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过多过滥的检查评比活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5:38:53
清理过多过滥的检查评比活动(2007-10-16 10:36:35) 标签:人文/历史  分类:每周政策献言专稿

《每周政策献言》第三十九期

 

清理过多过滥的检查评比活动

一、事件回放

(一)湖北1年万项检查评比耗资数亿,多数资金来源不清

2006年年底,湖北省完成了全省第一次关于各项检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清理工作,省、市、县三级政府各部门上报的检查、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共达9515项,这还没有包括各市县事业单位和社团所设的各种类似项目。2007年年初,湖北省又对全省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开展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省政府和17个市州政府及其817个部门、2852个事业单位、6825个社团又共清理出评比、达标、表彰活动项目3105项。

湖北省的这一万多项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花费的资金数额也相当惊人,仅在2007年初清理出的3105项各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就涉及资金达2.37亿元,平均每个项目7.6万元。在这次清理中,湖北省花了很大精力,但还是没能对万余项活动花费的资金全部查清,只查出1/3的活动项目资金来源。各种评比检查活动经费中多为财政拨款,最高的一项拨款55万元。也有一些评比活动项目经费自筹,据了解,自筹经费有3个渠道,一是从单位其他经费中挤出,二是向评比对象收取,三是给政策由评比对象自己想办法。

(二)各级各地政府清理过多过滥的评比活动

2006年12月,全国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决清理和纠正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过多过滥问题,明确这次清理工作的重点:一是国务院各部门;二是全国性社团组织;三是评比达标表彰过多过滥,基层、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四是专门针对企业和采取收费方式开展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目前对国务院各部门及其主管社团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初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参加清理的65个国务院部门及其主管社团共有评比达标表彰项目2115项,经甄别审核,建议撤销1701项,保留414项,总撤销率为80.4%,据不完全统计,可节省经费3.2亿元,减轻企业负担33亿元。

各省(区、市)政府普遍高度重视清理评比活动工作,建立了清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办事机构,加强督促检查和案件查处,清理工作稳步推进。目前绝大部分省(区、市)都完成了清理审核工作,各省(区、市)项目平均撤销率超过90%,最高的达到99.1%。

二、政策分析者述评

评论一:过多过滥的评比活动浪费惊人,成为政府积弊之一。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造成了政府行政成本高昂,导致了行政资源惊人的大量浪费。例如湖北省在清理评比活动的工作中发现,全省一万余项的检查评比活动耗资数亿,其中省直机关此类活动的平均费用最高,省直机关检查出的563个项目,涉及资金1.73亿元,平均每个项目30万元。而以一个县的年终评比、检查为样本进行测算,不计算下发文件、印制各种表格等费用,只计算人工费、招待费和车辆使用费,仅一个县一年的年终评比活动就需45万元,全县全年的各项评比检查达标活动的总费用之巨也可想而知。在这些林林总总的各种评比检查活动中,有些重要的评比、表彰活动是必要的,但是过多过滥的检查评比活动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浪费,并助长了各种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已经成为政府管理过程中的严重弊病之一,必须坚决加以治理。

评论二:过多过滥的评比活动形式主义严重,起不到实质性作用。不可否认,检查评比是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一种手段。如果这样的活动运用得好,它将起到评价、引导和激励作用,有利于政府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然而由于中国目前的检查评比等各种活动过多过滥,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甚至加重了基层政府和社会负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泛滥的评比、达标和表彰也成为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的“温床”,人们评价当前的检查评比活动是“上午来,下午走,中午一餐酒”,“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轿车里谈成效,宾馆里听汇报”。这样的走马观花式的检查早已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实质性评价和激励作用。由于评奖太多太滥,同时越来越脱离工作实际,造成许多单位奖牌得了“一屋子”,可实际工作还是老样子。湖北省此次清理则用实际的数字表明,检查评比活动的泛滥暴露了它的诸多弊端。

评论三:过多过滥的评比活动成为政绩工程的代表,容易滋生部门腐败。有些重要的评比、表彰活动是必要的,但是检查评比之所以成为多数政府部门的工作惯例,甚至泛滥成灾,却是由于评比检查活动已经成为某些政府部门和官员树立政绩工程的工具。每当政府部门要开展一项工作,必要开会、发文件,之后就是大张旗鼓地检查、评比、表彰,并以评比结果作为工作成绩。至于检查评比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却鲜有真正如实的反映。同时,因为评比表彰活动往往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和干部的检查,下级干部为了提高个人政绩的筹码,在检查评比过程中就出现了对上级检查部门和官员的各种形式的讨好和逢迎。所以,上面有评比、表彰,下面就有人来求,极易助长不正之风和腐败,检查评比活动为政府部门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在部门利益和政绩工程的激励下,很多政府部门对检查评比极其热衷,检查、评比、表彰活动成为某些官员落实工作、实现政绩必不可少的步骤。

三、政策献言

1、全面清理各种评比活动,严格规范评比检查审核制度。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检查评比活动泛滥的严重危害性,在中央政府的精神指导下,各地政府已经开始全面清理各种检查评比活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有的地方政府提出了实现“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大幅减少、保留项目发挥积极作用、基层企业群众负担明显减轻”的目标;同时规定对以聚财敛财为目的,要求基层、企业、群众出钱出物出工或以各种名目收费的项目,以开展活动为由违反有关财经法规和制度滥发钱物的项目,坚决予以撤销。有的地方政府规定,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项目,省政府、国务院各部门举办的对推动工作起重要推动作用的项目,可以保留或合并;市(地)级以下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在原则上将不再保留自行举办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为了巩固清理工作的成果,各地政府还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和完善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制度,严格规范评比检查活动的审核过程,才能避免各种评比检查活动卷土重来。

2、加强日常工作管理,制定科学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过多过滥的评比检查活动被人称为“检查评比潮”,这个形象的比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不少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运动式突击管理模式,这种突击检查的管理模式往往暴露出日常管理的不力和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的缺乏。在国家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新形势下,政府的行政管理过程也应该朝着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各级各地政府都应该力戒一些主管随意的管理方法和行为。为此,就应该是政府的绩效考核制度实现科学化。中国当前各种评比检查活动泛滥,反映出地方政府考核制度的不科学和不合理。由于一些地方政绩考核注重数字而忽视实效,于是诱发出一些政绩工程、门面工程和其他各种花架子,各种评比表彰活动的实质其实和一些 “政绩工程”没什么不同。这些潮水般的检查评比对政府管理成效的促进令人怀疑,甚至会成为腐败等补正之风的根源。要想真正提升政府管理质量,政府绩效考核需要制定科学的制度,不应只注重形式,而应看重日常和长期的管理效果。

3、强化社会监督功能,树立民众对政府的评价主体地位。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检查是促进政府绩效的必要手段,但是长期以来各种评比检查活动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泛滥成为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功能没有得到发挥。要提高政府的管理绩效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仅仅从数量上减少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还远远不够。要建设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关键是要改变单纯地向上负责的政府工作模式。为此,要实现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对地方政府部门而言,其工作实绩不应只由上级政府评价,而主要应由本地的服务对象、社会机构和普通公众等多方参与评价。一个政府部门工作的好坏,效率的高低,主要应该由其服务对象来评价,而不是自上而下地进行频繁的检查和大量的评比,这会让基层部门把主要精力单纯地用来应付上级,使之一味地向上负责,从而也异化了检查评比的目的。要杜绝形式主义的评比检查,其评价程序必须由自上而下变成自下而上,强化社会的监督职能,树立民众对政府的评价主体地位。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  执笔人:苗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