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_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1:23:50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之一。从古埃及大漠中的金字塔、罗马庞培城的斗兽场到中国的古长城,从秩序井然的北京城、宏阔显赫的故宫、圣洁高敞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峨眉山寺到端庄高雅的希腊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式教堂、豪华眩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无不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人类从事建筑的最原始最直接的原因是为了居住。人类经历了由穴居野处到构木为巢到建造房屋的过程。最初的所谓房屋是用树木搭成的,仅仅是为了遮雨蔽风、防寒祛暑。这个时期只能说是建筑的雏形,还不能说具有了审美意义。恩格斯认为,“作为艺术的建筑术的萌芽”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出现。这观点已经被大量的典籍资料和考古发现所证实。我国西安半坡村遗址就说明母系氏族后期,氏族聚居的房屋已初具规模,布局也已经注意了合理,还有公共活动场所、公共仓库、公共墓地等。在欧洲的新石器时代,西亚的哈松纳文化层就有了用日晒砖筑成的方形住室,中间有炉子和谷仓。到公元前4000年的乌贝德文化期,就有了堡垒式的套间住宅。遗址没有屋顶,可能是由木架上铺盖树枝草稭之类做成。新石器时代中期,克里特岛上已经有石材建造的房屋,丹麦和瑞士也发现了属于此时的木构造湖上村落遗址,意大利波河流域也有类似发现。意大利半岛南端的塞浦路斯岛上的原始村落是由道路相通的圆形堡垒组成的,屋顶多半是木结构的,其内部情况与我国半坡遗址中的住宅相仿。  

人类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是在进入了奴隶社会之后才开始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这个时期,建筑已经远远超越了实用的需要,而是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才华,展现出时代的、民族的风貌,成为至今仍令人赞叹不已的艺术瑰宝。比如,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作吉萨的三座金字塔,约兴建于公元前27世纪,均为精确的正方锥体,形式单纯。中间的一座胡夫金字塔最大,高146.4米,底边各长230.35米,用230余万块2吨到3吨的巨石叠成。据记载,这座金字塔是从当时只有的二三百万居民中每三个月强征10万人轮番工作了30年之久才建成的。吉萨金字塔群位于沙漠边缘30米高的台地上,近旁有高20米、长60米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在蔚蓝色的天空下,广阔无垠的金黄色的沙漠前,这些作为埃及法老(国王)陵墓的灰白色的金字塔,以其高大、沉重、稳定、简洁的形象,象征法老的威严,显示了恢宏的气势。 

又如,古希腊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人为纪念其对波斯战争的胜利而重建的雅典卫城。卫城建造在陡峭的山冈上。建筑物群由前部的山门和胜利神庙、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组成,中心是雅典的保护神雅典。帕提农的铜像,分布在冈顶东西长280米、南北最宽处为130米的天然平台上。主神庙帕提农庙位于卫城最高处,是象征男性魁梧与雄壮的陶立克柱式的典范,造型粗犷浑厚,挺拔有力。整个建筑用白大理石砌成,铜门镀金,山墙尖上的装饰也是金的,山花、陇间板、圣堂墙垣的外檐壁上都是精美的雕刻。民档、柱头和整个檐部,包括雕刻,都是以红蓝为主,夹杂着金箔的浓重色彩,显示了凝重肃穆而又欢乐生动的格调。与之遥相对应的伊瑞克先(传说为雅典人始祖)神庙,是象征女性温文、典雅的爱奥尼柱式的代表,纤巧秀丽,活泼精致,色彩淡雅,形式多变,与帕提农神庙相映成趣。雅典卫城建筑群高低错落,布局自由,形象完整丰富,反映了古希腊奴隶主民主制度下自由民的理想和感情。 

而古罗马最富有代表性的建筑图拉真广场,参照东方君主国建筑的特点,轴线对称,并作多层纵深布局。入门是三跨的凯旋门,广场中央矗立着图拉真皇帝的镀金的骑马铜像,里端横置着图拉真家族的乌尔比亚巴西利卡(法庭)。其后是个小院子,中央立着高达35米的图拉真记功柱,左右是图书馆。穿过小院,是围廊式的大院子,中央为台基很高、正面有着8根大柱、豪华非凡的图拉真庙宇。这个广场在近300米的深度里,共有三个建筑物,利用一系列的室内外交替、纵横、大小、开阖、明暗交替、雕刻和建筑物交替,酝酿着高潮的到来,高潮之处是图拉真庙宇。古罗马的广场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对帝王威势的炫耀和崇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不断进步,建筑功能越来越复杂,发展到现代,已与手工业方式决裂,而与大生产相联系,受现代意识形态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已经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产生了巨大的飞跃,显示出崭新的风貌。它重视功能要求,采用新结构、新材料,主张空间和体形灵活自由地组合,简化建筑装饰,注意抽象形式的应用以及和周围环境的和谐。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不再是宫殿、神庙、陵墓之类,而是企业、学校、旅馆、办公楼、文化中心等等。  

建筑艺术的类别复杂而繁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大体上有这样几类:从使用的角度来分类,有住宅建筑、生产建筑、文化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等;从使用的建筑材料来分类,有木结构建筑、砖石建筑、钢筋水泥建筑、钢木建筑等等;从民族风格上来分类,有中国式、日本式、伊斯兰式、意大利式、英吉利式、俄罗斯式等等;从时代风格上来分类,可以分为古希腊式、古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式等。从流派上来分类,就更多了,仅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就有历史主义、野性主义、新古典主义、象征主义、有机建筑、高度技术等等不胜枚举的流派。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是指建筑的实用性、群众性、耐久性。建筑的实用性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即是说,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观感的美与丑,因而建筑的审美意义,有赖于实用意义。试想,一座通风不良、噪声震耳、光线幽暗的车间,打扮得再花哨,也不会引起工人的美感;一座华贵高大的楼房,如果风一吹就要倾倒,那么色彩无论怎么鲜艳,多姿多彩,住在这座楼房里的人也不会觉得它美。相反,如果实用功能处理得好,住起来很舒适,即使外形简单一般,也会给人以美的感受。即使是艺术比重大的建筑,比如展览馆、歌剧院、大会堂、高级酒店、园林,如果用起来让人别扭,也会被认为“华而不实”。建筑的实用性是艺术性的基础,而艺术性中也常常包含着实用性。建筑的物质功能性还表现在它的群众性上。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另一表现是在于它的耐久性。建筑是巨大的、造价可观的物质实体,一旦建成,除非地震火灾和战争破坏,它都会长期保留下去,很难被人遗忘或丢失,事实上成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纪念碑。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决定了建筑物具有纪念性。比如希腊的神庙、罗马的广场、巴黎的铁塔、中国的万里长城、非洲的原始村落,还有数不清的古城市、古村镇,当初并不是为了纪念而专门建筑的,但是到了后来,却成了纪念性很强的古迹,成为人们欣赏的历史文化了。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建筑与工艺没有质的区别,只有量的区别。”英文“建筑”一词本意为“巨大的工艺”。建筑同工艺一样是从实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仅有实用又是不够的,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往往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给予加强,有的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雕塑、绘画(主要是壁画)、园艺、工艺美术以至音乐都能融合到建筑艺术中去。比如欧洲古典建筑中的雕刻、壁画就是当时建筑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去掉了这些东西,那么这些建筑也就黯然失色了。再比如,中国的古代建筑是群体取胜,造成群体序列的性格和序列展开的效果,也往往要依靠这些附属的艺术,如华表、石狮、灯炉、屏障、碑碣等,单独的古建筑也常用壁画、匾联、碑刻、雕塑来加以说明。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了建筑具有一定的艺术综合性,具有鲜明的审美功能性。自古以来,人类花费在非实用方面的财富和这方面的创造是相当惊人的。  

尤其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把建筑的美看重,有时甚至超过实用价值。日本在爱知县甚至建造了一座别致的音乐桥。这是一条人行便桥,全长仅31 米,宽两米,桥两侧栏杆装有109 块不同规格的音响栏板。过桥的人,只要拿起木槌,轻击栏板,不管你懂不懂音乐,会不会唱歌,就能奏出一首法国民谣《在桥上》。回来时,敲击桥的另一侧,就会响起日本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民歌《故乡》。人们称誉它是“石琴桥”、“声情并茂的建筑物”,你大概想不到,这座小桥最初的设计提出者,竟是一个爱哼小曲的中学生呢!当然,建筑的实用功能性和审美功能性,在不同的建筑对象中可以各有偏重。有的审美功能比重大些,甚至占主要的地位,比如纪念碑、游乐园、陵墓等;有的比重大体相等,如商店、学校、医院等;有的比重小些,如仓库、厂房、桥梁等。但即使审美比重小的建筑在建设时也离不开一定审美观念的支配,建筑本身也要具有和谐的比例,角度、尺寸、序列、韵律,也要考虑周围的环境,比如前面所说的仓库、厂房、桥梁等,就要考虑合适的位置,适当的高度等,也是直线和曲线的组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具有了审美功能性。  

建筑是个空间环境,它要占据一定长、宽、高的位置。那么,我们在一定的视点上,不可能一下子看到全体,只能看到它的一部分面。人们在任何一点上欣赏建筑,感觉都是不完整的,只有在各个位置,从远而近,从外而内,从上到下,从前而后,围绕建筑走遍,才能获得完整的感觉。如果是一个建筑群体,那就更复杂,更需我们不断地变换观赏位置。人们就是在这种位置的不断变换中,也就是空间的不断延续中获得了审美感受。 

