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可行性方案(综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8:37:11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示范项目可行性方案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示范项目
可行性方案
指导员:农艺师 王玉香
合作社:上海嘉定新冈粮食合作社   负责人:陈永华
按照上海市农委组织开展“科技入社”工作的有关精神及嘉定区农委、区农技中心的具体部署与要求,今年本人与外冈镇新冈粮食合作社进行科技入社工作。为了认真落实“科技入社”工作,在外冈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协助下,多次实地走访了该合作社,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并与合作社社长、社员间进行相互沟通交流,对合作社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讨,根据合作社实际生产情况制定了以下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可行性方案。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及生产现状
上海嘉定新冈粮食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10月,陈永华任合作社社长。合作社现承包耕地面积5700多亩,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承包耕地涉及外冈镇5个村,均为镇保置换地。
合作社采取两种经营模式,一是32个社员直接参加生产管理,农忙时请当地农民季节工。二是采取分保管理形式,对管理者实行“五定”责任制,即:一定每劳力面积50~80亩;二定物化成本,小麦加水稻两熟580元/亩;三定管理报酬,全年250元/亩;四定产量指标,小麦亩产300公斤、水稻亩产500公斤;五定奖赔,实行实奖实赔。
2008年种植小麦2672亩,平均亩产375公斤;绿肥种植2329亩;水稻5752亩,平均亩产575公斤。全年亩净收入408元。
2008年合作社计划种植水稻5300亩,水稻品种为“秀水123”和“秋优金丰”。机插秧2200亩(“秋优金丰”600亩),浅耕直播稻3100亩。
二、结对户种植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
合作社经过3年的运作,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都有所提高,但由于合作社参加社员多,承包面积大,因此生产技术及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㈠ 用种量过多(亩用种量超过6.5Kg),基本苗偏高,分蘖少,穗型小
㈡ 施肥不科学
1、有机肥使用少。
2、氮肥用量偏多,使用不合理,前、中期施肥量过多,后期穗肥偏少,造成高峰苗过高,成穗率低、穗型小。
3、磷、钾肥使用量偏少。
㈢ 病、虫、草防治方面
1、由于一部分抛荒地复耕,杂草基数高,草害重。
2、宅基置换地播种过早(5月20日),遭灰飞虱危害,引起条纹叶枯病发生重。
3、部分社员对二代稻纵卷叶螟防治有麻痹思想,二代危害偏重,部分田块白叶率高。
4、一部分社员在后期防治时用水量少,使部分直播稻田后期纹枯病发生重。
㈣ 浆管理不合理
搁田偏迟,后期断水过早,影响千粒重,从而影响水稻产量。
㈤ 缺少仓库、场地,收种机械矛盾突出
三、主推品种及主要技术措施
主推高产优质水稻品种为“秀水123”、“秋优金丰”。
㈠ 提高播种质量
1、加强种子处理。水稻浸种前要进行晒种,提高种子发芽势。应用“三对路”(浓度、温度、时间)的稻种优化处理技术,确保种子受药期间,抑制干尖线虫病发生。药剂浸种后催长芽播种有利播后出苗一致。催芽时要严格控制温度,高温时要勤翻勤喷水(干长根湿长芽),防止高温烧芽。
2、提倡适时播种。直播稻6月中旬结束播种;机插秧6月25日结束(“秋优金丰”6月10日左右结束插秧),秧龄18天左右。
3、严格控制基本苗。直播稻要求每亩用种量4~5公斤,基本苗8~10万;机插秧“秀水-123”亩用种量3公斤,基本苗在6~7万左右,“秋优金丰” 亩用种量2~2.5公斤,基本苗5万左右。
4、提高栽插质量 机插时掌握薄水浅插,不漂不倒、越浅越好的原则。
㈡ 推广平衡施肥运筹技术
