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及其客观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1:56:00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中的一个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因为,承认不承
认真理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真理观和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根本分歧之所在。然而,究竟什么是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客体的本质和规律观念化为主体的思想并进而化到公共语言表述系统之中后所具有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它表达的是真理性的认识与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关系。 什么叫“真理”?就是客观实际。什么叫客观?就是真实存在。“客观性”最基本、最广泛的含义,应是指事物在一定关系中所显示或表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属性,即某事物相对于另一事物所具有的不依赖于、独立于、外在于另一事物的一种性质。
          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客观性乃是真理的根本属性。因为:第一, 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 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第二,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根据列宁的观点,“客观性”的基本含义,也是指某物不依赖于另一物,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们的思维的一种属性和意义。因此,某一事物的客观性总是相对于另一事物而言的,孤立的、单一的事物自身,无所谓有、也显露不出客观性。例如,自在自为的自然界事物,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始终存在和发展着,自然界的事物(除人工自然外)是完全独立于人类、外在于人类的,无论人类是否存在,它都按其本身所固有的内在规律在运动和变化。但是,自然界事物的这种客观特性,对它自身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只是相对于
我们人类,才能显示出来并具有一定的意义。人类社会的物质、实体现象,当然也有客观性,然而,这种客观
性却不能通过自然界的事物、而只能通过社会意识这一座标系,才能充分显露出来。如果只对其自身或相对于
自然界的事物来讲,人类社会领域里的物质现象,也同样不具有客观性。  坚持真理一元论, 反对真理多元论
  ①由于真理是客观的, 有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所以真理必然是一元的。也就是说, 不论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可能得出多少种结论, 但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是真理。
  ②真理是一元的, 因此,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 不以阶级的主观愿望为转移, 从这个意义上说, 真理没有阶级性。
  ③真理多元论主张不同的人、 不同的阶级可以有不同的真理, 真理因人而异。真理多元论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真理内容的客观性表明,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其内容是确定的。真理不因人而异,也不因阶级而异。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必须反对主观真理论,反对多元真理论,反对阶级真理论。
        人类价值体系的真理是客观的,古今中外的历史展示了综合方法上的证明。当人类找到了正确的价值体系并遵循祂的时候,就会繁荣兴旺;当人类私欲膨胀,幻想僭越价值真理,不遵循正确的价值体系行事的时候,就会崩溃衰落,甚至于灭亡。这些价值体系的真理与自然世界的数理规律一样,客观而不可猜度臆造。        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 这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从两个极端割裂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绝对主义夸大了真理的绝对性, 否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力学是不是真理?在大多数宏观运动的范畴里,牛顿力学是真理。但是在“强场”范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才是真理。可谁能保证相对论力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终极真理呢?所以,真理有相对性,但其客观性是无可否认的。
        所以,承认真理的相对性,不能因此否定真理的客观性。但是,探求真理的客观性,才是真理的终极。真理的相对性也是真理客观性的一种表现,只有克服真理的相对性才能达成真理的客观性。社会利益有阶级性,对真理的认识有阶级性,但真理本身是客观的。所谓“真理的阶级性”实际是对真理认识的阶级性。
       不同的阶级没有不同的真理,只有对真理的认识不同。这种不同是主观的,这种不同的存在是客观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不仅是无产阶级认识的真理,也是资产阶级认识的真理。真理不会因为阶级的不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