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长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2:01:01
我国基础课程改革面临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基础课程改革面临的若干问题思考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毕  诚
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国内社会变革和国外文化教育变革的双重压力。要适应教育变革和未来人才实力竞争的需要,我们的教育必须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尽快实现由以知识为本位的学历教育向以人为本位的科学教育的历史转变。在这种背景下,我就基础课程改革发表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批评指教。
一、理论问题
在社会大变革、教育大转型时期,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首先必须明确课程改革目的是什么?对目的意义的认识水平关键取决于对教育理论创新。
1.什么是教育? 由哲学层面的各种关系性教育功能认识到实证科学的本质性研究,正确揭示教育新理念的深刻内涵,是当前教育理论创新的重大课题。我国教育理论急需创新,研究主体和研究模式急需变革,那些没有科学理论根据和没有通过实证科学实验的教育理论应该休息了。
2.教育理论创新,必须回答我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如何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精神在教育实践上的要求,树立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的新观念,正确认识教育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存在必然关系。
3.教育理论创新,必须说明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社会的那些意见确实反映了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我们应该如何引导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健康发展?
4.实事求是看待中国的国情,正确估价我国经济到底能够给予教育发展多大的能力,并由此确立教育的公平性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社会、国家的教育利益,正确分析课程改革最大的受益者是谁,课程改革要通过什么样的有效途径促进人的发展,促进教师发展等问题。
二、政策问题
正确的政策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本保障。革故鼎新需要付出成本。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于国家教育政策创新要提供必要的保证。
1.教育创新是否政策在创新?三级课程开发与管理,从本质上讲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是核心。我国中小学有无能力完成这一艰巨任务?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改革实践的主体,那么人、财、科研的基本条件如何保障?教师科研和教师培训的经费如何保障?
2.国家将课程改革的投入集中在少数专家群体,知识型专家群体能否胜任课程改革的重任?政策如何保证专家的课改研究成果与学校常规教学规范有机结合起来?专家能否与一线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有机整体?
3.国家鼓励出版社进行课程改革项目竞争,如何保证这种竞争的科学性?新教材日益演变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学校变为潜在的市场,学生作为这一商品的直接消费者,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教育政策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课改专家、出版商、教师、学生的关系?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依靠教师培训来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教学要求的适应能力。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什么是教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我国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必须调整,这种历史性调整必须通过两种基本途径来实现:一是大规模培训在职教师;二是大量充实教师队伍新成员。改革教师培训体制和机制,即将出台政策;而教师人事制度改革,问题重重。这些都要付出巨大的教育成本,而谁是这一成本支出代价的主体?
5.教育政策要在优质教育资源有效配置方面拿出强有力措施。由于我国地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占有率和可利用率的差别,它造成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发展上差别越来越大。一方面我们必须考虑,新课改是否有利于缩小还是有利于扩大这些已经存在的差距?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考虑如果新课改主要依靠优质教育资源的支持,解决新课改拉大后的教育发展差距的成本应该由谁来负责?
三、制度问题
课程是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课程改革都是在一定教育制度保障下进行的,如何发挥现行教育制度的政治权威力量,推动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同时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促进教育制度自身变革,这是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必须把握的重大问题。
1.我国教育制度的"政教合一"特点。政治力量的干预存在正负作用。新课程改革决非由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独自把握的,既要依靠政府的强有力支持,又要拒绝政府的非学术性干扰,如何处理教育与政府的关系?外国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表明,在教育决策层到教师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对改革的理解、支持程度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其中教育局长、校长作用最为重大。
2.教育制度都是维护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利益的。国家教育法制、教育政策、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学制体系、行政管理、教育经费、考试制度、质量与效益评价制度等等,都是用来保证教育制度与国家政治利益的统一性的。课程改革不得不考虑国家实际政治利益问题。课程改革所产生的社会问题都需要政治理论和政治途径来解决,教育制度作为政治制度的一部分。课程改革有服从政治权威的一面,同时又必须在维护政治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学术性创新来进一步调整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学历化的高考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核心,也是教育质量评估合法手段。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要取决于学历化高考制度的改革。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评估,是依据课程设计目标的实现程度,属于技术层面的,质量好坏只有教育专家和任课教师达到共识,但在一定的相当稳定的考试制度下,这种专家的学术权威性是极其有限的。如何实现高考制度改革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一致性,从根本上需要教育价值观的社会化变革。
4.教师制度对新课程改革会产生致命的影响。教师培养制度、资格制度、培训制度、准入和辞退制度、劳动制度、人员编制、工资制度、奖励制度、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待遇制度等等,都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素质和队伍建设水平产生重大影响。师德素质的优劣,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学校人事管理模式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等都是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的因素。
四、文化问题
课程改革与文化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创新存在必然联系。课程改革在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应该担负起文化建设、文化创新的历史使命。
1.教育是以传承人类已有的优秀文化成果培养新人的。文化的选择原则是由民族文化自身的亲和力决定的。我国文化根基是什么?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对那些文化具有何种亲和力?我们如何认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建设和主导什么样的先进文化发展?说到底,新课程改革要坚持什么样的文化选择原则?
