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之死折射新闻浮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06:11:26

教授之死折射新闻浮躁

来源:人民网-卫生频道时间:2009-11-06 17:09:14

核心提示:舆论监督,揭露丑恶现象,有利于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但是,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应该是建设性的,出于善意、出于诚意、出于公心、出于良心,其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医患和谐。如果把舆论监督仅仅当成“吸引眼球”的手段,故意制造“轰动效应”,就会使媒体丧失公信,记者丧失良知,最终成为历史的耻辱标记。

日前,某著名电视台播出了《公益医院非法行医,北大医学教授惨死北大医院》的节目,称“在校学生无证行医导致死亡事故”。记者用大量生动的“事实”,证明了北大医院存在严重的“非法行医”现象,是一家“草菅人命”的医院。

与几年前的哈医二院“天价药费”相比,这条新闻的轰动性毫不逊色。但是,看过节目之后,有人义愤填膺,也有人质疑追问:事实真的如此吗?

众所周知,真实、客观、公正、平衡,是新闻的生命所在,也是媒体的公信力所在。一篇报道能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关键是看其基本事实是否站得住。从这则报道来看,很多事实都有“硬伤”。

例如,该报道称,医学生于峥嵘在参与抢救熊教授时,没有行医资格,属于“非法行医”。这也是整个报道的核心事实和最大“卖点”。但是,记者的调查显然不够扎实,导致报道严重失实。根据北大医院在法庭上出具的证据,在给熊教授诊疗期间,于峥嵘已经于取得了《医师资格证书》,发证日期是2005年12月16日,但其《医师执业证书》当时尚在办理中。根据卫生部规定,“已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并具备申请执业医师注册条件的医师,非本人原因导致未获得《医师执业证书》前,在其受聘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工作时间内的执业活动不属于非法行医。”这就是说,教授之死与“非法行医”没有任何关系。

新闻播出后,卫生部也给予回应:医学生和试用期医学毕业生在医疗机构的临床实践活动是医学教育中的临床实践活动,而非正式的行医。对这种活动的管理,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我国刑法对于“非法行医”的具体界定,不包括医学生和试用期医学毕业生从事临床实践活动。卫生部和教育部明确规定:“试用期医学毕业生在指导医师的监督、指导下,可以为患者提供相应的临床诊疗服务”。事实上,即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多医院里也有医学实习生,他们可以协助医生从事临床活动,如书写病历、填写各类检单、对患者实施有关诊疗操作、参加手术等。显然,这是医学教育的特殊规律。而北大医院的医学生参与抢救熊教授,也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没有任何违法之处。

又如,央视记者引用患者家属的说法,认为医生没有用抗凝药物,导致病人术后发生肺栓塞并发症。其实,病人术后该不该使用抗凝药,是个纯学术问题,目前骨科学界尚存不小争议。抗凝药是把双刃剑,不使用可能肺栓塞,使用了可能大出血,很难有绝对的结论。在临床上,骨科病人由于长时间卧床,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很高,而深静脉血栓又极易引发肺栓塞。而一旦发生肺栓塞,抢救成功率极低。这说明,医学是一门具有复杂性和局限性的科学,只能在探索中爬行。很多病情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的连医学专家也难以预料,或者无能为力。因此,苛求医生的诊治没有任何疏漏,不符合客观规律,无可指责。

央视记者还引用了另一个说法:抢救过程非常粗暴,病人先是肋骨胸骨骨折,然后刺破心脏,同时又造成肝脏破裂,最终由于大出血而放弃抢救。这显然歪曲了事实。稍有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心肺复苏术一般适用于心跳停止的病人。这至少说明,先有病人心跳停止,后有医生按压胸廓,而这也是绝地求生的唯一正确选择。事实上,心肺复苏时按压胸廓很容易造成肋骨骨折,而肋骨骨折又会损伤脏器。但是,心肺复苏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按压力度,力度越大,心脏泵血越好,但对胸廓的损伤也越大。在紧急抢救中,这样的做法完全符合医学规范。

