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新要求的提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3:46:07
2002—200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和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新要求的提出
2009年12月07日10:52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新要求的提出--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大中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既继续给我们以机遇,又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国际上,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中国已完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发达国家利用其在知识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在旧有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中的有利地位,占有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知识化所带来的绝大多数利益,给我国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巨大压力。经过2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资本和土地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开始呈现递减趋势,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的情况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也进入一个“矛盾凸显期”。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人口增长、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等等。
新世纪、新阶段、新起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发展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推动改革发展的新措施,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谱写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篇章。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新要求的提出
探索新形势下中国发展的新思路,是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暴露出我国在公共卫生建设等社会建设方面的薄弱环节,促使我们党进一步思考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
正是在抗击非典斗争的过程中,2003年4月15日,胡锦涛在疫情严重的广东地区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子。(《人民日报》2003年4月16日)7月28日,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全面总结抗击非典斗争的经验,用“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概括了这种新“发展观”。8月,他在江西考察工作时使用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65页)胡锦涛同志在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总结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发展问题形成的新认识。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新的指导方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及要求的认识不断提高、深化。这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前,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最根本的是要持续地发展经济。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沿用的是一种过多地依靠消耗能源资源的粗放式增长方式。不改变这种增长方式,经济质量保证不了,持续发展也实现不了,最终经济发展的目标必然落空。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加大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工作力度,不断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的思路。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建议》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以“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2006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将过去使用的“又快又好”的提法,改为“又好又快”。在12月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又进一步阐发了这个思想,说:“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潜力的有效途径,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806页)
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特别是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97页)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要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96页)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648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个方面。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实践,使党对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得到全面的升华。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新的概括和全面阐发。他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2页)以此为指导,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新目标、新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6页)这五个方面的新目标、新要求,都有非常具体的内容。
这五个方面的新目标、新要求,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内涵的新拓展,有经济建设的目标要求,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经济总量上的目标要求,“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还提出经济结构上的目标要求。政治建设方面,提出“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文化建设方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社会建设方面,提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特别是,胡锦涛在阐述新目标、新要求时,第一次将长期沿用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改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突出发展要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为基础;要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同时,还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到人类文明建设的高度上来认识,并反映了人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上的主观能动性。
2008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会上,胡锦涛对这五个方面的新目标、新要求又作了新的归结。他指出:“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人民日报》2008年1月31日)由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个方面明确扩展为五个方面,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
胡锦涛在党十七大报告中,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目标,作了新的阐述。他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这里的五个“成为”,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目标富于时代精神的新概括。
(责任编辑:王季男(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