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假日制度改革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54:36
魏小安  吕 宁
提要:
节假日改革,是国家实施启动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中一个重要内容。黄金周制度是继双休日试行后另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从平均消费能力看,六年累计旅游收入达到了6000亿元,大致相当于旅游总收入的20%以上。黄金周有力的启动了市场、促进了消费。但同时黄金周期间拥挤等状况也非常突出,对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一系列影响。
本文从黄金周制度产生的经济、政策和内在需求的社会背景出发,对其促进作用、存在问题和由此衍生的争议进行了分析,进而总结出黄金周规律性现象的形成。六年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黄金周在产品、区域、时间和消费上的分流,形成了一定的改革基础。国际上通行的休假制度,为我国节假日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性的参考。如何进一步促使黄金周健康有序发展,就不仅仅是黄金周的问题,而是从节日旅游到假日旅游的新提升。据此,在现行10个公共假日政策不变的基础上,作为回应社会上对黄金周制度改革的呼声,文章的最后对节假日制度改革提出了三种建议方案。
关键词:黄金周,节假日制度,改革
正文:
1997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实施启动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双休日的试行后,作为节假日改革中一个重要内容,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颁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通过上移下借,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中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节日的休息时间延长为7天。至此,全国法定假日从7天增加到10天,形成了1、3、3、3的公共假日格局。这次有效的宏观消费政策立即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仅1999年第一个"十一"旅游黄金周期间,长假七天因旅游带来的收益就达到141亿元。
黄金周长假期有力地启动了市场,促进了消费,带动了旅游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暴露出我国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黄金周期间消费数额以结构调整为主的状况,拥挤、质量和价格等的问题也普遍存在。要使黄金周能够继续健康有序的发展,进一步的要求就不仅是黄金周的问题,而是从节日旅游到假日旅游的新的提升。因此,针对相关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落脚点就在节假日制度的改革上。
一、黄金周产生的社会背景
黄金周政策的出台,是国家在实行双休制及拉动内需的前提下又一新的举措。可以说,黄金周的产生是多年来最有效的宏观消费政策,在实践中也见到了显著效果。黄金周的产生并非政府一时兴起的举措,它的产生与形成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黄金周产生的经济基础
落后的生产条件下,劳动者几乎把全部活动时间都用来从事生产劳动,其产品尚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就不可能有,或者需要闲暇时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在新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普遍得到迅速提高,劳动者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能够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从而为劳动者拥有相对较多的闲暇时间奠定基础,由此成为1995年双休日出台的经济基础。时过四年后,国务院再度调整节假日的办法,增加了三天公共假期,形成了三个黄金周,是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发展,劳动者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的社会形态表现。
2、国家内需拉动型经济政策是黄金周出台的政策支持
保持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消费、投资和出口三大支柱,而消费则是原动力,是总需求中最主要的部分。长远看来,经济增长不能一味依赖于外向型经济,而应以内需为主体。1984年后,为弥补经济体制改革之前积累过重、消费不足的问题,工业内部结构开始由以发展重工业为主转向轻重工业同步发展,基本实现二者"平分秋色"的态势。外需乏力,内需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缺乏动力。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国家出台了以扩张需求、克服通货紧缩为主的宏观政策。黄金周假日的举措,顺应了劳动生产率提高,周平均劳动时间缩短的趋势。在7天长假中,居民消费潜力能够得到较大的释放,以旅游为龙头,交通、餐饮、金融、通讯、文化、娱乐、房地产以及相关服务业全面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3、消费条件的具备是黄金周兴起的内在需求
