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倍频新显微术 可望虚拟切片诊断癌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05:32
许多病人一听到要被针戳进身体采检病理切片,就吓得退避三舍,或担心穿刺会使癌细胞扩散。国内学界发明雷射倍频的新显微术,形同「虚拟切片」,完全没有侵入性,未来并可结合内视镜,目标是做早期癌症的辅助确诊工具。
这项三年研究计划是由国家卫生研究院赞助经费新台币九百万元,由台大电机工程系暨光电所教授孙启光执行,研究团队尚包括台大分子细胞生物研究所、中兴大学奈米中心、台大医院、成大分子医学研究所等。
孙启光指出,雷射倍频新显微术包括光源和扫描,光源由二立方公分的铬贵橄榄石雷射激发,中心波长是一千二百三十奈米,脉冲是十兆分之一秒,这是已知能穿透人体最深的激光束;扫描时设定不同的生物环境,使雷射光频率加倍到二倍频、三倍频,产生足够的红光或蓝紫光的光学亮度,得到清晰的扫描影像。
在研究中,斑马鱼、老鼠都在毫发无伤的状况下,接受雷射倍频新显微术扫描,研究人员可清楚获得斑马鱼胚胎细胞分裂、细胞核和胞器、微血管血流等影像;在另一实验中,则能看见视网膜的结构。
孙启光指出,百分之八十的癌细胞发生在器官的上皮组织,早期癌症并有微血管增生现象,雷射倍频新显微术在未来累积更多临床人体数据后,相信可提供「虚拟切片」,不需打针、不必穿刺、不必使用显微剂、没有光毒性,即可达成辅助诊断早期癌症的目的。
目前雷射倍频新显微术可在一秒内扫描十的八次方,一秒可呈现三张影像。孙启光说,研究团队将努力提高扫描速度,未来可望与内视镜结合,病患接受大肠镜、胃镜等内视镜检查同时,取得人体深处的细胞「虚拟切片」,做为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