正因为建筑具有空间延续性,因此,它的艺术形象永远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有的甚至还主要靠环境才能构成完美的形象。道理很简单,建筑物一旦建成,就不能移动,除非特殊情况,不会出现房子搬家、桥梁搬家的事,而一旦搬了家,其审美效果也随之改变,原来的效果不复存在,后来的又出现新的审美效果。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必须是置于埃及这广阔无垠的沙漠中,才有永恒的性格,如果搬到了东北大森林,很难设想,那是一种什么效果。又如,欧洲的哥特式教堂,必须是在中世纪狭窄、曲折的街巷中,才能充分显示飞腾向上的气势,如果放到宽阔的大街上或者林立的摩天大楼中间,就很难设想是什么景象了。再如,济南火车站的尖顶钟楼和穹形的建筑物,当年也许是十分气派和别具特色的,而今天,在旁边那些大楼和烟囱的对比下,就很难看出当年的气派和特色。由此可见,正是这种空间的延续性和环境的特定性构成了建筑艺术的又一个审美特征。  

建筑艺术在空间里塑造的永远是正面的抽象的形象。说它是正面的,是因为建筑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只能为一般的,而不可能出现什么悲剧式的,颓废式的、讽刺式的、伤感式的、漫画式的形象。就建筑形象本身而言,也分不出什么进步的或落后的,革命的或反动的。天安门过去是封建王朝的正门,今天却是国徽上的图案,是伟大祖国的象征。万里长城本来是民族交往的障碍,是刀光剑影的战争产物,现在却成了全体中华民族的骄傲,是闻名世界的游览圣地。同时,它塑造的这个正面形象又是抽象的。是由几何形的线、面、体组成的一种物质实体,是通过空间组合、色彩、质感、体形、尺度、比例等建筑艺术语言造成的一种意境、气氛,或庄严,或活泼,或华美,或朴实,或凝重,或轻快,引起人们的共鸣与联想。人们很难具体描述一个建筑形象的具体情节内容。所表现的时代的、民族的精神也是不明确、不具体的,是空泛的、朦胧的。它不可能也不必要像绘画、雕塑那样细腻地描摹,再现现实;更不能像小说、戏剧、电影那样表达复杂的思想内容,反映广阔的生活图景。正因如此,建筑艺术常用象征、隐喻、模拟等艺术手法塑造形象。比如,古希腊曾有人认为人体各部分都体现着理想的美,故而早在公元前6 世纪,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精华——多立安柱式建筑就以粗壮狂放的线条,形象地模拟了男子挺拔雄健的体形特征;而安奥尼柱式建筑则以柔和精细的线条,形象地模拟了女子娴雅柔美的体形特征。近代纽约航空港的TWA公司,则用典型的象征主义手法,建成了一座外形象展翅欲飞的大鸟的候机大楼。巴黎明星广场上的凯旋门,建造的初衷,则是象征了拿破仑一世军威、强权、傲世的特点。北京的天坛公园的双环亭、南京天王府的双亭,则象征了亲密无间的挚友关系。

说到“摩天大楼”,你肯定会想到迪拜,如果关心建筑,必定三天两头会看到将在迪拜建成的让人叹为观止的大楼。它拥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级酒店、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岛——棕榈岛、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源源不断的石油和重要的贸易港口地位,为迪拜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如今的迪拜成了奢华的代名词。除了各种奢侈商品、名牌汽车,这里的建筑处处显示着蓬勃发展的迪拜丝毫不掩饰的雄心。迪拜是阿联酋第一大城市,海湾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重要港口和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迪拜酋长国首府。20世纪50年代,它还是阿拉伯湾一个朴素的海滨小镇,到了90年代以后,迪拜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摩天大楼在霍尔河畔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让人以为仿佛到了未来现代化城市。迪拜近年来用于工程建设的资金高达1000亿美元,而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整个伊拉克的重建资金也只有530亿美元。全球五分之一的起重机在这里运转,共有25万建筑工人在这里工作。像其它中东城市一样,迪拜也拥有丰富的石油矿藏。但对一个雄心勃勃想在新世纪大展身手的新兴城市来说,石油当然不是全部。它打开了大门,把重点放在商业和旅游方面,并大力发展建筑业。迪拜的建筑堪称世界上最前沿最另类的建筑了。迪拜境内有著名的七星级酒店“阿拉伯塔酒店”(BurjAl-Arab)。半岛电视台总部设在此,海岸线上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棕榈岛,在建的“迪拜大楼”将是未来世界最高楼。其实,迪拜的建筑远不止于此。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迪拜打造的未来建筑神话吧! 

迪拜,这个水比石油昂贵,每种一棵树的代价都在3000美元以上,用奔驰车当警车用的奢侈城市,让一般的旅行者望而却步,因为她太奢华,太贵了。但眼下的金融危机,让我们有了亲近这个神秘而又奢华的城市的可能。2009年6月出游的价格仅为12599元,比旺季入住1晚7星级帆船酒店的价格还要低。在旺季,迪拜著名的7星帆船酒店标准房房价高达每晚2300美元,酒店还要求住客必须连住2晚。而6—8月是迪拜的商务旅游淡季,当地酒店均纷纷降价促销,以吸引更多观光旅游的客源,连7星帆船这一世界著名的酒店也采取“纾尊降贵”的销售策略,降价促销。看来可怕的金融危机也有让人觉得“可爱”的一面。

迪拜的人工岛

亚特兰蒂斯酒店、船帆酒店和迪拜的人工岛

伯兹酒店,又被称为阿拉伯塔或船帆酒店,于1999年12月开业。该工程花了5年的时间,2年半时间在阿拉伯海填出人造岛,2年半时间用在建筑本身,外观如同一张鼓满了风的帆,一共有56层、321米高,是全球最高的饭店,当然,伯兹除了它让人叹为观止的外观外,它还拥有202套复式客房、200米高的可俯瞰迪拜全城的餐厅。它最豪华的780平方米的总统套房更是华丽非凡,在第25层,家具是镀金的,设有一个电影院、两间卧室、两间起居室、一个餐厅,出入有专用电梯。由于是船帆的外观造型,饭店到处都是与水有关的主题(也许在沙漠国家,水比金更彰显财力)。一进饭店门的两大喷水池,不时有不同的喷水方式,每一种皆经过精心设计,约15—20分钟就换一种喷法。搭着电梯还可以欣赏高达十几米的水族箱,很难相信外头就是炎热高温的阿拉伯沙漠。伯兹是阿拉伯奢侈的象征,也是迪拜的标志。 

棕榈岛亚特兰蒂斯酒店由Aquaventure水世界、海豚湾以及酒店主楼组成,酒店以迷失国度亚特兰蒂斯为主题,设计中融入阿拉伯当地特色。进入大堂就有震撼的感觉,大堂设有一个巨型水族缸,可以看见各种海洋生物悠游的风景,据说这个水族缸后的水族馆“The Lost Chambers”共养了6.5万条鱼,包括魔鬼鱼及其它海洋生物,令人叹为观止。酒店共有1539间客房,从每晚800美元起价,最豪华的极品套房位于最高处的“帝国塔”里和连接“帝国塔”通道处的“廊桥套房”,每晚3.5万美元。在包含10个房间的套房中,有3个卧室和3个浴室,并备一张可供18人就餐的金叶餐桌,还配有一名24小时随叫随到的管家贴身服务。在餐饮方面更是采取了特别的措施。酒店拥有17家各国风味的餐厅、酒吧。招聘了米其林级(multiétoilés)厨艺大师:包括法国的Michel Rostang、日本的松久信幸等,率500名厨师和1000名伺者为客户烹制美味佳肴。酒店服务语言有68种,能够满足全球各国来客的需求。

水母酒店

迪拜还将出现一座史无前例的建筑——位于水下的豪华饭店——水母酒店。水母酒店的构思来自科幻小说《海底20000里》。酒店由陆地部分、海底隧道和水下别墅三部分组成。每一间客房都用超豪华高级材料进行装修,内部的音乐和气味可随意调控;另外,酒店还建有潜艇泊靠码头。除此之外,为了这个水下城市,酒店在陆地上专门修造一片人工沙滩、一台可制造人工云雾的巨形烟雾机,以保护客人免受烈日的暴晒。据说,为了防止恐怖袭击,酒店还将配备高精密度的雷达反导弹系统;一旦发生险情,专门设计的防水闸门将及时把遭到破坏的设施同酒店其他部分隔开。这座名为水母酒店(Hydropolis)的豪华饭店将由三部分组成:地面站——用于接待顾客;隧道——所有人员和物资将从这里抵达饭店的主体部分;饭店主体——总共拥有220个房间。客人到达这个“水晶宫”,先要穿越一条长约510米、直通海底酒店的树胶玻璃隧道。然后在海下选择自己喜好的房间入住。比如客人可以躺在“水泡套房”中,通过透明的“墙壁”和“天花板”观赏外面五彩缤纷的海洋生物。除此之外,Hydropolis还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建筑之一:其总占地面积为260公顷,与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相当。 饭店的设计师Joachim Hauser表示:“Hydropolis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规划,它是一件充满激情的建筑。饭店位于海面下20米的地方,总造价约5.5亿欧元。” 

