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罗布泊5000亿元的“金矿”仅卖了8700万元!再论“国退民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05:52:00

在中国的国企改革过程中,民企并购国企的现象在各地已经很普遍。但实际上,国企并购民企资产的现象也在不断发生,而且这类交易的金额一旦发生就是大型交易,一个“国进民退”的案例金额往往涉及数倍乃至数十倍于普通的“国退民进”案例。最近,这种趋向越来越值得警惕。

一、国企的“异化”

民企表演“蛇吞象”的情况大部分属于“整合”,占据行业优势的民营资本购并效益较差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在某个行业中延伸了竞争优势;而在强势国企并购民营企业的案例中,却更多地看到挟政策、挟行政权力对优质企业、优质资产、朝阳产业的跨经营领域“通吃”,表现为一个领域的优势扩展为另一个领域的优势,在这一过程中,“异化”之后的大型国企表现出的欲望和力量值得重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国有大型、特大型企业集团们在“德隆系”的实业资产处置中的表现。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内,曾是中国最大民营企业集团、总资产21亿、号称“再有3到5年将进入世界500强”的新疆德隆,经过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整理和操作,精心整合的实业资产几乎全部落入国有企业的口袋。中粮集团、中国非金属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上海汽车集团、山东潍柴动力……一大批央企和地方扶持的国有企业先后入主了原德隆系实业资产。

二、罗布泊钾盐:5000亿的“金矿”

在德隆优质的实业资产中,最先卖掉的是罗布泊钾盐。据《商务周刊》报道,罗布泊钾盐矿床探明钾盐工业储量2.99亿吨,经测算其潜在经济价值超过5000亿元。在德隆出事之前,各大商业银行还抢着贷款,当时德隆是银行的AAA级信誉客户,各路分支行行长们给唐万里以上宾礼遇。德隆资金链断裂后,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停止了对德隆控股的企业贷款,对罗布泊钾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也不例外,有些银行甚至违约中止对罗布泊钾盐的贷款。2004年5月19日,内外交困中的罗布泊钾盐项目在德隆重组消息刚开始流传不久就被迅速出售给新疆建设兵团下属的上市公司冠农股份,随即完成工商过户,转让价款仅为8700万元。冠农股份主业并非矿产资源开发,而是根红苗正的农垦企业,该企业刚接手这个矿业股权就立刻与作为国内最大的国有投资控股企业的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开始正式商谈转让事宜。不足半年时间,两个国企谈判结束,2004年年底,罗布泊钾盐项目正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并增资扩股至5.4亿元,国投公司获得钾盐公司63%股权。据国投公司的负责人说,“冠农、地方政府、兵团都获益很多,应该说是多赢局面。”确实,这场交易完成后,地方政府继续抓着好项目,兵团在股权转让中获得了收益、并以投资者方式留在项目中继续享受后续的利润,国投公司尽管拿出了3.6亿元的真金白银,但获得了一个含金量十足的好企业。

这个项目的含金量有多高呢?财务报告显示,目前亚洲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青海盐湖钾肥公司的钾肥项目毛利率高达60.8%,仅以目前每吨2000元的国内市场价格和60%的利润率计算,国投公司投资的罗布泊钾盐公司在2006年的销售收入将达8亿元、利润超过3亿元,特别地,在钾盐公司2008年左右形成120万吨生产规模时,销售收入将达到24亿元,利润高达14.4亿元。

除了罗布泊钾盐项目,特大型国企中粮公司受让了新疆屯河的番茄项目、上汽集团重组了德隆旗下重庆红岩汽车等四家企业、南京航天晨光公司重组了德隆旗下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公司、中国非金属集团拿下了天山水泥项目……

三、资产处置过程公平性问题

德隆案例非常典型的显示了“国进民退”的行动逻辑:民企决策失误——国有银行紧缩信贷——民企产业、金融陷入困境——国家AMC主导债务重组——大国企介入并收购,这个处置链条完成后,国有企业得利、地方政府避免了震荡,国有银行也可以资产保全名义回收一部分资金,皆大欢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遭遇民企经营状况恶化的情况下,国有银行回收的仅是一部分贷款,在未完全转制的银行体系下,财政将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剥离银行债务而背负一部分不良债权损失,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只有大型的国有企业用“合理”的代价得到了优质的产业资源。在这个循环中,被来自民间的企业家经营了几年乃至十几年的集团公司,经过从几百元到几亿、数十亿千辛万苦的资产积累,因为一时的战略失误,在一年多点的时间就被国有资本干净利落“重组”完毕,这之后,民企创业者一无所有、锒铛入狱,国有资本却抓住时机得到了充实,这公平吗?值得玩味的是,在中粮完成对屯河的购并后,其总经济师曾发表评论,“不管‘民进国退’,还是‘国进民退’,都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国进民退’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则,像中粮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骨干力量,它的作用是中国的民营企业现阶段无法替代的”。

