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害怕:中国军方将领的突兀谈话 令人玩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48:09
关于罗援少将的发言,刚才查了一下,罗少将的发言已经过去了36个小时,但国内的媒体上只有新浪财经一家刊载了演讲内容,其它媒体几乎一字都没有提及。估计是在旁敲侧击给小马哥留面子。但台湾的媒体已经有报道和解读出现了。下面先转帖台湾统派反应和台湾媒体的解读。 先转一则新闻
马英九总统上任后,提出「不统、不独、不武」三不的两岸政策,不但获得台湾民众八成以上支持,对岸也默认两岸目前以维持现状最佳。共军少将罗援昨天却在一场演讲中,公开指出马总统的「三不」政策是「和平分裂」。  罗援昨天上午参加在北大举行的第六届「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安全战略」论坛,专门谈台湾问题;他提出「大台湾观」与「大国防观」,强调台湾问题事关中共的核心战略。他是大陆党政军界人士中,首次批评马总统的现役少将。 罗援表示,陈水扁在位时,两岸多次濒临冲突边缘,大陆却迟迟未动武,主要原因是大陆的军事储备尚未完全到位;其次,大陆也要做到「仁至义尽」。  他说,虽然国民党当选,但民进党还有四成左右的支持率。大陆虽然释放很多善意,台湾支持统一的人没有上升,支持独立的也没有下降;主张「永久维持现状」的民众占两成到两成五,「这个永久维持现状,就是和平分裂」。  他进一步表示,马英九虽然当选,但他是以与大陆保持距离,以「牺牲统一」为代价,以「细微分裂」为目的,提出「不统、不独、不武」,两岸间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解决。 针对台湾要求大陆撤飞弹,罗援说,大陆的军事部署有自己的安排,台湾内部有民意压力,大陆也有自己的民意压力,大陆要独立自主的解决(撤飞弹)。作为军人,就要以军事手段制裁台独;没有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实力,就没有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只有做好打的准备,只有在党中央需要我们的时候,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即能胜」。  罗援并表示,台海战争一旦爆发,美国介入是肯定的,但是美国介入是有条件的;大陆不能把胜利基点放在美军不介入上,要放在「我们自己能胜利的准备上」。  ———————————————————————————————————— 共产党的有个特点,平常都是喜怒不形于色,但一旦是怒批某人的话,那么一定土共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昨天罗援教授在讨论会上大批马英九是和平分裂,准备武力解决,谁都知道,军方如果没有政府受意,是不会乱发表言论的,就如同上次的核武袭击美国论,都是中央在向美国示威,这次可以看出胡锦涛对台湾的仁至义尽,现在已经给了马英九明确的警告,如果马英九还不上道,我认为武力统一可能在5年内实现。 共军少将罗援昨在论坛上,透露中共现阶段对台方针是:「一中」原则,「和平发展」主轴,「四个绝不」是灵魂,主要思路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昨天在北大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安全战略」论坛,邀请大陆重量级产官学人士,公开向与会听众进行专题演说,罗援的演讲次序原排在第四位,早上十一点十五分开始。主办单位临时把罗援的演说挪前到第二位,十点不到就进行。 罗援的演说时间约一个小时,比主办单位限定的四十五分钟多出十五分钟。现场五百多个位子座无虚席,甚至还有二、三十名抢不到座位的民众,站在演讲厅后方,坚持听完全程。在场观众除了北大学生,还有大陆媒体和一般民众。 罗援透露,大陆做台湾人民的工作,第一个要突出台湾高层关键领导人物,第二突出台商,第三突出台湾南部民众,第四要突出青少年,第五还要做台军工作。 他还透露共军总结台军有四大弱点:武器装备不配套,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台湾的竣工产业缺乏「造血」功能,经不起战争的长期消耗;台湾的战略地幅狭小,没有足够的回旋余地;台湾的战略战术过于密集。罗援突兀谈话 令人玩味 【联合报╱本报记者王玉燕】 2009.11.22 03:03 「两岸一甲子」研讨会甫在台北结束,两岸学者就政治、外交、军事首度展开「二轨」对话,共军少将罗援昨天在北京公开演讲,却提出共军解决台湾问题的强硬主张,在北京中央一再重申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台策略下,罗援的谈话十分突兀。罗援的父亲罗青长,曾担任中共国务院副秘书长,分管外交、情报、对台工作;有此家世背景,一直以来,罗援是共军中研究对台问题专家,也是中共涉台部门的军方咨询顾问。据了解,共军内部对解决台湾问题,向来有务实与激进两派,罗援属于后者。对军队来讲,没有仗打,军人就无用武之地。因此,过去两岸关系紧张时,共军内部主张解决台湾问题「长痛不如短痛」的声音就会出来,但最终在服从党的指挥下,未成主流意见。罗援昨天虽然大谈共军掌握战争主动权,还是强调,要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据了解,一段时期以来,共军内部对中共总书记胡锦涛的对台政策传出「杂音」,认为胡锦涛不提统一。对照两岸经济交流大架构确立后,北京急于推动两岸政治对话,令人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