在这则新闻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记者使用了很多主观性很强的字眼,例如“离奇死亡”、“蹊跷”、“屡伤人命”等,令公众不寒而栗。这样的词句虽然吸引“眼球”,但毕竟不如客观描述更有说服力。因为新闻的最高境界是用事实说话,而非渲染煽情。同时,记者似乎忘记了新闻的“平衡原则”。在医患双方的纠纷中,记者从头到尾都在引用了患方的证词,而缺乏对于医方的采访,尤其是没有医院关键当事人的说法。无论何种原因,这都使报道的客观性大打折扣。之所以出现这些“硬伤”,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记者调查采访不深入,有的是因为听信了一面之辞,有的是因为缺乏医学常识,还有的则是出于个人的主观臆断。从根本上说,这与记者的新闻素养有关,更与媒体的浮躁之风有关。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出现了一种不良倾向。很多媒体一味追求“吸引眼球”,盲目迎合受众需求,甚至靠不断增加“负面新闻”来提高收视率、收听率和阅读率。其后果是,记者不再靠事实引导公众,而是靠情绪引导公众;媒体不再忠于事实真相,而是忠于公众的情绪。这种错误的新闻价值观,助长了记者的急功近利,催生了大量的失实报道,“纸馅包子”就是一个沉痛教训。

我国的医疗卫生领域问题很多、弊端很多,自然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从积极的角度看,媒体开展

舆论监督,揭露丑恶现象,有利于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但是,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应该是建设性的,出于善意、出于诚意、出于公心、出于良心,其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医患和谐。如果把舆论监督仅仅当成“吸引眼球”的手段,故意制造“轰动效应”,就会使媒体丧失公信,记者丧失良知,最终成为历史的耻辱标记。

作者简介

姓名:白剑峰

性别:男

年龄:40

居住地:北京市 朝阳区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医院协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医疗健康管理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代表作品有《雪山的呼唤——记爱民为民的好医生吴登云》、《乡村医生郑子全》、《最后的麻风岛》、《艾滋阴霾中的灯塔》、《值得托付生命的人——记北京军区总医院外科专家华益慰》等。曾获得中国新闻奖、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抗击非典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届中直青年五四奖章等。主要著作有《地球的诉状》(红旗出版社)、《谁在妖魔化医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付瑞生:北大教授死于教育医疗腐败交叉感染

来源:钱江晚报时间:2009-11-06 17:14:04

核心提示:舆论监督,揭露丑恶现象,有利于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但是,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应该是建设性的,出于善意、出于诚意、出于公心、出于良心,其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医患和谐。如果把舆论监督仅仅当成“吸引眼球”的手段,故意制造“轰动效应”,就会使媒体丧失公信,记者丧失良知,最终成为历史的耻辱标记。

我一个好朋友是某知名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的博士生,读书期间日渐憔悴,原来每天陪导师、替导师站台操刀连轴转,实在辛苦不说,心理压力也是不能承受之重,生怕刀下没留神吃不了兜着走。所以,11月4日,当我看到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北大第一医院实习医生治死熊卓为教授的黑幕时,我没有太吃惊。

这条新闻的“看点”倒在于,针尖遇到了麦芒、专家顶上了专家,实习医生恰恰医死了医学教授,高手过招,因而得以把层层医疗黑幕揭了个底朝天。如果换作普通老百姓,北大医院权威的一句,“病人死于术后并发症肺栓塞,跟学生行医没有直接关系,医院对此无需承担责任”,早已把你抢白得底气全无。气急了法院见,外行告内行,打官司胜算能有几何?

只可惜,这几个实习的“菜鸟”撞在了枪口上,公众也得以从门缝里窥见了无证行医、粗暴抢救、混乱用药、篡改病历、包庇责任等等整条“医疗腐败流水线”。

熊教授碰上了实习医生,其实是遭遇了另一种“看病难”的问题。作为知名医学教授,看病自然不必请客送礼、红包伺候,试想想,普通病人到北大医院可连床位都难排上。可熊教授手术是动了,却照样命丧“潜规则”,大牌医生出场,没有“三顾茅庐”的精神怎么愿意使出看家本领。

大牌名医去哪了呢?一是名医“奇货可居”,中国病人这么多,而名医就那几个并且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二是名医“日理万机”,既要忙接诊,还要忙教学,还有很多科研项目、出国交流,更有利润极高的走穴、办诊所、接私活。那么北大医院里的常规医疗,自然大多是一帮“学生军”临阵磨枪。

