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训练 - 五项智能测评 - 宝宝测评 - 监测中心 - 中国早教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7:41:00

扶物蹲下、坐下及跪下 让宝宝在扶物站立时蹲下捡玩具,练习单手扶物站起,为以后学习站稳打基础。此外在蹲下时容易跪下和坐下,使宝宝自己能够得到休息。  

 

       当宝宝扶栏或扶家具站立时,大人故意把玩具滚到宝宝身边,宝宝会一手扶物蹲下,另一手够取玩具再慢慢站起来。宝宝身体的重量只靠单手扶物来支撑,需要身体本身维持站立平衡。有时玩具离宝宝较远,宝宝蹲下后,一手扶着家具,一手伸得很远才能够着或者需要双手趴在地上,甚至要爬行几步才能拿到。

       让宝宝单手拿着够来的玩具,单手支撑身体再站起来。有时玩具太大单手拿不住,宝宝用双手把玩具抱起,只能用背靠着家具自己站起来,这种情况会使宝宝完全用身体的力量站立,渐渐可以练习自己站稳。       宝宝在蹲下够取时,有时身体太重,会屁股着地,就干脆坐下来。这种无意的动作会让宝宝很高兴,于是就有意把重心靠后使自己坐下来。但是动作如果太猛就会摔下。这时大人可以给宝宝示范。蹲下来时用一个膝盖着地,单足跪下使身体位置低一些,再扶着坐下就容易多了。站起来也可单足跪下再扶物站起,用跪作为过渡的姿势,让宝宝既多学会一种动作,也方便站起。

牵双手走步 让宝宝练习向前方迈步,为独走作准备。  

 

             1. 大人双手牵着宝宝两人相对,大人向后退,让宝宝向前走,一面走一面数数。这种走法会很慢,而且距离也不远,因为大人要不停地回头看路避开障碍物,而且宝宝的上身经常向前躬,全靠大人的拉力向前迈步,因为宝宝还不能完全站稳。             2. 大人双手牵着宝宝,两人面向前方,妈妈向前迈左脚宝宝也跟着迈左脚,妈妈迈右脚时宝宝也迈右脚。两人一面迈步一面数数,一步一步地练习。让宝宝熟悉迈步,体会体重从一脚转移到另一脚上的感觉,渐渐熟悉站立平衡。双手牵着走的时间很短,只要宝宝单手扶人也能站稳后,就自然会变成被单手牵着走了。

独站片刻 练习双脚站立。

 

       大人用双手扶在宝宝腋下,帮助宝宝站稳后,大人双手慢慢收回并拍着手说:“宝宝乖,宝宝快站好”。反复训练,或让宝宝靠着栏杆或背靠墙站立片刻,渐渐地在无扶栏的条件下学会站立。

迈步走 练习迈步前走。

 

       大人两手握住宝宝的手,成人一步一步往后退,让宝宝慢慢迈步向前走,或让宝宝扶着推车,慢慢向前推,学会迈步。

站起、坐下、翻滚 练习两腿下蹲,培养多体位活动。

 

       在宝宝活动栏内,训练由坐位主动拉栏杆站起,接着练习让宝宝自己扶栏蹲下去拾玩具,拾了玩具训练再坐下,最后还练习从坐位躺下成俯位,还可接着训练翻身打滚。

取和放 让宝宝练习把东西捡到大的容器内,学会有目的地放手,为进一步投球入瓶作准备。  

 

       前一两个月宝宝最爱扔东西,把玩具扔到地上,听东西落地的声音。妈妈准备两个木盒或两个奶粉罐,妈妈示范把积木往盒里或罐里扔东西发出响声。此时宝宝会觉得很好玩,也从地上捡东西往罐里扔。

       扔的过程是一个准确的放手过程。以往宝宝拿东西时,各个手指向掌侧弯曲,用的是前臂内侧肌肉的力量,而放手却是手掌打开要用前臂背侧的力量。因为以前宝宝扔东西时不必瞄准,没有机会练习,而现在要将物准确扔到罐内,就要在罐口放手。

       一开始宝宝扔东西到罐内时,经常扔到外面,原因是不能准确放手。刚开始练习时要求宝宝投东西入罐内,练习一两个月后,就要求宝宝把小球投入瓶内,瓶口直径为2.5厘米,准确度要求高得多。宝宝手指的技巧经过练习会有很大的进步。

学会翻书 让宝宝学会正着看书,从前往后翻,每次打开一页,看完能把书合上。  

 

       在给宝宝朗读故事时,把书给宝宝让他自己打开拿着看。

       听过故事的宝宝就知道正着看书,不会倒着看,知道从哪一头开始,如果翻的页不对,故事就续不上,所以翻错了也会自己改正,讲完了就知道把书合上。而没听过故事的宝宝,就不知道图应怎样看而经常倒着看书,乱翻书页,看完不知道把书合上,容易把书撕破。

打响拨浪鼓 学会转动手腕,为画画书写作准备。  

 

