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浅草园佛学笔记之楞严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7:36:58
        关于“楞严经”,有两句诗可以说明:“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别人是不是这样我不敢说,反正我是差不多那样,后来再看其他书,怎么也不够味儿了,不只是别的书,连一些经书都有不够味儿的感觉,惭愧惭愧。
  “楞严经”有伪经之说,争论了上千年,估计还可以再争上一千年,所以我们不去管他,让有兴趣的人继续争好了。学术争讼在佛法里,我一向是不支持的,因为争也争不出结果――反正谁都没亲自听释迦牟尼说过,都是自说自话罢了。至于研究佛学的学者们,那是饭碗问题,不研究的话,也不合适。
  这时候就用到了曹雪芹的那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管它是真是假,道理对就行,就拿来用,假到了能乱真的时候,我就当真的来用了,又有何妨!
  说起真假问题,就想起一位信基督的朋友。据那位朋友说,他当年生活比较荒唐,后来看到了“圣经”,结果“一遇‘圣经’盖便倾”,从此改弦更张,做了个虔诚的基督徒。那位朋友是韩国人,面相和善温煦,眼神润藉清湛,一看就是“相由心生”,多年的诚信生活,已经变化了气质。比起许多所谓的学佛者,他的面相只有更加的好,心地上的功夫,也足以令许多学佛者汗颜。
  对这位朋友,我一向佩服,虽然大家各有所信,但不妨碍做互相尊重的朋友。只是他的一些说法,却一直令我无可奈何,比如关于“圣经”的一个论点,我和他探讨过几回,却一直没有结果。
  他的话是:“圣经”里的每个字,都是上帝的话,“一个字也不能变”、“雷电也不可更动”。我就问他:本来“圣经”就是多人著述,有些就是私人信件,经过这么多年,那么多人手、战乱,那么多人转述,一定会有漏失、误传,偶尔有地方出些误会也很正常,只要要旨没错就可以了,又何必说那么严重?你们信的是上帝,又不是信“圣经”的每个字。他却坚持认为自己正确,不肯反思。
  我说服不了他,就象他说服不了我,这并不奇怪。所有的人,遇到了信仰问题,多半如此。所以孔夫子说“勿意、勿必、勿固、勿我”,正是指出了人性的弱点,与佛家的“人见、我见、众生见、寿者见”可以相参差。
  说起这个,其实是想说佛学的几个原则:“依经不依论,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说穿了,就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文不尽言言不尽义”,按照道理来,不能搞僵化迷信那一套。可惜的那位朋友,并不会想想佛学对基督教的借鉴。不过“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以他的诚心向道,此生应该过的很好,他的缘分也在基督教那里,所以也就不必拘泥到底信什么,只要能体会到信仰的“平安喜乐”,能“法喜充满”,也就好了。

  因为朋友的要求,让我写一篇简介“楞严经”的文字,就找出来重新读了一下。没想到边看边“战战兢兢汗不敢出”,孔夫子说“温故而知新”,再看之下,才知道自己以前读的时候忽略了多少,又有多少说法不够严谨。如果从因果的角度来看,我大约是逃脱不了“野狐禅”的结果了。
  本来以为,以前学习“楞严经”的时候,还算认真,写篇简介不会花太久时间,结果再读下来,才明白以前读南怀谨先生写佛学今释时要拜佛祷告,希望不要误解释佛心的原因了。与平时写佛学随笔不同,到了解经,才明白那种心地上每个字都落笔艰难的感觉。我自然远远不能与南老师相比,在心意上却和南老师相通,古圣先贤呕心沥血存下来的好东西,绝不能到了我们手里给说毁了。几千年的文化,也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衰落断绝。虽然人力有时而穷,自己的水平能力也不足以承上启下,但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普及工作,还是可以用心努力一下的。其余的,就不是我能考虑和顾及的了。
  这一次,是要老老实实,做些扎实功夫了。
  这里先引用几句对“楞严经”的评价,来说明本经的价值。

  “楞严经是宇宙人生真理探原的经典”,“不知楞严则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研究楞严经后,对于宗教、哲学和科学,都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世间一切学问,大至宇宙,细至无间,都是为了解决身心性命的问题。也就是说:都是为了研究人生。离开人生身心性命的研讨,便不会有其他学问的存在。楞严经的开始,就是讲身心性命的问题。它从现实人生基本的身心说起,等于是一部从心理生理的实际体验,进而达致哲学最高原理的纲要。”
  “彻底相信唯心论者,事实上并不能摆脱物质世间的束缚。相信唯物论者,事实上随时随地应用的,仍然是心的作用。哲学把理念世界与物理世界勉强分作两个,科学却认为主观的世界以外,另有一个客观世界的存在。这些理论总是互相矛盾,不能统一。可是早在二千多年前,楞严经便很有条理、有系统地讲明心物一元的统一原理,而且不仅是一种思想理论,乃是基于我们的实际心理生理情形,加以实验证明。”
  罗罗嗦嗦说到现在,其实还没有切入正题,真是惭愧的很。具体的内容,后面慢慢说。 微风浅草园佛学随笔之楞严经(二)         前些日子俗事缠身,只是写了些不用动脑子的随笔,没敢写佛学随笔,后来越来越觉得内心不安,似乎是欠债越来越多的感觉,就暗自许愿:做的每件事情,只要有所进展,就要写一篇关于佛学的文章。这篇就算是还愿吧。
  另外,本文有说的不到的地方,果报自然是我自己承担,如有些许功德,就回向给促使我开写本文的一位女士,希望她天天快乐,平安喜乐,笑容永远美丽灿烂。再有就是回向给衲子兄,希望他法喜充满,早日证道。
  本来想说具体内容了,但是想到一些朋友并不了解什么叫“佛经”,就先做个名词解释。
  佛经,和孔夫子的“论语”一样,都不是本人所写,而是弟子所录的对话集。佛经大部分都可以说是释迦牟尼佛给弟子讲课时的课堂笔记,所以,佛经并不象一些朋友所以为的那样神秘,真看起来,与看禅宗公案一般,也许就象看话剧,充满了乐趣和机智。
  那么,也许有朋友要问了:既然弟子所录,你怎么能保证那就是释迦牟尼说的话呢?列位看官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从历史上看,大约有三次大规模的结经,后面两次有些争论,我们不去管它,幸好一般我们所说的佛经都是第一次整理好的,而这一次,在经中又有记载,是释迦牟尼亲自叮嘱弟子所做,而且又是在释迦牟尼刚刚去世时所为,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
  主持这第一次结经的,就是我以前介绍过的佛的第一大弟子,禅宗初祖大迦叶,另外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就是释迦牟尼的弟弟,禅宗二祖阿难。他们结经的事迹,在我写的禅宗系列里已经介绍过,此处不再赘述。