阿帕伦酒店是一个坐落于岛屿上的七星级酒店,185米高,将耗资5.0亿美元。有350个豪华套间,酒店拥有自己的礁湖,海滩,戏院和美术馆,将只能使用的游艇和直升机

阿帕伦酒店

迪拜再生大楼(Dubai Renaissance)是OMA的设计师Rem Koolhaas和Fernando Donis参加商业海湾投标竞赛时的设计作品。它(当时)败给了Hadid的“迪拜舞蹈大厦”。迪拜复兴大楼属独立单片式结构,宽200米、高300米如电梯内核般可连续运行,包括办公室、商务中心、宾馆、住宅、商店、艺术区和城市空间。该项目的建设将会扭转建筑发展过程中盲目崇拜的阶段,也就是对“偶像时代”的纠正——过分重视个别天才而忽视城市建设中所应尽的集体义务。我们倡导的不是形式或外观独特的建筑,而是将工程技术与建筑设计再次融合,不在外观效果上浪费过多的心思,却在结构和概念逻辑性上下功夫,从而使建筑产生全新的功能和属性。迪拜塔(Dubai Towers)是由4座54到97层大楼组成,从表面上来看,这4座迪拜塔看上去像是在跳舞的烛火。

“云”(The Cloud)对迪拜这样的旅游城市来说是一个很讨巧的设计。它悬于300米的高空,由像雨一样的斜腿支撑着。“云”是由黎巴嫩HAPSTITUS工作室的Nadim Karam设计的:它坐落在高台之上,与遍布这个附近区域的摩天大楼对立而屹。灵感来源于追随云的影子不断流浪的游牧人。它横卧于高台之上,远看像一朵形状不规则的雨云,与城市里随处可见的摩天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座“空中阁楼”高约300米,面积20,000平方米,由湖泊、花园、旋转桥、螺旋式走道和露台、礼堂和空中体育项目的出发台组成。形似“雨帘”的管状立柱两两一组,托起了这朵“壮丽的人造云”。

迪拜再生大楼

迪拜舞蹈塔

迪拜云

迪拜大楼和海德塔

“迪拜大楼”(Burj Dubai)是一个超高层摩天大楼,到2009年这是世界最高的人造高层摩天楼。到2008年,“迪拜大楼”的高度已经达到629米,超过了高度为628.9米的美国北达科他州KVLY-TV电视发射塔,从而成为世界最高建筑。KVLY- TV电视发射塔自1963年以来保持着世界最高牵索建筑纪录。“迪拜大楼”于2004年9月动工。为防止竞争者超越,艾马尔公司一直将“迪拜大楼”的最终高度作为商业机密而不予公布,外界的种种猜测也始终未得到艾马尔公司的正面回应。耗资约10亿美元的迪拜塔建成后,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阿玛尼设计的世界首家阿玛尼酒店将坐落其中。除豪华公寓、商用办公室和休闲设施外,“迪拜大楼”还将在第124层设置观景台,让游人从约440米高处饱览迪拜风光。 

麦迪纳大楼(Madinat Al Arab)是位于迪拜海边的一栋高层摩天大楼,大楼有渡假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建成后可常住8万人,移动人口可住25万。

麦迪纳大楼

迪拜旋转塔图和Anara高塔

“迪拜旋转塔”高80层,420米,每一层都错落开呈螺旋上升状,整个大楼看上去就像是在不停舞动的美丽少女。大楼建成后,各个楼层之间都安装风力涡轮机,提供动力令每一层都可作360度旋转,而且所有的的旋转速度各异。迪拜摩天大楼总共安装79个风力涡轮。此外,大楼的居民们可以通过电梯将自己的车停放在自己的公寓中。动感大楼还装有太阳能板,为自己或邻近的建筑物提供电力。换句话说,整座大楼所需的能源都是自给自足的。这座世界上首座可转动的80层的摩天大楼的每个楼层都设有办公室和旅馆,最高层为公寓层,每层可以进行360度旋转,预计2010年竣工。该建筑由意大利建筑师大卫·菲舍尔设计,位于迪拜,另一座计划落户莫斯科。 

Anara高塔由英国Atkins公司设计,预计125层,总高度达到700米。每隔27层便有一个供休憩观赏的天台。预计Anara高塔内将配有各种娱乐设施,每27层就设计一个天台花园,该大厦还将提供250个超豪华房间,300个常住公寓等。这个项目将在2009年启动。如果一切都按计划中的建成,Anara高塔将成为迪拜乃至全世界最震撼人心的摩天大厦。 

迪拜的雪球和天空之塔

世界上有很多室内滑雪场,有的规模很大,有的设施很先进。可是,其他的地方有室内滑雪场,再大也算不上奇迹,而屋里是纯白色的冰天雪地,气温在零下7度左右,所有人都不得不穿着羽绒服滑雪服,而一层玻璃窗之隔额外面,却是金黄色的大沙漠、气温却高达50度左右!这,就不能不说是奇迹了!由于迪拜身处沙漠,所以在平均40度气温的大沙漠里看见冰天雪地,就已经是奇迹了。尽管在迪拜的Mall of the emirates里,已经有一个被称为沙漠上的奇迹的世界第三大的室内滑雪场了,可是,疯狂的迪拜人显然并不满足于这个世界第三,很快你就会忘了这里这个一共4条滑雪道的Ski Park了。因为斥资2.72亿美元修建的“雪球”(DubaiLand Snow Dome)现在是真正的游乐亮点:它是一个周长220米、高75米的玻璃圆球,在它入口两侧会有两个冰柱形状的酒店把守,这里建成后将拥有世界最大的滑雪斜坡。当你从“雪山”滑下,只需稍一侧目就能透过玻璃窗看到球体外的沙漠,那样的感觉,过去恐怕真的只有在阿拉伯的神话一千零一夜里才能看见吧,可是现在,迪拜人正打算把这个神话变成现实! 

sorough地产计划在阿布扎比建造一个大建筑群,命名为“门发展”(gate development)计划。这个复合建筑群包括一幢379米高的83层建筑——“天空之塔”。在完工后,“天空之塔”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住宅楼。 

“跳塔计划”设在迪拜的商业湾发展区。该计划分三个建筑物从地面弯曲相互交织,相互创造成流体动画的形式。“埃塔酒店”是一个68间客房的酒店,有餐厅,酒吧及天台泳池。坐落在一个高密度的商业街道。“创作”这栋建筑是由英国建筑师扎哈迪德花费2.35亿英镑设计的。它就位于“迪拜大楼”的旁边。计划于2010年完成。“协同作用”,是另一种建筑设计,由印度的子纳森为迪拜在商业湾地区设计的。这个建筑设计似乎像一堆摞起来的立方体。前面是可以俯视湖面的长廊。

跳舞塔

创作

协同作用(左)、埃塔酒店(中)和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展览中心(右)

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展览中心(ADNEC)。阿布扎比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首都,这个双曲线塔形建筑正是建在阿布扎比,作为城市展览中心,它是中东部第二个最大的展览中心。

 

恒星塔(左)和手心塔(右)

“恒星塔”的设计是由伦敦的建筑师设计的。坐落于伊蒂哈德,建筑特点一个几何体内有办公室,酒店及商业写字楼。手心塔的灵感源于一棵棕榈树,它坐落在朱美拉村。有60000平方米的室内空间。“椭圆形塔”坐落在商业湾区的19层办公楼,空间内的豪华隔段配备有健身房。这43层办公大楼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外墙是由玻璃盖在一个金属的皮肤上。灵感来源于棕榈树干。它位于朱美拉社区,楼高150米,有办公、零售空间和花园。“棕榈塔”由英国西巴里特建筑事务所设计,有6万平方英尺的室内空间。

椭圆形塔(左)和金属皮肤塔(右)

迪拜漫步

“迪拜漫步”是“迪拜漫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迪拜玛丽娜岛(dubai marina )和朱美拉棕榈海岸(palm jumeirah)之间。为了顺利实施这座轮形建筑物的建造工作,开发商Nakheel公司将在迪拜海岸线附近建造一座人工岛。据测算,为此将消耗75万吨石块和65万立方米的沙土。“迪拜漫步”建筑群位于海岸线与迪拜码头之间,紧邻迪拜国际航海俱乐部。除了商业设施、住宅、咖啡厅、饭店和贸易中心外,在“迪拜漫步”中还将建造60个泊位。“迪拜漫步”预计将可同时容纳1万人。这一梦幻建筑将在2008年第一季度动工兴建。在该项目周围还会兴建一系列姊妹大楼,可提供2000套住房。 

波浪塔是一个还在建议中的计划,由建筑师Cero设计,将是迪拜的另一项惊世杰作。波浪塔共92层,370米高。外墙玻璃能吸收太阳能。大楼将用作商业写字楼和高端住宅之用。波浪塔像一根扭曲的铁杆,模仿的是海浪的形状。大楼内所有所有单位均设有内部花园,以改善空气质素和达到自然降温的目的。该项目计划在阿拉伯区的madinat区建立,该区可望成为迪拜新的发展中心。

波浪塔(左边和中间)和迪拜明珠(右)

    “迪拜明珠”(Dubai Pearl)项目是一座俯瞰Palm Jumeirah的豪华开发项目,耗资26亿美元,是由Dewan建筑工程公司和Adnan Z Saffarini设计的。一期工程已经开始。“迪拜明珠”将提供豪华公寓和阁楼,居住2万人,同时还设置了一座繁华的商务中心,总面积1500万平方英尺。开发项目的核心理念是一座提供安全的步行空间及全天候生活方式的建筑。“迪拜明珠”大厦带来创新设计,是迪拜第一座没有梁柱的大厦。各楼层都有豪华公寓、零售空间和娱乐空间,此外还有一座1500个座位的表演艺术中心。迪拜明珠将服务于迪拜科技和媒体园区及周围社区。整个项目的施工将在2010年底完成。 