2.课程改革的本质是文化建设。课程改革必须充分考虑文化的本质和促进先进文化发展的规律。课程改革是手段,促进文化创新才是目的。
一般说来,书本学科知识是文化构成的一个方面,决不是文化的全部。书本教学只能教会学生以更快捷的方式接受前人探索的经验,它无视于前人对经验的探索过程与探索方法。事实上,书本知识教育只能教予人们认识加工了的程式化的已知世界,不能教予人如何探索未知世界,更不能完成先进文化建设重任。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通过课程对知识的取舍完成的。但是,改革教材不是新课程改革的全部。新课程改革很重要的目的之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方法,将学生从已知世界带往未知世界。只有青少年将生命火花照亮未知世界,我国先进文化发展才有希望。
3.要解决我国课程改革的文化建设问题,关键是要实现由知识型教育向科学型教育的本质转变问题。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完全由现代科学创新主导生产与生活的新时代。我国教育能力底下的致命问题不是所谓的教学质量问题,而是教育方向、教育模式出了问题。我国基础教育始终停滞在书本知识范畴,教、学、考书本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全部,而作为科学社会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素养的培养被严重忽视,因此造成我国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出现危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施与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相一致的科学教育,大力加强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4.实施科学教育的必要性。(1)一场波及世界的以科学教育为主旨的基础教育改革运动正在悄然兴起,由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知识型教育向以科学素养为本的能力型教育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20世纪末以来,知识创新和科学技术进步主导着人类社会发的主流,人类社会进入了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新历史。由此,世界各国基础教育也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迈入了由知识为本转型为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新阶段。自美国"2061计划"公布以来,欧美各国都在根据这一计划积极推进教育观念变革,一方面根据"2061计划"提出的青少年科学素养基准,大力调整、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计划;另一方面在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
(2)加强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创新培养,是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与命运的战略问题。
我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这既是对时代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也是对这场经济、社会、科学、文化深刻变革的积极回应。中国科协"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达到1.98%,比2001年增长了近0.6个百分点。但与美国、欧盟国家和日本相比,还处于落后地位。我国男性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达到2.3%,比女性高0.6个百分点。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越大。初中、高中、大专和大学以上不同文化水平公众达到科学素养基本水平的比例依次为1.5%、6.2%、10.7%和13.5%。城市居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为4.1%,农村居民为0.7%。调查还显示,在被调查的14种主要社会职业中,58%的公众认为教师的科学素养声望最高,这一比例与美国的相比要高一些。这也足以反映出公众对教育的期望,对教师的期望。要赶上先进国家的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缩小我国城乡间、地区间、性别间的科学素养差别,需提高公众的受教育程度,这无疑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启动了"985"和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科协于1999年提出了一项为期50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即"2049计划",目标是到2049年使18岁以上的全体公民达到一定的科学素质标准,使全体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并学会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务。这包括科学概念及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世界观、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动手能力三个方面。全民科学教育受到普遍的重视。
(3)基础教育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即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我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教育创新应该冲破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模式。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教育受传统教育观念、考试制度、教育政策和师资素质的影响,学科知识教育至今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在知识性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学科知识教育取代了科学教育,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不占主导地位。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A)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流于口号,其本质尚不能揭示科学教育的本质;(B)教育质量评估依然局限于学生对学科教学知识的标准程序、标准答案的把握程度上,学生被视为解题的工具;(C)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初步成果依然停滞在知识翻新的层面,而且一种以科普和经济性的科技教育也游离于主课堂之外,中小学科学教育被片面理解为科技活动;(D)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升学考试,均注重的是知识性的"分数线",而人才基本素质的"能力线"极其模糊;(E)重理轻文、知识体系分化,自然科学和学科知识教育被误解为科学教育的全部;(G)尽管我国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队伍庞大,但90%的教师只能从事单一的学科知识教学,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不能适应科学教育的要求。(F)科学教育的师资严重匮乏。当前中小学的科学教育课绝大多数都是由学科教师兼任,导致中小学科学教育课不能开齐。这些问题必须解决,旧有的教育理论模式于实践模式必须突破。
五、教师问题