黄金周期待的是消费,能够产生消费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当人民有金钱,有时间,还有心情的时候,就会产生消费的要求。近10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以7.1%和4.3%的平均速度递增,2003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2005年又达到1700美元。人们手头越来越宽裕,就有更多的金钱来享受社会提供的其他消费项目;双休日和黄金周,又在时间上产生了消费的可能性;追求休闲的生活方式,就成为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
二、黄金周制度产生的影响
双休日制度到现在已经落实11年,黄金周制度也已经实施了18个,除了2003年因为SARS停了一次,总体状况良好。即使黄金周本身产生了一些问题,也存在一些争议,但大势应当肯定。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也是黄金周的生命线。在需求集中,交通运输、餐饮、住宿供应有限的情况下,黄金周的底线就是不出安全事故,安全能保住的黄金周就是成功的。几年下来,黄金周已经确保"没有发生群死群伤事故".一位外国公共事务管理专家也认为,能协调上亿人出游而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简直可以算是奇迹。在安全的基础上,黄金周已经形成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它培育了国民的一个消费习惯,与几千年传统文化不相融的"玩"的观念被正面的树立起来。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一)黄金周制度的意义
1、以人为本的体现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明确指出"自由时间"的概念。自由时间里,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要求来"自由"地运用体力和智力,进行受教育、发展智力、履行社会职能、社交等活动,以达到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
黄金周的形成,正是为人争取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在更多可供支配的自由时间内,人们产生了除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之外的更高层面的需要,这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自由创造和自由发展的各项活动推动了科技进步和发明创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奠定基础,创造出的更大的生产力。同时,社会生产力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劳动者的素质技能,身体素质和技术素质直接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而文化精神素质既体现了生产力水平,也对生产力产生影响。文化精神素质支配人的行为,它的提高驱动人们自我实现的要求,有了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作保证,人们就在以人为本的意识下要求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因此,黄金周的形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也是其重要的实现方式。
2、生活质量的提高
生活质量的提高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和转变,二是居民生活方式的创新和发展。
反映消费结构的指标之一是恩格尔系数。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恩格尔系数由1993年的50.2%降至2004年的37.7%,农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恩格尔系数也由1993年的58%降为2005年的47.2%。按照国际划分标准,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整体进入小康范围,城市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则上升到宽裕性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2005:中国国情皮书》对 "居民生活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分析报告认为,在人均GDP我国居民消费结构除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外,还呈现出进一步优化的态势,即,生存型消费比例下降,而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比例上升。
