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训练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51:17
语音:准确鲜明、入耳动听;  听辨:直觉听悟、反应迅捷;
语流:知而能言、言之能顺;
备稿演讲:和谐得体、朴产感人;
即兴演讲:挥洒自动、出口成篇;
语言智慧:相时而动、妙语服人;
言语应对:录动机敏、对答如流;
话题论辩:力排众议、反驳有力;
各类交谈:经动和谐、言路畅通;
言语幽默;谈笑风生、出口成趣。
一、基础训练
训练目标:准确鲜明 入耳动听
训纪设计
1.把握重音
2.轻重调节
3.句间停顿
4.口齿清晰
5.声气传情
6.一语多调
7.朗读朗诵
8.节奏控制
9.语体转换
10.体态表意
二、听悟训练
训练目标:听知听悟 反应迅捷
训练设计
1.听辨注意力训练:悄语听辨;闹语听辨;快语听辨;方言听辨
2.听辨记忆力训练:准确反馈;快速传话;
3.听辨理解力训练:听辨语脉;听辨指误;听辨悟情;听辨隐意
三、语流训练
训练目标:知而能言 言之能顺
训练设计
1.快读快讲
2.语汇储存
3.自言自语
4.放胆畅言
5.句句依存
6.筛滤冗余
7.模式独白
8.回映训练:讲后就说;听后就说;想后就说;看后就说;快嘴“说球”
9.近义语描摹
10.讲述故事
四、备稿演讲
训练目标;和谐得体 朴实感人
训练设计
1.模仿起步:叙述性语段;抒情性语段;质疑性语段;沟通性语段
2.备稿试讲
3.显示个性
4.情态演练:演讲的站姿、表情、眼神、手势
5.情感传导
6.捍脱“卡壳”
五、即兴演讲
训练目标:挥酒自如 即兴成篇
训练设计
1.散点连缀
2.格化构思
3.说句成篇
……
六、语智训练
七、应对训练
八、论辩训练
九、交谈训练
十、趣说训练
书摘  3.表示埋怨(你怎么姗姗来迟!)
4.表示惋惜(多下点功夫就好了!)
5.表示感激(你为我们想得真周到!)
6.表示嗔怪(你真会缠人啊!)
[训练提示]
语调要随情而变,注意强弱轻重之分。“感有万端之异.言有万态之殊。”切忌一味夸张渲染,形成固定的语调模式。
7.朗读朗诵
朗读和朗诵不仅可以练普通话,而且对口才形成也是一种有力的促进。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优美作品的语言会不知不觉地迁移到你的口语表达之中。
[例话]
林肯的“朗读训练法”
林肯高超的口才是世界公认的。为了训练自己的口才,他有自己的一套“朗读训练法”,而且长年坚持。
据说他把拜伦的诗集,一本放在家里。一本放在办公室,一有空就拿出来咪诵.他用低低的声音读得津津有味,他朗读方式多种多样,而且有时到了痴迷其中的地步。有时他激情洋溢地快速诵读,真如急流飞瀑一泻无余;有时读剧本,揣摩不同角色的语气语调,他能全文背诵莎士此亚的戏剧《哈姆雷特》、《李尔王》中大段的独白,并能背诵惠特曼的长诗。夜里醒来睡不着,他就随手把诗集翻开来读。眼见佳句会兴奋得跳下床,穿着睡衣,边走边朗读起来,把秘书都闹醒了……甚至参加妹妹的婚礼,他也用充满激情的诗朗诵表示祝贺。
长期的诵读,训练了语言。丰富了词汇,形成良好的语感,对他声情并茂的演说风格和口才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可见,训练口才应该注意对文学作品的朗读和朗诵。
朗读朗诵的技巧主要是:
(1)自己不动情.别人不动心
首先要问问自己.是不是被作品感动了?切不要“挤”情、“造”情,更不要“跟着感觉走”,夸张无度地自我宣泄进入“感情陷入”的状态.须知:“内明于心”,方可“外达于人”,所以,先要对作品、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意图及作品的结构、字句、艺术手法等方面,作一番认真的研究。
(2)“心中有形”方能“语中有情”
朗读或朗诵时要调动自己的“内视觉”,就是说,语出于口时应通过想象“看到”作品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和相关的图景。任何成功的朗诵都是以此唤起自己的想象,产生情感的。这也是由“使己动心”到“使人动情”的必由之路。
(3)确定基调.把握内韵
所谓基调是指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情调,是声与情的和谐统一,反映了作品特定的“主旋律”。但是基调并非僵硬固定不变的“调式”,在一篇作品中,不同的内容“调式”可以有深浅强弱的表现。其间随内容转换甚至可以出现变调”。因此我们既不能用“贴标签”的简单方式处理基调.也不能只顾局部.忽略整体,情之所至.大起大落。基调的把握重在“内韵”,“内韵”是郭沫若提出的一个概念,就是内在感情的自然消涨。
(4)以情带声,言为情发
朗诵前可以先调节一下心情,使感情“到位”:在朗诵过程中始终不“散神”,始终与作者心灵相感通,这样才会情随语出,言为情发,一气呵成,从而感染听众。
特别要注意克服千第一律的“朗诵腔’。有的人一朗诵就打高调,或拖着声音拿腔使调,这种自认为悦耳动听的“假嗓”传不出真情,别人无动子衷.甚至厌恶,朗读和朗诵要在自如声区的最佳音域发声,使人感到真切、自然。
训练题
下面两段文学作品供训练时选用:
1.孟加拉掠影(节录) [印]泰戈尔
浩瀚的大海,在不停地翻卷着、翻卷着,泛起一堆堆白色的泡沫。它使我想到一个被捆绑起来的妖怪,在奋力挣脱绳索.正是在他的血盆大口面前,在海岸上,我们建起了住房,看着它抽打自己的尾巴。浪涛汹涌,就像巨人浑身的肌肉。这是怎样的伟力啊!
创世伊始,大地就和海洋不停地斗争着。焦灼的大地,缓缓、默默地扩展着自己的地盘,为自己的儿女展开越来越宽阔的怀抱;海洋一步一步地退下去。翻腾着,啜泣着,绝望地捶着自己的胸膛。
请记住,海曾是独一无二的主宰者,绝对的自由自在。大地从它的腹中升起,夺取了它宝座。从那时起,这个发狂的老东西,就头戴泡沫的白冠,
不停地恸哭着,哀叹着,如同在狂风暴雨中的李尔王。……
训练提示
这篇散文诗想象宏大奇特,是对大自然的诗意描绘,也是对人类伟大力量的赞颂,感情真挚。内涵隽永,耐人寻味。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出诗的气势和蕴含的哲理意义,吐字要有力,用顺畅的并富有变化的语势,再现诗人描绘的富有动感的大自然画卷。
2.致青年朋友 (佚名)
不要,不要应允那轻风,
它们今天在你耳边温柔絮语,
明天又向别人诉说衷情。
不要,不要许诺那浮云,
它们今天飘在你的头顶,
明天又向别人投下笑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