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所见的星空(三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2:23:44

 

  我的亲历

  囗冯乐仁

  少年时代所见的星空

  世事沧桑,人事代谢,常说什么都在变,惟独这大自然的亘久星空不变。其实,我说星空也在变!

  我在广雅读书的年代,夏天在操场边的草地仰卧望星空,千万颗钻石般的星星,镶嵌在黑天鹅绒的夜空中,有白色、有蓝色、有红色、有橙色……都放射着自己本色的光芒,真是无比的璀璨壮丽。同学中有喜欢天文学的,便说那是什么天蝎座,那是双鱼座,离我们有多少光年,是希腊神话里的什么神祗;有喜好唱歌的,便唱:“繁星布满天空,这是多么愉快的假期……”我在静听,在静观,在静想……看着这些遥远的星星,有时竟似就在自己咫尺眼前,手可以逐颗摘下来。

  如今我已年届七十,也常在夜间散步,抬头时,发现我在少年时看到的镶满钻石般星星的夜空已寻觅不到了。我寻思,清亮灿烂的星空消失了也有几十年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番禺的农村时似乎还可欣赏到,回到广州后就彻底不见了。要说夜空里一无所有,那也不是事实,还有大大的月亮,细看还常有一颗星,却是夜航飞机的着陆灯!我一向只看重自己的实际,对周围的环境关心不多,这近几十年的环境变异,已影响到了我的实际,不关心不行了。

  我少年时代所看到的繁星布满的夜空,何时能归来啊!

  明瓦与天窗

  旧时的瓦顶平房,内中厅房常无窗户采光透气,异常迫仄。于是人们在瓦顶处想办法,装上两三片透明的玻璃瓦片,室内顿时如装上几盏强光灯,增光不少。我小时便常看着这透过明瓦射下来缕缕阳光,光柱里总是飘浮着无数闪亮尘埃,衬托着四周的灰暗,似乎藏匿着上天的某种启示。

  明瓦不能透气,于是人们又在瓦顶上开了大大的方洞,再制造一个有导轨的可以左右拉动的木框窗门,嵌镶着块块细小磨薄了的蚝壳片,呈半透明,光与气都可进来。每逢上街,首先就通过绳子“拉埋”天窗,以防雨水。

  天窗已不见几十年矣,不想近年“拉埋天窗”的日常用语又广泛流行,想拉埋天窗的年轻人,是否真想尝尝手拉天窗的感受,眼看天窗移动遮蔽天空,房子里就只剩下你们自己了。

  交警岗亭的变迁

  最早,指挥交通的警察就站在十字路口的正中心,以手势指挥车辆,但日晒雨淋,实在是苦差事。到了1952年,社会财富稍有盈余,即在马路中心建起岗亭,下面为凸起的圆形基座,正中细圆柱,上撑圆形盖顶,全用白色水磨石米制成,实为当时的城市形象工程。当时的交警服装,是白色上衣,镶红边条的蓝裤,戴白色大盖帽,是当时所有制服中最漂亮整齐的。要知道,当时的解放军装还只是粗黄青布,磨损得发白的。

  不久,车渐多,改用灯光指挥,圆顶上装上方形四向各三盏红绿黄灯,由交警按掣开关。记得当时若是黄灯亮时,即响起电铃的声音,提醒车辆行人要转灯了。再后来交通繁忙,灯光改为自动控制,再也不用交警指挥了。为了道路畅顺,路正中心交通亭被拆除了,灯柱移到四周路边。

  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还在路转角处建有交警值班的岗亭。再后来人们逐渐适应了看红绿灯决定行止,交警已无驻守必要,连这一角的岗亭也被拆去。

 

冯乐仁 (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金羊网 -- 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