迪拜剧院是Zaha Hadid和Patrik Schumacher为迪拜设计了一座剧院作为未来迪拜的文化中心。这座剧院是整个中东地区唯一的剧院。该剧院位于迪拜“七珍珠”地区的河上,这个位置对于建筑而言是绝妙的,因为四周都是美丽的海景,不禁让人想起了迪拜的七星级宾馆。整个建筑远看上去仿佛几只大鲨鱼突然蹦出水面一样,造型奇特,非常有视觉冲击力。剧院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间可以容纳2500个观众的演出大厅、一个有5000平方米的画廊、一个有800个座位的剧场、一间演艺学校和一间宾馆。剧院建在沙地上,看上去就像从沙子中破土而一样。所有的周边设施都是用道路或者单轨铁路来连接。工程从2006年开始,具体完工时间尚未公布。

迪拜剧院

除了迪拜歌剧院外,努韦尔现在正致力于为阿布扎比设计新卢浮宫。这座博物馆新址坐落于快乐岛,正好毗邻古根海姆的新分馆。努韦尔的新卢浮宫有一个巨大的遮阳顶覆盖着整个岛,计划耗资八千三百万欧元,于2012年建完。“保时捷双塔”是由雷姆·库哈斯的大都会建筑事务与保时捷设计公司合作设计的建筑,位于迪拜商业湾。“保时捷双塔”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有一座圆柱形塔楼和一座中空楼,在中空楼的中心镶嵌着玻璃幕墙。目前,该建筑正处于施工阶段。

希腊的佩特拉(petra)建筑设计公司竞到了zaabeel公园的高大的标志建筑——“鲜花绽放”。他们设计的形式是来源于一朵正开放的花。建筑有两部电梯,从地下层一直通到顶端的观景台,使用螺旋上升的轨道。另外的螺旋上设有楼梯和残疾人通道,以备不时之需。建筑的主要部分其实在地面上,那是儿童活动中心和图书馆,而在顶层的则是高档食堂和观景台。食堂的高度在135米,观景台在它上面一层,可以360度看这个大公园。

新卢浮宫、保时捷双塔、鲜花绽放

英国海德咨询公司宣称,目前在中东一个秘密地点正在建造一座1610米高的海德塔,整体结构将于2014年完成,建造完成后高度将超过比斯杜拜塔和迪拜大楼。该建筑建造完毕将花费20亿美元。目前,一些人认为1英里高的建筑是当前可行性摩天大楼的极限。 

日前,迪拜向世界宣布将打造一座史无前例的城中城,而这座“城”将以“未来的全球化多元城”的身份亮相全球。这座朱美拉花园(Jurneira Gardens)由Skidmore,Owings & Merrill建筑事务所规划,Meraas公司承建,将拥有不少于三座高挺的上部构造,它包含:一个三重的摩天顶、一个门型广场,一个派克大楼。这个特大的工程将会花费大约950亿美元,“城中城”将是一个混合的经济体,它组合了底层、中层、高层的各种空间,融合了商业、居住、零售、娱乐等设施。虽然这个计划尚未尘埃落定,承建商Meraas已然确定:“绿色的建筑群,可持续性发展的资源规划的概念将主导城中的任何区域搭建计划,在智能科技和极限经济学规划的帮助下,节省每个区域的消耗,让集体社会生态效用最大化。”

朱美拉花园中的三重摩天顶

朱美拉花园的中心装饰将包含一个三重的摩天顶,它会1094米(3281英尺)高,它的三个塔将由一系列的悬浮玻璃走廊连接。门型广场将包含六个中等型建筑,他们将成对出现,面对面的两座之间将由一个悬挂的空中花园连接,这样的设计能够让三组建筑物之间保证相当空间的同时,还能互相提供阴影而保证室内凉爽,免除日晒之苦,至少能降低10摄氏度的室温。2008年,朱美拉花园已经进入挖地基阶段了,预计整个建筑群要12年才能完工。

门型广场

派克大楼

派克大楼采用平滑的曲线设计风格,它和迪拜历史上的知名的阿拉伯海湾有异曲同工之妙。塔楼高达1800英尺,由太阳能能源板、风力涡轮机提供能源,并在大楼设计上引入多种节能措施。 

预计艾尔夏克(the al sharq tower)大厦于2010年完工,由SOM公司设计,它有100层,高360米,共有268个豪华公寓。这座建筑由八个互相连通的圆柱体构成,表面被螺旋上升的金属网格所覆盖。阁楼豪厦(Pentominium)是世界上最高的住宅大厦,地上部分有120层,516米高,总建筑面积150,000平方米。预计将于2011年完工。阿特金斯集团设计的“灯塔”(Lighthouse)位于迪拜金融中心的中央,这座400米高的办公楼希望能够在迪拜的塔楼中树立一种新的可持续标准。计划减少能耗65%,水耗最高减少40%。

艾尔夏克大厦(左)、阁楼豪厦(中)和灯塔(右)

“帝国塔”位于迪拜的中心地带。它有数个斜展的纵楼组成,所有纵楼在底部相连,随后以柔和的弧度向空中伸展。楼高230米,可俯瞰大海和邻近的公园。“海洋之深度”(ocean heights)是另一座位于迪拜玛丽娜岛的塔楼,高310米,82层。预计2010年完工,在竣工时,建筑的每一面都可以最大限度地看到海景。“联合宝冠”(tiara united)是一对靠近迪拜金融区的建筑。其多彩的侧面就像是结构性部件的分叉一样。两幢建筑在底部由一个玻璃门廊连接。“蓝田塔拉塔”(the lam tara towers)位于经过迪拜塔的谢赫扎耶德路上,这两幢塔楼分别高位60层和70层,总高度为360米。计划于2010年完工。

帝国塔、海洋之深度、联合宝冠、蓝田塔拉塔

“布尔杰拉阿拉姆塔”位于迪拜商业港区,也称作世界之塔,这是一幢501米高的108层摩天大楼。这幢由日本设计师设计的建筑,外形酷似花朵。建成后,它将是全球最高的建筑之一。2010年大楼竣工后,还将在楼顶建造一个6层高的土耳其浴室和空中花园。由美国詹斯勒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泰马尔综合大厦”被规划成一幢可经久耐用的摩天大楼。规划包括6幢菱形外观的72层大楼。综合大厦计划在2010年竣工。届时,大厦将掩映在一排排景观园艺阶梯之中。大厦内,公寓、酒店、商店和办公场所星罗棋布。纳基尔房产公司邀请了荷兰皇家哈斯康宁公司为迪拜海岸附近的帕尔杰贝阿里大厦设计总体规划(同时还有其他设计公司参与竞标)。他们提交的设计稿获得了胜利,设计内容涵盖了运动设施、住宅、零售和办公空间。设计的另一亮点是主楼之间的那座标志性天桥。迪拜地产公司委托美国TVs事务所设计“远景大厦”,这座51层的办公大楼将矗立在商业湾地区。大楼的特色之处在于整面倾斜和弯曲的玻璃幕墙可以照亮65万平方英尺的办公区域。在迪拜朱美拉湖畔的房产开发区内,一幢360米高的摩天大楼正在施工,它就是“阿尔玛斯塔楼”,也称作“钻石塔楼”。它将是那里最高的建筑。大楼共有74层,大部分为商用,少量为服务楼层。英国阿特金斯集团的建筑师们为开发商纳基尔公司设计了“阿尔玛斯塔楼”,该建筑将于年内完工。

布尔杰拉阿拉姆塔、帕尔杰贝阿里大厦、泰马尔综合大厦、阿尔玛斯塔楼

这个像死亡星球的球状物是RAK会展中心的设计方案,位于名叫ras al khaimah的新城开发区,由大都会建筑事务所的rem koolhaas和reiner de graaf设计。这是个由玻璃和钢筑成的巨大的球体,紧挨在它的是一个又长又矮的展空间。“金顶”(golden dome)高455米,面积共为220万平方米,有50万商业平方米以及3000套公寓。在拥有众多漂亮建筑的未来的迪拜,“地层塔”(The Strata Tower)肯定不是最引人注目的大厦,但它却是最适合人类居住和工作的建筑之一。这得益于“地层塔”外墙上的感应式百叶窗系统。每当太阳过猛,气温过高的时候,百叶窗系统便会通过电脑对窗叶进行适当角度的改变。这样的系统有效阻止室内温度迅速上升,也减少了制冷系统的负担,降低了能耗。

死亡星球、金顶、地层塔

“迪拜门”是一幢40层的塔楼,位于迪拜商业区。它的窗户向边缘逐渐消失,底部则包在一个多层的玻璃中庭里。艾马尔塔楼(the emaar towers)位于布尔吉杜比开发区的入口,迪拜塔右面。其中一座高42层,另一座34层,大部分房间将用于办公。这两幢建筑外面衔接紧密,让人产生传统伊斯兰建筑的层次感。由SOM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无止境塔”,紧挨着迪拜的海边,建成之后将是世界上最高的塔楼,并且将有一个90度的旋转。塔楼将用来作为豪华的公寓和服务业,每一面都拥有最佳的视角。内部将使用螺旋结构的混凝土柱,每层有1.2度的旋转以形成整个的90度。设想做为迪拜的大门,挪威snohetta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像眼镜蛇一样的建筑集合体。这项设计想要成为进入迪拜的一个符号,占地超过30万平方米,提供一个议会中心、展览空间、购物中心和三个酒店。