  “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很复杂?那就简单点儿――“大佛顶首楞严经”,最简单的,自然是“楞严经”了。
  佛经的名字和一般的书名一样,都有提示总结内容的意思,看这部经的名字,就知道这本书有多牛了――反正是佛家该吹的牛都吹的差不多了。看看这几个词儿:大、顶、了义、首,这些词都用到的经书,似乎只有这一部。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谁如果明白了这部经书,差不多就用不着看别的了――您至少有当年六祖惠能刚出道时的水平了。
  另一个显示本经重要的地方,本经一开始,就说明了听众中“文殊师利而为上首”。每部经书的听众是有讲究的,“因材施教”、“因机说法”,不同的听众,所说的内容和采用的教学方法也随之而变化。以前说到文殊菩萨的时候已经说明,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是智慧的象征,所以凡是文殊菩萨出现的经典,都是以智慧为标榜的。

一。本经缘起
  万事都有因果,“法华经”里有言:为什么佛会到这个世界上来?答曰:“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那么我们现在说的这部“楞严经”,是因为什么“大事因缘”冒出来的呢?
  答案是:一般人最关心的东西――性欲。
  当然,也可以说是另外一样最关心的东西――吃饭。
  所以,到了这里,儒家文化与佛学再次合流: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部这么重要的经书,就是从吃饭性欲引出来的。

  话说有一次,释迦牟尼和诸弟子被请吃饭,只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所以只好自己再到处乞讨找饭辙,结果这一找就找出事儿了。阿难是个美男子,据说他和释迦牟尼佛长的基本上一模一样,自然是“美不胜收”了,人太漂亮了,一定麻烦多,不管男人女人。找饭吃的路上,阿难被一个女孩子看中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见钟情。这个女孩子自己就很漂亮,但是因为阿难太漂亮了,女孩子对自己就不够自信,于是动手动口各种身体语言诱惑之外,又用了一种咒语,引发阿难的欲念,这样双管齐下,结果阿难扛不住了,眼看着就要破戒。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说是迟,那是快”――这是评书语言,呵呵――这边厢千钧一发,那边厢却不急不慌,释迦牟尼佛早就心里有数儿,就“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看起来特象“封神演义”吧?难怪被人说成伪经。
  后来自然是有惊无险,阿难和那女孩子都到了佛前。阿难很难过,觉得自己虽然知识丰富,道理头头是道,功夫却不够,到了关键时刻,就抵不过了。
  ――这也是我们每个修行者都容易有的问题:道理都能说的不错,真遇到事情,却解决不了,比如生气、欲望、喜欢的东西等等,更不要说生死关头、向上一路了。

  佛自然非常慈悲,并没有怪罪他,只是问了他一个问题。由这个问题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此问题引出问题,回答又引出新问题,你来我往,最后就引出了这本经中之经。
微风浅草园佛学随笔之楞严经(三)
         有朋友谈到了关于佛经的是否能真实反映佛的想法问题,这里先就此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所谓“文不尽言,言不尽意”,文字与语言、语言与思想之间的差别,每个人想必都有体会,要做到完全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表达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不可能的。
  当我们用语言来描述一样东西的时候,一说就偏离的原本的样子,原则上来说,我们只能尽量去接近“本来面目”,“完全展现”是不可能的,就象语言和音乐就无法做到完全互相描述一样。所以“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
  所以释迦牟尼佛说“不可思议”,就是说,有些东西是不能用语言来说清楚不能用思想想明白的,有些东西是超越语言和思维的。“说似一物,即不中”也是类似的意思。佛又说:“止、止,我法妙难思”,大多也是类似的意思。
  那怎么办?只有用“悟”了。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了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本地风光”到底如何,也只有自己看了才明白,只能“自证自悟”,别人是没办法代劳的。

  关于“悟”,我常常作的两个比喻,一个是楼层,一个是长相。
  假设你现在十楼,那么十一楼什么样儿?你当然可以说,和十楼差不多啊,任凭你描述的天花乱坠如何如何,还是没办法完全说清楚,还是要自己去看一下的,那么看的时候,只要一眼就够了,什么样儿你全清楚了――根本不需要任何说明。
  现在你来和我描述一个人的长相,什么卧蚕眉丹凤眼啊,“眼是水波横,山是眉峰聚”啊,什么“鹰鼻隆准”啊,什么红脸白脸瓜子脸啊,这样说下去,说上一辈子,别人也不可能完全知道你说的那人长什么样儿,可是只要把人带到那目前看一眼――只要一眼,你就知道了,根本就不需要语言。
  这就是“悟”。


  继续我们的“楞严经”。

  释迦牟尼问了阿难什么问题?他问的这个问题,也可以用来问我们所有人,所有事,佛说话直截了当,直接从根子上下手――当然,有时候他就是绕着圈子,就是不说最关键那句话,就是挠你的痒痒,就看他想干什么了。
  佛问阿难:你为什么要学佛?
  这个问题问的既简单又直接。
  当然,佛说话时没有那么生硬,还是很讲究说话方式的:“我们是同胞的兄弟,生长在一个家庭”――所以你不要想太多,不要有什么思想包袱,呵呵,很有当年共产党做思想工作的味道啊:)――“你当初立志发心要学佛,是因为在佛法里看到了什么,能让你一下子就舍弃了人世间那么深那么重的恩与爱――父母之恩情,夫妻之情爱呢?”
  (佛并没有问现在人最关心的钱和权,为什么?)