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标准已由单纯的收入水平转向内容更加丰富的休假方式;休假也不单纯是一种消费,更高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的人生价值。长假制度是人们努力寻求更多能够满足精神需要的、丰富多彩的休假方式,观光、度假、教育、培训、保健、装潢、参观、娱乐、运动、购物、聚会等,有效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使社会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休闲,"它已成为我国居民一种新的追求,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 ."
黄金周长假的休闲生活,进一步会拉动日常休闲生活和周末休闲生活。八小时工作外的休闲是日常的休闲生活,对应家庭休闲和城市的休闲体系,空间上由家庭内部的网络、电视等扩展到各种各样的休闲设施,如茶馆、酒吧、咖啡厅,包括休闲购物等一系列的内容,能够为人们在零碎的生活时间里享受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提供更多的渠道和形式。周末休闲生活是指双休日,全年52周,104个大周末,扣除和黄金周衔接的是94天,占到了整个节假日的80%以上。环城市休闲游憩带的发育,是主体休假方式提高的重要体现。农家乐、度假村等,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日常休闲方式和黄金周长假期休闲方式之间的休闲活动。
3、消费拉动作用
和欧美国家圣诞集中消费一样,黄金周的消费拉动作用不容忽视,形成了商家、厂家和消费者积极互动的局面。商家借长假期间,开展铺天盖地的消费广告攻势,厂家面对潜在的市场也做出边际利润的让步。消费者在广告的影响下、亲朋好友消费示范的作用下,原来持币观望者欣然提前消费,本没有消费欲望者也会加入消费者行列。同时,金融机构借此良机推出各种信用服务,鼓励信用消费,倡导提前消费,拉动了一个又一个的消费热点。有数据表明,我国信用消费远没有发展起来,占消费总量比重尚不到1%,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20%以上。专家分析,如能将我国信用消费提高到5%,则可以增加消费额1300亿元,拉动经济增长2个多百分点。
4、开阔眼界,促进流动
从根本上看,黄金周是旅游最集中的期间,积攒了多时的工作、学习、生活的任务和压力,在长假期的条件下一一得到释放。离开一个地区去游历一个新的地方、新的环境,以摆脱工作的限制和通常在家的生活模式,在旅游的过程中见识新事物,结交新朋友,增长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加新阅历,发展新潜能。黄金周的旅游潮流开拓了大家的眼界,在旅游流中以游客流为载体,形成了服务流和物料流,带动了资金流和人才流,拉动了信息流和商务流,创造了文化流和科技流。
黄金周已经不仅是国内游的热潮,出国旅游也表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国人在黄金周走出国门,看到世界的变化和现状,在文明旅游的宣传和建设中,对国际水平开始有了感官的比较和认识,每个游客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的形象,都是国家的"形象大使",无形中会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树立国民意识、维护中国的国际形象、捍卫中国人的国民形象,是在培育长远的民族竞争力。
(二)黄金周存在的主要问题
黄金周是国人集中出游的时间,2006年"五一""十一"期间,全国总接待旅游人次均突破1个亿,过夜人口(仅限于住在宾馆饭店和旅馆招待所)近4000万,一日游人次也近1亿。伴随着大量的移动人口,和红红火火的假日市场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下面三方面:
1、拥挤导致的超负荷运转
一些原本就已趋于饱和的旅游线路、风景名胜区、商店、娱乐场所人满为患,旅游环境容量的承载力超负荷。旅游景点随处可见背着行囊、拿着照相机排队等待留影的游客。原本应与放松、惬意、休闲等状态相适应的游览被"紧张、赶场、焦虑"替代。
交通运输系统的"铁公机"(铁路、公路、民航)也一直超负荷运转,旅游滞留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旅游的质量。
大规模旅游需求的产生造成原有供给数量的短缺,黄金周期间各项服务设施、服务人员超负荷运转,也引起服务质量水平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2、质量下降
由供需矛盾导致的质量问题,成为与黄金周相伴生的绕不过去的症结,集中体现在旅游服务质量不稳定,特别是在长假期旅游旺季时整体水平呈下降趋势。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一是以黄金周为代表的旅游旺季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加,大量的服务人员缺乏正规培训就上岗,基本服务技能较差,工作责任心不强,即便面对正常的人流都难以保证服务质量;二是黄金周期间各项接待设施和服务人员供不应求,远高于正常运转的幅度,当然会导致服务质量总体水平的下降。
3、价格变化
供求规律在黄金周期间表现为部分热点目的地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大量人流要求出行、消费和行动,使平时绰绰有余的接待设施、运输能力遇到数亿出游者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巨大的市场压力;外来旅游者涌入旅游地与当地居民争夺有限的生活空间;消费需求井喷式爆发,这些需求急速增加的因素在市场机制格的作用下表现为门票、车票、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价格的提高。
