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和王兆山的小聪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21:01:24




    最近余秋雨和王兆山成了热门人物,评论够多了。我觉得他们作为文人的精神生命已经不存在了,原因在于,他们肉麻的歌功颂德和“善意”的劝说不仅让一般百姓反感,也让他们所刻意逢迎的人也没法公开说他们好,给他们颁发一个精神文明奖之类。顶多让他们继续在央视讲讲中学生的文史常识,或者继续主持省作协的会议,但就是不能为他们关于地震的劝说辞和鬼诗颁奖。因为即便是主流的权威部门也知道不能触犯众怒。

    屁股决定脑袋。此两公的位置坐得够正的,但就是忽视了民众的基本感受。通过讲极端话来逢迎主旋律,这样的例子不少,但其效果是谁都不喜欢。就像某央视主持人硬把水灾煎熬下勉强吃上一顿热饭的灾民形容成“高兴得像过年一样”而引起公愤一样。能够讨好两边,固然是最高明的修辞术,但一般人做不到。为了迎合上意而全然不顾百姓之一般感受,那就只会落得个如此的两头不讨好。

    看看余是怎么做的。他把震区百姓的不满首先归结为有利于境外敌对势力,因而劝说他们不要再抱怨。这是文革时极左文人就惯用的伎俩:随时保持敌情观念,有任何问题都是敌人的阴谋,从来不找自身有没有错。本来,震区群众追查豆腐渣工程带来的众多学生伤亡,无可厚非。而余则说,如此大震之下,所有房屋都倒塌,因而没有必要去追究。这是睁眼说瞎话。基本的科学统计就可以看出,此次学校房屋的倒塌率远高于其他建筑,即使是在最严重的震中地带。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在灾后都要对此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和说明,否则怎么向那些可怜的孩子及其家长交代?胡温也都许诺要彻查,而我们的余大师却先下结论说:不必查了,天灾不可免,否则就是被敌人所利用。仅此足见此公境界之低。

    再说王某的鬼诗。“天灾难避死何诉,主席唤,总理呼,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银鹰战车救雏犊,左军叔,右警姑,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虽然有正面歌颂的形象,但读后总让人毛骨悚然,完全提不起精神。关键在于他把这数万个亡灵和上千万直接受灾人的痛苦不仅是轻描淡写,而且是刻意歪曲。“浪漫主义”地上升到了如此幸福的高度,真是千古绝唱。“纵做鬼,也幸福”,“亲历死也足”。阴阳两界的界线太分明,除非出于极端的信仰,谁都不愿意为了这个幸福而去做鬼。看看封建时代为死亡的君主们殉葬的后妃们的痛苦和悲惨,就知道,即使在要求绝对忠君的封建专制时代,也知道此两界的绝对区别,幸福和痛苦的绝对界线。王主席不是不知道,只是为了讨好一边,就不惜无视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有的基本幸福界线,让人啼笑皆非。生命是所有幸福的基础,保护生命是大灾面前的首要任务。忽视这种基本感受,自然会触犯众怒。

    文人逢迎是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上的一个通病,但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乏冒死讲真话、真实反映民意、为民请命的真文人。我们无法要求余王两人达到这种境界,但他们逢迎过了头,结果是谁都讨好不了。这是逢迎文人的最大悲哀。我并不是说,政府和民间总是对立的,两者本可以和谐起来,但是,最终的立足点是人民,民众的生命和幸福是高于一切的。政治和政府最终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存在的。文人无德无形,为了逢迎给他们位置的权威而无视民众的基本感受,那是本末倒置,是恶劣的小聪明,毫无大智慧。

    余本来是想利用网络通过自己的博客来做劝说的好事的,而王则是在平面媒体上发表自己的鬼诗高论。引起众怒之后,他们一如既往,一概地不表示歉意和悔意,继续做驼鸟。但是,此两公忘记了,在此连胡温都要触网了解民意的时代,触犯众怒是要付出代价的,包括实际收益上的代价。君不见某名嘴因为把海外揭露其某人假学历的留学生攻击为“反动分子”,死不道歉,导致其电视节目收视率一路下滑。这就是民众的惩罚。当民众以普遍的反感再来看你们的诗与文时,你们的读者还会增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