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为百药之长 饮必适量(10月3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49:55
酒为百药之长 饮必适量(10月3日)
背景资料
赵霖  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预防保健会诊专家,自幼受到良好的传统医学教育,通晓中医食疗理论,并结合现代营养学知识,在慢性病的治疗中运用饮食调理,收到良好效果,他曾参加相约健康社区行健康教育巡讲活动,被国家卫生部定为健康教育首席专家。
英雄豪杰以酒抒豪情,文人墨客借酒明壮。殊不知,酩酊酣热之际,觥筹交错之间健康不断透支。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人在酒桌,酒量如何掌握。物无美恶,过则为灾,过量饮酒危害健康。
大家好!今天的题目叫做酒为百药之长,饮必适量,谈到酒大家都很熟悉,为什么呢,我觉得我们的酒文化实际折射出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之光,咱们从小都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很多英雄行为都是在喝了酒之后才完成的,同时有很多我们的文豪都是借酒来明志,所以我们从故以来,酒渗透在我们人民很多个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它也给了我们一个非常丰富的酒的文化的这么一个底蕴,有这么四句话我觉得写的非常好,说酒在书画里飘香,在音乐中流淌,在诗文中宣泄,在舞蹈中飞扬。
2004年12月7号,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学报就公布了一个在中国河南舞阳县的一个考察的结果,他们在当地考察中,就发现在我们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我们古人就已经会酿酒了,在一个容器里,就发现这个容器里有酒石酸,就说明古人当时已经用葡萄酿酒,那么我们最早记载酒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里就有酒这个字,那么商纣王有一个酒池肉林,就说明当时这个饮酒已经是一个很熟悉的事情了,此后,我们有记载说是黄帝发明了酒泉之法和汤液酒醪,醪就是醪糟,醪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酒酿,所以古代为什么你们到博物馆去看,古代的酒器都特大,为什么大呢,当时酒的度数特低,你说武松能喝18碗,我琢磨半天,他肯定喝的是醪糟这一类的。
酒在中国历史上的记载是非常悠久的,大家都还记得李白,李白是咱们唐朝的诗仙,同时也是酒仙,他有一句话叫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那么李白这一辈子是猛喝,他有好多诗,他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还有诗说人一辈子一共活三万六千天,要活一百岁的话,每天喝多少呢,喝三百杯,所以李白在当时,在这种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发展的背景下,他用他的诗歌用他的这种豪放,他也为中国的酒文化添了一笔。
忽思慧就是咱们元朝写饮膳正要的这个御医,他就对酒有这样的评价,酒主行药势,杀百邪,通血脉,厚肠胃,消忧愁,他觉得酒干嘛呢,因为酒这个东西,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所以在我们有很多的药里边都告诉你要用酒做引子,比如说现在同仁堂有一个治关节炎的小活络丹,这个小活络丹用的时候非常重要的就是要用热黄酒来喝这个药,为什么呢,就要加快你进入体内的循环,这样就把药势给带出来了。同时也强调它通血脉,厚肠胃,一克酒精热量七千卡,一克脂肪九千卡,一克蛋白质合我们的碳水化合物才四千卡,所以你喝酒比吃饭热量还大呢,所以为什么喝了酒之后就不想吃饭了,就是这个道理。那么药酒在咱们国家用的特别宽泛,特别多,马王堆出土的一个五十二病方,这本书里边一共有283个方子,这283个方子里头,光是用酒入药的就33个,那么到了我们明朝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这本巨著里边一共记载了200多中药酒,药酒用的酒就比较讲究,如果是黄酒一定是绍兴酒,如果是白酒要用高度数的,它才能泡的时候药效出来的比较全。