笔者并不否认国有大型、特大型企业的“骨干作用”,但是在经济数据上的“骨干”成绩如果是依靠垄断地位、政策倾斜和行业壁垒取得的,其意义就要大打折扣。同样,笔者也不否认,国内的“国进民退”案例有些确实体现了市场经济规律,但是重要的是处置过程的公开、公正和公平,这不仅包括资产整理中的信息公开,还包括买受对象的范围广泛,更要求处置过程的透明,遗憾的是,在德隆集团资产处置中,仍出现了对资产处置过程公平性的争议,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只要涉及国有金融机构-国有产业机构之间的交易,由于买卖双方利益联系很难完全让第三方充分地感觉信服。

从银行方面对待“出事”民企的态度上看,简单的债务重组、产权转让有时并不是针对困境中民企的最好解决办法。相对于复杂的企业演化而言,债务重组过于简单,甚至过于粗暴了,从一定意义上讲,它等同于“一卖了之”。企业都是有机的生命体,民营资本从生长到扩张,从选择某个产业逐渐做大,到进入多个产业完成产业链整合,有其内部的一套发展逻辑,当发展的链条由于某种因素被打断,给民营资本以机会来延续、纠偏,比打断产业链由国有企业收购优势民企,并在该产业重新建立国有经济优势地位要有价值得多。作为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当国有企业由于经营失当出了问题,我们总能看到政府大力援助、地方坚决支持、银行努力输血,口号是“稳定压倒一切”,但是民企呢?当“国退民进”的情形再次出现在海信在山东省支持下重组格林柯尔公司在广东的白色家电资产时,“民企摔倒,国企搜身”的现象愈发值得重视。

四、国企越来越像寡头

应该看到,民营资本已经在中国的产业领域占据了相当的优势,在描述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时候,政府常常提及民营经济已取得三分之二的份额,但是现实中,大部分民营企业仍在低利润的产业领域苦苦挣扎。民营经济体的发展起点往往是国有企业产能过剩、管理落后、技术水平低甚至产业整体面临退化的夕阳产业,小规模的民企得到来自银行的支持非常有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融资渠道和融资机会,因此,在长大后往往更习惯银行的间接融资渠道,不仅没有资金规划的本领,也更缺乏使用资本、银企联合进行战略购并、反购并的经验。目前的民营企业无论资本总额、产值看起来如何大,他们之间和国企的区别依然是官与民的区别,大民企和小民企也无非是“大山头”和“小山头”的区别。对于在一个个产业领域“占山为王”的民营企业而言,国有银行好比管着山下的“水源”,决定着他们的生死存亡、悲喜荣辱。

由于种种原因,当这些“草寇”表现较好,自耕自种、自我循环、规规矩矩的时候,能够得到慷慨供应的水源,有些“小山头”因此能够抓住机会变成“大山头”,但是本身抗风险能力就不强的民企在遇到宏观环境、产业环境、管理机制等问题遭遇困难的时候,国有银行为了一刀切地从速“治乱”,动辄掐断水源,饿死“草寇”,然后引导“国企”官军上山收拾残局,最终把“聚义厅”变成了又一座“官衙”。

现实中,“国进民退”已经形成了未来可能成为趋势的现象,值得非常警惕。一些有实力、有政策背景的大型国有企业,在民企“遇险”时,凭借自己的实力优势和与国有银行的良好关系,正在轻松并购民企的资产。交易过程由于国有企业之间的熟悉、默契,往往很难为外界其他投资者和企业所了解。

在经过了若干年的市场化改革之后,现在的一些特大型国企与过去的国企已有本质不同,我们不妨把这类国企的改变看作“异化”,其特征在于: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国企有了更多的市场操作经验,以公司面目出现的国有企业名义上的治理结构齐全,但依然从属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二是有了更强的行业垄断地位,不断实践着经营扩张、政策补给、做大作强的滚动发展模式,在海内外频繁进行融资、投资的同时,主营产业利润率稳定,并仍然牢牢控制着垄断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国企越来越像寡头,行业优势逐渐突出的同时,扩张欲望也日益增强。国内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资源在行业政策、行政权、金融部门的指引下,借助银行、资本市场、产权交易等方式和管道,逐步向国有经济体汇集。表面上,国有经济在多个产业领域快速壮大,但实际上羸弱的民营经济却步步后退,仍存在的民企也活得战战兢兢。从整个经济成分多样化、经济成长质量与效率等角度判断,无论国有企业“以强凌弱”的这类情况以何种市场化面目出现,其结果都决不是改革的方向。

市场经济环境下,垄断是市场机制的天敌。无论控制市场、控制资源的企业其所有制成分如何,处于寡头地位的控制者行为都会大同小异。西方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克制企业垄断和寡头扩张,保护经济的自由活力,已可谓煞费苦心,也走了相当多的弯路,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早期,决策者不可不提高警惕,未雨绸缪。
更值得关注的是,有些大型国企,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已经实际上被内部人所控制,在产权多元化的口号下,内部的管理者正在借助激励计划用收购、增资等多种方式增大控制权,所谓国企名号已经俨然成了“红帽子”。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国家名义、国有经济名义甚至公众利益名义进行的针对民企的资产重组、购并,在未来产权明晰到个人乃至小团体后,今天“民企大餐”的操盘者很难向公众进行有说服力的解释。毕竟,如此操作之下,毁了原生状态的民间企业家精神、弱化了国有企业依靠自身健康发展的信念、便宜了带着“红帽子”的资本猎手、分光了地方资源和优势产业,今天看来“多赢”的局面,明天可能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