迪拜门、艾马尔塔楼、无止境塔、眼镜蛇大厦

迪拜的钻戒旅馆(Diamond Ring Hotel),它有天蓝色月亮神的感觉,这个设计可以说是疯狂透顶,每个分支都是一个房间,你如果去住的话,记得背着降落伞。阿拉伯刀片是一座由Claudio Catalano设计的多功能塔。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植物的造型,将形态各异的建筑单元合而为一。它将设有数个住宅区,一家酒店和一个商业中心。

钻戒旅馆和阿拉伯刀片

阿联酋阿布扎比表演艺术中心由英国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设计。该中心是Solomon R Guggenheim Saadiyat岛文化区项目的核心部分。这座令人难以置信的建筑坐落在270公顷的地块上,目前所展现的还只是“冰山的一角”,建成后将容纳一座音乐会堂、一座表演大厅、歌剧院和两座戏院。这座表演艺术中心高62m,总席位达到6300个。表演艺术学院将把它作为新家。哈迪德在谈及中心的设计时说,建筑的雕塑形制将“从文化区线性交互的行人道中崛起,是一个有机的组织,不断地萌发出连续性的网络结构。”作为普里兹克奖的得主,哈迪德的这座建筑将和安藤忠雄、让·努维尔和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建筑站在一起。 她表示:“它就像一阵风拂过场地,建筑的复杂性不断增加,高度和进深也在增加,表演空间的体量有了多个层次。就像藤上长出水果一样,这种结构面朝西边,向海面延伸。” 

“0-14塔”由Resier、Umemoto和Rur连同迪拜的开发商Shahab Lutfi一起设计的。这幢建筑为迪拜商业海湾而设计,高22层,双层墙面,最外层的墙面用40厘米厚的穿孔混凝土浇筑而成。两层墙面之间一米的间距创造出一种灯罩的效果,可为整个建筑降温,在这一米的空隙内设计师通过结构和暖通的独特处理使其形成”烟囱效应”,以供整个结构主体的空调系统循环,降低能耗。

阿联酋阿布扎比表演艺术中心和“0-14塔”

迪拜航空大厦商务酒店建筑标高376.6米,共70层,包括地下二层,裙楼六层,塔楼2栋,总建筑面积约为298312平方米。合同总金额为1.4亿迪拉姆,约2.67亿元人民币。

迪拜的沙玛控股公司(Sama Dubai)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建造了一座拜伊斯坦布尔塔,伊斯坦布尔塔是包括一个含有办公室区、商业区、饭店、居住公寓和屋顶房间的综合性的双重塔。开发商是迪拜的沙玛控股公司(Sama Dubai),造价5亿美元。如果完成,它将成为在土耳其中最高对建筑物。1号塔103层,高300米,2号塔81层,高250米。

迪拜航空大厦商务酒店(左和中间)和伊斯坦布尔塔(右)

迪拜的建筑

迪拜的建筑

2008年,美国连线杂志报道,该媒体列举了人们构思却尚未实现的九大超级摩天大楼,这些建筑有欧洲第一楼,高达2英里的“终极塔楼”。其中包括尚处于建造之中的芝加哥螺旋塔,还有以前夭折的希特勒世界首都“日耳曼尼亚”以及世界上最大的“烂尾楼”——朝鲜平壤柳京饭店等。 

朝鲜平壤柳京饭店位于朝鲜平壤,这是一幢未完工的摩天大楼,整体结构成三角金字塔型,斜面角度为75度,共105层,高330米。据称,柳京饭店原计划成为拥有3000间客房的超级大厦,并成为全球最高的饭店之一,计划于1989年开始营业。然而自从1982年开始建设之后,1992年完成结构工程后便一直停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烂尾楼”。目前,这仅是一座混凝土空壳结构,未安装窗户以及外墙模板,更没有任何内部装置。其实这座饭店是冷战时期的产物,最初预算是7.5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国战败结束,最终纳粹建筑师艾伯特·史皮尔的宏伟建筑计划也未实现,史皮尔是希特勒的御用建筑师,他提出了重建柏林的构思,计划建造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亚”。和前苏联宫殿一样宏伟华丽,日耳曼尼亚有3英里长的林荫大道,一排巨大的建筑物。充分展现了希特勒的独裁专制思想。

迪拜是世界建筑上的一个传奇。十几年前,迪拜还是中东地区一个貌不惊人的城市,但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被誉为“梦幻城市”。“世界第一高度”、“世界上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上最豪华的地铁”,关于迪拜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世界第一高度”指的是迪拜塔,于2004年9月21日动工,总建筑师是芝加哥SOM公司的亚德里安·史密斯。迪拜塔的最终高度一直是个谜,从承包商的计划可以得知,高度被建议在818米,迪拜塔在2008年9月1日高度达到了688米,160层,已经超越波兰华沙电台广播塔(高646.4米,1991年倒塌),而成为历史上世界最高的结构建筑。然而,“世界第一高度”的争夺异常惨烈,迪拜塔尚未峻工,其他城市已经跃跃欲试,计划打造世界新高度。环顾全球,建筑师们纷纷提出各自宏伟的建筑工程设计计划,向迪拜塔的纪录发起有力挑战,他们中有的追求高度,有的追求风格,有的注重环保,但这些建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外观新颖、别致,让人过目不望。以下是在建或即将开工的十座最具特色的摩天大楼。它们设计超前,结构环保,弥补了高度上的不足。 

上海塔就是其中之一,上海塔(Shanghai Tower,以前称上海中心)有一帮备受全球关注的“好邻居”,它紧挨高约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截至2009年,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世界上第二高的已竣工摩天大楼,仅次于台北101大厦,后者的高度为1670英尺(约合509米)。另外,上海塔还毗邻高达421米的金茂大厦,金茂大厦是世界上第五高的建筑。上海塔的高度632米,超过上述三座摩天大楼——对于一片曾被规划用作高尔球场的土地来说,这一结果并不算糟糕。在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设计中标后,上海塔将从环球金融中心吸取一些美学经验。同芝加哥螺旋塔一样,上海塔的外立面亦可变化,顶部可以相对于底部顺时针旋转90度。

著名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设计的芝加哥螺旋塔高度将达到610米,这是一座正在建造的纯住宅摩天大厦,位于美国芝加哥市中心。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和瑞典HSB旋转中心都出自这位建筑大师之手。卡拉特拉瓦的目标是给芝加哥这座城市夺回一座奖杯:国际绿色建筑认证“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LEED)金奖。“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证书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制定的北美标准,主要衡量建筑的可持续性和设计中的生态方法。为了实现既定的金奖目标,芝加哥螺旋塔具有一系列深受“大地之母”赞赏的特点:循环雨水用以浇灌景观,利用河水去帮助保持大楼凉爽,可容纳数百辆自行车的空间,驱赶候鸟的特制玻璃;规划中的公园区和地下停车场,由于它们不必使用空调,因此可以节省能源。芝加哥螺旋塔可以使大楼外立面旋转360度,令其成为世界上一座独特的摩天大楼,预计将在2012年竣工。

上海塔和芝加哥螺旋塔

莫斯科联邦大厦独特的外形是根据船的风帆设计的,事实上,它是由两座塔楼组成,即506米高的东塔楼和242米高的西塔楼,几条通道将它们连了起来。东塔楼将用作办公场所,西塔楼将用作酒店和公寓,两个塔楼的顶部均设有360度观景台。联邦大厦距离克里姆林宫不到2.5英里,竣工后将成为全欧洲最高的建筑。 

你如何知道摩天大楼能有多高?因为相关规定不允许大楼高过周围的山顶,设计单位不得不将其缩短。香港国际贸易广场就曾遭遇这种尴尬:根据最早的设计方案,楼高近579米,但为了不违反规定,后来被迫降至490米。尽管如此,国际贸易广场建成后仍将是香港最高的建筑。大楼地下的购物商场已经投入使用。一旦工程全部竣工,它还将用作办公大楼和饭店。届时,丽嘉酒店将在国际贸易广场地上427米处的大厅开门营业,由此成为世界上最高的酒店。

联邦大厦、国际贸易广场和广州电视观光塔

广州电视观光塔是在以鸟巢为代表的中国建设浪潮的大背景下诞生的。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一亮相即好评如潮。如果从底部到针状物计算,广州电视观光塔的高度估计在610米,令其成为世界上第三高的建筑,仅次于迪拜塔和美国北达科他州KVLY-TV电视发射塔。广州电视观光塔是双曲面结构,意即它通过其外形构成结构的完整性,正如高架渠或桥梁的拱顶的作用一样。大楼中间和屋顶有两个露天的观景台,整栋建筑共有37层高,分别用作旋转餐厅、艺术空间、会议室、商店、电影院以及广播设施。

阿尔哈姆拉塔(Al Hamra Tower)的每座办公室都有一扇窗户,给办公人员留下俯瞰城市美景的空间:整座大厦将科威特城以及阿拉伯海湾的美景尽收眼底。从外面仰望阿尔哈姆拉塔,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其曲线面纱般“雕刻”外形与类似高度的摩天大楼截然不同。阿尔哈姆拉塔系出名门,由设计迪拜塔的SOM建筑事务所一手设计。它将用作科威特城的办公大楼,其中最下面的5层辟为购物天堂,11层作为停车场,将购物商场和大楼一分为二。同加拿大的“弓”一样,阿尔哈姆拉塔也被一个名为“天空大堂”(Sky Lobbies)的双层观景台分为三个区域。竣工后,它将成为科威特城最高的建筑,预计将达到412米。 