(三)黄金周问题导致的争议
黄金周不仅带来了市场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也带来了超负荷、质量下降、供需波动引发的连锁反应等问题。经济学界、文化学界、旅游学界,各方面对黄金周都存在不同的意见。许多西方国家的经济学家认为,就长期效用而言,由长假期引发的假日经济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繁荣",它对推动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多大实际效果;我国的学者中也将黄金周增加的消费定义为解决了结构问题,而没有解决总量问题;黄金周本身存在质量下降、运行不稳的潜在风险;消费者可能形成节日综合症影响后续消费或厌倦消费等等。
(四)黄金周规律性现象的形成
黄金周还在继续运转,而且始终呈现稳中有升的局面,仅从旅游一项看,出游人次、人均花费、过夜人次、一日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都呈上升趋势。由历年黄金周的数据及现象呈现,形成了黄金周的三个规律。
1、三个黄金周各自的特点已经形成
春节黄金周是四流合一,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旅游流,四流起伏,四流统一。"五一"黄金周的基本特点是长线旅游为主,旅游遍布全国,其中的重要原因是自然地理气候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因为"五一"的需求释放和暑假的需求分流,"十一"黄金周的特点是以中短途为主。
2、黄金周前推后移,在一定意义上向黄金旬、黄金月发展
消费者理性程度的增强,多数人不愿意在黄金周最集中的时段出行,于是通过各方面的调整,包括一些制度的调整,把黄金周的假期调前或者调后,演变成黄金旬和黄金月。从消费需求来看,消费者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
3、集中性消费,集中性冲击
全世界公共假日集中的时候都是消费的集中期,由此引发的如高速公路塞车、饭店订房紧张、价格有所波动等现象不仅是在中国存在。这种集中消费、集中冲击的现象是世界性的现象,也是规律性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三、正确看待黄金周现象
如上所述,休假旺季,人流集中等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世界性现象。也就是说,高峰拥挤是正常现象,如"木桶效应"所示,不能因高峰期非常规化的需求来配置资源,否则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使企业难以为继。但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付出的必然代价又将是质量下降和价格变化。因此,尽可能使集中性消费较为平缓,达到所谓的削峰填谷,就成为共同思考的方向。在看待黄金周的问题上,既要看到由黄金周培育的市场需求、消费习惯和规律性的习惯,也要看到"井喷"引发的一些问题。
1、现象形成的根本在于规律
规律是多种"个性"表现的现象信息后,"共性"的本质信息。黄金周形成的三个规律性现象说明这种休假形式有其合理性和存在性的基础。增加了3个公共假日,一定程度上是顺应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求提高的趋势,政府在其中起到的规律性作用是从制度上、协调上给予扶植,由上而下的调整节假日的分配,在不需民间组织的前提下,形成新的长假制度。
另一方面,情况也在变化,黄金周初期的问题已经缓和,质量有所提高。特别在机构设置上,出现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围绕公共假日形成的政府协调机构。其中规律在于:政府对应和促进扩大市场需求的重要举措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调整、不断适应。经过18个黄金周,现在的消费者已经相应成熟,尤其是有出境游经历的旅游者,对发达国家旅游休闲的模式有了感性认识,对质量有了最基本的判断,对产品、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总体来看,历年黄金周形成了一个稳中有升的局面,相关要求也随着黄金周的成熟和消费者意识的增强在调整。比如,一开始对黄金周的要求是"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从2004年SARS之后,调整了一个新的四统一,叫做"安全、健康、秩序、质量"四统一。即,政府的目标更主要的集中在社会公共目标上,原来关注企业效益已经不再纳入这个统计范围,在黄金周的运作过程中,企业效益已经降为次要目标。对人的关注,对个性化需求的重视,成为黄金周根本性的规律。
2、现象的主导在于需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最大的优势,需求是最大的资源,关键是要形成社会的有效需求。当人们可支配收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愿意用更多的收入和时间来提高生活质量时,黄金周的出现对应了这种需求的增长。一是需求的特点突出,以旅游需求为代表;二是需求的规模非常大,以上亿人的集体出游为体现;三是需求的包容量很大,以各阶层、各年龄段、各地区为结果。