医学的医繁体字是咱们的简化字医在一角上,这边是殳,我们现在简化的医在这个字的角上是什么意思呢,它就表示是从外部来防病,那么这边这殳就表示什么针灸、按摩、热敷这些方法,底下是个酉字,酉字是什么呢,原来是指装酒的容器,那么引申为就是酒,就是酒也是一个内服药,所以我们中医说医源酒。
古代跟现代喝的酒不一样,古代这个米酒实际上就相当于现在的醪糟,我印象里边有一次,曾经有一个女青年,这个人大概体重不足50公斤,身体非常差,就怀孕了,怀孕以后她非常紧张,她就觉得她生下来的胎儿肯可能不好,因为她很瘦弱,后来我们就每天给她吃醪糟里边加一些个汤圆,什么红糖,这些东西煮了给她吃,同时给她吃小米粥,这个妇女经过几个月的调理以后,身体非常好,而且孩子生下来特别健康,这个醪糟还有美容作用,醪糟对妇女是美容丰胸,有这样的作用,所以为什么从古以来,这个酒酿就成为大家非常爱吃的一个食物,除了可口好吃以外,还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古籍的酒浩这本书记载,杜康酿酒这个故事特别有意思,现在好多教育孩子的时候,就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小孩要注意我们平时不太注意的事情,你说牛顿发明外有引力,这苹果老往地下掉谁也不注意,人家牛顿就琢磨为什么往地下掉不往天上飞呢,那么杜康他是在桑园里边去的时候,就发现这个桑树上的洞里边有人把这吃剩下的饭就搁在桑树洞里了,再慢慢慢慢发酵,就变成了酒,他就从这么一个自然现象里头就研究发明了做米酒的工艺。
最早被人们饮用的酒是果酒,其中葡萄酒的历史最为悠久,据史学家证实,七千年前生活在欧亚大陆的原始人,在没有学会种植葡萄之前就喝野生水果的发酵汁,这也许是人类饮用的最原始的果酒。
很多果实的表面都有腊质,葡萄表面有一层发白的东西,就是一种天然的腊质,这个腊质就可以网罗很多野生的细菌,所以它就天然的发酵了,所以为什么我们像里海沿岸发掘出来的和在埃及发掘出来的,在几千年以前,人类就会酿造葡萄酒。
那么谈到葡萄酒的话呢,很多人可能觉得都是洋酒,实际上葡萄酒就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种,喜欢文学的人可能记得,咱们唐代诗人王翰,有一首诗叫做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所以这首诗非常明确的就说明当时我们这个葡萄酒已经到了相当发达的地步了。
我们国家传统酒类是很丰富的,我们大致可以分成六类,第一类就是白酒,白酒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蒸馏酒,一个就是啤酒,这是从西方传过来的。
我对啤酒的认识也是从自己的体验认识到,我第一次到慕尼黑的时候,当时不懂,到德国人家,人家请你喝啤酒,他不让你喝茶,我就在那待了两个礼拜,我这个肚子就起来了,后来我才发现这个啤酒的热量非常大,所以为什么叫液体面包,所以像啤酒这些东西,现在也不能那么玩命的喝,第三个就是果酒,果酒最主要的就是葡萄酒,同时还有黄酒,黄酒在我们国家是非常重要的,黄酒是我们民族很重要的一个传统酒类,家家每天做饭都离不开,做菜想去膻味就得往里搁黄酒,再一个就是配制酒,就是刚才说的药酒这些。
浙江有些地方如果生了女孩,立马就在地底下埋几坛子黄酒,等这女孩出嫁的时候就把酒挖出来当做聘礼了,黄酒在中国分布的非常广泛,浙江的绍兴酒,辽宁的大连黄酒,山东的即墨老酒,福建的陈缸酒,还有江苏的丹阳封缸酒,这个是很宽泛的,所以我觉得咱们现在老说啤酒是液体面包,实际上黄酒是液体蛋糕,所以老年人喝酒不一定非要喝白酒,每天适量喝一点黄酒是很健康的。我那年到义乌去出差,义乌是元代大医学家朱丹溪的家乡,朱丹溪发明倒仓法,就是说你得通便,便要不通什么毛病都来了,当时在义乌后来就发明了一种黄酒非常特殊的黄酒,现在叫丹溪酒,是用什么酿造呢,咱们经常吃酱豆腐,豆腐乳外边那汤是红的,那红汤什么做的,就是红曲米,就是把这大米接种上红曲发酵,那么这个所谓的丹溪酒,它就是用红曲米来发酵做的黄酒,而这个红曲米里边大家知道,有一个天然的降脂的成分,所以你每天吃点酱豆腐,喝点红曲酒都有降脂的功能,我们后来考证发现,这红曲酒是谁喝的,就是咱们寿命最长的皇上乾隆喝的酒。
