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历史】古代就有贺年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3:40:52
         【拜年·历史】

    古代就有贺年卡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但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明朝陆容在《菽园杂记》中有这样的描述:“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

    拜年的风俗在汉代已形成,唐宋之后十分盛行。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放置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的《燕台月令》中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以图吉利讨口彩:一个是住“百岁坊巷”的“寿百龄老太爷”,一个是“住元宝街”的“富有余老爷”,一个是“住大学士牌楼”的“贵无极大人”,还有一个就是“住五福楼”的“福照临老爷”。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年俗趣闻之】

    “贺新岁”奔跑往来好几日

    在传统中,今儿正月初一这天,要五更起床,焚香,放纸炮。从今天开始,大家要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奔跑往来好几日,名曰“贺新岁”。这贺新岁可真需要卖把子力气。

    搁原先,没电话、没手机,交通也不便利,要拜年只能腿儿着去登门,所以串门儿就成了件时间紧任务重的体力活。因为大家要串的门子忒多,来不及每家都进去寒暄,而且你去的这家人没准今天也出去拜年了,所以有时只要递个名帖就算礼到,连打个照面儿都省了。有文献记载“正月初旬,拜年者到门口,疾呼接帖,投一名片,匆匆而去,大多无须和主人面谈。”当然了,这样也可以省去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几天所吃的东西也都有着喜庆的吉利名儿,最典型的就是“百事大吉盒儿”,这是由柿饼、荔枝、龙眼、栗子、熟枣等装成的果盒。

    初一这天,老北京还讲究要“祀神及先祖,剪纸不断至丈余,供于祖前,谓之‘阡张’,焚之。”

    正月初一到初五,俗名“破五”。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两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正月的灯一向集中于前门内的“六部”,叫:“六部灯”,以“工部”也就是如今的建设部的灯最为人称道。尤其是冰灯,刻着飞禽走兽、世间百态,制作得非常精巧。

    琉璃厂每年正月初一到十六,百货云集,灯屏琉璃,万盏棚悬,玉轴牙签,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镇街。更有“秦楼楚馆偏笙歌,宝马香车游士女”,也是旧京年节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