中钢国际广场的外观似乎会强化办公室白领作为“忙碌蜜蜂”的形象,事实上,这也是这栋大楼最酷的特点。其蜂巢状外部结构起到了两个重要作用。首先,作为承重结构,帮助调节光线和热量进入大楼内。通过利用五个大小不同的六角形窗户的交替外形,国际广场的房间可以获得充足的阳光,同时保持合适的温度,夏天不需要空调,冬天不会有太多的热量流失。缓解一栋数百英尺高建筑的散热和供热压力,将大大降低中钢国际广场的能耗。其次,由于蜂巢状部结构起到大楼支撑物的作用,意味着大楼内部不需要保留广阔的基础构架,从而腾出更多空间用作其它用途。中钢国际广场毗邻一个88米高的住宅公寓,这栋公寓将采用类似的蜂巢状外部结构。大楼高达358米,预计将在2012念完工。

阿尔哈姆拉塔、中钢国际广场、当威尔大厦、比克曼大厦和“弓”

    美国纽约的当威尔大厦(Tower Verre)设计方案最早被提出来的时候,因其超前的有角设计,以及它超过克莱斯勒大厦的事实,高度有352米。这一设计方案遭到曼哈顿人的坚决反对。不过,经过重重波折,海尼斯房地产公司最终获得建造这栋建筑的权利,威尔大厦将于明年开工建设。一旦竣工,它将包括大片艺术空间,成为纽约现代艺术馆的一部分。最上面的几层将作为豪华公寓和酒店房间。大楼的双子塔尖如钻石般透彻,有人认为它将对纽约现代艺术馆的艺术品起到有益的补充。 

美国纽约地比克曼大厦(Beekman Tower)的外观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特立独行之感,设计风格类似于法国鬼才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的一些标志性作品(位于布拉格的“舞楼”就是他这种风格的集中体现)。在你注意到小小的细节之前,恐怕很难发现这种风格。比克曼大厦不锈钢外立面呈现出宜人的波状结构,这一切要归功于其错落有致的单元结构形成的外观。外部曲线直抵不规则地面,尽管从远处看外观几无差别,但大厦每一层都有其独特之处,绝无雷同。比克曼大厦的外立面并非这栋建筑唯一迷人、奇特之处:它还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共存的形态——大楼最底下的6层正在修建一所公立小学,大楼本身还包括零售空间,附近纽约市中心医院的办公场所及各种不同规模的公寓。实际上,楼内的设计更加沉稳。比克曼大厦外观设计出自盖里的手笔,但他并没有触及内部结构。盖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不喜欢专注于生活方式的建筑。我之前的一代建筑师习惯于设计一切,但我不喜欢。”

加拿大阿尔伯达省卡尔加里市的“弓”(The Bow)这一名称来自于该建筑独一无二的曲线造型。竣工后,它将成为卡尔加里市第一座钢结构摩天大楼,这种结构意味着“弓”所用的建筑材料将大大减少,因为钢构架消除了在承重墙体上建大量更为虚弱的支撑的需要。另外,它还将是卡尔加里市最高的建筑,福斯特建筑事务所的设计团队会把它打造成为一座环保、可持续性建筑。“弓”楼高约18层,分为商业区、购物区和休闲区等三个区域,南向中庭横跨整个“弓”的外立面。外立面将大厦内部完全暴露于充足的阳光下,到了冬季帮助大厦保持温暖舒适的环境。“弓”独特的玻璃结构有利于光线进入,从而将能量保存起来,这意味着它可以利用更多自然光照,少用人工光照。尽管“弓”的高度只有774英尺(约合236米),并没有资格在全球一百座最高的建筑名单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它却是环保建筑思想的典范之作。 

2008年5月建成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不仅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36千米,而且还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桥梁之一。由于杭州湾气象复杂多变,台风、龙卷风、雷暴等突发性小范围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因此这座大桥采用了预制化、变海上施工为陆上施工的施工方案,突破了设计决定施工的理念。在大桥的修建过程中,预制吊装的最大构件是长70米、宽16米、重2180吨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最长的构件则是长84米、直径1.6米的钢管桩。为了减轻海水中氯离子对大桥钢材和混凝土的腐蚀,保证大桥具有100年的使用寿命,设计者还专门研制了一套防止海水腐蚀的方案。 

135米高的弧形结构跨过伦敦新温布利体育场的上空,支撑着整个体育场的北部穹顶和60%的南部穹顶。直径6.7米的空心拱柱由500根焊接在一起的钢筋构成,对于观众来说,这意味着体育场内没有一根立柱,无论他们坐在体育场内9万个座位中的哪一处,视线都不会受到任何阻碍。电脑系统通过监测太阳的方位来控制面积为1.6万平方米的可收缩房顶,保证光线和新鲜空气能够到达每个角落,将比赛环境控制在理想状态下。另外一个人性化的特色在于:体育场内的马桶数量高达2600个,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一座建筑能够与其相比。 

美国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的设计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南极气候的研究上,而不用耗费大把时间去除雪。当遇到速度超过24千米/小时的大风时,雪会被吹起,飞过翼状的考察站上空,而不是被吹到考察站上方,从而节约了每年除雪必需的6万升燃料和1500小时的人力。根据电脑模拟的结果,考察站将在大约15年之后为大雪所覆盖,因此考察站的每一根支撑柱都带有支撑力为50吨的液压千斤顶,能够将考察站整体升高7.3米,从而使考察站的运行年限再延长30年,并且同样无需为除雪而头疼。在建成9年之后,最后一批科考设备已于2007年1月份安装完毕。 

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作为全球超级工程之一,在工程规模、科学技术和综合利用效益等许多方面都站在世界级工程的前列。它不仅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将为世界水利水电技术和有关科技的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三峡工程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整个工程由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组成。设计正常蓄水位l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大坝坝顶总长为3035米,坝高185米,总装机容量为1820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三峡工程设计总工期l7年。三峡工程建成后,荆江河段两岸地区的防洪标准将由目前的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并为洞庭湖区的根本治理创造条件;为经济发达、 能源不足的华中、华东地区提供可靠廉价的电能,每年约替代原煤4000万—5000万吨;显著改善长江宜昌至重庆660千米的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通重庆,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目前的约l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到35%—37%,同时,因三峡水库的调节,将大大改善长江中下游枯水李节肮运条件。另外,有利于促进水库渔业、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 

21世纪环保和绿色成为科技生活的主题,越来越多的人崇尚环保和绿色。于是很多绿色的创意孕育而生。如果将“绿色”作为建造材料的一大特征,“绿色”势必要贯穿整个设计过程或者成为设计的基础。图上的这个可持续社区在设计上具有完美主义色彩,每一层、每一个方位甚至每一个维度都包裹着“绿色”外衣,可谓将可持续性进行到底。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莫比乌斯带,社区内所有建筑完美地交织在一起。如果能够自己种植的话,我们还用花钱购买或者建造房子吗?这绝不是在天方夜谭,我们确实可以像种庄稼一样种出一所房子。图上这个外表奇特的房子名为“神奇树屋”,它能够随着时间自行生长。“神奇树屋”的生长过程是这样的:大型树木慢慢交织在一起形成基本结构,藤本植物等相对较小的建筑材料则用于创建更为细致的连接和天篷。随着时间流逝,我们将得到一个在某些方面可预见,某些方面又不可预见的有机住宅,最终成果会因利用植物生长这种方式稍显不同。

仿生建筑是21世纪建筑学领域的一项新运动,仿生建筑学理论结合了生物学、美学和自然界中的科学规律。仿生建筑学把人类的建筑结构、建筑功能、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了结合和搭配。据专家介绍,目前的建筑仿生学的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城市环境仿生,建筑功能仿生,建筑形式仿生,建筑内部结构仿生。上海的仿生塔是比较有名气的一栋仿生建筑。上海的仿生塔高达1000米,楼身被数个人工湖围绕。这种设计效果不仅和周围的湖光山色起到美观的效果,更是考虑到人造湖水能够吸收地震的震动波,减少大楼的晃动。整座大厦将以每25层为单位,划分成12个单元区域,每块区域都设有旅馆、公寓、商场和绿地。另外,每个楼区之间都有空置的防火层隔离,专门用来防止发生火灾时烟雾的聚集。大厦通体镶嵌玻璃加铝合金,透过开启特殊的拉板装置可以导入新鲜空气,保证大厦内部良好的通风情况。

 

上海仿生塔

可自行生长的有机住宅(左)和可持续社区(右)

虽然现在只有拉斯维加斯考虑建造“摩天农场”,但是,“摩天农场”的理念已被全球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工人和开发人员所关注。“摩天农场”的好处很多。可把粮食生产带到城市中心,还是解决运输费用和能量消耗等问题的好方法。垂直建筑最小化了建筑物的占地面积,最大化了内部生产区域,以及创造用于作物不同生长环境的多层空间的可能性。面对日趋严重的全球变暖问题及城市人口剧增之势,建设摩天大楼一样的垂直农场,既可为大量居民提供饮食所需,又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从而给地球降温。一座30层楼高的农场,一边生产水果、蔬菜和谷物,一边产生清洁 能源,净化污水。估计每个垂直农场能为5万人提供饮食所需,约150栋此类建筑物便能使纽约市自给自足。利用现有的绿色建筑系统,垂直农场将能实现城市环境的净化。 

