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出大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28:42
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出大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出大师?
从网上看到了一份1922年的高中文理科课程表,是我感慨万千。现在先转帖如下:
新学制高级中学普通科第一组课程简表(文科)
科 目
学 分
一、公共必修
(一)国语
一六
(二)外国语
一六
(三)人生哲学

(四)社会问题

(五)文化史

(六)科学概论

二、分科专修的
(七)体育
(甲)卫生法
一○
(乙)健生法
(丙)其他运动
(一)必修的
(1)特设国文

(2)心理学初步

(3)伦理学初步

(4)社会学之一种
四(至少)
(5)自然科或数学之一种
六(至少)
(二)选修的
三二(或更多)
三、纯粹选修的
三○(或更少)
新学制高级中学普通科第二组课程简表(理科)
科 目
学 分
一、公共必修
(一)国语
一六
(二)外国语
一六
(三)人生哲学

(四)社会问题

(五)文化史

(六)科学概论

(七)体育(同第一组)
一○
二、分科专修的
(一)必修的
(1)三角

(2)高中几何

(3)高中代数

(4)解析几何
大意

(5)用器画

(6)物理、化学、生物三项选习二项,每项六
学分
一二
(二)选修的
三二(或更多)
三、纯粹选修的
三○(或更多)
从上面的课程表中可以看出,民国的文理科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和分科专修课。其中的公共必修课文理完全相同,除了“国语”和“外国语”之外,还有对学生人生思想息息相关的“人生哲学”“社会问题”和对学生见识知识颇有必要的“文化史”“科学概论”。以及和学生身体素质相关的包含三个课程的体育课。
而分科专修,则是针对文理科的要求和特点分别设置,文科要学习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理科则是数学和物理化学生物。
专修课中有的科目是学生可以自己选课的,同时还有30个学分的选修课。
我想一个中学生学习了上面的文理科课程,除了掌握了必要的语言文字和科学知识。还学到了如何作人,了解了社会,并具有一定的知识见识,从而在自己所学的基础之上成为一个拥有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的健全的人。
而反观1949年以后的中学教育,片面的强调语言工具和科学理化,似乎从没有重视对学生人文社会学科素质的培养。至少我在九十年代初接受的高中教育,只有政治课算得上和社会有关,但这无疑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灌输。
而且数学被当成了公共必修课,即使是学习文科,将来和几何代数再无关系的学生,也得去学习高深到微积分初步的数学。
很多人都在疑问,为什么共和国教育出不了大师,有人把原因归因为社会政治环境,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则在于教育。
近些年来,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大行其道。但素质教育更多的只是为了减少考试作业对学生的压力。而在培养真正的人的方面,其实官方做得并不多。
共和国的教育体制,师法苏俄,重视自然科学,忽视人文社会学科。从中学到大学,其实可以视作高低两级技工学校。
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工匠,而不可能培出养真正的大师。
文章来源:http://flyingdutchman.blog.hexun.com/39707812_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