       1. 大人先转动手腕把拨浪鼓打响,然后把拨浪鼓递给宝宝。如果宝宝用摇哗铃棒的办法来摇,就不能让拨浪鼓两边的小球打在鼓上。

       2. 这时大人再次示范,明确要摇动手腕,让拨浪鼓的小球打在鼓的两面,使鼓打响。

       3. 宝宝过去从未练习过摇动手腕,用玩具练习可使手腕活动灵活,为以后画画写字所需的手腕动作作准备。

继续训练拇、食指对捏能力 通过反复训练,促进拇、食手指的灵活性和精确性。

 

      宝宝经过两个月的反复训练,手的动作灵活了,抓住关键年龄这个有利时机着重练习捏取细小物品的准确性(如小药片、小绿豆、大玉米等),培养捏取的速度,扩大捏取物品的范围,提高捏取动作的熟练程度。每日可训练数次。

       拇、食指对捏动作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难动作,它标志着大脑的发展水平,要力求做到精确完美。

打开瓶盖 培养手的灵活性、促进空间知觉的发展。

 

       将一个带盖的塑料瓶放在孩子的面前,大人先示范打开瓶盖,再合上盖子的动作。经孩子注视后,再让他练习只用拇指和食指将瓶盖打开,而后再合上,如此反复练习数次,做对了应给以赞扬。

       在此基础上,还可练习用塑料套杯,一个接一个套起来。

会用声音答话 开始用声音回话,作为声音交往的开始。  

 

       平时大人叫宝宝的小名时,宝宝会转头去看谁在叫自己,大人可以帮助他回答:“哎。”有时他听到大人之间互相呼唤时也会回答“哎”,所以宝宝也学会用“哎”作答。大人经常叫宝宝的小名,让他多次作答。以后凡是有人叫他的名字,他都会出声作答。

听故事时会指图回答问题 检验宝宝是否听懂故事,让讲故事成为互动的更加有趣的游戏。  

 

       晚上睡前,宝宝躺在床上,妈妈拿一本有情节有图的故事书,带着表情给宝宝朗读,一面读一面指图中之物。问宝宝“故事说的是谁呀?”“它去干什么?”“看见了谁?”“发生了什么事?”这些问题宝宝都能指着书中的图回答,使妈妈知道宝宝听懂了多少。

       如果宝宝指错了或者不会,妈妈可以换另一句话或者举一个例子让宝宝了解,在宝宝理解的基础上接着朗读。如果其中有一两个字是宝宝认识的,妈妈可以让宝宝指认几次以作巩固。宝宝每次只能记住其中很少的部分,所以需要多次重复或者对某一件事要反复听才能记住。给宝宝讲故事很容易使宝宝入睡,睡前听过的事情较容易记住。

会竖起食指表示自己的年龄 让宝宝用动作回答一个问题,看见大人高兴,从而愿意多做动作的表达。  

 

        每次吃东西时,大人会问:“你要几个?”如果宝宝竖起食指就给他1个,让宝宝知道食指代表“1”。

        大人告诉宝宝“快1岁了”就可以竖起食指。当大人问“你几岁了”时,宝宝竖起食指大人就要亲亲他。以后宝宝就会很流利地用食指回答“你几岁”之类的问题。        让宝宝在生人面前回答“你几岁”的问题,当宝宝会竖起食指来回答时,会得到大人们的称赞,鼓励宝宝敢于在生人面前表达,使宝宝逐渐愿意与生人交往。

继续认物发音 培养孩子理解大人的词意,练习发音。

 

       在孩子的床上放置各种玩具,家长叫孩子的名字说“”小丽,你把铜铃给我,你把小汽车给我“等,可连续变换物品的种类,扩大词、物结合的范围。      在孩子情绪愉快的时候,当懂得“爸爸在哪里,妈妈在哪里?”“阿姨在哪里,小朋友在哪里?”之后,可不断扩大询问对象,如“爷爷在哪里,奶奶在哪里?”“挂钟在哪里?”“桌子在哪里?”让孩子不但能听懂大人的话,而且会用眼光去追寻或用手指,并模仿发出相应的音节。

继续模仿发音,理解语言 扩大与周围人的接触和对话,培养语言能力。

 

       继续练习模仿发音,能使用有意义的单词,如“爸爸”、“妈妈”之类的称呼。也训练他说一些简单动词 ,如“走”、“坐”、“站”等 ,在引导他模仿发音后要诱导他主动地发出单字的辅音。

       观察是否见父亲叫“爸爸”,见母亲叫“妈妈”。在与孩子的接触中,还要通过语言和示范的动作,教孩子怎么做。如坐、走、看等。培养孩子能理解更多的语言。

会做5~6种身体语言 学会多种身体语言,便于同大人和同龄儿交往。  

 

       大人经常用身体语言同宝宝对话如招手、点头、碰碰头等,这都是同人打招呼的。宝宝还学会用双臂表示飞,用食指点点又扬开代表“虫虫飞”,会拍拍肚子表示吃饱了,用手左右摆动加上摇头表示不要,点头伸手表示要,还会用手指划面颊表示“没羞”或用手在鼻前扇扇表示“臭”。

