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一个男人,一个江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3:37:38

  江湖是一个很局限性的东西,有如古时的深规礼仪、品茶食酒,只局限于上流有财之士,而于平民无甚大瓜葛。江湖也是一个很大众化的东西,一个世界可以同时存在很多个江湖,一个江湖一定是挤满了各色人等的。但在这个世界,有一个江湖,却是属于一个人的,一个男人。

  像作家一样,导演们也时常把自己的思想和经历融入到电影中去。大陆的导演被划分做几个代际,在第五代导演上的乡土情格便十分明显的衍射出了当时文化和人物心理的路程,而现在的“第六代”导演则更倾向于“小资”一派的格调了,即使电影中反映的题材依旧承袭着上一代导演的路线。在香港的影视圈里,导演则不必把他们归于代际,我们只需分类便可,因为香港导演们身上所表达出来的风格是有很大不同的,就像杜琪峰的黑佬帮、王晶的大咧派、陈可辛的浪漫式爱情、关锦鹏的格兰革命时……还有周星驰的无厘头。

  周星驰在香港甚至整个中国电影史上都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先锋和大师,虽然自1991年他的搞笑风格渐成型后,在一片叫好叫座的同时也招蜂引蝶,惹来四面唾弃之声,但这丝毫不曾影响周生的创作和努力(就像他在日本受辱时所说的“我不会被任何人影响到我的”一样),特别是他把《少林足球》拿出来后,更是如日中天,狠狠的给了那些自称坚决不看周星驰电影的影评人一记耳光。

  一个作家可以写一本属于自己的传记,一个导演可以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周生没有拍一部自己的电影,但自从《喜剧之王》后的每一部电影,实际上都是属于他一个人的。这种“霸道”的做法也的确惹来了许多的争议和不快,传闻他和阿达闹不和(因《功夫》而起)就是一个侧面的反映。前些日子在韩寒的博客里看到“草根”一词,总是觉得面熟,却想不起来出自何处,今日再观《功夫》,方才想起“草根”之漂浮暗藏于猪笼寨,有点古龙小说里原来是高手的浪子的味道。我突然知道,周生的用心良苦。他不是处女座的(这东西大致不能信),但他的追求却是极其的完美,吹毛求疵结果让自己孑然独立伤痕累累。以前的电影他没有最后的剪辑权,现今有了好莱坞7000万美金的支持,便狠心来玩一票了。于是,他把自己诡异般的想法和天马行空式的创造结合到电影中,摆出了《功夫》。

  俗话说,看得懂的看门道,看不懂的看热闹。相信大部分人对周星驰的了解还是基于他的电影吧。若从理论上讲,从一部作品中是可以去了解一个导演的(对作家也一样。当然,这还是感性认识),然而,对于门外汉来说,周星驰却是一个另外。而在深谙周星驰的铁杆影迷心里,周所导演的电影都是他自己的传记。

  以前在香港一电视节目上(好象是吴君如主持)看到了关于周和梁(朝伟)关系的采访,知道了周梁出道前认识,并且是邻家,后来两人相约考无线艺训班,梁考上而周落榜,于是周梁地位开始改变在这里埋下伏笔,周生的一个较大的挫折便是此。后来周生靠关系进了无线跑龙套,在“四三0穿梭机”(一个儿童节目)里当主持,而此时的梁已开始走红,直到十年后,梁已大红大紫,并成为当时著名的“五虎将”之一,周却还在原地踏步。想必这种反差在周生的心里一定是很不平衡的,这也可以算作一个较大的挫折。就在这个十年当中,周生眼看着当年的玩伴和后辈们一个个地红了,脾气变得莫名其妙的暴躁起来,经常一个人跑到外面,结果就认识了当时一样落魄的吴孟达(当时吴因〈楚留香传奇〉后消沉被无线封掉),这种经历便造就了如今电影史上的最佳拍挡(后话)。做了四年的主持,周被无线派去拍戏剧,不过大抵都是“死跑龙套”的,但在〈盖世豪侠〉一剧中演绎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由于得到李修贤的赏识,1988年他主演了他的第一部电影〈霹雳先锋〉,并以此获得台湾第二十五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