  (如果佛问的是我们,我们怎么回答?)
  阿难答:“我是因为看到了您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佛有多好看:)
  阿难继续:“我常常自己琢磨,这么好的相,不是世间男女情欲之爱产生出来的,因为欲望粗浊,‘男精女血,腥臊交遘,杂乱而成’,是不能生出这样‘胜净妙明’,‘紫金’一样光彩的身体的”。
  (阿难初发心,志气不纯,因为喜欢“漂亮”而出家,自然就引发后来的种种变故,面对各种诱惑之时,就会情不自禁,坠入罄中,所谓“有因必有果”。其实,到底是受外境影响,还是自己心底的问题?生活中人,初发心时,也是各种各样原因,千奇百怪,一般都会遇到与发心时相应的磨练――当然不是说别的障碍就没有了。)
  佛微笑:你说的很好啊,不过你只看到了我外表的样子好看,却不知道我们都有个“常住不变的真心,清净光明的本体”,是比相貌更美好的。就是你这种喜欢漂亮的“妄想”,以及一切众生的其他各种各样的妄想,才令你们生死相续,轮回不已,在苦海里不能出离啊。 
  佛又说:如果你今天要想找到最根本的答案,发明你的“真心”、“本性”,你就应当“直心”答复我的问题,别跟着“妄想”走。因为一切的佛,都是走一样的道路,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这条路,就是“直心”。不但现在应直心答我所问,从初发心一直到最後成佛,自始至终,乃至中间都一直“直心”到底才行。  
  (所以“维摩诘经”,有“直心是道场”之说。)
  (提醒阿难开始要好好端正态度,而且要一直有正确的态度,才有希望。还拿一切佛做榜样。)
  (呵呵,所以学佛也要死心眼才行。)

        二。七处征心
  好了,前面的铺垫结束,好戏开场了。

  佛开始问问题了,看他怎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把阿难追的无路可逃。(以下数字都是释迦牟尼佛所问问题)
  (佛法不是让你迷信,而是和你谈道理,有什么问题你提出来,和你讨论。最后所有的问题都解答了,没的问了,答案也就出来了。)
  (这个过程烦琐的很,没兴趣的朋友可以略过,只了解结果就可以了。这段翻译是为了不想看原文的朋友看的。自己读过的朋友也可以略过。)
  1。既然你是因为喜欢我相貌发心出家,那么,你用什么看见的?感到喜欢的又是什么?  
    阿难的回答是:因目所见,心生爱好。
  2。照你这么说,你喜欢是因为眼睛和心,那么如果你不知道眼睛和心在哪里,你就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问你:心和眼睛,在哪里?
    阿难:所有世间各种生物的心都在身体里,佛的眼睛在脸上,所以我的心也在身体内部,眼睛也在脸上啊。(阿难被佛问的心虚,就“拉大旗扯虎皮”把别的生物和佛都扯进来,增加说服力,也给自己增加信心。)
  3。阿难你现在坐在讲堂里,树林在哪里?阿难回答:在外面。

  4。那你在堂中先看到什么?阿难答:先看见如来,再看到大家,然后往外看,才看到树林。
  5。阿难,你为什么能看见外面的树林啊?阿难答:门和窗户都开着啊。
  6。佛很慈爱的摸摸阿难的头:正如你所说的,身在讲堂里,因为门窗开放,所以能看见外面的树林。但是如果另外有人,也在讲堂里,看不到我们,只能看到外面的树林,会不会呢?
   阿难答:不可能。 
  7。那就对了,阿难,你也是这样啊。你的心灵一切都明白,如果你的心在身体里面,那么你应该先知道身体内部的一切才对啊。就算不能看见心肝脾胃,那么指甲头发生长,总应该知道吧?为什么不知道呢?既然身体内部的事物一无所知,怎么又知道体外的事物呢?――所以,你说的这个“能知能觉的心”,在身体里面,是不对的。
(以上是著名的“七处征心”的第一“征”,论述心在身“内”之误。)
  阿难发觉自己错了,赶紧改口:我明白了,那我的“心”应该在身体外面。因为,比如说灯光亮在房间里,当然先照到房间里,从门出去,再到外面。一切众生看不见自己的身体内部,却能看见外面的事物,就象灯光一样。这回我的道理一定没错,和佛您的说法一样,应该没什么错了吧?
  8。如果你的心在外面,那么,身体和心各在不同的地方,互不相关。心知道的,身体不知道,身体的感觉,心里也不能知道。那么,我现在把我的手给你看,你的眼睛看到时,心能分辨吗?
    阿难,能啊。
  9。如果眼睛看到,心就能辨别,可见身心是相关的。那么,心怎么可能在身体外面呢?所以,心在身体之外是不正确的。
(以上是“七处征心”的第二“征”,论述心在身“外”之误。)
  阿难发现自己又错了:照您老人家所说,心又不在里面,又不在外面,我现在想想,心应该在一个地方。
  10。那你说,在什么地方?
    阿难答:既然这“心”不能知道身体里的东西,又能看见外物,估计它一定藏在感官里。就象一个拿玻璃碗盖在眼睛上,虽然有东西,却并不阻碍视觉。所以看到什么心里都能辨别。在感官里,所以看不见体内,因为藏在感官里,所以能看到外面。
  11。照你这么说,如果用玻璃盖着眼睛时,当他看到外面的山河时,能看见玻璃吗?
   能啊。 