       所有的表示方法都是大人曾经示范过宝宝学会的。学会做多种身体语言,才能让宝宝善于与人交往,也能懂得别人的意思。

       每当宝宝做一种动作,大人和孩子都会很高兴地同宝宝逗着玩,宝宝会听到不同的赞美声“真逗”“真好玩”“太可爱了”等等,这样宝宝就会更加乐意同人交往,听到的词汇越多越能促进宝宝将来语言的发展。

爬过去给人递东西 让宝宝对物名和人的称呼做出快速反应,愿意帮大人做事。  

 

       妈妈坐在宝宝旁边,奶奶坐在宝宝对面,妈妈在看书,奶奶在择菜。奶奶叫宝宝递来一个小筐,妈妈请宝宝把小书递过来,然后再请宝宝递书给奶奶看,奶奶需要放大镜才能看得见,妈妈从抽屉里拿到放大镜,让宝宝递给奶奶,宝宝很愿意替大人拿东西,大人也称赞宝宝“能干”。

       有时奶奶打毛衣时不小心把毛线球掉到地上,宝宝看见了赶快爬过去替奶奶捡到,让奶奶十分开心。宝宝最喜欢替大人捡桌子底下和床底下的东西,宝宝爬得快钻到家具下面很方便,很愿意替大人寻找大人难以拿到的东西递给大人。

喜欢去有小朋友的地方 让宝宝与同龄人交往,学会同人打招呼,模仿别人的声音和动作,促进学走和语言的进步。  

 

       带宝宝去街心公园或附近的亲子园,让他与同龄人打招呼看着别人的活动。如果他看到别人跳舞他会摇摇身体去模仿,看见小朋友跑会着急地跺脚,看到学步的孩子牵着拖拉玩具同大人牵手走,会使宝宝十分羡慕,还会看见某个宝宝双手推着小车跟着妈妈慢慢走。

       宝宝看到各种各样的学步方法,会很愿意学习。最开心的是有时某一个宝宝叫了一声,有一两个宝宝呼应,接着大家不约而同的大声呼叫,让宝宝感到加入其中的快乐。通过模仿别人的声音和动作促使宝宝语言和动作的进步。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逐步掌握生活自理力,增进交往中的独立性。

 

       在培养定时睡眠,定时进食,大便坐盆,定时小便、使用小勺和用杯喝水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能配合大人穿、脱衣服(如穿上衣知道把胳膊伸入袖内等)和自己捧杯喝水的良好习惯,开始时允许孩子洒漏,慢慢地越来越熟练后,便不再洒漏。家长应放手让孩子练习自己做。

自己捧杯喝水 让宝宝完全自己捧杯喝水,减少洒漏。  

 

       先替宝宝系上围裙,告诉他准备自己喝水,然后用双耳杯盛温开水约30毫升,交给宝宝让他自己棒着喝水。观察他有没有洒漏,看看他洒漏的原因并帮助他改正喝水的姿势。

       如果宝宝还要喝水,可以随时给他添加,并仔细观察是否洒漏,如果完全没有洒漏就应给予表扬,巩固喝水不洒漏的成果。

摘掉帽子 学会脱去第一种衣物。  

 

       宝宝以前是无意地把帽子弄掉,现在开始有意地用手把帽子摘掉,拿着帽子交给大人。宝宝喜欢学爸爸的动作,回家后马上把帽子摘掉挂在固定的钩子上。如果妈妈也给宝宝准备一个宝宝能够得着的帽钩,宝宝也会把帽子摘下后自己挂上。鼓励宝宝学习每一种自我服务的小事,积少成多会使宝宝更加乐于自理。

用手指表示1 岁 建立最原始的数概念。

 

       当家长问孩子“你几岁了?”时,要教他竖起食指表示自己 1 岁。几次以后,当再问孩子几岁时,他便会竖起食指表示“1”。

       此后,可变更对象,强化“1”的概念,如一个苹果,一块饼干,一个玩具……,当问他这是几个苹果时,他就用食指表示“1”。

继续练习认识自己身体部位 通过视、听觉和动作的训练,增进协调功能,促进适应能力的发展。

 

       参照8 个月时所介绍的方法,家长继续和孩子一起,使孩子能逐步指出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口”和“手”等各个部位。

       当孩子听到家长的“指令”后,使会指出相应部位。凡能指对一个部位,就应当给予赞扬和鼓励。

       学习和掌握这一行为模式,往往需要3-4 个月时间,家长要有思想准备,不能操之过急。

继续识图认物 扩大认识范围,提高认知能力。

 

       孩子情绪愉快时,可给他出示一些色彩鲜艳,图像清晰的动物、水果、人物等图片,边看边指点,使孩子懂得图片的含义。

       开始认图时,每次只能一张,不能一次看得太多,而且要经过多次复习,孩子确实认识后,才能开始认新的。如给一张“香蕉”的画片,每次观看时,就需一边指出是“香蕉”,时间长了,就自然地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