图1  历年黄金周接待人次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假日办黄金周统计报告整理
(2003年五一因非典取消黄金周)
黄金周的出现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创造了时空上的条件。多增加的三个公共假日,经过前挪后移自发性和他发性的调整,提供出"大闲"的时间段。人们可以通过回归自然、休养、娱乐、观光、健身、购物、阅读、培训、再教育等形式实现由内而外的需求满足。
面对日益膨胀的需求市场,供给系统不仅要满足现实需求,还要挖掘潜在需求,刺激新兴需求,创造新型需求。供给数量不断增长,供应类型多元化,供给质量的提高都刺激着潜在的和待开辟的需求愿望。
因此,黄金周对应了需求的增长,提供了需求的条件,也拉动了需求的愿望。
3、现象的综合在于消费
黄金周是消费黄金周,以旅游消费为主。假日旅游的发展扩大了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有力地拉动内需,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据统计,2000年-2006年18个黄金周的旅游消费总和就已经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旅游业是内涵深、外延宽、关联性强、综合性强的开放性经济产业。在激发国内居民旅游热情的同时,推动了交通客运、网络电讯、餐饮零售、金融保险、文化文物、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农业林业、景观房产、城建园林、商品零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居民消费欲望的增加,拉动了经济的总体增长。由旅游消费引发的相关消费,不只是简单的消费转移问题,已经形成了机制,成为黄金周假日消费方式的突出表征。
图2  历年黄金周旅游总收入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假日办黄金周统计报告整理
(2003年五一因非典取消黄金周)
4、黄金周的深入在于经验
政府积累了经验,消费者也积累了经验,其中包含了大量规律性的认识和值得借鉴的做法。国内对于国际经验要全面对应,上下协同;国际也从国内经验中受到启发,形成自身有特色的长假制度。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上总的情况应该是:工作时间越来越短,休假时间越来越长,但是越来越短的工作时间追求越来越高的工作效率,越来越长的休假时间追求越来越高的质量。
四、黄金周引发的分流
六年来,全国各地借助形势,积极工作,已经创造了新的局面。具体来看,不同层次的产品对应不同的区域,不同区域的温冷分流导引消费时间转移,产品、区域、时间的分层分布对集中的消费产生了分化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并转移了消费的集中压力。
1、产品分流
从旅游产品开发看,旅游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呈多元化,各类新的旅游产品大量开发上市,形成了产品分流的格局。以山水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为主的传统旅游产品更加注重深度开发;度假旅游区开始调整目标市场和产品,突破餐饮功能和住宿功能,形成一批环城市休闲游憩带;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休闲产品丰富的体现,它促进了产品格局的完善,也推动了地方旅游的发展。
假日旅游有力的推动旅游产品向多样化发展,对产品结构的调整、完善和分流起到积极的作用,带动了城市休闲产品、环城市休闲游憩产品、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完善,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需求。
2、区域分流
旅游热点的集中情况仍然存在,但已相对缓和。旅游者对以前黄金周高拥挤、超负荷的情况已经有了较成熟的认识,如何在出行旺季避开人流高覆盖区,选择温冷点地区成了趋势与理性的选择。因此,许多原来的温冷点地区逐步升温,形成了分流局面。
旅游温冷点地区具备以下几个特点,能够支撑黄金周期间游客的分流任务:首先,旅游温冷点地区往往交通较为便利,能够为游客的旅游行为提供交通基础。其次,旅游业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基础,拥有较为完善的接待设施,地处经济发展中低水平的低成本成就了价廉的优势,接待设施所提供的服务产品价格也不高,对价格敏感型的游客可以形成较强的吸引力。最后,温冷地区在旅游业发展中由于热点持续时间过短,一定程度上存在接待能力过剩、资源浪费的情况,接待能力可以满足增长游客的需求。
3、时间分流
寒暑假涉及到中国5亿人口,已经形成了主要的分流。长期以来,寒暑假被认为只是学生市场。严格的说,应该是以学生为核心,包括广大在校教职工以及和学生相关的人员、有条件的家长在内的,一支规模庞大的寒暑假市场。其基本特点是时间长、覆盖广,且消费能力随经济发展而增长。能够选择在寒暑假出游的人群,会避开黄金周出游高峰,在数量上为节日旅游分流,在范围上更可以全面促进各地旅游的增长,在方式上也不限于旅游一种,会形成以旅游为主体,多种方式并存的体系,具有市场的潜在需求和潜在的前景。
同时,部分带薪休假开始落实,形成另一分流。带薪休假需要制度化的保证,制度的普遍落实需要从上而下的示范效应。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各国提高国民休闲品质、完善人权制度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带薪休假,它成为保障公民休闲权的国际惯例。有了带薪休假制度的保证,人们可以自主的选择休假时间,避开休假高峰、避免休假方式过分雷同,弥补集中式的休假消费行为,起到很好的分流作用。