要实现这一根本性转变,关键在于改变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从认知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加强科学教育的骨干教师培训。通过有计划的师资培训,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探索科学教育的规律和人才培养模式,掌握科学教育的基本技能技巧,从而有效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对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效率。
1.什么是科学教育?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本身客观规律以帮助人类有效生存与发展的利器。一般说来,科学教育的主要内涵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这四个相互关联的层次。学科知识教育既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科学教育的基础,是培养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的必要手段,而实施现代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乃是为科学社会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2.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存在偏差。如我国基础教育通常把科学教育定义为"系统的科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而在实际教育中,科学思维很难纳入课堂教学、教材和考试中。因此,在我国学校实际发生的科学教育被简化、划定为单纯的学科知识教育。
3.知识型教育的具体表现为:(1)被动接受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记忆过程,书本知识教育活动被程序化,思维训练方式是封闭的;(2)重教学结果甚于重教育过程、重标准答案甚于重问题提出、重书本知识积累重于创新技能训练、重固有的知识甚于重创新的知识、重书本知识的传授甚于对未来科学的探究。因此,单纯学科知识教育,摒弃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必要而系统的培养与训练。
4.科学教育需要新型的师资培训。为了培养和培训科学教育师资,教育部师范司启动了实施科学教育师训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就是要让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根据现代科学教育的本质特征、科学教育规律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的需要,加强对科学教育内容、性质和任务的认识,从单纯的学科知识教育误区解放出来,完整地理解科学知识教学、科学方法训练、科学态度培养的真实意义,通过提高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成为现代科学教育改革实践迫切需要的合格教师。
(现场记录)
理论问题。
历次课程改革都有理论作为支撑,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有什么理论作为支撑呢?我们到底要干什么?我们的理论在哪里?我认为,我们没有教育家,只有教育专家。因为我们解放以来,没有人把教育说明白。什么是教育呢?我翻过120本教育学的著作,一个星期就完了,因为都差不多,你抄我的,我抄你的。现在大概有一万本教育学著作了吧。
教育是什么?教科书上说,是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只是传授而对未成年人实施影响的活动。我们的教育学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演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的演绎。理论问题如果不解决,那么,我们的课程改革就只是技术的操作。
教育理论创新。要创新干什么?要解决新的问题。
人民群众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物质的发展永远赶不上精神的发展,需要是永远满足不了的。群众的需要哪些是错误的,需要实证性研究。收学费就满意?不一定。我们不可能迁就一些群众意见,不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只听意见,教育没有办法办。
政府发展教育的能力怎么样?我们不要过高地估计国家经济对于教育的支持。我们应该计算教育成本,有了教育成本,我们就没有乱收费。否则,他们怎么说怎么有理。教育经济学只教钱怎么用,但是,问题是钱从哪里来?没有钱,经济学就没有用。我们不要乱批评,要实事求是地看待中国国清,分析我们的经济。
课程改革是有代价的,改也难,不改也难。前进难,退回也难。经济跟上吗?教师跟上吗?小学开外语,教师缺多少?有些地方具备了课改的条件,有些地方没有具备课改的条件。
政策问题。
可能就会瞎说了,政策是少数人(包括专家和领导)的意见。几个专家关在宾馆,吃呀,喝呀,然后政策就出来了。政策的严肃性在哪里?话语权究竟在谁的手里?课程改革的政策肯定参考了少数专家的意见。
教育要创新首先要教育政策创新。三级课程是创新。但是,我们国家有多少小学可以开发校本课程呢?校长行吗?有资源吗?有能力吗?一线教师应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我们的《教育学》《心理学》是由少数专家写的,长期脱离教育实践,不能回答新出现的教育问题。我们的老师对于教育问题是很了解的,但是,教师还不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没有取舍权。少数专家在开发课程,投入很大。而校本课程开发国家投入了吗?教材出来了,看不懂怎么办?再编一个《解读》,《解读》也看不懂,再编一个《指南》。国家鼓励出版社进行课程改革项目的竞争,如何保证课改的科学性?课改显性的成绩就是教材,教育就成为市场,教师就成为推销员。最大的受益者是出版社。我们国家主要是模仿英国的课改,把课改分解为几个方面,由出版社进行研究和开发。
英国课改失败了,归咎于教师,说教师太差,跟不上课改精神。提出对教师进行培训,但是,课改到此为止。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教师的只是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性别结构等,不能适应新课改。学历都到位了,但是能力还是不行。大规模地培训教师也有一个成本问题,谁来投入?跟不上的下岗,转移了。
教育政策要在优质教育资源有效分配方面拿出有力措施。优质教育资源的占有和使用存在不公平现象。新课改造成优质教育资源占有率差距拉大了怎么办?
制度问题。
"政教合一"的制度,政府应该主持教育,支持教育,政府不主持,教育没有办法进行,更没有办法改革。否则,校长就要承担责任,就会遇到矛盾,就会下台。
高考制度,需要改革,否则,课程改革就失去了前提。制度适应课改,还是课改适应制度。
文化问题。
我们学习了日本的文化,因为儒家文化相同;后来学习德国,又学习了美国杜威的。我们的没有效益的教育是让学生消磨时光,没有活干就作题目。社会没有就业机会,上亿的学生进入社会还不乱套了?教育看来还不能高效益。
新课改选择了什么文化?课改的本质是文化建设。书本是文化的一个部分,不是文化的全部。书本教学只能解决学生以更快捷的方式接受前人探索的经验,却不能解决前人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书本教学解决不了文化传承的任务。不管什么人,只要完成了中国的义务教育,就成了一个中国人。
改革教材,也不是课改的全部,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将学生从已知世界带往未知世界,这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教育应该从知识性教育向科学性教育转变,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我们现在是"教、学、考"三个字以蔽之。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是小聪明,不是大智慧。
我们的素质教育干了什么?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