  从这里开始,周星驰才真正的算是开始起步,开始发红。他可以吐一口气了,但他却一下子吸进去了几大口,以至于有些飘飘然起来。他开始疯狂的接拍电影,几近忘我的境地。这个时候他的作品(最早期作品)是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实质性思想的,因为他还没有把自己思想放进电影里的权利,但或许他比常人思考得多,他开始利用演员的身份来打造自己的模型(也或许是电影公司的尝试性安排),周星驰便又成功了一大步。在1990年始,他的喜剧形象便将定型。就像飞蛾一样,心中怀着一个梦,不顾一切的往前飞,那最耀眼的光芒越来越近,身心越来越痛苦和焦躁,终于死在那辉煌的刹那间。一个人想成就自己的梦想,就要付出牺牲的代价,梦想一旦达成,蓦然回首,才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心理便开始扭曲,这是一个转变和挣扎的过程。周星驰不是飞蛾,他没有那么壮烈,他也还没有扭曲自己,没有想得太多,因为他没有时间来想,没有机会来想。

  1991——1994年,周星驰极为忙乱的时期,极为辉煌的时期。他得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影帝荣誉(1992年凭《审死官》获得亚太电影展最佳男主角奖),但这至今已少有人提晓。古龙的武侠里有一种暗器叫“孔雀翎”,传说它实施暗杀的时候,开放得极为辉煌绚烂,就像孔雀开屏一样,看得敌人眼花缭乱醉仙梦死,就在他为这种绚烂所迷醉的时候,他就死在了这种辉煌之下。荣誉也是一支孔雀翎,倒在它之下的人也不计其数。周星驰没有倒下。

  他没有倒下,但他却受了重创。

  周星驰是一个孤独的人,他少有几个知心的朋友,还经常跟家里人发脾气,很多时候都得靠达叔来劝慰。前面许多坎坷的路,让他生出许多叛逆的情绪。如前面所述,一个人拼搏后得到的东西与自己心意相违之时,便会由生痛楚。周星驰也一样。

  周星驰是一个孤独的人,他少有几个知心的朋友,还经常跟家里人发脾气,很多时候都得靠达叔来劝慰。前面许多坎坷的路,让他生出许多叛逆的情绪。如前面所述,一个人拼搏后得到的东西与自己心意相违之时,便会由生痛楚。周星驰也一样。以前自己定性喜剧,势如破竹之后稍有成就,当站在一个高度,看到的有拥兵天下,也有千夫所指。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一件东西辉煌,就一定有想摧毁它的势力存在,这是完美的一个局面,因为历史从来都是这样发展的,没有反动,就没有前进。

  但人性也是一个遗世万年的结果,特别是压抑着的人群。周星驰看到的不是坐拥的山呼,而是那排山倒海的阻力,是那发自私心底下的背叛。1994年,感情的受挫让他竭嘶底里地开始反抗自己,他开始思忖艰辛十年的等候是否只换来一个群观的小丑。于是,他想改变。

  无坚不破,唯变不破。扭曲现已成型的东西,将是一种更大的痛楚,周星驰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大话西游》的出现,没有改变他的传统,反而把无厘头推向了顶峰。但它已不再是以往的纯粹性搞笑,已溶入了周生内心的狂澜和澎湃。记得星星陈述过,《大话西游》是感情失意之作,《喜剧之王》是事业失意之作。如果这真是他自己说的,那么我相信,拍摄《大话西游》之时,他的感情也已达到要表达的颠峰。这种感情,不仅仅是爱情,更是回首十几年来对人生所产生的情愫和感慨。《大话西游》一出,并不成功。香港票房如八月飞雪,争议之声似围梁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