虽然,现在,很多人认为这种项目的造价高得令人望而却步,但是,科技的发展,也许不久,你就会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发现一座摩天农场。这座可持续发展摩天大楼不光像照片上一样表面是绿色的,而且还建有大量光电板,自然通风设备,以及沼气生成工厂。这一设计最特别之处之一是它通过外部走廊邀请公众体验大楼温室,同时,这些走廊还是通向大楼一侧的饭店和其他公共单元。

摩天农场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在构想垂直农场。21层的垂直农场可能和588英亩土地的生产力相同,每年可产出1200万颗莴苣。能为400万人供应足够粮食的垂直农场可能有一天会为我们解决潜在的全球粮食短缺问题。建造21层的垂直农场预计需要4500万英镑,每年经营农场需要投入270万英镑。

垂直农场

“大蝴蝶”

比利时设计师文森特·卡莱鲍特设计的“大蝴蝶”有望建在纽约的罗斯福岛上。“大蝴蝶”高达600米,它有132层高,能够为城市发展农业提供足够的空间饲养牲畜、家禽,种植28种不同的作物。同样,它也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居住和办公。它的每一层都将被居民们用来发展各种农业,甚至墙壁和天花板都可以被当作菜园种植蔬菜。这只“大蝴蝶”有两个主塔,围绕着主塔的是巨大的温室,并且这两个主塔通过两只由钢铁和玻璃制成的翅膀连接起来。它在冬天用太阳能保温,这些热能来自两只巨大的翅膀积聚的热能。在夏天利用自然通风和植物的吸收来保持室内的凉爽。室外的垂直建造的花园将会吸收很多雨水,然后将这些雨水与室内的液体垃圾混合,通过有机处理,这些水可以再一次在农业上使用。设计师卡莱鲍特因为它的古怪设计被人们所认识,而他最近的计划是设计一个漂浮的自给自足的城市,它的外形就像飘在水面上的一片巨大的睡莲叶子。这个睡莲叶子的方案是为应对将来海平面的上升而设计的,而“大蝴蝶”方案是为了解决在人口不断爆炸的情况下粮食短缺问题而设计的。他表示:“全世界城市人口在2009年大约有31亿,而到2025年将会上升到55亿。生态城市的目标就是在城市里发挥出农业的功能,重复利用自然资源和生物降解各种垃圾。”

2006年,澳大利亚提出要建一座“太阳塔”,这座高达1000米的“太阳塔”发电容量达到200MW,足够20万户家庭使用。“太阳塔”投入运行之后,每年可以减少至少90万吨温室气体CO2的产生。“太阳塔”技术原理如下:太阳对“太阳塔”底部圆盘状集热器中的空气加热,由于“烟囱效应”,集热区域的空气被太阳辐射加热后便向塔底部流去,在塔内集中并形成一股向上流动的强大空气流,热气流沿着“太阳塔”这根“烟囱”继续向上升,推动塔内特别设计的一组32台每台发电容量为6.25MW的涡轮,产生电力。塔底入口处空气温度为70℃,空气流速为15m/s,塔顶空气出口温度为20℃。到了晚上,白天积聚在热能存储单元中的热能,此时开始释放出来,继续推动涡轮旋转,因而“太阳塔”可以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

巴林世贸中心是世界上第一座带有风力发电机的摩天大厦。在它两栋高240米的双子楼中间,悬挂着3个功率12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单元,这些直径29米的发电单元于今年4月建成,能满足大厦15%的电力需求。为了获得最大的能量输出,锥形的双子楼之间形成了一个风道,产生的负压区能吸进更多的空气,这种向内吸的效果能将到达发电单元的风速提高30%。此外,风道还能将进入的风的角度向上增加45度,使风与发电单元扇叶之间几乎成90度角—这也是产生电能的最佳角度。

迪拜集中了世界上众多最有趣建筑,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目前计划建立一座将比迪拜更特别的“Masdar”城,在这里完全实现零碳、零排放、零汽车,如果你觉得“零”还不够,看看造价中的“零”吧——22,000,000,000美元。这里将比迪拜拥有更多激动人心的建筑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城市核心地带的城市总部,占地13万平方米。除了将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外,这还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净能源建设的建筑。巨大的太阳能光伏阵列安置在屋顶上,能提供建设和每天使用的能量,事实上,该建筑将首先建造屋顶,再利用屋顶聚集能量用于组装和建设总部的其余部分。这座尚在建设中的城市于2008年2月开工,计划于2016年完工,届时将入住1500家企业和5万居民。从已成型的设计规划图看,它充满了好莱坞科幻大片般的宏壮未来感:沙漠中圈地6万平方公里;城外围覆盖着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城内以便捷公交系统替代小汽车;以风能、太阳能农场、种植园等保证自给自足……

发电大楼

    据美国《探索》杂志报道,飘浮的城市能够成为“气候难民”的避难所吗?一座巨型建筑能够容纳100万人吗?海上石油钻井又能否成为游客趋之若鹜的豪华酒店?所有这些问题无疑都在考验建筑师的胆识和创造能力。目前,全世界的建筑师正在不懈努力,试图通过实践的方式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面对全世界人口总数不断增多这一不可忽视的现状,他们正在突破想象极限,让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最终实现在不进一步破坏大自然情况下为人类提供栖息地。文中,我们列举了建筑界的幻想家提出的一系列最鼓舞人心同时也最为牵强的想法。虽然可能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但这些想法却让我们拥有一个一瞥未来可能景象的机会。 

沙漠城市阿布扎比总人口超过80万,依靠5个巨型脱盐工厂获取淡水,新鲜水果和水彩则依赖进口。意大利建筑设计事务所STUDIOMOBILE表示,所有这些均可以通过其设计的垂直海水农场加以解决。在这项宏伟的建筑项目中,5个“茧状温室”将被安装在中间的一根柱子上。在每一个“茧”内,海水将被转换成水蒸汽,起到为温室冷却和加湿的作用,除此之外,海水还可以通过被蒸馏方式产生淡水。虽然海水温室的创意已在几个小规模试验项目中进行测试,但STUDIOMOBILE的提议却让这一想法得到戏剧化升级,即朝着超大规模道路迈进。

“探索”建筑事务所(Exploration Architecture)也非常喜欢海水温室这个设想,但这一想法的“野心”还不足够大,没有让“探索”产生浓厚兴趣。为此,这家建筑事务所提出了一项更引人注目的提议,在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建造一个太阳能发电站并与一个海水温室“协同”作战。这种“双管齐下”不仅可以提供清洁能源,同时也可以起到灌溉作用。“撒哈拉森林”项目可以在低海拔的沿海区付诸实施,在这一地区,利用管道运送海水并不是一件难事。所获得的海水用于海水温室以及一项聚焦太阳能作业——通过折射将阳光聚焦到装满水的锅炉上,进而推动蒸汽动力涡轮。蒸馏产生的废水将被用于灌溉周边地区,让沙漠重新成为一个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棕榈树的绿洲。 

茧状温室和撒哈拉森林

如果人类将继续在这颗星球的表面扩张下去,在此过程中,森林和山脉将面临被夷为平地的威胁。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可持续设计公司Timelinks指出,我们并不一定要环境遭受如此厄运。据悉,Timelinks为迪拜设计的古巴比伦式金字塔之城——Ziggurat,能够让人类、自然与现代技术完美地融合在一个建筑内。Ziggurat底座占地面积大约为1平方英里(约合2.5平方公里)。Timelinks表示,这座金字塔之城最多可容纳100万人。在Ziggurat,居民可利用一个公共交通系统从住处前往公司,即部分使用电梯,部分使用有轨电车。清洁能源的获得将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其中包括利用下水道污水穿过管道产生的动能的发电机。如果厌倦了Ziggurat的生活,居民还可以走出这座金字塔之城上演冒险之旅,探索周围未被破坏的生态系统。

迪拜金字塔之城和能量中心

自步入新千年以来,韩国政府便采取了一项高明的规划策略。根据规划,容纳大量住宅群和办公室的所谓“能量中心”将建在令人垂涎的理想区域,同时鼓励在其周边建设新的城市。为了在距离首尔20英里(约合32公里)处打造一座全新的城市,荷兰建筑师事务所MVRDV提出了建造一个小山般建筑群的想法。这个建筑群将与周围的湖泊和森林融为一体,体现人与大自然的一种和谐。这座新城就是“Gwanggyo能源中心”,其最大特征就是梯田状的建筑,每一层的外侧建有花园,让所有居民都可获得一个室外活动空间,种植自己喜欢的花草。此外,花园这种设计也为这座自给自足的新城披上了一件绿衣。 

在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及其合伙人提出的另一个想法中,5座连成串的山顶小镇将装点保加利亚的海岸线,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到此度假。福斯特等人提出的设想名为“黑海花园”。游客可以从高速路上驾车而来,抵达后将爱车停在村口处的地下停车场。在此之后,他们可以搭乘电动豪华巴士、共用自行车或者徒步游览美丽的自然风光。据悉,这些山顶小镇街道狭窄,人行道两旁绿树成荫,花草茂盛。游客下榻的客房位于山坡,屋外建有阳台,可以享受充足的阳光。海岸的边缘建有码头,除了充当连接广阔海洋的纽带外,码头也是一个不错的聚会场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建筑师崔悦君(Eugene Tsui)曾提出为奥克兰修建一座610米高的摩天塔的想法。但对于这一具有“野心”的想法,官员们却表现得有些畏缩,在他们看来,周围的一切将会因为高塔的出现成为“侏儒”。在此之后,崔悦君决定将实施摩天塔建造计划的地点从美国搬到中国,并最终敲定中国南部生机勃勃的港口城市——深圳。摩天塔将建在一座人工岛上,周围被用于过滤污水的红树林沼泽环绕,顶端将安装巨大的风车。摩天塔能够为周围地区提供清洁能源,顶层将建有餐馆和了望甲板。崔悦君说,中国官员此前未能考虑到深圳的快速发展所要付出的环境代价,摩天塔将成为深圳谋求更理想未来的一个生态学符号。