国外现在进来一些酒,有很多也是蒸馏酒,像白兰地、威士忌,酒精度超过40度我们就叫烈性酒了,所以咱们国家为什么一说酒都叫烧酒,我觉得很形象,喝完之后就觉得发烧,在国外来的酒里有一个酒很有名,他这个酒你看意大利说明,就说我这个酒里用的什么呢,草本植物,实际上是中国的大黄酒,为什么大黄酒好呢,这个大黄酒喝了以后是饭前开胃,饭后消食,次日通肠,有这样一个好作用,所以我倒觉得咱们国家这些酒厂,真是应该多开发点这种酒,咱们古代资料有的是,为什么老在那弄那高度白酒呢。
我们国家白酒过去讲,我们有八大名酒,分成三种型,一种就是清香型,就是咱们的汾酒,还有西凤,这些酒的发酵,这粮食是在哪发酵,是在缸里,或者是在黄土的窖里,环境非常纯净,它发酵以后出来的酒主体香型是以乙酸乙酯为主的,那么像我们的全兴大曲,泸州老窖,他这个窖里面要就用窖泥,由于有了窖泥和大量微生物的作用,发酵以后就是浓香,是以戊酸乙酯为主,五粮液它那个曲特别特殊,它是五种粮食做的曲,所以五粮液有喷香的头,就是你喝了之后特别香,入口棉,回味甜,尾子干净,就是你喝了以后,觉得很干净,那么茅台酒是非常特殊的一个酒,茅台酒是酱香型的,为什么茅台酒要放在瓷瓶里,因为茅台酒的颜色不是透明的,稍微有一点点的黄的颜色,但是茅台酒有好的健康功能,它有多次的窖外堆积,是在石头窖里发酵,所以中国这些酒真是体现了我们大量的古代的文化。
酒和咱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关系也特别密切,大家琢磨琢磨,过春节了,叫举杯痛饮,长歌度岁,过春节就得喝,古代过春节喝什么酒呢,喝屠苏酒。相传屠苏酒是汉代名医华佗创制,以中药入酒剂制而成,这种药酒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病的功效。民间腊月里以药泡酒,除夕尽饮,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屠苏酒喝的目的是为了要防病,鉴真东渡就把屠苏酒方子带到了日本,所以日本人到现在还保持着过春节的时候要喝屠苏酒习惯,清明节的时候,汾酒上头有一首诗,叫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为什么清明的时候老祭奠先人,难受,喝完酒之后就消除忧愁。到了端午节,纪念屈原除了吃粽子还得喝酒,端午节要喝雄黄酒,这个雄黄酒在端午节喝是为了干什么,我们古代说辟邪,实际上也是防病,因为雄黄里面有微量的砷,而这个砷是有非常强的抗病作用的微量元素,到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别忘了喝桂花酒,到了农历九月九重阳节,这是为老人设的酒,重阳节要喝菊花酒,原来北京有菊花酒做得特别好,同时还有茱萸酒,吴茱萸有个特点,引热下行,如果你贴在脚心就能引热下行,它也是能够具有导引作用的药,我们国家很多民族节日,都和酒有不解之缘,所以从这些我们都可以认识到,酒为百药之长这个论断是非常正确的。曹操有一首诗叫短歌行,它里面讲这么一句话,叫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烦了还得喝,所以就发现酒是具有一些心理上的作用的,欧洲的一个著名学者叫Horace,他讲过这么一段话,他说酒又何稀奇,它揭露秘密,坚定信心,使懦夫勇往直前而战斗,使精神负担的急躁情绪舒适,毫无保留的传授技艺,有谁在干杯后不雄辩滔滔呢,有谁不想从贫困中,获得自由和舒畅呢,所以它的好多描述实际上说明喝酒有很多不同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一些效果。
咱们国家这些年,我觉得喝酒有一些风气有问题,现在一到酒场,酒杯一端政策就放宽,就没谱了,就傻喝,现在好多话什么感情深一口闷,今年1月28号,咱们国家第一次公布了2007年度,中国25省民众健康状况的一个调查报告,同时还公布了一个饮酒指南,10年以前咱们国家的白酒产量是460万吨,可以灌一个西湖,到了2006年白酒产量800多万吨,可以灌俩西湖了,你说老这么喝行吗,我们一定要记住酒为百药之长,后边还四个字呢,就是饮必适量,喝多了就不是百药之长了,像欧洲咱们说的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就是现代医学的创始人,西医尊崇的,他有这么一句话,他说一杯酒是健康,两杯酒是快乐,三杯酒就是放纵,所以我觉得可以这么说,中国人更容易懂,一杯酒就是营养品,两杯酒就是药品,三杯酒就是毒品,所以你这样一规范,在酒场上就可以掌握了,而且酒场上杯子越来越大。
