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改进与加强对美“智库外交”-搜狐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18:24
《瞭望》文章:改进与加强对美“智库外交”
时间:2006年11月20日08:19我来说两句


有奖评新闻真实城市:我的阴险女儿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文章:改进与加强对美“智库外交”
文/陈向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
美国首都华盛顿是美主要智库的集中地,智库又称思想库,不仅是美国政策思想与对外战略的重要发源地,也是美国社会与政府(包含行政与立法)之间的纽带与旋转门。 ',1)">
专家学者在智库与政府之间来回穿梭,今天的政府官员与政策制定者,往往就是昨天的智库专家;而今天的智库专家,很可能明天就摇身一变,成为政府政策的制定者或者执行者。
美国的智库为数众多、机制成熟,对政府决策与公众舆论的影响非常大,在美国对外关系中更是举足轻重。因此,有关国家与地区相当重视对美智库的研究与交往,有意识地把“智库外交”纳入对美外交之中,长期经营,以图影响美相关决策。
美国智库的国际化与全球化程度很高,其中包括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学者与留学生。智库的确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外交舞台,有时甚至还是外交斗争与较量的阵地。来自中国的专家学者或政府官员在智库举行演说、作报告,及时阐述中国政府的政策立场或中国研究机构的观点看法,有助于影响来自世界各国的精英听众,给外界留下深刻与良好的印象;有助于主动塑造与不断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增加中国政府及其政策的透明度、亲和力、感染力与说服力,也有助于增加外界对中国的了解与尊重。
笔者近期来到华盛顿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SAIS)作访问学者,参加了不少智库举办的研讨会,对美国智库业的兴旺发达印象深刻。同时,也强烈地感受到,与“中国因素”在国际关系中日益突出形成鲜明对照,在美国智库中的“中国声音”、即来自中国专家学者或政府官员的声音仍然相当有限,与日本、韩国等邻国相比,这一情况很是突出。
所谓来自中国的声音不大、不响、不够,主要指由中国专家学者或政府官员来美国智库作报告、进行主题发言、担任主讲人的非常少,在关键场合、关键时候、国际与地区热点问题凸显时,难以及时与充分听到中国的声音,这与外界对中国的期待、中国实际发挥的国际作用相比,的确很不相称。
而之所以来自中国的声音在美国智库非常有限,大概有以下五个原因:一是相关实力与水平的相对欠缺,尤其是比较缺乏熟练运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听力、快速反应、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国际问题本身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准确把握等,这些都需要长期的专业训练;二是主观认识上对智库重视不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与政府打交道上,缺乏“智库外交”的意识与长远的战略眼光,缺乏长期经营的思想,缺乏必要而充分的投入与扶持;三是思想上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行胜于言”,“沉默是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仍然不太习惯于对外“推销”自我;四是体制机制制约与交往渠道不畅的原因,包括在人员与项目申请、审批、派出、接收等方面有待加强跨部门的统筹协调,欠缺与美国智库的对接交流,国内智库运作模式的封闭陈旧,国内智库业的整体素质不高,主动“走出去”与“请进来”还很不够;五是对外交流无的放矢、没有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不得要领、事倍功半,不少项目停留于低水平重复上,收效有限。
面对“中国因素”日益突出与“中国声音”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有关部门应增强“智库外交”、尤其是对美“智库外交”的战略意识,将其纳入大外事、大外交、大外宣之中,有的放矢、加大投入、长期经营,以尽快跟上去、见成效。
其一,加大对中国对外智库及其人才的资助支持,建立与完善从事“智库外交”中高级人才的培养机制,对中国智库外派人员增加经费补助;
其二,作为中国开展“智库外交”的主力军,国内相关智库应完善与美国主要智库之间的交流机制,包括相互派中短期访问学者、共同开展课题研究讨论等,进一步增强合作实效;
其三,国内各有关部门应及时和定期、不定期地派高级官员到美国重要智库进行专题演讲、“作报告”,就国际与地区热点问题、中国外交、中国政治经济的重要举措等,如“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朝核”问题等,主动对外阐述,不仅及时沟通、有效增信释疑,而且不断改善中国在外界心目中的形象,进一步增加“中国声音”,准确发送中国的观点与主张,增加外界对中国的了解,有效减少对华疑虑与担忧;
其四,国内相关政府官员对美国智库演讲,不能光停留在我大政方针与大原则上,还应更多触及中国面临或外界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更加重视对方听众的感受,增加演说、研讨的现实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空洞无物、大而化之,从而改进与增强“智库外交”的成效。
《瞭望》文章:改进与加强对美“智库外交”-搜狐新闻 《瞭望》文章:农村改革30年得失启迪未来-搜狐新闻 美航母进黄海挑衅 政治外交压力大于军事压力-搜狐新闻 小伙外交建言获奥巴马回信 担心美民众反华情绪-搜狐新闻 对邻对美与对朝:中国的三张面孔 外交的新挑战 关于加强中央与省级地勘基金协调发展调研报告-搜狐新闻 《瞭望》刊文辨“三权分立”:认为其“普世”是误读-搜狐新闻 《瞭望》文章:坚持韬光养晦 积极有所作为//中国领导人密集出访 外交凸显“经济护航”功能 认真学习贯彻《条例》??加强和改进中直机关党的工作--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直党建... 高层痛下决心对美进行大反击 中国加强与伊朗合作 《瞭望》:以战略组合拳反制美对台军售 广电总局关于对广播影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督察的通知 美批准对中国钢管征高额关税 为对华最大制裁案-搜狐新闻 政策瞭望、近期文章 怎样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 李长春: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中国对美外交不妨以俄为师 美媒:谷歌与美国中情局联手监控互联网-搜狐新闻 美刊:中国龙与美国梦 谁会被赶出历史舞台?-搜狐新闻 中国需要加强公众外交 邓小平与对苏“葬礼外交”:扭转恶化的中苏关系 中美和解与中国对越外交(1968-1973) 邓小平与对苏“葬礼外交”:扭转恶化的中苏关系 《瞭望》文章:信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