  12。如果你的心藏在眼睛这样的感官里,就象被玻璃盖着眼睛一样。那么,当你看见外面的山河大地时,为什么看不见自己的眼睛呢?如果你能看见自己的眼睛,那么你的眼睛就成了外物了,不是感官了。如果不能看见眼睛,又怎么能说心藏在感官里,就象玻璃碗盖着一样呢?所以说,你认为心潜伏在感官里,是不正确的。
(以上是“七处征心”的第三“征”,论述心在“根”之误。)
  阿难又改口了:那我现在又这样想了,五藏六腑在体内是黑暗的,七窍在外边明亮的。现在我睁眼看见明亮的外景,就是见外,闭眼看见黑暗,就是见内。这样对不对?
  13。阿难你看见黑暗的时候,黑暗与你的眼睛相对还是不相对?如果是相对,那么黑暗是在眼睛前面,怎么是“见内”呢?如果说那就是“见内”,那你在暗室里,没有光时,那些黑暗不都成了你的藏腑了吗?如果黑暗没有和你眼睛相对,那怎么能被眼睛看见呢?如果你要说,闭眼时,眼睛离了外见,就转回向内,闭眼见到的黑暗就是体内,那么睁眼看见外面时,为什么不能转过来看自己的脸呢?如果不能转过来看自己的脸,可见眼睛是不能掉转过来向内看的。如果眼睛能掉转过来看见自己的脸,那么你的心和眼睛应该都在空中,哪里在你的体内?如果你的心和眼睛都在空中,自然和你的身体无关。既然你的眼睛和身体无关,那么现在我看见你的脸也就是你的身体时,你的眼睛却已经知道了,可按刚才的道理,眼睛的知觉和身体无关了啊。如果你说,身体和眼睛都有各自分离的觉知的能力,那么不是有了两个心了么?所以,你说见暗就是见内,这话是不对的。
(是不是看晕了啊?!别怕,大家都一样,这段儿搁谁都乱。基本上这是最乱的地方,以后就好的多了。不过乱虽然不乱了,逻辑思辨还是不少的。这正是这部经书麻烦的地方,不象“金刚经”那么简单。)
(以上是“七处征心”的第四“征”,论述心在“内外明暗之间”之误。)
  阿难继续改口:我现在想,这个能想一切的东西,就是我的心性,我想到哪里,这个心也就跟到哪里,与之相合。
  14。如果那么你的心就要有“体”,才能和外物相合,如果你的心没有“体”,怎么和别的事物相合啊?如果你的心有“体”,那当你的手接触自己的身体时,你觉得你的知觉是从体内出来的,还是从外面进入体内的?假若是出来,那就应该先看见体内的东西,假若是从外面来的,那应该先看见你的脸才对啊?
  阿难答:看见是眼睛的事,知觉是心的事,不是眼睛看见,不能用眼睛说啊。
  (看来阿难还没糊涂,佩服佩服!)
  15。如果眼睛能看见,那么死人眼睛还在,应该能看见东西啊,如果死人能看见东西,那怎么还是死人呢?还有,如果你的心真的有“体”存在,那么你的心有一个“体”还是很多个?现在知觉在你身上,遍及全身还是不遍及?如果是一个“体”,那你用手接触四肢之一,应该四肢都有感觉才对,但是如果四肢都有感觉,你就不知道自己接触的是哪一肢了!假若你知道是哪一肢,那么知觉一体就不能成立。如果是多体,那你就有了多个能知能觉的心,就成了多个人,哪个才是你呢?如果遍体,又和刚才说的一样,全身都有知觉,你怎么知道触的是哪一肢?如果不遍及,同时接触许多地方,应该有地方不知道才对,可情况又不是这样。这些矛盾,都没办法解决,所以,心随相合,是不对的。
(以上是“七处征心”的第五“征”,论述心在“思维”之误。)
(我的妈啊,我已经晕了!佛可真罗嗦!!比唐僧可罗嗦多了:))
(换个角度,罗嗦也就是苦口婆心,生活中一样,别人苦口婆心希望我们好,我们往往是执迷不悟当了耳边风。)
  这次阿难终于晕了,所以不再自作聪明,回到开始的简约思考。
  阿难说:既然内不对外不对,那就在中间吧。

  16。你说中间,那就应该有个所在,不能无所在啊,那你所说的“中”在哪里啊?在你身外还是身上?如果在身上,在表皮上,那不是中,在表皮下,就是体内了,也不是中。如果在体外,那在哪里?
  阿难回答:我说的不是这么简单的中。您说过,眼根之所以能看,是因为有眼识,物质是没有知觉的。心就在“根”“物质”之间的眼识那里。
  17。你的心如果在“根”“尘”之间,那么它连接根和物质呢,还是不连接呢?如果连接,那么物质有无数种,都和你的心连接,你的心不是乱七八糟?无知和有知是矛盾的,心怎么连接无知和有知呢?如果这样,连接有知和无知的哪里是中间呢?既然心不能连接无知的物质和有知的感官,又不是物质和感官,那么它的体性是什么呢?连它的体性都不知道,又以什么为中间呢?所以,心在中间,也是不正确的。
(以上是“七处征心”的第六“征”,论述心在物质和感官“中间”之误。)

(不知道阿难什么感觉,反正我已经是晕的不能再晕了。)
  阿难说:那么照您现在的说法,和您以前讲给其他人听的,心是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处处都不在。您又说过,“一切无著,名之为心”,那么这个“无著”,是不是就叫心啊?
  18。你所谓的无著,是有所在,还是无所在啊?如果是“无”,无都无了,还有什么无著?既然还有一个无著,那就不能说“无”。只要有存在,就有现象。没有现象就是无,不是无就有现象,有现象就有存在,有存在就有所著,怎么能说是无著呢?――所以,你说一切无著,就是能知能觉的心,是不对的。
(以上是“七处征心”的第七“征”,论述心在“无著”之误。)

(各位如何?我是彻底晕了,阿难好象也是,不信您看他的表现。)
  到此为止,阿难就自己的感觉,想了七种“心”可能在的地方,都被佛一一反驳,结果自然都是错的。
  (――那么,真的都错了吗?这个问题留给大家思考,等这本经书学完了,估计大家会有自己的答案:)
  阿难的问题是问完了,佛也都作了解答,可是,麻烦在于,“心”到底在哪里?我们还是不知道!佛只是说了别人的说法不正确,那正确的答案是什么? 微风浅草园佛学随笔之楞严经(四)        再说几句闲话。
  写到这里,最头痛的是,应该详细写呢,还是简略写。详写的话,方便那些不愿意读原著的朋友,但是写多了却未必有人看。写简略了,容易把握内容,却又舍不得佛的字字珠玑,又不能看清楚佛是怎么条分缕析,把一个人人糊涂的问题解说清楚的。
  只能这么想,不管有没有人看,先写了再说吧。

