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灾区之后——写给地震后救援人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1 13:22:07

到灾区之后——写给地震后救援人员

专业支持:中国心理学界危机和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本项目组由中国心理学会、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心理卫生协会专家联合组成)

对于受灾群众的心理救援

当灾难刚刚发生时,在努力去理解和感受灾难幸存者的基础上

要说:

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

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 

这不是你的错。 

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你有这样的感觉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的很好的反应。 

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痛苦。 

你现在的反应是正常的,你不会发疯的。 

事情可能不会一直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你也会好起来的。 

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以,你要表达出来。

不要说:

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 

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 

你是幸运的,你还有别的孩子/亲属等等。

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能够再找到另一个人。

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 

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 

在悲剧之外会有好事发生的。 

你会走出来的。 

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 

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 

你应该要回到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

对于你自己-帮助者的自我保护

保护你的感觉

地震和其他重大灾难的救援者,常常会出现由于对生还者及其创伤的同情和共情,而使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心理崩溃。灾场如战场,因此在下到现场,请你务必注意及时进行自我调适,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出现心理崩溃感的征兆和表现:

身体反应:易疲劳、 体能下降

由于身心极度疲劳,休息与睡眠的不足,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例如晕眩、呼吸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松等

心理反应:创伤反应和人际冲突

与他人交流不畅

情感迟钝

失去对公平、善恶的信念,愤世嫉俗

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与困惑

因心力交瘁、精疲力尽而觉得生气,例如对周围人、政府官员、媒体感到愤怒

感到不够安全

睡眠出现问题,噩梦

集中注意和决策困难

缺乏自制力,愤怒,缺乏耐心,与他人关系紧张

失去信任感

职业困扰:耗竭感

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

绝望

感到软弱、内疚和羞耻,感到自己的问题与受灾者相比微不足道

觉得自己本可以做的更好、做得更多而产生罪恶感,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

对于自己也需要接受帮助觉得尴尬、难堪

过份地为受害者悲伤、忧郁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缺乏休息制度

工作量过大

缺乏他人的指导

救援者有自己的个人创伤问题

对自己过高期望

为了更好地帮助地震灾难的受害者,你应该怎样应对

确保获得:休息,饮食,支持,表达

巩固和完善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同事间相互支持,适时地将你的感觉和救灾的经验与同事讨论和分享(如果可能,每天找一个时间和救援人员一起分享自己的情绪)

找到放松和娱乐自己的方法,安排好充分的休息和娱乐

定时定量地饮食,不管是不是有胃口

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如果可能尽量不去其他灾难的现场)。

注意休息(不要总和受害者或幸存者在一起,每天必须有救援者们单独在一起的时间)

找到表达自己的方法 :考虑如何更好地谈出你遇到的情况、你做的工作及工作中的遇到的困难

与你的同伴相互鼓励、打气,相互肯定,绝不要相互指责

允许自己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并表达和疏泄出来

 

一般来说,“亚健康”可划分为身体、心理、情感、思想和行为五个方面,而人们在这五个方面的体验则是:身体总有点不舒服,心理总有点不安宁,情感总有点不如意,思想总有点不正确,行为总有点不恰当。 而“情感亚健康”问题在当今社会正普遍存在着,并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现实问题。

富余型:该给的情感给多了

表现:在家庭生活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孩子的情感大多都给多了,往往表现为溺爱。过分的关心、过分的爱护,使孩子过于依赖,缺乏自信。

在婚姻生活中,一方对另一方爱得太炽热,以致于对方干什么都要管,对方的什么事都想包办。只准对方接受自己的爱,不许对方说“不”。这种炽热的爱,实际上是一种“霸道的爱”。由于爱得太炽热,太霸道,使对方被淹没在“爱的海洋”,最后甚至把爱情烧死。

对策:富余型的“情感亚健康”,其实是一种“情感肥胖症”。要使情感健康发展,就要“减肥”,使它恢复到常态,恢复到健康态。从情感的给予者来说,不要自作多情,随意“将爱撒向人间”;从情感的接受者来说,不要什么情感都接受,应该学会有所拒绝。

缺乏型:该给的情感给少了

表现:在家庭生活中,晚辈对长辈的情感给予普遍都显得少。许多晚辈只知道一味向家里人索取,不懂得想想家里人的感受。

在婚姻生活中,有的人在恋爱时激情澎湃,结婚之后却冷却了。他们不再创造爱情,不再懂得从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不再关注对方的感受。

对策:缺乏型的“情感亚健康”好比是“情感贫血症”、“情感萎缩症”、“情感营养不良”。要解决缺乏型的“情感亚健康”问题,就要给情感“输血”、增加“营养”,使情感饱满起来。同时还要进行情感锻炼,提高情感素质,使情感达到应有的健康常态。

超前型:该给的情感给早了

表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只有在男女达到一定的年龄、具备一定的条件时,谈论婚嫁才是正常的、合情合理的。现在一些青少年身心还没有发育成熟,就过早地恋爱,有的甚至还有了性行为,甚至出现未成年人意外妊娠等,都属于不健康的情感行为。

对策: 超前型的“情感亚健康”,就像是一棵还未成熟的“酸枣”。要使这棵“酸枣”真正味美诱人,变成“甜枣”,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着急,耐心再等些时日。

