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神曹仁超博客论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1:17:29

原名曹志明,香港财经专栏作家,股评人。曾任职《明报》资料室,一九七三年与林山木创办《信报财经新闻》。现为《信报》董事及专栏作家,每周六天在《信报》撰写《投资者日记》专栏,以轻松有趣的笔触,分析香港股市以至政经形势,获得不少读者支持,特别是部分香港股市投资者追捧,港人亲切称之为“曹sir”,也有人称其为“香港股神”。其初入股市时资金仅5000港元,此后短短三年间便炒到50万港元,资产增值百倍。据了解,经过数十年经营,目前曹仁超身家已经过亿。

香港股神曹仁超博客论战

曹仁超论市

通胀:绝不会发生

现在很多人问我对通胀的看法,因为货币供应量越来越大,很多人担心通货膨胀会上升,代表人物就是罗杰斯和巴菲特。但是到目前为止,大家看到的情况是并没有出现通胀,反而还有通缩的迹象。这是因为货币供应上升了,但是货币流速却下跌了。像美国银行拿了政府的钱,但是依然不肯放贷,这就导致货币流速下跌。此外,像美国通用刚刚宣布要结束48%的工厂,加上其关联企业,将为美国增加250万的失业人口。失业率不断上升,人们如何消费呢?通货膨胀又怎么会上升呢?

楼市:将反复振荡

影响房地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通胀情况、银行利率以及城市化进程。现在全球依然处于低通胀时期;利率也已经到了没什么向下空间的位置;而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人口逐渐从城市向乡镇转移。三大不利因素下,外国房地产一直处于下跌。但对于中国,乡镇人口依然在向城市转移,再考虑到政策因素,未来将反复振荡。至于何时升何时跌,这个我也说不清楚。

黄金:上升空间有限

黄金现在处于交易区间中,这个区间我相信在830美元至1030美元/盎司之间。当黄金上升时候就会有国家将黄金卖出来,这意味着黄金上升的空间有限;而由于国际金融形势的动荡,黄金下跌到830美元的时候总会有人买进。如果通缩出现,黄金可能守不住830美元/盎司,而如果美元崩溃,黄金可以升破1030美元/盎司。现在看来未来3-6个月这两个因素都不存在。

石油:明年到60美元

此前国外有人鼓吹高油价理论,说供求关系下原油将上升到200美元/桶,对此我是反对的。结果油价去年跌到35美元/桶。现在中国在大量收购石油,结果又将石油炒贵了。但我国政府在油价上涨到52美元/桶之上的时候不买,跌回到45美元/桶的时候就出手,和国际投资者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正常情况下,考虑到油价此前的暴跌和我国政府的大量吸纳,我相信2010年油价大约是60美元/桶。如果这个看法正确,石油股到明年将上涨100%。 

曹仁超的成功与误判

成功案例一

1984年他投资了3-5只地产股。当时根据《中英联合声明》,香港政府只能每年卖地50公顷。当年曹仁超在报章上发表《三个政府逼香港人发达》的文章,称政府的这项政策为“挤牙膏”政策,就像香港人排着队等刷牙,但是没有牙膏,所以牙膏变得很贵。之后他还发表文章称“饭可以不吃,但是楼不可以不买”。香港房价从1983年大概7000元港币/平米涨到1997年的22万港币/平米,曹仁超从地产股中获利非常丰厚。

成功案例二

1990年汇丰银行收购了英国米格兰银行,当时公司股价在8港元-12港元之间,曹仁超将之持有到1997年,在80港元左右抛售。投资100万港元,赚到上千万港元。

成功案例三

去年四季度,国家高层领导人反复强调要到全球各地低价购买资源。曹仁超由此买入大量的资源股,而目前的累计涨幅在50%-100%之间。

成功案例四

1982年开始,曹仁超每月储一个金币,到2000年已经存了不少金币。当时金价由252美元/盎司(下同)上升到300美元,曹仁超便将手中金币全部沽售。但此后金价不跌反涨,升至350美元,曹仁超认为黄金开始摆脱长期熊市而进入牛市,于是在350美元的时候买入1000两黄金,在750美元的位置卖出一半,850美元的位置清仓。其从中获利超过150%。

误判案例

1974年香港恒生指数从原先1773点高位跌至450点,曹仁超认为已经见底,于是开始抄底。当时香港和记的股票从最高位的48元跌至8元,跌幅超过80%,于是其开始买入。之后该股连续跌破7元、6元、5元直至4元,曹仁超不断加仓,几乎全副身家押在上面。但最后该股跌至1元,其银行朋友甚至表示该公司有破产的可能性。此次抄底将曹仁超此前从股市中赚到的几十万几乎吞噬殆尽,甚至有消息称其当时“欲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