  上回书说到,释迦牟尼佛把阿难的回答都否定了,却没有给正确的答案,没有告诉阿难和其他人“心”在哪里。(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自己思考,后面会有答案。)
  阿难发现自己怎么说都是错,真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就很乖巧的磕头认错:我是您最小的弟弟,老以为您疼我我听话就能悟道,没想到遇到问题就麻烦,被女色和咒语迷惑,都是因为不知道“真心”在哪里啊!您就可怜可怜我们,给我们指条明路吧。
  佛告诉阿难:所有的生物,从无始以来,因为不明白“本心”,就走向不同的道路,不能达到至高无上的真实成就。为什么会这样呢?――都是因为不知道两种根本,错乱修行,就象煮沙子却希望它成为美食,煮上一辈子也不能成功啊。
  佛说:哪两种呢?
  一是:生死根本。就是你们攀缘一切的妄心。在思想与知觉的相互关联里,彼此牵扯,所以叫“攀缘心”。
  二是:涅??本体。就是不生不灭本来清净的本性。“能生诸缘,缘所遗者”,能产生一切心理生理各种因缘的作用,但是各种因缘现象,都有自己的原因和规律,我们把那些都去掉以后,剩下的那个东西。(这两段,都可以仔细分析,但是说来话长,有机会专门说说。此处先把佛的意思说明。)
  一切生物,都有这些作用,但是虽然天天用,却只知道作用,并不明白那个“本体”,所以就在生死中流转不停,不能控制自己的生命,受苦不已。
(这里就是“易经”里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所以“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

  佛指出了问题所在,开始引导阿难和其他学生。
  佛说:你现在想知道解决问题的正路,不被生死控制,必须先有正确的见解。
  佛举起拳头,问阿难:你看到了什么?
  阿难回答:“我见如来举臂屈指,成一个光亮的拳,照耀著我的心和眼睛。”――(真会拍马屁啊!:))
  佛又问:那是什么看见呢?
  阿难开始犯嘀咕:我和大家的眼睛。  佛:既然我的拳照耀你的眼睛和心,你现在是眼睛看见,那什么是你的心啊?
  阿难脑子动的也比较快:刚才您追问我心在哪里,我就跟着您推测寻找,这个能推测寻找的,应该就是我的心啊。
  佛大喝一声:咄!那不是你的真心。――(所以真正的禅宗祖师还是佛,看这里不就是“临济喝”的祖宗吗?)
  阿难蒙了:这个不是我的心,那是什么呢?
  佛答:这是外界刺激产生的思想意识。
  阿难自然不明白,和我们一样:我是您的弟弟,因为爱您,所以学佛,诚心诚意,认真学习,改善行为,做的很多努力,不都是用这个心吗?您现在说这个不是心,那我不等于没心了吗?那不是和码头和石头一样了啊?我现在离开这种知觉,还有什么呢?为什么您说这不是心呢?  
(这个问题问的很严重,相当于西方说的“我思故我在”。佛现在说了,这根本不对,比他还早了两千年:) 微风浅草园佛学笔记之楞严经(五)         上回说到,佛先反驳了阿难关于心在哪里的种种猜测,又点出了他作这些各种猜测的根本不是“心”。
  我们从这段就可以看出,后世的禅宗,都是从佛经里化出来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佛的教育方法,有分析,有诱导,有辩诘,一步一步的把你引入他的“陷阱”。他有时候在该给答案的当儿,却不给答案,让你狐疑却不知所解,就象禅宗的“围起来打”。有时候你以为他要说明,他却直接了当当头断喝。这个妙用,也是禅宗法门,现在先不说出它的妙处,以后谈禅宗的时候,再具体说。――我们也学习佛祖和祖师,“既今且置”。
  我们可以看到佛的教育方法,就是禅宗的那一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但是他并没有说,做到了这些就“立即”成佛,到底他是怎么说的,还是继续学习经书。
  释迦牟尼佛看到阿难又紧张了,就怜悯的摸了摸阿难的头。
  (佛好象很喜欢摸阿难的头:))
  佛说:我常常告诉你们,这个世界的一切,意识和物质,都是“唯心所现”、“因心成体”。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认为“佛家”就是“唯心”了,到底是不是?这里的“心”指的是什么?是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个“唯心”的“心”?我们继续看。)
  佛说:一切东西,一草一木,都有各自的体性,甚至我们想象中的虚空,都是有名称和性质的。而你的真心,既然能生发这一切,自然没有所谓的“体”,它就应该不是一切物质、感觉和意识,而是有另外的特征。比如说,你现在听我说法,是因为有声音,产生意识分辨。就算你修行有成绩,解决了感官和意识的影响,能处在幽深闲静的境界中,那个境界也是外界事物引起的意识反应在分别心中显现出来的影象。
  佛说:我不是强迫你接受我的说法,一定要按照我的思路说“这不是心”的作用,只不过提醒你,你应该仔细揣摩体验。如果脱离精神物质,生理心理,另外有一个能分辨这一切的东西,那才是你的真心。如果那个心,离开感觉意识就没有了自性,那就不过是感觉意识的影象。如果那是你的心,感觉意识不停变动,当感觉没了,意识变了,你的心不是也没有了?那么你的“法身”就会断灭消失,那时侯谁修行啊?
  阿难和在座的人,都默然不响,茫然自失。
  佛又补充道:如果不能明白这个真心,就算功夫做到“九次第定”,也还是不能圆满没有渗漏。所以你虽然了解那么多,却不能有真正的成果。
  到此为止,佛已经把什么是心说明白了。阿难明白了没有?大家明白了没有?明白了以后怎么办?
微风浅草园佛学笔记之楞严经(六)         三。“见性”
  阿难听了佛的话,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我一直以为,凭我跟您的关系,用不着我自己用功,您就能给我一切,却不知道各人的身心都不能互相替代,失掉了我自己的“妙明真心”。(只能自己修行,别人代替不了。自己种因,自己结果――何尝“无我”?――那么“无我”对不对?)我现在才知道,听道理听的再多,如果不去真修实证,和没听过一样。“如人说食,终不能饱。”就象说吃的说的再多也不能管饱。求您告诉我该怎么办吧!
  佛于是又一次“出手”――他伸出拳头,问阿难:你看我的拳头,为什么成为拳头?你用什么看见的?
  阿难回答:是您的手成拳,我由眼睛看见。――(是不是好象又回去了:))
  佛说:那么,以你的眼睛,来比我的拳,道理是不是一样?――佛总是用归谬法,先问你问题,再通过你错误的答案里诱导你。
  阿难说:对啊。没有您的手,就没有拳头,没有我的眼睛,也就没有“看见”。
  佛说:不对啊,阿难。如果一个人没有手,那么拳头就根本没有。没有眼睛,却不是完全没有“见”啊。为什么呢?如果你问一个盲人看见什么,他会回答你看见“黑暗”而没有别的东西。其实他是看见了“黑暗”,而不是没有看见。这个“看见”的功能是没有亏损的。
  阿难又糊涂了:那些盲人,只看见了黑暗,那叫什么看见啊?
  佛答:那么,一个盲人眼前的黑暗,和一个有眼睛的人在暗室里看到的黑暗,是相同还是不同?
  阿难:相同。
  佛说:一个盲人忽然复明,看到了各种事物,如果你认为是“眼睛”所见,那么,处于暗室中的人,得到了灯光,也看到了各种事物,那不成了“灯”所见了吗?如果是“灯见”,那就不是灯了,如果是灯看见,也就和你没关系了。所以你应该明白:虽然灯能令事物显现,能看见的实际上是你的眼睛,同样,眼睛能看见东西,能见的本性实际上是你的“心”。
  (佛举例推演说明,眼睛只是工具,能“见”的实际上是“心”。)
  阿难和在座的听众,都不敢说话,心里却没有真正明白,等着佛继续阐述。
  (这个和我们一样,一动不如一静,一语不如一默。)
  佛把道理说完了,却发觉大家并不明白,只好换其他方式,请别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经验:我刚刚成道的时候就对身边的五个弟子说过“一切众生,都是因为客尘烦恼所误”,你们是因为什么悟道,成就了圣果?
  这时候也在座听讲的?x陈那站起来:我就是因为明白了“客尘”的道理入门的。