1、合理使用氮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根据小群体、壮个体、主攻穗重的技术思路。直播稻:基肥亩施精制有机肥200公斤;二叶一心期亩施尿素6公斤;分蘖肥亩施水稻专用BB肥30公斤;长粗肥原则上不施;穗肥的利用率最高,增产幅度大,8月10日左右分两次施,每亩施尿素8~10公斤;机插秧:基肥亩施精制有机肥200公斤,施足分蘖肥,看苗施好长粗肥,巧施穗肥。“秋优金丰”的肥料运筹要前重、中控、后补。
2、增加磷、钾肥比例 磷、钾肥比例增加,有利于提高氮肥的利用和稻米的品质。力争把氮、磷、钾比例调整到1∶0.3∶0.3。
㈢ 强化好气性水浆管理技术
1、直播稻播后保持田间湿润,3叶期后开始建立浅水层,确保早分蘖。机插秧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控制管水量,增加间歇性脱水时间,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温,促进根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
2、当总苗数达到穗数苗80%时开始搁田。一般由轻到重,分次进行,断水时间不宜过早。
㈣ 化水稻病虫草防治技术
1、加强杂草防除技术。根据合作社部分田块杂草基数高,草相复杂的特点,采用农业防除与化学防除相结合防除策略。在小麦收割后及时清除田间和周边环境杂草。直播稻:播种后1天内及时用药湿封;水稻3叶期后及时用药杀草,控制杂草发生。同时指导好以水控草的农业防除技术。对分蘖期出现的第二批杂草,采用针对性挑除,稗草用2.5%稻杰亩用40~60ml、千金子用10%千金每亩60~70ml进行防除、耳叶水苋亩用10%塔隆50ml;机插秧:栽后5~7天及时用好53%抛秧星60~80克/亩,拌肥撒施全田,并保水5~7天。
2、落实病虫害防控技术。苗期做好灰飞虱防治工作,秧田采用防虫网遮盖,控制条纹叶枯病发生。加强田间调查,做好螟虫、纵卷叶螟、纹枯病的的防治指导工作。后期加大田间飞虱拍查,控制褐飞虱发生危害。
四、完成的目标任务
㈠ 通过科技入社,加强与合作社社员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把“四新”技术推广到社,使合作社水稻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到位率达100%;
㈡ 通过科技入社,使合作社水稻平均亩产量比面上增4%以上。并在合作社内建立两个水稻丰产示范方,成片面积在300亩左右,理论产量达700公斤以上,示范方内水稻亩产量比面上增15%左右。同时辐射带动农户3~5户,面积在150亩左右;
㈢ 化病虫草综合防治,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和危害率控制在允许指标以内;
㈣ 好科技培训工作, 根据水稻不同生长期管理及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对合作社社员进行技术培训;
㈤ 引导农户正确、安全使用农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示范项目
可行性方案
指导员:高级农艺师  程梅初
合作社:上海泉泾农业生产合作社   负责人:宣惠明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及生产现状
上海泉泾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10月,共有耕地4105亩,28个专业种植户,去年水稻面积2605亩,平均亩产600公斤。今年计划种植水稻3128亩,其中,机插秧600亩,旱直播300亩。
二、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㈠ 季节矛盾突出、播期偏迟。合作社粮食生产以麦、稻为主,由于面积多,农机力量薄弱,劳力紧张等因素造成部分田块播种偏迟。未能充分利用光能、地力,因而水稻产量不高;
㈡ 稻群体生长不良。一是用种量偏多,基本苗偏高,二是水浆管理不合理,搁田偏迟造成高峰苗过高,同时后期断水过早,造成灌浆不充分;
㈢ 用肥不科学。中前期肥料偏多,后期穗肥偏少。有机肥缺乏,磷钾肥偏少;
㈣ 病虫草防治不科学。存在着除草效果差,病虫危害重,病虫防治费用高等问题。
三、主推品种及主要技术措施
围绕合作社实际情况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及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
