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少听理财专家的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09:50
檀:少听理财专家的建议 

叶檀档案:杭州人,现居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著名经济评论人,专攻政治史与经济史。

从2000年左右走出书斋,开始撰写经济类评论,也时常在中央电视台及各地方电视台财经频道客串点评经济新闻。最新出版财经类书籍《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中国房地产战争》。

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况

新报:最近你一气出了两本书《中国房地产战争》和《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从资本、金融、政治等各个角度解读房地产行业和中国经济。我想知道,这与其他经济人的解读有什么不同?

叶檀:每个经济人都有自己的解读方式,我的方式是,第一,与历史作对比,既不乐观,也不悲观;第二,我保持了观察的一贯性,我没有一天放弃过对中国现实与经济问题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头脑敏锐和对事业的兴趣,对于财经的直觉才能保持下去,并把这种思考嵌入到我的文字和言辞中,如果把事情切割开来的话,你只能对某一个方面发表意见,很难做到对自己思维能力的磨砺;第三,在对某个经济话题评论时,其间有思考、有疑惑、有痛苦、有释然,我不愿意结论先行,不负责任地大喊一声,自以为是英雄

新报:每个从事财经评论的人都会说自己有思考、有观察,也够全面,但我们时不时见到的是,观点常常彼此不同,口水仗也不少,经济的真相让我感觉是模糊的。在你眼里,经济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叶檀:的确如此,10个经济学家可能有11个论点。但经济学并不因此就失去了作用,相反,它仍然成为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力量,因为其中凝结了人类的教训与智慧。

中国缺少的是以民生为本的经济学,缺少穷人银行家,虽然从上到下都在强调,但我们依然看到了资源与财富的倾向性配置。

经济理论影响深远,而经济政策影响千家万户——股市的印花税、房贷优惠利率,直接影响到千万个家庭,应该推进这方面议题的深入,但不能空泛。

新报:你的财经评论是非常犀利的,这种表达方式会不会给你带来压力?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看到或听到你的意见。而且我觉得这类评论需要的是合理的逻辑和证据,你能说自己的观点就是洞悉一切没有偏颇吗?

叶檀:我只代表我的意见,无法代表他人,不然会剥夺他人的思考权甚至存在感。

我的观点是否正确,一切要靠时间检验。但我所写是我真实所想,也是基于思考之后作出的判断。

评论有观点,但论据必须公正,不能有意剪裁,这样做失去了起码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

我会遇到压力,有妥协有抗争,每个人都不会脱离于社会生存。但我会想尽办法说出真相或者真实的想法。同时,感受到强权的萎缩与脆弱。

我关注的是普通人的生存境况,希望中产阶层越来越多,如果GDP增长不能让民生幸福、有尊严,要来何用?

普通投资者,少听理财专家的建议

新报:你是历史专业出身,为什么转而从事财经研究?历史的积淀对你的评论有什么影响?

叶檀:历史与现实没有区别,过去的每一分钟都是历史。

我在书斋里呆过很长时间,但我发现个问题,就是找不到兴奋感。选择一项事业,你必须自己感兴趣才能持久。我这几年能够一直持续着写财经评论,是因为我确实找到了我自己喜欢的职业。总结起来,转到经济的原因就三个,一是兴趣,二是性格,三是因为了解历史的真相在于财富,宫廷史无法让人潜入历史,只会让人戏说。

而我的历史专业背景可以让人不乐观也不悲观,更有耐心,因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虽然表现方式会转变),也因为从历史长河来看,一切都会消失,真相需要时间来揭示。

新报:关注财经以及相关的写作给你带来了什么?作为一个评论人,最重要的又是什么?

叶檀:这份工作给我带来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与社会交流的机会,让我有更敏感的心灵。我想给大众带来真相,而不是云山雾罩地说一通让大家受到蒙蔽。一句话,说得明明白白,活得也明明白白。

作为评论人,最重要的是客观、专业,与同情心。还有一点,写文章要无愧于心,你觉得这很简单,但有时候不是那么回事,我们生活在烟火之中是很难摆脱诱惑的,更不是任何时候都能摆脱情绪的控制。我会对很多经济现象冷眼旁观,我会给这些一个坐标作为衡量的标准。而对于我个人来说,只要我无愧于心。

新报:以一个女性的身份来做财经评论,这对你来说是不是一种优势?因为这个领域男性更多一些,出现一个你这样的人会更引人注目?

叶檀:其实在职场中都是一样的,你工作的时候别人不会因为你是女的就对你有所不同,也不会因为性别的原因而原谅你的过失,优势谈不上,反而有时可能会出现一种偏见,会质疑你的专业判断,对我来说要摆脱这个桎梏的方法就是尽力做好自己的专业,不去考虑那么多。

新报:从你的视角,如何看待那些试图通过一些投资来改变经济状况的老百姓?有时是不是觉得他们很可怜,被所谓的市场牵着鼻子走?对他们,您有什么建议?

叶檀:普通投资者,少听理财专家的建议,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或者是,买一只有信用的股票,而后两年,不要总想着,忘了它,不然会影响自己的生活。

新报:你对财经这么熟悉,自己参与经济活动吗?比如自己炒股、期货或基金什么的?

叶檀:我做投资,买一些股票,同时关注外汇、期货等市场。

安冬说两句

叶檀的名气来源于她经常在报纸和电视台上指点经济江山,而且跟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例如股票、房地产之类的。

她的文笔犀利,言辞猛烈,特别有一种女侠范儿,所以好多人称她为“叶大侠”。更有人说,北有胡舒立,南有叶檀,她俩是财经界的“危险人物”,也就是说,她们都敢说话,不怕得罪人。但私底下,好多人又说叶檀是个经典的南方女子,长得清秀,谈吐温婉。看来,文如其人未必适合她。

对于经济话题及经济人物,我是从清晰走向模糊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最初我把财经类书籍当圣经看,有来龙有去脉,有因有果,就像1加1等于2那么明确和不可辩驳。后来我发现,当我把我自以为掌握的论点论据当作跟人争论的资本时,常常遭人耻笑,说我过于幼稚。所以我觉得还是把这些东西当作一种娱乐更合适,因为同一个经济事件常常有五花八门的说法,还不时有些口水仗,弄得我这样的财经盲很迷惑,索性看个热闹了。

叶檀是目前很火爆的经济评论人,她的评论相当大胆和自成一体。虽然我不再盲目地崇拜哪个经济人物,但如果她的说法能够给老百姓一点儿参考和益处或者有些警醒作用的话,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好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