  他继续道:就象一个旅客,投宿在旅店,饮食住宿完成了,不会久住,主人则不然。所以,不久住的就是客人,久住的就是主人。(为什么这里提出“客”的概念?比喻什么?)又比如,在一个房间里,阳光从缝隙里透入,就可以看见很多细小的灰尘在摇动。不能,动的就是尘土,不动的就是虚空。(“尘”比喻什么?虚空又比喻什么?)
  佛说:对啊对啊。――然后又“出手”了:)
  佛把手指张开又屈起,屈起又张开,问阿难:现在你看见什么?
  阿难:我看见佛的百宝轮手掌,在屈伸开合。――又拍马屁:)
  佛继续诱导:那你说,是我的手有开有合,还是你的“见性”有开有合啊?
  阿难:当然是您的手,不是我的“见”。
  佛问:谁动谁静?
  阿难:佛手没停,我的“见性”本来连静都没有,哪来的动呢?――这次阿难倒是回答的很聪明:)
  佛于是肯定阿难:正是这样!
  佛见阿难终于上了路子,就趁热打铁,再出花招儿。
  佛从手中发出一道光,飞向阿难右边,阿难就向右看,再放一道光,飞向阿难左边,阿难又向左看。
  佛问:你是头动还是“见”动?――(这里和“风动还是幡动”相同?不同?)
  阿难这次没糊涂:我自己的头动,我的“见性”根本没有停止可言,哪里来的动呢。
  佛说:正是这样!
  佛于是转向大家:你们现在都明白了,摇动的是尘,不久住的是客。阿难是头动,“见性”并没有动,我的手开合你们的“见性”却没有开合。
  ――既然这样,为什么你们还以为,动的是你们的身体,动的是真实的境象?还以为那些生灭不已的境象是真实的,而遗失了自己的真实心性?行事颠倒错乱,失掉真正的心性,认外物为自己。导致自己在其中轮回不已,在生死中流转不已。
  (说到这里,佛点出了关键:就是我们误假为真,误客为主,才使我们流转生死,不能解脱。)
  阿难和大众,终于“悟”到了本性不动的道理,于是“身心泰然”,法喜充满。

  本来,好象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可以松口气休息一下了。但是解决了一些,还有更多的没解决:身心二者,哪个是真?哪个是妄?哪个是虚,哪个是实?现前生灭变化的是什么?不生灭变化的又是什么?各自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大家都期待着佛解答这些问题,同样,问题是要有人提出来的。前面是阿难,这次是谁呢?
微风浅草园佛学笔记之楞严经(七)         上回说到了,佛看大家对“心”的概念还是糊涂,就转向比较浅的概念,先从“见”性的功能入手,希望大家能明白功能与本原的不同。道理说完了,大家似乎也明白了,可惜明白还不够彻底,解决了问题,新问题又出来了――和我们一样。
  这次问的人是请吃饭的正主儿波斯匿王,问题也很直接(不象现在的台湾人演讲都问假问题):别人都说死了就全完了,虽然您说不是,我还是糊涂。(这不是怀疑佛吗?好大的胆子!――呵呵,马列主义的死了就一了百了早就有人说了,不是新东西。)另外,我们的心是怎么个不生不灭法,我也还是不明白,您再详细说说吧。
  佛没办法,只好再次诱导回答:你的身体,是永远金刚不坏呢,还是会最终消灭?(少林寺金刚不坏神功的来源??!!)
  答:消失。
  佛:你怎么知道?你现在又没有消灭!