滞后型:该给的情感给迟了

表现:父母在世时,孩子们总是借口工作忙、有应酬等,疏于问候,少于照顾,更谈不上人性化的情感关爱。待到父母离开人世时,他们才感到后悔和难过。

从根本上说,恋爱和婚姻都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爱情两端站着的男女,应该是相互深爱着的恋人,而不应该是谈斤论价的生意人。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对房子、车子、位子、老子、票子等东西看得太重,想得太多,而对婚姻的情感意蕴、情感创新、情感巩固等考虑得太少。

对策:滞后性的情感给予,是一种“迟到的爱”,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情感给予,是一种“马后炮”式的情感补偿,不可避免地包含着遗憾、后悔、内疚、惭愧。要走出滞后型的“情感亚健康”,就要正确对待各种情感关系,不要被眼前利益所遮蔽,不要被纷繁的人事所左右,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一份持久情。

游离型:该稳定的情感不稳定

表现:比如在恋爱生活中,有的人今天谈一个,明天换一个,“撒向人间都是爱”。有的人恋爱谈多了,反而对真正的爱情产生了怀疑,觉得它并不存在,没有必要认真地追求。这就是“爱情疲乏症”。

对策:游离型的“情感亚健康”,面对诱惑,左右摇摆、漂浮不定。结果往往是鸡飞蛋打、竹篮打水一场空。要从游离型的“情感亚健康”中走出来,就要不断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校正自己的情感价值取向。

固执型:该转移的情感没转移

表现:在情感生活中,有的人过分依赖自己的另一半,一旦遇到天灾人祸,或情感变故,就一蹶不振,不能自拔,甚至自寻短见。认为对方就是自己的惟一,是自己存在和生活的全部价值。

在家庭生活中,不少父母往往根据自己的愿望去要求孩子。这种固执型的爱,不仅令孩子难以接受,甚至使他们更加疏远父母,有的还会产生情感障碍和人格缺陷,给他们的日后生活埋下隐患。

对策:要走出固执型的“情感亚健康”,就必须换一种心境,换一种视角,换一种思维。有三句话很有启发性。第一句:不要“一叶障目”。只要将“障目”的树叶拿开,你的眼前才会是一个宽广的世界、一个多彩的世界;第二句:“退一步,海阔天高”。其实,是退一步还是再进一步,主动权都在你自己;第三句:“不是你的就不要勉强”,要努力做到“心安理得”,“处变不惊”。

愚蠢型:该给的情感给错了

表现:知恩图报是一种美德。但是,愚蠢的报答却往往害了对方。有位妻子因病切除了双乳,但丈夫对她仍恩爱有加。为了报答丈夫,她在丈夫喝醉的时候,在酒店里为丈夫安排了一位年方18岁的小姐。 后来,因有人举报,其丈夫因嫖娼罪被抓了。

对策:愚蠢型的“情感亚健康”就像过了期的牛奶,喝了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有害健康;又好比安眠药,吃多了会死人。要走出愚蠢型的“情感亚健康”,关键是要有一种理性意识。

索要型:该要的情感要多了

表现:在家庭里,有的人总是要求自己的爱人应该为自己多做些什么,比如,多挣钱少花费,多干活少休息,多奉献少索要等,却从不自己想想该为这个家干点什么。长此下去,夫妻矛盾自然就会产生,若不及时缓解,情感生活就会出现危机。家庭生活的定律是:做得越多,幸福越多;要得越多,幸福越少。

对策:索要型的“情感亚健康”其实是一种强迫性的情感“霸权主义”,索要的一方往往会因小失大,顾此失彼,事与愿违。要走出索要型的“情感亚健康”,关键是要从自我中心意识中走出来,与他人平等相处。

恐惧型:总恐惧他人的情感

表现:在婚姻生活中,有的妻子总嫌弃自己的丈夫没出息,不会挣钱,于是,丈夫对妻子就有了一种恐惧。但一旦丈夫有了出息,能挣钱了,妻子又会反过来恐惧自己的丈夫,生怕他在外面招惹花草,有什么越轨的事情。

对策:恐惧型的“情感亚健康”,是一种过分敏感的应急情感状态。它就像一头受伤的小鹿,对什么都十分敏感,而最大的问题,就是惧怕未来。

要从恐惧型的“情感亚健康”中走出来,关键是要调整心态和情绪,不要低迷颓废;要充满希望,不要疑神疑鬼;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要走极端;要相信他人。

在社会化程度加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却普遍地感到和看到冷漠、无望、溺爱、疲惫、机械以及婚外情、早恋等,这些情感“亚健康”广泛地存在于男女之间、同辈之间、代际之间、同事之间、路人之间等等。大多数是情感刺激、感情偏差等因素而引起。长时期处于情感“亚健康”状态,必然会影响正常的情感生活,影响家庭、单位和社会,对自己、对他人都会造成不应有的伤害。要尽快走出情感“亚健康”,就一定要实行情景转移、认知调整,并适当参加社会活动等,力求情感生活的真实、平静和丰富。对情感“亚健康”,我们应有充分的认识,并认真对待,恢复我们应有的健康的情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