㈠ 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
计划种植高产优质新品种“秀水123”、“秀水128”等主推品种。
㈡ 适时早播
针对合作社面积多,劳力紧,农机力量薄弱的情况,抓小麦的适时收获,抢翻耕、抓进度,同时合理调整种植方式,计划种植机插秧600亩,免耕直播稻300亩,以解决季节矛盾,适时早播。
㈢ 提高播种质量
一抓种子处理,及时晒种,药剂浸种催芽;二抓控制用种量,计划亩用种量控制在4公斤;三抓一种就管工作,确保苗匀、苗齐。
㈣ 科学施肥
1、增施商品有机肥每亩200公斤;
2、亩施纯氮18~20公斤,前后期用肥比例6-7∶3-4,增施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为1∶0.3∶0.3。
㈤ 加强水浆管理
1、分蘖期以浅水勤灌为主促分蘖出生;
2、直播稻亩总苗数达穗数苗80%,机插秧亩总苗数达穗数时及时脱水搁田;
3、进入幼穗分化期及时复水,以浅水勤灌为主;
4、浆期保持干干湿湿,防止断水过早。
㈥ 抓病虫草防治工作
1、化学除草,直播稻采取“一封、一杀、一补”,亩用30%直播宁100克封,3~4叶视草相用“千金”或“千金”加“稻杰”杀草。机插秧采用“二封、二杀”新技术控制杂草;
2、推广新农药、植保新技术,抓好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的防治工作。
四、完成的目标任务
产量目标:全社3128水稻力争平均亩产600公斤,与大丰收的去年持平,新技术到位率达90%以上,并带动外冈镇水稻生产新技术的推广普及。计划建立高产示范方一个,面积200亩,产量目标650~700公斤。
《草莓优质生产技术》示范项目
可行性方案
指导员:高级农艺师 许梅玲
结对户:农灯草莓生产合作社
在市农委关于组织开展“科技入户”工作的有关精神的指导下,在区农委和农技中心的具体部署下,和工业区灯塔村农灯草莓生产合作,就草莓生产的各个时期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问题,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
一、农户基本情况
农灯草莓生产合作社是灯塔村草莓种植户共同参与的组织。集生产、销售于一体。涉及农户268户,面积600多亩。
二、存在问题
㈠ 合作社农户文化水平偏低,栽培措施上凭经验,科学种田有些欠缺;
㈡ 病虫防治上:对病虫的适时防治上把握不准,防治效果差,对药剂的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㈢ 草莓品种“丰香”已种植多年,品种种性退化严重,品质差;
㈣ 连作障碍严重:合作社农户的草莓生产土地许多已连作了7~8年,严重影响了草莓的生长和草莓的品质;
㈤ 对农业信息了解少,对农业新技术应用迟后。
三、计划实施方案
㈠ 技术路线,根据《草莓安全生产规程》推广优质草莓生产技术
1、了解草莓生产合作社土壤肥力水平,确定有机肥和化肥的用量;
2、根据气候条件,确定移栽、覆膜时间;
3、根据田间病虫害情况,指导该户防病治虫,提高防效;
4、土壤处理:用物理方法进行土壤处理,解决连作障碍问题;
5、草莓提纯复壮:培育壮苗,提高草莓产量。
㈡ 通过技术培训,进行优质草莓生产技术的推广
结合生产实际和“专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对草莓生产合作社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在各个生育阶段,提出栽培意见。每周2次到结对户地头,对草莓的生长规律、特征特性进行讲解分析,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针对目前气候变化、环境变化引起的病虫发生多样性,对病虫防治提出的更高要求,通过田头讲解和“专业农民”培训等方式,帮助农民抓住防治适期,提高防治效果。
㈢ 信息服务
农民对目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了解甚少,在科技入户过程中,把各种新信息带给合作社农户,有助农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四、考核指标
㈠ 通过推行优质草莓生产技术,亩产量达到1000公斤,增产10%;
㈡ 繁苗过程中,进行提纯复壮,合作社农民繁苗系数高与往年10%;
㈢ 解决合作社草莓连作障碍问题;
㈣ 病虫防治,针对性好,防治成本和次数少于面上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