我有一次参加一个会,我认得的一个女同志,我就看她在那喝一杯子,颜色挺深,我以为是可乐呢,等到最后才知道是葡萄酒,就这么干,干完之后,等酒喝完她已经昏迷了,我把她抬医院去急救,你说你何苦喝成这样呢,所以我现在老琢磨,你说这俩西湖的酒能不能省下一西湖来啊,现在一斤酒需要好几斤粮食做,喝完了你又闹病,又花钱上医院,你酗酒的结果就是祸国殃民啊,而且酗酒对你健康没有丝毫好处,过量饮酒有什么危害呢,我们古代说,饮酒过度,伤生之源,就是饮酒过度是伤害生命的源头,李时珍他在本草纲目里边就说,他说过饮败胃伤胆,伤神损寿,甚则黑肠腐胃而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里面这么说的,他说酒味甘辛,大热有毒,少饮为佳,多饮伤神损寿,易人本性,其毒甚也。就是说你酒喝多了以后实际上你就把你原来的秉性都改了,英国政府今年6月,公布了一个禁止未成年人饮酒的一个法案,就是说他要求你在任何一个公共场合,以及在家庭里边,这个法律都是有效的,包括家长都要监督未成年人不许他们喝酒,包括在家里面,特点发现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年轻人饮酒越来越多,而且对社会造成很严重的不良影响。
酒要微醉,花要半开,这是日本人对适量饮酒提的量,日本的青酒度数比较低,他认为喝不要超过180毫升到360毫升,这也就是十几度,但是如果喝威士忌,他说拿出杯子以后,拿手指头量,两个手指高就足够了,我觉得喝酒这个量,大概喝半两到一两就比较合适,喝完之后神清气爽,但是现在一到酒场上,就全都管不住了,如果喝到你身体里边血液里边酒精浓度达到万分之四的时候,这人就进入一种状态了,咱们叫孔雀状态,孔雀高兴了要开屏啊,所以这人就滔滔不绝,说好多废话,然后不停的展示自己,就进入了这么一个状态,开完屏之后呢还接着喝,就进入第二个状态,叫狮子状态,自觉力大无比,想跟人打架,就像侯大师说这个相声一样,把电棒打开了,他要顺着电棒往下滑,那么如果这时候还接着喝,喝到万分之十二以后,是个非常重要的界限,因为酒精喝多了以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都抑制了,就是你比较精细的这些动作都被抑制了,什么活动都给兴奋了,低级神经活动全兴奋了,就是那种本能的,都兴奋了,所以为什么好多人喝酒之后就犯错误了,就是这个原因,这时候再喝,进入一个什么状态,进入猴子状态,就是他已经失控了,他上蹿下跳,控制不住自己,到了万分之十二就已经是一个醉酒的状态了,如果再接着喝,超过万分之十六,这时候进入一个狗熊状态了,就喝醉了爬那睡觉了,如果这个时候这个人还一边折腾一边喝,再往前我们就叫烂醉如泥,就已经是酒精中毒的状态了,在这个条件下,这个人再发展就非常危险了,所以说为什么好多人喝酒以后能丧命,就是这个酒精中毒的一个结果,所以我觉得你说喝酒量要控制的话,我觉得很简单,你就控制到孔雀状态就行了,你觉得基本上你挺高兴,在那开始白话了,你就停止吧。
现在喝酒有一个对身体特别不好,就是一口闷,现在都是这大杯子,一口就闷进去,你说这健康人都受不了,你想想,我那天算了一下,如果这一杯是200毫升,你喝的是60度的二锅头的话,你这一闷进去,就干进去120毫升的酒精,一下就猴子状态了,所以就是说我觉得一口闷很可能和我们现在很多猝死都有关系,所以我觉得面对着喝酒,人都需要有一个比较冷静的一种心理,我记得宋代有一个著名的爱国词人叫辛弃疾,他对酒而发说过八个字,我希望大家都记住,叫物无美恶,过则为灾,所以我就觉得大家喝酒的时候,大家想想这句话,千万别一口闷。
有些人一发愁就爱喝酒,叫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我对这句话我觉得可以改成,酒入愁肠变成肝硬化,因为你发愁的时候再喝,不是等着找事儿吗,古代说,借酒浇愁愁更愁啊,特别伤害身体,你就是喝也得找一个人跟他白话着再喝,你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不要再那喝闷酒。