北大医院是一所“教学类医院”,也就是说,北大医院既是普通三甲医院,也是一所培养后备医生的大学。如今的大学,正如某知名大学校长所说,一些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变成雇佣关系,学生成了导师的廉价“打工仔”。名医没空学生上,挂着羊头卖着狗肉,哪管什么行医执照、处方权,北大医院“学生军”唱主角也是教育腐败的一个怪胎。

与其说,熊教授之死是医疗腐败之祸,不如说,熊教授的意外死亡是缘于“医疗腐败”和“教育腐败”的“交叉感染”。人们常提到“医患矛盾”,如今冒出了“医医矛盾”,腐败的病根子不除,个个可能被感染,人人都不会有安全感。
  

北大医学教授死亡案二审 死者丈夫出示新证据(1)

来源:北京晨报时间:2009-11-06 17:23:35

核心提示:舆论监督,揭露丑恶现象,有利于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但是,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应该是建设性的,出于善意、出于诚意、出于公心、出于良心,其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医患和谐。如果把舆论监督仅仅当成“吸引眼球”的手段,故意制造“轰动效应”,就会使媒体丧失公信,记者丧失良知,最终成为历史的耻辱标记。

昨天,北大医院的医学生在发布会现场。

北京晨报11月6日报道 北大医学教授熊卓为死于北大医院的案件昨日二审开庭。在庭上,死者家属称熊卓为被作为实验对象。此案一审时判决北大第一医院赔偿王建国及其岳母共计70多万元的损失。但王建国表示,他和妻子均为澳大利亚籍,经常居住地在新加坡,因此本案死亡赔偿金均应按照澳大利亚或者新加坡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为此,他们提出上诉,要求赔偿410万元。

争论焦点一 是否故意不用抗凝药

●家属观点

昨天在法庭上,王建国和他的代理律师当庭提交了一份新的重要证据,这份证据是一篇发表在《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上的论文,该论文的作者之一就是于峥嵘。这篇论文表明当时北大医院正在进行一项医学实验,实验对象分为“抗凝组”和“不抗凝组”,而熊卓为就是被作为实验对象之一放到了“不抗凝组”里。“因此,在熊卓为发生肺栓塞的情况下,医院故意不给她使用抗凝药物,这成为导致她死亡的原因之一。”

■北大医院

对此,北大医院的代理律师表示,该论文只是对一些临床病历的回顾性总结,并不是从一开始院方就特意设立成这样,而且在医学上对腰椎术后是否要用抗凝药向来都有争议。

庭后,北大医院原骨科主任朱天岳教授表示,大关节外科手术有应用抗凝剂的使用指南,但脊柱手术目前没有此项条款,因为有导致出血、瘫痪等风险。据称,肺栓塞是骨科手术中最凶险的并发症。为预防肺栓塞,院方建议熊用尽早下床活动的物理方法预防血栓,而没有使用抗凝剂的药物手段。

争论焦点二 是否做医疗事故鉴定

●北大医院

北大医院代理律师提出,一审判决所依据的司法鉴定不专业,且是在没有尸检的情况下做出的,医院方申请重新鉴定。

■家属观点

对此,王建国及其律师表示,北大医院的于峥嵘、段鸿洲等人在为熊卓为诊疗期间尚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包括术后观察、写病历、开具医嘱处方和《死亡医学证明书》以及实施抢救行为等,而且病历中没有上级医师的审查签字,属于非法行医行为,而法律已经规定了“非法行医,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不属于医疗事故”因此本案不应该作为医疗事故进行技术鉴定。

随后,王建国又用三个并列句表明自己的态度:“坚决不同意,绝对不同意,不可能!”

争论焦点三 是否属于暴力抢救

●家属观点

在庭审现场,王建国表示,暴力抢救是导致妻子死亡的原因,抢救过程非常粗暴,造成妻子肋骨、胸骨骨折,刺破心包,同时又造成肝脏破裂,最终因肝脏破裂大出血无法止血而放弃抢救。

■北大医院

而于峥嵘和北大医院的代理律师则表示,心肺复苏本来就是在被抢救的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下进行的,可以说那时患者已经死亡,医院在抢救时并没有暴力施救。正常情况下实施心肺复苏三四十分钟仍然不奏效的情况下,医院就应该放弃了,但正是因为熊卓为的特殊身份,医院对其实施心肺复苏抢救达两个小时,而在按压过程中,需要施大力使患者心脏重新跳动,因此可能会出现肋骨、胸骨骨折的情况,这是正常的,这正是说明医院在进行负责的抢救。“如果肋骨未出现骨折,反而说明按压未做到位。”

