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线门”看运营商推家庭网关的战略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5 04:54:19
但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我开始意识到,“网线门”远不止是“女人世界里的事”,它身后映射的是一种公认的、常见的、但过去很少被人们拿来说事的社会现象。套用当下中国最流行的政治理论,“网线门”其实也是 “不和谐”的体现,至少在家庭生活的层面如此。围绕“网线门”本身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讨论范畴也囊括了社会生活的诸多切面。作为一名通信从业者和观察者,我所关注和评判的,自然是互联网接入服务以及与之相关的业内话题。

从一段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历史来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美国克林顿政府“信息高速公路”宏伟计划刺激下,我们国家开始重视网络基础实施建设,并在随后兴建一条条通往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其间也培养了以亚信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互联网主建筑师”。

不过,在那个基础设施尚未完善、(互联网上)信息资源高度匮乏的时代,“因特耐特”是个离普通老百姓非常遥远的玩意儿。所以,在当时,当一代互联网先驱——瀛海威的创始人张树新申请“ISP”资质、要将中国人带进“信息高速公路”时,不仅邮电部的官员们听不懂她在说什么,连普通老百姓也不乐意买她的账。而她其后在北京中关村大街竖起的那块无比张扬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上个世纪的商业败笔。

然而,中国互联网狂飙突进的发展速度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信息高速公路”日臻完善,“光进铜退”快马加鞭,全国各地“无线城市”、“无线城区”异军突起,各种新兴(宽带)接入技术日新月异……时至今日,被业界称作“最后一公里”的接入网门槛业已基本铲平。

接下来的问题是:跨越“最后一公里”之后,中国老百姓(尤其是普通家庭用户)就能完全实现与“信息高速公路”的“零距离”接触了吗?

在很长一段时期,中国数千万家庭用户仿佛被打包装进一个个对外不透明的神秘“盒子”里。作为一个整体,“盒子”与外界已经可以实现真正的“无缝连接”。然而,“盒子”内部的庞大需求以及其所蕴藏的丰富“宝藏”,却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忽视和“屏蔽”掉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是一个“潘多拉的盒子”。

如今,在“网线门”事件的两个“女主角”和互联网上成千上万个社会公民的共同推动下,盒子被打开了。

同时将被打开的,还有一个积蕴已久、潜力巨大、含苞待放的电信消费市场。那个市场的名字,叫“家庭”——这是一个覆盖中国最庞大用户群体的市场,也是任何一家运营商都冷落不起的用户群。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运营商近些年的新增宽带用户中,家庭用户占绝对比重。与此“正相关”的是,在近些年“拆机”的固话用户中,家庭用户也占绝对比重。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局面,让运营商不得不“思变”,不得不重新思量其传统“家庭战略”的软肋。而随着新一轮电信重组最终的尘埃落定,拥有“全业务”运营资质、不甘继续沦为“管道”的运营商,纷纷提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这一战略转型目标。在“家庭战略”层面,为家庭用户提供具备个性化、智能化、宽带化、移动化特征的综合服务,正是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

自去年以来,运营商在家庭市场的“交锋”,让人一时间不免目眩:你有“e家”,我推“1+”;你打“家庭”品牌,我举“亲情”旗帜……前段时间,中国联通还在全国各地开展了一次名为“品质生活,联通万家——联通宽带带您畅享网络新生活”的体验活动,揭开其重组完成后大举向家庭市场“进军”的序幕。

值得注意的是,在联通开展的体验活动中,“家庭网关”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被重磅推出。考虑到此前联通的全国“宽带升级”行动,可以看出其在家庭市场上的长远布局。

事实上,在电信业务渗入家庭的过程中,家庭网关是一枚极其关键的“棋子”。它充分体现了现代通信网络和业务追求的“融合”理念。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设备,将各种不同的技术标准、类型各异的终端设备、通往internet世界的“接口”,全都“融合”在一个“点”上。

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网关已经成为电信接入网在家庭这个“盒子”内部的延伸。只不过,延伸的“长度”不再是几年前“兵家必争”的那“最后一公里”,而是尚未充分开垦的“最后一公尺”。
可以预见的是,通过对这“最后一公尺”的提前“圈地”,运营商将实现与家庭用户距离更近——甚至是“零距离”的“亲密接触”——这让他们未来的新业务有了更为稳定的“落地点”,也让业务本身更具“穿透力”和“黏性”。

说到底,电信产品和服务其实是一种“消费品”。“消费者”是否买账,关键在于 “用户体验”:业务应用是否足够丰富、灵活,终端操作是否足够“傻瓜”、人性化,等等。
“网线门”讨论中,有网友提出采用“家庭网关”这一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多台PC终端接入互联网。然而,这只是家庭网络“接入”功能的体现而已,它所支持的业务(VOIP、IPTV等)功能和管理(对信息、家电设备的管理)功能,远比接入本身更具想象力。

以联通的“网络新生活”的为例。在其新的业务设计构想中,将以“家庭网关”为核心,将游戏、娱乐、教育、生活等各种业务应用“打包”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给用户创造一个智能、舒适、便捷的“网络新生活”体验。从用户的积极响应来看,这种有别于传统网络应用的新业务对家庭用户显然极具吸引力。

当然,限于相关产业政策的尚不明朗,家庭网关的很多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应用,但这并不妨碍它的主流地位。智能的、标准的、灵活的家庭网关,将成为未来主流的接入设备并最终代替现有的单一接入终端,业已成为电信业界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