第三是奖励旅游制度的分流效果。将旅游形式以代替实物和货币奖励,能进一步弱化旅游安排的集中性,削弱高峰需求,填补低谷时的市场空白。国际上的奖励旅游一般都安排在淡季,这一细分市场的消费几乎肯定是最高的,它的落实将成为黄金周分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4、消费分流
黄金周开始之时,长途观光是主体。业内人士认为,观光和度假两个市场的分流,是国内旅游市场发育成熟的标志,这一变化使假日旅游的概念不仅限于三个黄金周,已经延伸到每一个周末的双休日。现在消费者已经经验丰富,第一代旅游流变化,由单纯的观光旅游向观光和度假共同发展,出游方式、时间和目的地多样化,在产品分流、区域分流和时间分流共同作用下,消费向国外延伸、向深化延伸、向个性化延伸。同时,城市及周边休闲体系的建设,减少了对交通等方面的压力,不但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增加了旅游消费,也为节日旅游客源分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国外休假制度的借鉴
西方的休假制度比较完善。夏季假期大约从7月开始到9月左右,冬季假期从11月开始到来年。
西方国家的带薪休假时间各不相同。美国是3至5周;法国是4周;荷兰人每年有25天的带薪休假期,随时可以休;英国人至少有3周的休假时间;德国是2.5至3周;加拿大是2至3周;丹麦每年有5周带薪休假时间。在这些国家,带薪休假制度一般是强制性的。雇主如果不执行,政府一般都会给予惩罚。此外,法国、西班牙为每年30天,比利时为每年24天,意大利为2周;澳大利亚为4周;韩国为20天,泰国为10至20天,日本是10天,中国香港为7至14天。
表1  有关国家休假情况国家 带薪休假时间 休假方式 享受带薪休假的资格要求美国 3至5周加拿大 2至3周 一次性休完 工作1年及6年后,可分别拥有2周和3周的带薪休假英国 至少三周德国 2.5至3周法国 30天 雇佣者有义务给被雇佣者在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限内12天至24天的连休假,剩余时间可集中使用或分开使用意大利 2周巴西 30天  工作1年以上的公民均可享受为期30天的"带薪休假"西班牙 30天 一次性休完荷兰 25天 可分多次休比利时 24天丹麦 5周澳大利亚 4周 最多分为7次休假 同一单位工作1年以上,即可享受每年至少20天的带薪休假日本 10天韩国 20天泰国 10至20天  存在1年以上的雇佣关系,每年带薪休假为6天香港 7至14天  连续工作12个月以上者,按工作年限获得7至14天带薪休假台湾 7至30天  工作1~3年、3~5年和5~10年的带薪休假分别为7天、10天和14天。工作超过10年,每增加1年,增加1天带薪休假,最多为30天瑞士  以周为单位休假,如分段休假,则每周开始按5天计算数据来源:根据网上资料汇总整理
1、从放假的具体方式来看
"带薪休假"以集中一次性利用较为普遍,如西班牙、加拿大等。在澳大利亚,最多只能分为7次休假;法国规定,雇佣者有义务给被雇佣者在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限内12天至24天的连休假,剩余时间可集中使用或分开使用;在瑞士,必须以周为单位休假,如分段休假,则每周开始按5天计算。
2、从享受"带薪休假"的资格看
享用者一般至少要有1年工作时间。例如:加拿大规定,本国公民工作1年及6年后,可分别拥有2周和3周的"带薪休假";在巴西,工作1年以上的公民均可享受为期30天的"带薪休假";在泰国,如果存在1年以上的雇佣关系,每年"带薪休假"为6天;在澳大利亚只要在同一单位工作1年以上,即可享受每年至少20天的"带薪休假";在我国香港特区,连续工作12个月以上者,按工作年限长短,分别获得最低为7天至14天的"带薪休假";在我国台湾,工作1年~3年、3年~5年和5年~10年的"带薪休假"分别为7天、10天和14天。工作超过10年,每增加1年,增加1天"带薪休假",最多为30天。
3、从享受的法律保障来看
各国都出台了有关配套政策。例如:在巴西的带薪假期内,不仅工资照发,还要支付至少为1/3工资额的补贴;在澳大利亚,除了工资,休假者在休假前,还可获得相当于平时工资17.5%的扣税后的奖励金额;在法国,对年度休假者实行铁路车票优惠制度,如旅行距离超过200公里,可享受原价3/4的往返车票或周游车票优惠,但限定是1年1次,原则上为二等车。
另外,在一些高福利国家,如瑞士、奥地利等国,还实行福利旅游,即针对低收入或老年旅游者,在操作上采取旅游者支付一部分旅费,其余旅费由有关社会机构或政府部门支付的一种福利旅游政策。
六、节假日制度改革的建议
节假日体系是现代民族国家的一种根本性的制度,它是一个生存空间的概念,同时是一个生存时间的概念。黄金周制度的出台是我国政府为中华民族谋求更加合理的时空框架的重要举措,是反映政府与人民、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重要标志。黄金周的实行,利弊并存,褒贬不一,诸多争议围绕着消费结构的转移展开。从上述情况下研究假日改革的问题,就不能只是看到少数热点地区和景点在黄金周高峰期出现的拥塞现象,而应落脚在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谐社会的建立上。
从根本上看,节假日改革只是时间分流的方式之一。改革之后,热点仍然会存在,现有的问题也仍然会存在。比如大家一直呼吁的带薪休假制度,即使全面落实,也只是减缓,而不可能如想象中的完全解决现存问题。另一方面,黄金周已经形成了习惯刚性,其中包含着利益刚性,也形成了一定意义上的制度刚性,取消黄金周的思路是很难操作的。如果真正想取消,减少3个公共假日,就会自然恢复到1999年以前的情况。但这是对群众利益的侵犯,难以进行。因此,节假日制度改革的一个大前提是现在的10个公共假日的政策不能变。