为什么说酗酒问题比较大呢,酒里边有好多好多成分,第一个就是杂醇油,就是你在蒸酒的时候,肯定要出来一些杂醇油,为什么有些不好得救喝了以后上头,就是杂醇油的作用,还有一个大家千万记住,工业酒精不能喝,咱们国家前几年闹了好几次甲醇中毒,因为工业酒精是不许人喝的,里边加了一定量的甲醇,而甲醇这个东西你喝了10毫升,眼睛就会失明,那么为什么会得脂肪肝呢,都是长期比较多的喝酒的人,喝酒以后造成肝脏的中性脂肪沉积,就变成脂肪肝,为什么有些人到岁数大了就肝硬化,年轻的时候酗酒,把肝脏损伤了,就是说世界卫生组织曾经专门发表了一个报告指出,现在有人说一天喝一杯啤酒不需要去看医生,他说这句话是完全错误的,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他的目的是出于商业利益,所以大家要明白,我们科学家的声音是很小的,资本家的声音是很大的。
适当的喝酒能够减轻精神压力,振奋精神,同时增强情感,对抑郁也有好处,比如说现在我们在欧洲就发现好多老年抑郁症,因为像欧洲这些国家,是儿童的天堂,青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不像我们中国传统上的这种道德规范,我们孝敬老人这么认真,所以抑郁症很多,实际上要预防抑郁症,除了我们正常的家庭生活以外,我觉得还有一个适当的,就是可以适当的饮酒,我们在92年曾经做一个全国中风调查,我们在东北做的时候就发现,东北中风发病率特别高,中风发病率高的民族是蒙族和藏族,最低的民族是傣族和彝族,后来我们就发现这个中风发病率高和饮酒有关系的,因为寒冷的地方饮酒就多,尤其东北喝酒比较厉害,那么傣族和彝族,傣族他们喝米酒,度数很低,所以这些饮食方式确实跟健康都有关系。这里边也反应出适量饮酒,一定要掌握好度,当然咱们一说就是无酒不成席,但是大家要记住酒是穿肠毒药,酒喝多了绝对有害,因为喝酒的不是醉,是肝,所以为什么长期喝酒的人手哆嗦,都是肝里头中毒造成的。
中国的酒绝大多数以粮食酿造,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历朝历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解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
咱们国家很早以来,就制定了一个政策,叫限制高度酒,提倡低度酒,压缩粮食酒,发展葡萄酒,很早就有这么一个政策,它的目的就是要节约土地,我们要节约粮食,现在说如果我们国家能把白酒限制住一半,我们一年大概我们能节省出上千万亩土地,所以这个东西对于一个民族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什么叫民族精神呢,民族精神就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的实质就是自力更生,你得靠自己活着,也就是说我们要靠自己来养活自己。
饮酒是一种境界颇高的艺术享受,特别是在古代,人们不仅注重酒的质量和强调节制饮酒,而且还十分讲究饮酒的环境和方法,什么时候能饮,什么时候不宜饮,在什么地方饮酒,饮什么酒等,都有许多的规矩和讲究。
所以我们建议饮酒保健有四个要点,第一个就要选择饮酒的时间,一般来说下午到晚上喝酒相对比较安全,现在好多人中午也在那喝,非常不健康,第二个就是掌握合适的量,基本上就是一公斤体重喝一克就差不多了,这个是极限量,第三个就是及时选择了低度酒也要控制量,这葡萄酒在那儿玩命喝也同样有害,最后一点就是绝对不要空腹喝酒,喝酒不吃菜,这是特别坏的一个习惯。
喝完酒以后千万不要立刻就大量地饮茶,你过一段时间喝可以,因为酒喝了之后在肝脏里代谢完了就变成乙醛了,它是一个中间产物,如果你喝完酒立刻大量饮浓茶,就把乙醛从肾脏排出了,排除过程中就伤害肾脏,所以说饮完酒之后隔一段时间喝浓茶可以有解酒作用,但是千万别喝完酒立刻喝茶。还有一个就是说喝完酒之后不要马上长时间看电视,因为喝酒以后再长时间看电视,就可以使得视神经受伤害,大家知道肝开窍于目,你喝酒主要是伤肝,喝完再玩命看电视,就造成整个肝经这个系统都疲劳。
秦朝宰相吕不韦写了吕氏春秋,他这个吕氏春秋里边讲了他的养生之道,叫三患,一患好逸恶劳,出则以车,入则以辇,不走路,第二患就是恣食酒肉,肥肉厚酒,务以相强,命之曰,烂肠之食,古人云大醉必生大害,他们说人要是醉一场酒,就跟得了一场急性肝炎对肝脏的损伤差不多,吕不韦讲的养生三患里边的第三患,就是患奢侈腐化,奢侈腐化他用了四句诗来描述,日出鱼肉乡里,夜宿花街柳巷,喜听靡靡之音,终日纵欲放荡,所以我们古人有两句话说的更深刻,怎么说呢,他说酒是灌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所以如果一个人是酒色之徒,他怎么可能长寿呢,所以说酒这个东西我们一定要记住酒为百药之长,饮必适量。
