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46:17
基本概念】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
  知识管理在知识资产管理、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化四个方面进行深化和突破。知识管理是企业在面对非连续的变化所致之重大变革之际,所建立的一个包含了将资料、资讯技术与整个组织流程、企业精神等加以整合之过程及成果,其中包含了全体员工的创新力和创造力。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知识管理虽已经被学术界所接受,但目前尚未形成一个能为人们普遍认可的定义。
  卡尔·费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
  马斯 (Masie) 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地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述信息的过程,目的是改善雇员对待特定问题的理解。
  UanLeI L·ULeary 认为,“知识管理是将组织可得到各种来源的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进行正式的管理,以便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 。
  在信息时代里,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财富来源,而知识工作者就是最有生命力的资产,组织和个人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知识管理将使组织和个人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并做出更好地决策。在2000年的里斯本欧洲理事会上,知识管理更是被上升到战略的层次:“欧洲将用更好的工作和社会凝聚力推动经济发展,在2010年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和最具活力的知识经济实体。”
  【发展状况】
  

  知识管理诞生于知识经济逐渐兴起,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商业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中。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共同构建企业商务智能,并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第一代信息化管理的是数据;第二代信息化管理的是信息;而知识管理将信息化推进到第三阶段,第三代信息化管理的对象是知识。
  烽火猎聘资深顾问认为知识管理的基本精神即是将知识分享(Knowledge Sharing),透过知识的分享,促使整个企业个人得以进步。
  【主要内容】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可以定义为资料收集、组织内知识的分享与共用、与管理资讯系统(MIS)、流程管理及学习经验等的整合。知识管理主要应用在解决突然发生的状况及渐渐加快的趋势。
  要进行知识管理必须明确知识的含义。知识有四种表现形式:(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理解性知识(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推理性知识(3)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管理性知识:(4)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技术性知识。
  【联系现实】
  

  知识管理并不应被狭义地看待。它涉及了许多的相关研究领域。诸如它可以和学习、创新、教育、记忆、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心理科学、脑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等联系在一起。它并不单纯是一种管理理论,而是涉及到从技术到管理再到哲学的多个层面。因此,通过任何一个简单的框架或模型,也许能理解知识管理的基本涵义,但是却远远不能涵盖其全部意义,而且也无此必要。知识管理软件是对知识进行信息化处理的软件工具。
  【知识管理作用】
  把知识积累起来!
  构建企业知识库,对纷杂的知识内容(方案、策划、制度等)和格式(图片、word、excel、ppt、pdf等)分门别类管理。
  充分发动每个部门、员工,贡献自己所掌握的企业知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重视企业原有知识数据,进行批量导入,纳入管理范畴。
  帮助企业评估知识资产量、使用率、增长率。
  把知识管理起来!
  创建企业知识地图,清晰了解企业知识分布状况,提供管理决策依据。
  构建知识权限体系,对不同角色的员工开放不同级别的知识库,保证企业知识安全。
  注重版本管理,文件资料从初稿到最后一版,均有版本记录保存并可查。
  把知识应用起来!
  让知识查询调用更加简单,充分利用知识成果,提供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
  依据知识库构建各部门各岗位的学习培训计划,随时自我充电 ,成为“学习型团队”。
  提供知识问答模式,将一些知识库中缺少的经验性知识,从员工头脑中挖掘出来。
  ,支持异地协同,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库内容,为异地办公提供知识支持。
  【最好从今天开始】
  • 做知识管理像做运动一样,今天明天没有差别,但是几个月下来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 今天不做,明天没有关系,但是设想1年之后会有多大变化。
  • 所以,知识管理是一个你一旦意识到,就应该马上启动的工作。它绝对不是一个重要而不紧急的工作种类。
  【相关知识】
  ◎知识的生命周期
  获取:收集有可能形成知识的数据、信息等素材;
  整理:对素材进行整理加工,从而形成初步知识;;
  审核:对初步的知识进行评估、判断、审核与完善,形成正式的、可发布的知识;
  发布:通过各种渠道把知识发布出去;
  利用:知识被其他人访问并在组织的日常运作中利用;
  更新:知识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得以改进、补充完善和更新;
  淘汰:过时的知识被逐渐淘汰。
  【什么是知识】
  知识是用于生产的信息(有意义的信息)。--1998年,世界银行《1998年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促进发展》
  【知识的特性】
  知识具有以下四个特性,也正是由于这些特性使知识难于被管理:
  1. 惊人的可有多次利用率和不断上升的回报。
  2. 散乱、遗漏和更新需要。
  3. 不确定的价值。
  4. 不确定的利益分成。
  【知识的分类】
  

知识的分类


  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而且难于格式化的知识,主观的理解、直觉和预感都属于这一类。
  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 显性知识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容易以硬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比如编辑整理的程序或者普遍原则

[编辑本段]图书信息

  书 名: 知识管理
  作 者:《哈佛管理前沿》、《哈佛管理通讯》编辑组 编,陈儒、程明 译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9-3-1
  ISBN: 9787100058575
  开本: 16开
  定价: 23.00元
  书 名: 知识转移与企业信息化
  左美云 著
  ISBN:9787030174062
  出版时间:2006-7-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市场价:¥28.00
  内容简介
  知识管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很多公司对知识管理的理解还有一定误差。多数公司知识管理项目始终处于试水阶段,从未再前进一步。本书从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团队知识管理的方法、管理领导者的知识和如何运用知识管理新技术四个方面着手,收集了十几篇文章,对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水平大有用处。

[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缘何需要知识管理
  1.我们是否知其所以然——理解知识管理
  2.知识管理——需要克服的四大障碍
  3.能否提升知识型工作对知识型员工的影响力
  4.智力资本对于困境企业的意义
  5.当团队中的最优秀人才离职时,是否会同时带走他们的知识
  第二部分 团队的知识管理
  1.知识管理——四个实用步骤
  2.管理知识——如何运用知识赚钱
  3.加布里埃尔·舒兰斯基访谈录——促进最佳实践的推广
  4.竞争情报的力量
  5.汤姆·达文波特访谈录——你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知识型员工的作用了吗
  第三部分 管理领导者的知识
  1.何谓首席学习官的真实认知
  2.培养领导者的艺术
  3.有关对等领导能力开发的五个问题
  第四部分 充分利用知识管理技术
  1.企业内部互联网的新用处
  2.将正确的数据用在合适的地方
  3.信息技术的再认识
  作者简介
  【研究机构】
  「中国知识管理研究中心」(China Knowledge Management R&D Association,简称CKRA)。CKRA是国际知识管理协会在中国的落地子机构,致力于知识管理在中国境内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CKRA的研究特色是知识管理的实践研究,主要涉及知识管理的中国实践、知识管理技术应用、本土化知识管理理论与运营模式探索,知识管理项目实施流程,知识管理行业应用范本研究等领域。
  CKRA的研究成员特色是由知识管理实施者、IT技术实践者、知识管理客户应用者一线成员组成,由国际知识管理专家和国内知识管理学者、教授作为理论智囊进行指导。
  CKRA在秉承了IKRA的认证体系,通过该体系的构建培养一批知识管理的专业人士,提升知识管理实践和应用环节的理解与执行能力。
  CKRA广泛吸纳中国国内知识管理的参与者、爱好者,希望通过参与学术研究和应用实践,更为深入和广泛的推动知识管理在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