  答:我现在看我自己的身体,每个念头都在变化,新旧代替,从不停止,就象火烧成灰,慢慢的就销毁了,所以知道这个身体早晚完蛋。(可见这位是有基础的,知道身体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如庄子说的“交臂非故”。)
  佛:对啊!那么您的容貌比童年时如何?
  答:老多了。
  佛:那您的相貌和身体,不是突然朽坏的吧?(佛很懂得谆谆善诱:))
  答:每个瞬间都在变化啊。
  佛:你观察的不错,不过,你知道在这个念念变化中,有个不变的吗?(说到正题了,早在这儿等着呢。)
  答:不知道。(真老实!嘴也够快!不过很听话,佛开始说了:应以直心答复问题。)
  佛:好,现在我就把不生不灭的自性,show给你看:)

  佛:您多大时候看见恒河水的?
  答:三岁。
  佛:那到您十三岁时,河水有什么不同吗?
  答:没有。甚至到我现在六十二了,也没什么不同。

  佛:那么好了,你今天看恒河水的“见”,和童年时的,有没有不同?有没有衰老呢?
  答:没有。
  (上回说的是,头动而“见性”不动,现在是说“见性”不随时间而变化。)
  佛:既然你的身体变化的过程里,你的“见性”根本不变,变化的自然有生灭,不变化的,怎么生灭呢?
  波斯匿王听了这些话,知道自己并不会因为现在的身体死亡就消灭,自然欢喜之极。
  (但是,问题似乎并不能说是解决了:人活着的时候,“见性”没有变化,死了以后是不是也没有变化?这个问题我们先存疑,看后面有没有答案。)
  
  似乎“见性”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可是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阿难的问题又来了,他还是不明白,并没有因为佛的自圆其说而不去怀疑――我们要向他学习,“不唯上”,没想明白,佛说了也不算。
  他又不明白什么了?

微风浅草园佛学笔记之楞严经(八)

        有个朋友告诉我:你说的果然对啊,看这篇文章的人越来越少了。
  没办法,那也不能半途而废啊:)
  上次说到佛解释了“见性”,结果大家却想到了自己可以永生不死,都很高兴。(高兴的真是地方,不过和佛的初衷似乎就有些远了)
  还好有个修行不认真听课思考却认真的阿难,问了些问题,才让这堂课继续:)
  他问的真好,那才是讨论问题的样子,再看看论坛里所谓的讨论,不能不说人心不古啊。
  阿难问佛:照您所说,如果我们能见能听的这个“性”,是没有生灭的,为什么说我们遗失了“自性”,做事颠倒呢?――是啊,不生不灭,怎么个遗失法啊?往哪儿遗失啊?
  我们看看佛怎么接招儿。
  
  佛伸出手,手指向下,问阿难:你看我的手,是正是倒啊?

  阿难答:世界上的人都认为这是倒,不过我不知道怎么是正怎么是倒。(――:)阿难现在学乖了,知道自己一回答就出问题,就虚晃一招儿,说是别人这么认为,把自己摘清楚了。看佛怎么对付这个小滑头:))
  佛:如果世人以为这是倒,那么他们认为什么是正啊?
  阿难:手指向上就是正了。(还是要回答)
  佛就把隔壁竖起来:如果现在是正,刚才的倒不过就是换了个方向,世人大部分就是这样看法。对你的身体和清净法身的看法,也类似我刚才的比喻。(实际上,手无增减,也没有正和倒。)那么你告诉我,为什么我的身体就叫“正遍知”,你的就叫“颠倒”?你好好反观一下自己,你哪里是颠倒的呢?
  阿难和大众的眼睛都瞪的滴溜圆,眨都不眨,看着佛,不知道身心颠倒之处在哪里。(都有些被问糊涂了,估计心里在说:不是您老人家说我们颠倒的吗,怎么又来问我们了?怎么都是您说,我们怎么知道啊。)
  看看佛怎么自圆其说。
  佛说:我常常说,一切都是“心”的作用和显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你的身心,都是由你的“真心”中所显现出来的。这个“真心”,本来不生不灭,不由修而得。你们怎么会遗失了这样的“心”呢?你们误以为自己的意识就是自己的心,以为自己的心就在身体之内,殊不知不但自己的身体,连外面的山河虚空大地,都是自己“真心”里的东西。就好象世界上无数个澄清的大海,我们都不认得,却以为浮在海面上的一个泡沫就是大海。如果你们不明白,就和你们以为我垂手就是颠倒一样,那不是太可怜了吗。
  (佛说出了心的一个性质,但还是有问题。我们不明白,阿难也没真明白。)

    阿难接着问:我明白了您的意思,但是我的理解,还是依靠我的思想之心,我虽然知道有个真心,可我不敢认为现在的思想之心就是我的真心啊。您还要再详细解释给我听啊。
  佛说:你们听法,是用思想心,听的法,也是思想,都是建立在思想意识上,所以看不到“真心”、“自性”啊。比如,有人用手指指月亮,你应该看月亮,而不是看手指。如果误会手指是月亮,那么不光错认了月亮,也错认了手指。甚至连明暗都分不清楚了。(禅宗典籍“指月录”就是得名于此。)
  佛继续:你也是这样。如果你以为能分辨我说法声音的,就是你的心,这个心应该离开声音之外仍然有分辨能力存在。就象我们前面所说的主客的比喻,这也一样,如果真是你的心,就无所去,为什么离开了声音,分辨的能力就没有了呢?其实,不只是分辨声音的心,依次类推,分辨物质色相的心等等,离开了色相也不存在了。那么,你的心性,各自都还掉了,怎么会是主人呢?  
  佛说到了这里,阿难是越来越糊涂了,就问:如果我的心性,都还掉了,那么您说的妙明心性,怎么个无所还法呢?您可怜一下我的愚蠢,再解释一下吧。
  阿难的问题,也是我们的问题:佛说的这个心,倒底是怎么回事儿?怎么个又还又不还的?佛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

微风浅草园佛学笔记之楞严经(九)         本来以为,写完“七处征心”,接下来就是“八还辨见”,结果写了这么多才到,缩短当然是可以的,但仔细分析,就觉得佛所说的字字珠玑,实在是舍不得去掉哪一段儿。
  这一节就说说与“七处征心”齐名的著名辩论――“八还辨见”。