争论焦点四 是否属于非法行医

●家属观点

在法庭上,王建国表示,于峥嵘、段鸿洲等人在熊卓为住院期间尚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却为熊卓为提供诊疗服务,属于非法行医。

■北大医院

对此,北大医院代理人则表示,段鸿洲是临床研究生,在指导医师指导下行医并不违法。而于峥嵘是骨科住院医生,2005年6月考了《医师资格证书》,2005年12月拿到了该证书,2006年5月25日考取了《医师执业证书》,具有行医资质。而王建国及其代理律师则表示,为熊卓为实施诊疗服务的实习生包括于峥嵘、段鸿洲、肖建涛,这3人中于峥嵘仅取得了执业医师资格,但没有经过医师执业注册,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段鸿洲和肖建涛则既没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又没有经医师执业注册,也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并且表示他们持有北京市卫生监督所认定其为“非法行医”的回函。

在进行了3个小时的庭审后,法官宣布休庭,此案将择日再行开庭。
   

北大医院开说明会回应质疑 “绝非三个小毛孩在抢救”

庭审结束后,北大医院昨天召开说明会,回应了行医资质、心肺破裂等质疑。

质疑一:抢救过程

回应:抢救规模创建院之最

“绝非三个小毛孩在抢救病人!”北大医院原骨科主任李淳德说,“参与抢救的都是我们医院的大牌专家。”“当时有10多位主任级别以上的医师在现场抢救。抢救阵容之庞大,堪称建院历史之最。”参加抢救的心内科丁文惠教授说,应家属要求还将阜外医院一正一副两位院长请来参与会商。

质疑二:病历被修改

回应:为描述准确不影响手术

对于家属所称多达百处的病历修改痕迹,当时的骨科副主任李淳德表示,脊柱手术前放射科报告显示熊脊柱有1度滑脱,熊体型较胖,他在病历上修正为2度滑脱,“但这是出于为了准确描述,对手术本身没有任何影响。”

质疑三:记录无签章

回应:处理善后未及时补章

本应签名的主治医师刘宪义解释说,当时是在紧张抢救,但抢救至凌晨5时无效后,他立即去跟家属处理善后事宜,未及时签章。因正处于春节假期,病历随后封存,至节后上班也就原封未动并未补章。

 

庭外特写 于峥嵘落泪感谢支持

于峥嵘昨天在北大医院的说明会上说:“我的压力很大,我是有行医资格证的。”

已由住院医师升为主治医师的于峥嵘声音低沉地讲,他每天早上7点半到病房,到晚上8、9点钟还未回家,自认是个认真负责的大夫。“记者暗访时问实习大夫,人家说‘上去看手术’,但节目中改成了‘上去做手术’。”

在采访中,这位30岁的年轻医生两度落泪。“我怕再被曲解,所以不敢说太多。我不是委屈或者想解释什么,只是特别感谢大家的支持。”他说经央视报道后他收到了很多人的关心短信。

 

庭下对话于峥嵘:“按上级医师指示施救”

记者:抢救熊卓为时都有谁在场?

于峥嵘(以下简称“于”):有我们骨科的主任、副主任,心内科的正、副主任,以及其他很多科室的很多人都参与了抢救,

记者:一共有多少人参与了抢救?

于:一共有10多人到20人吧。

记者:当时你对病人实施按压了吗?

于:正常的抢救都有心外按压。

记者:你只参与了按压吗?别的参与了吗?

于:我是按照上级医生的指示来做一些抢救措施。

王建国:“好几个北大医生声援我”

记者:医院说于峥嵘的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存在一个时间差问题,你怎么看?

王建国(以下简称“王”):医师资格证书并不等同于医师执业证书,在拿到证书的前一秒他都不能行医。

记者:您打这场官司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王:我打这场官司不是为了钱。如果这场官司赢了,我将把得到的死亡赔偿金全部以熊卓为教授的名义捐赠社会,分文不留!

同时,王建国在博客中称,他接到好几个北大医院医生的声援电话和对北大医院部分领导和医生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