对现有节假日制度问题提出的批评和改进意见,主要在于通过调整法定假日的分配,让官方纪念日系列与民间传统节日系列在同一个节假日体系里具有一种新的结构关系。官方法定假日没有充分的配套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民间的、传统的节日文化又没有法定假日提供活动的充分时间。其深层次的问题一方面在于要处理好国家与民族、政策与社会、政府与民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另一方面在于要处理好时间的工具性与政治性的关系。为了解决节假日体系的问题,国家有必要在承认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同时,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甚至重阳节这些深藏于传统文化之中、具有普遍群众基础的"大节"作为时间轴线上的事实,重新调整法定假日的分配,让官方系列、现代系列与民间系列、传统系列在同一个节假日体系里具有一种新的、更符合时代需要的结构关系。让它既具有足够的普世性而带来国际交往的便利,也具有充分的民族性而传递社会文化价值。综合分析,从民族、文化、结构等方面考虑,提供三种建议性方案。
1、增加方案
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在周边国家很受重视。春节在韩国、越南、新加坡都是最主要的假日;韩国把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在2005年巴黎时间11月24日,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非物质与口述文化遗产";日本一直与中国使用相同的阴历,隆重地过春节和端午节。充分说明儒家文化传统被别人尊重的现实。同时,香港和台湾现在都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列为有假的节日,两岸四地的民众在传统节日上是相互认同的。
基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节假日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方案就是增加两个公共假日,把总的公共假日时间由10天扩展到12天,把清明、中秋作为公共假日,弘扬传统文化,产生部分时间分流作用。从公共假日格局看,是1(元旦)、3(春节)、1(清明)、3(五一)、1(中秋)、3(国庆)。这样,就会自然形成三大两小的实际黄金周格局。这样依传统文化而定的三个黄金周就不仅仅是休假制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传递,以及通过营造喜庆气氛培育以仪式、礼节构筑的社会关系,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2、转移方案
与增加方案的出发点一致的转移方案,是在现有的10个公共假日的基础上,转移两个公共假日,分别放到清明和中秋,从公共假日格局看,是1(元旦)、3(春节)、1(清明)、2(五一)、1(中秋)、2(国庆)。这样, 也会形成三个5天,两个3天的准黄金周格局。
3、结构方案
双休日制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节假日改革的方案中,就不但在公共假日方面考虑,也把周末合并考虑。围绕双休日的结构,可以采取两种调整方案。
一是隔周双休制。在不增加现在的双休日总量的前提下,隔周双休,即前一周休息两天,后一周休息一天,如此循环,每个月可以挪出两天,一个季度集中休假一次,就有6~8天。于是形成一个结构性黄金周,一年四个季度,就有四个结构性黄金周,再加上现有的三个黄金周,一年可以形成七个黄金周。这样没有增加假日的总量,也就意味着各个方面的负担不会增加,但起到了调整时间分配和分流的作用。
二是三单一多制。"三单"指连续三周休息一天,"一多"指第四周补休前三周的休假,由此形成每月集中5天休息,一年12个黄金周的格局。
以上两种方式是对现有休假结构的一种重新排列,不增加假日总量,但有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作用。但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这样的操作比较复杂。
作者:
魏小安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url=mailto:weixiaoan@vip.sina.com.cn]weixiaoan@vip.sina.com.cn[/url]
吕  宁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        电子邮箱:[url=mailto:cinderella00900@sina.com.cn]cinderella00900@sina.com.cn[/url]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相关年份资料,中国旅游出版社
2、张广瑞,魏小安,刘德谦:《旅游绿皮书——2003~200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NO.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张广瑞,魏小安,刘德谦:《旅游绿皮书——2004~2006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NO.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