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特稿:2009,中国公民“四权”的成长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47:42
您的位置:新华网主页 -新华时政
年终特稿:2009,中国公民“四权”的成长年
2009年12月25日 10:59:32  来源:新华网综合



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被称作公民“四权”。2009年,中国公民的“四权”得到了较大发展,呈现出几大亮点:知情权的渠道更为拓展,政府部门、新闻媒体齐头并进;参与权体现出“程序正义”的特征,听证、一些法律的修改继续为之保驾护航;公民表达权的形式进一步丰富,互联网上民意滔滔;公民监督权的实现路径逐渐明晰,网络问政呈燎原之势,举报问责新举推动力度较以往更大。
政府、媒体齐头并进满足公民知情权
官员开博、设网络发言人 政府积极满足公民知情权


资料图片:伍皓应女儿的要求,把微博的头像换成了父女的合影。(文/图 记者 张强)
中国地方政府的“透明革命”
公开财政预算,公示官员述职报告,公布官员家属从业信息……中国地方政府正在开始一场“透明革命”,向公众披露一些之前常被视为“机密”和“敏感”的信息,以便接受社会公开监督。>>>详细
张杰明畅谈广州财政预算公开:当预算“摊晒”在阳光下官员开博客搭建“民情官意互动通道” "网瘾厅长"伍皓的"微博"政府主动触"网" "网络发言人"从"新名词"到常态化   税务总局首次发布公告告知纳税人权利 知情权排首位国务院法制办回应北大5学者建议:现行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将被废除

新闻媒体积极作为 推动公民知情权的满足
殴打记者就是侵犯公众知情权
采访权是记者通过合法手段采集新闻材料而不受非法干预的权利,知情权则是现代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而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媒体,也就是说,公民的知情权,很大程度上要通过记者的采访权去实现。记者的采访权,不仅仅属于记者和媒体,更与公众的知情权密切相关。>>>详细
社科院蓝皮书: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独立源头群体性事件中少用“不明真相”[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