四。八还辨见

  佛说:我现在就给你看看,什么是无所还的“心地”。
  (注意,佛是随手指着讲堂举例,而不是准备好的笔记。所以通达的人,并不会拘泥于这个那个,而是可以随机说法,通达无碍――“所谓真僧只说家常话”。)
  佛说:你看这个大讲堂东方太阳升起,就有了光明;夜半云雾挡住了月亮,就回复黑暗;门窗之间,就见到通达;墙壁与房屋之间,则见到阻挡;能够观察分别这些的,是你的感官和思想;空无所有的地方,就是虚空;沙尘之中,就是昏暗;沙尘没有了,就恢复清净。
  佛说:阿难你看这些变化,你都是看见的。现在我们来看看它们发生的原因,使它们“各还本位”。光明还给阳光,因为没有阳光就没有光明,发生光明的原因是阳光,所以还给太阳;同理可得,暗还给月黑,通达还给门窗,阻碍还给墙壁;观察分别还给感官和思想;没有还给虚空;昏暗还给沙尘;清净还给没有了沙尘的晴朗。世界上一切现象,基本上不出这八类情况。(这一给一还之间,就可以显示出不随着给与还的改变而改变的东西了。)
  佛说:那么,你能见这八种现象的“本能”,还给谁呢?为什么呢?如果还给明,那么在没有光明时,就不应该再看见黑暗。――虽然明暗等等现象有差别,但是你“能见”的那个“本能”,却是没有差别的。其他各种,可以以此类推。
  佛说:“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一切现象,都可以找出它的原因,归于它产生的原因。能还的,当然不是你的“本原”,还到最后不能还的还不了的,不是你的“本原”,能是什么呢?
  佛说:所以你应该知道,你的真心,是因为你自己迷闷了,才使自己遭受轮回之苦,被生死所控制。所以我才说,你们是可怜的人啊。  
  到此为止,佛通过给和还、有和无的对比,给我们展示里超出有无之外的东西――“本原”。说到这里,佛大概是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说的这么通俗易懂,听众们应该都明白了。可还没等他回过神儿来,问题多多的阿难同学又有问题了。
  不过,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们应该想到而大部分人都忽略了的。
  阿难问了:我虽然知道了这个“见性”是没办法还的,可我怎么知道那就是我的“本原”呢?
  这个问题问的好:是啊,您是证明了有个东西还不掉,可那算什么啊?和我有什么关系?您怎么知道那就是我的本原、我的自性?有什么根据啊?

微风浅草园佛学笔记之楞严经(十)

        阿难提出了质疑:您推理了半天,可只是证明了有个还不掉的东西,可还没证明那东西就是我的自性啊!
  看佛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佛问阿难:你现在还没有得到“无漏清净”,只是因为我帮你,才看到一些境地;我的堂弟阿那律因为修出了“天眼通”,看我们这个世界,就象看手里的果子一样;那些大菩萨们,就能看到很远的宇宙空间;象我一样的佛,则可以看到全部的宇宙。而一般的人、动物等生命,就只能看到分寸之间,很有限的范围。
  我带你到各处参观时,你看到的所有海陆空中的种种生物事物,都是外界事物,然后在你的思想上投射出影子。你应该在这里仔细思考分别,看看哪个是你的自性?
  我现在就在你的“见”中,替你分别,谁是自性,谁是物象。
  你所看到的,宫殿,不是你,山,不是你,光,也不是你。再看别的,“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都是外物而不是你。

  这些或远或近的事物,都在你的“见”里,它们虽然完全不同,你能看到它们的“见”又有什么不同呢?这个能见的能力,就是你的“见性”啊。
  假如你还不明白,那么:如果这个“见性”也是万物之一,那你应该能看见我的“见性”才对。如果你能看见我的“见性”,那我不看的时候,我的“见性”在哪里?
  既然看不到,又找不到,“诸可还者,自然非汝”,把所有的原因都排除了以后,还有个东西,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现象,不是你的“自性”,又是什么呢?
  你看的时候,自然是你自己的功能在看,当然不是我在看,不是你又是谁呢?
(佛利用了反推排除法。)
(说到这里,阿难还是糊涂,不过已经是往下糊涂了。)

  阿难又有问题了。
  (他的问题可真多,层出不穷,幸好佛也有耐心――要不然哪里来那么多经书啊。还好他替我们问了,不然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想到了这些问题,再找人问,可就难了。)
  阿难问佛:老大,如果这个“见性”,确实是我不是别的。(看来他还是有点半信半疑,就是不好意思再问同样的问题,就换个问题问问。做学生和做老师,都好难啊。)那么,我和您到处乱转的时候,看到那些宫殿,往外看,能看到整个世界,回到家里,就只能看到一个房间。这个“见”,本来周遍整个世界,现在只有一个房间大小。您说,这个“见”是缩小了呢?还是被墙夹断了呢?我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儿,您老人家行行好,给我解释解释。
  (这问题问的够刁钻的。)
  佛答:各种事物,一切现象,都是外物,它们的大小变换,不能说是你的“见性”缩小或者扩大了。举个例子说明:如果有个方形器皿,内部是方的空间,那这个方形空间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如果这个方形空间是固定的,我们现在把它换成圆形的器皿,那是不是空间又变成圆形的了?你说不明白这个道理,道理就是这样的,有什么明白不明白呢。
  如果你要空间没有方圆的形象,去掉器皿就可以了,不可能说再去掉空间里的方圆形啊。这就是虚空的性质:虚空的“自性”,本来就没有方圆可言。
  刚才你又说,回到室内,见就缩小了,那么你在室内看太阳,是不是你就把见拉到太阳上去了啊?如果墙壁能把见夹断,那在墙上穿个小孔,被夹断的见,是不是又连上了啊?那连接的痕迹在哪里啊?那不是矛盾了吗?所以你说的是不对的。
  一切生命,从“无始”以来(有机会再解释“无始”的意思),把自己当作和物体一样了,迷失了自己的本心,所以就被物体所引发转变了。所以我们看了万物有大有小,心里就有了大小的观念,以为“心”也有大有小。如果你能做到不为外物所迷惑影响,而能转变万物,就和佛一个水平了。(这么简单就成佛了啊??)简单吗??)身心自然就进入圆满光明,寂然不动的境界。“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是不是有点儿夸张?还是指全息照相那意思?别急,后面还有说法。)

  佛又解答了阿难两个问题,顺便夹带了些“私货”。
  差不多阿难问完了吧,没想到这位爷还真有一套,问题“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又有新问题了。这回他又什么不明白了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d8224e01009yq4.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