 

黑海花园和深圳摩天塔

Lilypad项目可能是人类低历史上最复杂、思想最超前的绿色设计项目了。它被建设成为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城市,可漂流在大洋中,是援救天灾而导致海平面升高使得人们流离失所的解决方案。通过结合热能、潮汐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多种技术为自己制造能量。而且容量很大,可容纳约5万人正常生活。这种三维的大厦设计还创造了小山和河谷,以及休闲、商贸和住宅区,从而创造一个有机的复杂体,还真像人们安度一生的好地方。

漂浮的城市

福斯特建筑事务所的水晶岛(Crystal Island)项目日前刚刚从莫斯科当局获得初步设计许可,将在离克林姆林只有4英里半的纳加蒂诺半岛上建造。水晶岛高457米,是一座实现自给自足的城市,占地面积0.96平方英里,是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的4倍,将拥有多种用途。这座巨型建筑物有900套公寓,可供3万人居住,同时还拥有3000个酒店房间,设有电影院、剧院、购物中心、健身中心和容纳500名学生的国际学校。从300米高的观景平台俯瞰,游客可以看到莫斯科大街小巷。建成后,莫斯科水晶岛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中庭之一,这个中庭将在夏季开放,届时可以调节大楼内500英里高处公共空间的温度。

 

莫斯科水晶岛

在一些被抛弃的建筑正祈求改头换面时,我们为何还要不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打造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呢?目前,莫里斯建筑事务所正将目光投向距墨西哥湾海岸几英里处一个废弃的石油钻井平台,希望将它打造成一个度假胜地。建筑师表示,这一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巧妙地体现了我们对化石燃料的一种厌恶,同时为潜泳、钓鱼和航海提供了一个酷劲十足的场所。风能和波浪能将负责为这个度假胜利提供电力,客房的设计则从藤壶身上获得灵感,依附在船只一侧,并且拥有在遇到恶劣天气时可以收回的阳台。

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大师崔悦君打算在人口密集的旧金山市建造一座高达3200米的圆锥形“终极塔楼”,它将有500层高,底座直径达1829米,能容纳100万人同时居住,造价估计高达150亿美元。尽管它目前仍处于构想阶段,但崔悦君更希望未来世界各地任何一个高密度的大城市都可以建一座这样的“终极塔楼”,从而彻底解决住房问题。这座“终极塔楼”的高度几乎是阿联酋迪拜市目前正在建造的807米“世界最高楼”的4倍。从设计图看,这座“终极塔楼”的形状呈一个巨大的圆锥形,矗立在旧金山市海湾附近,四面被一片湖水环绕。据悉,圆锥形外观是从动物世界最高的建筑、非洲白蚁巢穴形状受到启发,并按照空气动力学设计的,令它虽然极高但依然能保持稳定。“终极塔楼”的内部能源设施全部按照仿生学原理而特别设计,令整座塔楼就像一棵树,可以直接从四周的湖水、阳光甚至空气中吸收水和能量,从而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 

据悉,“终极塔楼”四面被湖水环绕,而设计师崔悦君从树木从根须吸收水分并运送到树顶的原理受到启发,设计了一种类似的装置,从而可以自动地将塔楼底部的湖水运送到塔楼高处。同时,“终极塔楼”表面覆盖光电太阳能吸收板,从而将阳光转化为塔楼所需要的大部分电能。而且,“终极塔楼”还将使用一种“大气能量转换系统”,利用塔楼顶部和底部的气压差来发电。此外,风力涡轮发电机也将利用风力为塔楼提供辅助电能。据设计师崔悦君称,整座“终极塔楼”就是一个大型的生态系统,如同一座“活着而且会呼吸的建筑”。在这座“塔中城市”里,居民将可以享受到非常好的生活质量。“终极塔楼”总计有144部电梯,围绕在塔楼的外围。所有电梯利用压缩空气产生垂直推动力,令电梯速度可达到每小时13英里,只需要9分40秒就可以从底层到顶层。此外,“终极塔楼”塔身的窗户都带有特别设计的空气动力学风帽,从而将自然风引入塔内,使塔楼内的空气保持新鲜。同时,塔身还安装无数面反射镜,可让阳光直接照射到建筑中。“终极塔楼”每层都将修建开放式的花园阳台,供塔楼居民休闲散步。塔楼的电动车都由丙烷和氢气驱动,从而完全避免了内燃机或者有毒废气排放。

变石油钻井为度假胜地和终极塔楼

 

X-Seed4000

日本东京计划建造“X-Seed4000”摩天巨塔,高4000米,共800层,底部直径达6000米,这座由日本大成建筑公司设计的山体形建筑物将可能坐落在东京,可容纳500,000到1,000,000人居住。这座蕴涵着未来环境保护主义的建筑物将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巨塔的电力将来自于太阳能,并且能根据外部天气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室内的灯光亮度、气温和气压。由于X-Seed 4000占地面积巨大,再加上东京地皮资源的紧缺和地价的高企,因此它极有可能被建在海上。如果这座建筑物建成,那么它的高度将超过日本的最高峰—富士山(海拔3776米)。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座“人造山”,X-Seed 4000塔预计将会耗资数千亿美元,相当于不少经济发达国家全年的财政预算。建造这座摩天巨塔需要至少十年的时间,根据设计,该摩天建筑中居民主要生活在2000米以下的楼层中,更高的地方由于空气寒冷,可能会被建造成滑雪场等设施。它的设计模仿富士山形状而建,但要比富士山高213米。依据日本大成建筑公司的设计蓝图,“X-Seed4000”将成为东京的城中城,一旦建造成功,它的高度将是美国纽约帝国大厦的9倍之多。但是这个庞大的建筑却是建筑工程的白日梦。如果要在地震频繁发生的日本建得安稳,最好建在海上,而不是建立在陆地上。而“X-Seed4000”摩天巨塔的建筑计划能否实现,也引起了许多人的置疑。 

从图片上看,我们可能认为MAD建筑师事务所一定是疯了。但实际上,他们设计的星城不但在技术层面上非常复杂,而且从审美角度来说,也非常具有超现实主义味道。对于这样一种建筑设计理念,我们没有理由不大力推荐。外表有些怪异的星城占地面积非常小,在结构上可谓将几何学发挥到极致,所有这些特性让它们更容易实现“自给自足”。简单地说,星城不会成为所在城市或地区的一种负担。它们被誉为完全做到可持续性的建筑,能够以自治城市身份投入运转同时只会选择性地与它们所处环境相互影响。

自给自足的星城(左)和地热蘑菇(右)

10年、20年甚至50年后地球上的大城市会变成什么样?这种被称为“地热蘑菇”的建筑从地球深处吸取热能和水,造型奇特的“雾花”从空气和海藻中吸收水分,再将之转变成氢气,当作燃料。但是,因为这一设计实在是太奇特了,所以很多人可能认为它是真正可行的。

“碳中和”就是现代人为减缓全球变暖所作的努力之一。利用这种环保方式,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科学家们就设计出一种叫碳中和可持续金字塔生态城。我们很难想象这座大型金字塔生态城有能力容纳700万人,甚至超过美国一些规模最大的城市。竣工之时,金字塔城将最终成为一座真正的城市,其公共交通网除了在水平线上纵横交错外,垂直空间也将成为它们的“领地”。在设计上,金字塔城能够做到碳中和,所消耗的大部分能量来自外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其外部大部分区域均被太阳能电池板覆盖。

碳中和可持续金字塔生态城

地球上的土地资源已经越来越少,未来的居住城市只能向海洋、天空、地下发展。生活水下如何?现在摆在未来学家面前的问题不是“如何才能做到?”,而是“什么时候开始做?”因为事实上,人们已经开始生活在水下了——虽然不是“海底2万里”。比如,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海底旅馆Jules Undersea Lodge位于水下7米,可以为游客提供海洋中过夜的奇妙享受,透过圆形玻璃窗观赏海底生物美景。当然只要他们不打开窗户,房间中绝对能保持舒适的温暖和干燥环境。

火星改造

人类对于更多空间的探索早在殖民化时期就上演过,也早在那时,就有人开始幻想当占领了地球的所有土地后,是否能去合适的行星上继续开拓居住空间。多年来,科幻小说、漫画作者都为我们提供了生活在其他星球的无限想象的空间。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未来生活最终目标应该是离开地球,生活在另一个星球上。至于我们的后代只是偶尔去小行星上度假,还是在银河系某处租了个单身公寓,这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当我们的火箭飞船技术可以达到在宇宙星际间快速自由穿行时,这一切都将成为现实。

 人类历史上最极端的工程项目恐怕将在火星上展开。过去几十年间,各种各样的方案浮出水面,欲将距离地球最近的邻居变成更适于人类居住的地方,也就是说地球化。毋庸置疑,此类工程的规模将无比庞大——科学家可能会改变彗星运转轨道,令其撞击火星以带来海洋所需要的水浇灌水藻,提高火星大气中的含氧量。其他方案还涉及将几面巨大的镜子安设在地球轨道,将阳光折射到火星极地冰盖,从而释放出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启动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