯,他们认为写文档就是浪费时间,按照他们的想法就是“有写文文档的时间,都不知道写多少行代码了”,因此,他们会极力抵制文档的撰写,或者用应付的态度来对待,这样对于产品部门来说,就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成本去交流和沟通,这样核算下来,一个产品的成本是不降反升的,公司一看到建立了产品管理体系,反而没有起到预想中的作用,那么,唯一保险的方式就是退回到原始状态,那么,第一个被牺牲掉的肯定是产品部了,因为问题就是因产品部而起。
      有这种想法的企业还好一些,至少他们的目标是希望能够促进公司产品工作的效率,但是有两点往往会葬送产品管理体系,第一,速成的心理,他们巴不得今天建了产品管理体系,明天就运转良好,后天就成绩斐然;第二,期望值太高,任何体系都不是救命灵丹,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一切需要实事求是的去做,就如同前几年拼命在宣传ERP一样,把ERP说的多么多么好,结果呢,实施了ERP的企业,有几个真正明显体验到了ERP的魅力,包括华为也一直在宣传的IPD,如果大家有华为的朋友,可以去问问,到底IPD在华为用的如何,呵呵,不过华为也确实没办法,投了2个亿玩这个东西,怎么也得说的过去才行。
      这些大公司尚且如此,别说那些中小型公司了,生存的压力要比这些大企业要大的多,千万不要照搬,千万不要模仿,千万不要迷信大企业的体系,一切按照实际的情况来,实事求是,或许能够花很少的成本就能建立起自己用的很不错的体系出来,那种动不动就说“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把现有体系推倒重来”或者拿着一些国际大企业模式去为中小型企业做服务的机构或者个人,我就两个字:玩去!
       在第二家公司了,我们就从来没有参照任何现有的模式,完全是基于当前这个企业的现状在一点一点分析,一点一点去改造,可惜就是老大们太着急了,可惜!
        2、尽量找一个有着不错产品管理经历的人做自己的老大
       这点很重要,真的很重要。
       如果说你现在在一家产品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的公司(也是大部分公司的现状),那么,退而求其次的话,就是找一个有着丰富产品管理经历的人做自己的老大。
       我现在还非常感谢第二家公司里我的直接领导,很有魄力,很有眼光,并且很有想法的一个人,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知识,对于逐步形成我自己的想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不知道联盟的朋友中,大家的直接领导都是什么背景,在产品管理(真正意义上的产品管理)上有多少的经验,大家是否对目前的领导满意。
      其实如何能够了解到呢,也很简单,假设你去面试,我想一般都会经过直接领导面试这一关,这种同行直接的交流,往往会产生一种“惺惺相惜”的效果,我记的去第二家公司的时候,我和我的直接领导畅谈了一个多小时,一般像这种面试,通常不会超过20分钟,只有和你聊的来,认可你的想法,或者觉的你有潜力,才会破例给你这么多的时间,在聊的过程中,其实你也能知道对方的经验如何,如果他总是在听,而不是在交流,或者在你说一个模糊认识的时候,他不能参与进来,那么,十有八九这哥们在这方面的经历稍微差一些,如果他从一开始就能和你谈很专业的内容,并且交流多于提问,那么,估计这哥们差不了。
      尤其对于一些刚开始做产品经理的朋友而言,选择对一个老大,至少可以让你少摸索半年,你能够在工作中很明显的感受他的思路,他的想法,然后自己再总结总结,很快就能够形成自己的想法,如果你很不幸,遇到一个也是稀里糊涂的老大,我想你还的继续稀里糊涂下去。
        3、对于产品经理来说,3年是一个槛
      无论你以前是做什么岗位的,即使你在这个行业里混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却是刚刚做产品管理,那么也要把自己当成新人对待,不否认你以往的工作经验对做产品管理很有帮助,但毕竟完全不一样,许多思路需要调整,许多方法需要从实践中继续摸索,甚至以往许多看待事情的眼光都要变一变了。
      我不知道国外企业选拨一个产品经理的条件是什么,但是我个人觉的,在国内企业中,如果你没有做够3年产品管理,那么都应该把自己当成是新人来看,要学的东西很多的,其实最难的还是在思维惯性的改变上,因为现在国内的许多产品经理基本上都是转型而来,固有的思维惯性很容易让自己看不全真正意义上的产品管理是什么,不要管书上是怎么说的,如果你不亲自去尝试一下,永远不知道书上的是对的,还是错的,或者是不是符合自己情况的。
       但是这三年的门槛也不是很容易过去的,有几个条件:1、选一个产品管理体系成熟的企业;2、选一个不错的老大;3、自己要主动一些,主要是指自己要多思考,不要怕想错了,错了怕什么,只有错了才知道对在什么地方,是吧;4、习惯于多和同行交流,多和非本行业的朋友交流,聚天下之智而为我所用,难道这不是一件快事吗?
       如果你现在这四个条件都具备,那或许用不了三年,但如果不具备,那么或许就不止三年了。
       我个人还不错,经历的第二家公司里,基本都具备了这四个条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对产品经理有了一定的感觉,开始由萌芽期向成长期发展了,呵呵!
       4、选择一个能够锻炼产品经理的行业
      其实任何一个行业都能够锻炼产品经理,我的意思是说能够锻炼多少,后来我进入了互联网行业,我就拿软件和互联网行业做个对比吧,我在软件行业里,是要背指标的,就是说,除了要对产品在上市之前做大量的工作外,公司更关注的是产品上市后的表现,这个是一定要由产品经理来做的,具体内容我在上一篇中也讲到了,这里不说,再说一下互联网产品经理,我不知道是不是都是这样,产品经理通常不背指标,对了,这里的指标特指业绩,例如销售额,市场占有率以及销售增长率,就我所知,有些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有也会背运营指标,例如PV,注册用户数,活跃用户数等等,但是,我认为这个还不能体现出产品经理的价值,互联网公司的生存方式和软件公司不太一样,互联网公司靠把流量换成现金,而软件企业则更如同制造行业,发售一套软件就要求拿回一笔收入的,尤其在03年之前,数字分销还不够成熟的时候,零售和OEM的压力是让许多软件产品经理头疼的。
       这里再多说两句,如果互联网产品经理能够去真正思考互联网产品从无到上线,直到形成收入的全部过程,那么我想这就差不多了,但是现实却不是这样,因为这既需要公司的勇气,又需要很强的个人能力。

       以上四点就是我个人在软件行业工作三年后的一点感想,完全是一点基于个人经历的偏颇之言,有不合适的地方还请大家见谅,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呵呵!
       就这样,我结束了自己在软件行业的产品经理经历,实在不想再进入到这个行业里了,太难了,尤其是通用软件行业,简直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了,那么,接下来,我又会面对什么样的选择呢,还希望朋友们继续支持《我的产品经理经历之第三家公司》,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