所以总结起来说,我觉得我们不要去骂酒不好,而是咱们没好好喝,我们国家这个民族几千年,给我们创造了这么丰富的酒文化,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他里边最科学最文明的内涵,遵照我们国家饮酒方面的要求,我们应该牢记酒为百药之长,饮必适量,使得酒对提高民族健康素质发挥作用,而不要去制造出很多酒鬼,制造出很多病人,我觉得我们要走这样一条路,引导全民族科学合理的进行酒消费,这就是我今天讲座的最终的目的,谢谢大家!
酒为百药之长 饮必适量(10月3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健康饮水(10月21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食物调理(3月12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养胃—食物调理(3月12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养胃—中医保健(3月11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健康大讲堂-生命在于运动(2月22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健康大讲堂-生命在于运动(2月22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抵抗抑郁(2007年6月7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懂胆固醇(2月20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读懂胆固醇(2月20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劳累的颈椎(2月27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心理专家看危机(2月19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抵抗抑郁(2007年6月7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健康大讲堂—恼人的便秘(2007年8月10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健康大讲堂—饮食 人之命脉也(9月29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健康大讲堂—调情志(12月28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酒为百药之长 饮必适量 性格与婚姻(2007年2月14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性格与婚姻(2007年2月14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健康大讲堂—快乐生活每一天(9月1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夏日养生—心静自然凉(7月4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一个抑郁者的心里话(1月17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健康大讲堂—健康爱“心”行动(2月2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 健康大讲堂-胃的爱与不爱(2月1日) 健康之路(直播组) 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