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足迹—1975年:大刀阔斧的整顿 [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31:25
共和国足迹
—1975年:大刀阔斧的整顿 [图]
2009年10月18日11:57 来源:新华网

1975年7月1日,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鸡)成(都)铁路建成通车。宝成铁路全长676公里。这是中国自制的“韶山”型电力机车牵引着客车行驶在宝成铁路上。
 精彩图集(1975年:大刀阔斧的整顿)
1975年年初,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前后,由于周恩来病情加重,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相继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等职务,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邓小平,根据毛泽东提出的要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等指示,多次在各种会议上强调全党要讲大局,明确而坚定地提出要进行全面整顿。他指出:“现在有一个大局,全党要多讲。”全党全国都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而奋斗,“这就是大局”。他提出:全国各个方面工作都要整顿。在叶剑英、李先念等配合下,邓小平果断地对各条战线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努力消除“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混乱。
邓小平抓住铁路这个影响大局的经济薄弱环节为突破口。2月下旬,中央召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主管工业的书记会议,3月5日发出《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会后派出工作组,对一些问题严重的路局进行重点整顿,铁路运输状况迅速好转。到4月份,堵塞严重的津浦、京广、陇海、浙赣等几条铁路全部疏通;全国20个铁路局中的19个超额完成计划;全国铁路平均日装车数创历史最高水平,列车正点率也大为提高。
铁路整顿带动了整个工业,首先是钢铁工业的整顿。中央于5月召开钢铁工业座谈会,6月4日发出《关于努力完成今年钢铁生产计划的批示》。钢铁生产显著回升,扭转了前四个月严重欠产的形势,6月份钢的平均日产量达到7.24万吨,超过年计划平均日产水平,开始补还欠产。
邓小平把整党作为整顿的核心,坚决同派性作斗争,加快了解除干部审查、落实干部政策的步伐,开展了整党试点。军队各大单位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设立中央军委常委会,军队整顿取得重要进展。国防科委解决了担负国防科研任务的第七机械工业部闹派性的“老大难”问题。1975年下半年,我国连续成功发射了三颗人造卫星,人们将此赞誉为“三星高照”。文艺工作重新强调“百花齐放”方针,解除对一些优秀作品的限制,开始改变近十年文坛一片荒芜、百花凋零的局面。
全面整顿取得有目共睹的成效。1975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社会秩序趋于稳定,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工业增长15.5%,农业增长3.1%,是“文化大革命”以来经济发展较好的一年。
整顿工作的深入展开势必触及“左倾”错误,逐渐发展成为对“文化大革命”的比较系统的纠正。这种状况和趋势,既遭到“四人帮”的猖狂反对,也为毛泽东所不能容忍。1975年11月下旬,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发动后,全面整顿被迫中断。这次整顿虽然只进行了不到一年,但有力地加速了“文化大革命”走向终结的进程,是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前奏。
共和国足迹链接
(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共和国足迹—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图]  共和国足迹—1950年: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图]
共和国足迹—1950年:实现耕者有其田[图]  共和国足迹—1950年:婚姻自己当家[图]
共和国足迹—1951年:“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图]  共和国足迹—1952年:共和国反腐第一案[图]
共和国足迹—1952年:成渝铁路通车 蜀道之难改观[图]  共和国足迹—1953年:向工业国的目标迈进[图]
共和国足迹—1953年:登上国际舞台[图] 共和国足迹—1954年:“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图]
共和国足迹—1955年:“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图]  共和国足迹—1955年:中华民族大家庭[图]
共和国足迹—1956年:庆祝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图]  共和国足迹—1956年:思考和探索中国自己的路[图]
共和国足迹—1957年:从“和风细雨”到 “急风暴雨”[图]  共和国足迹—1958年:“急急忙忙往前闯”[图]
共和国足迹 —1959年:翻身农奴把歌唱[图]  共和国足迹 —1960年:勇攀世界高峰[图]
共和国足迹—1961年:“搞一个实事求是年”[图] 共和国足迹—1962年:“非常时期的非常办法”[图]
共和国足迹 —1963年:石油基本自给[图] 共和国足迹 —1964年:“两弹一星”建功勋[图]
共和国足迹 —1964年:初绘现代化蓝图[图] 共和国足迹 —1965年:“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图]
共和国足迹—196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开始[图] 共和国足迹—1967年:中非友谊的丰碑[图]
共和国足迹—1968年:扬子江上架钢虹[图]  共和国足迹—1969年:崇山深处汽车城[图]
共和国足迹—1970年:万里长江第一坝[图]  共和国足迹—1971年: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升起 [图]
共和国足迹—1972年: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图] 共和国足迹—1973年:环境保护开始起步 [图]
共和国足迹—1973年:攻克杂交水稻难关 [图] 共和国足迹—1974年:震惊世人的考古发现 [图]
共和国足迹—1975年:大刀阔斧的整顿 [图] 共和国足迹—1976年:十月的胜利 [图]
共和国足迹—1977年:重启高考之门 [图] 共和国足迹—1978年:科学的春天 [图]
共和国足迹—1978年:伟大的转折 [图]  共和国足迹—1979年:创办经济特区 [图]
共和国足迹—1980年:计划生育好 [图] 共和国足迹—1981年: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图]
共和国足迹—1982年:开创新局面的纲领 [图]  共和国足迹—1983年:统一大业的伟大构想 [图]
共和国足迹—1984年:经济理论的新突破 [图]  共和国足迹—1985年:百万大裁军 [图]
共和国足迹—1986年:“八六三计划” [图] 共和国足迹—1987年:准确的历史定位 [图]
共和国足迹—1988年:海南建省 [图]  共和国足迹—1990年:浦东开发 [图]
共和国足迹—1991年:扶贫攻坚 [图]  共和国足迹—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 [图]
共和国足迹—1992年: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图]  共和国足迹—1993年:汪辜会谈 [图]
共和国足迹—1994年: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图] 共和国足迹—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 [图]
共和国足迹—1996年:要两个文明一起抓 [图] 共和国足迹—1997年:洗雪百年耻辱 [图]
共和国足迹—1998年:众志成城战洪魔 [图]  共和国足迹—1999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图]
共和国足迹—2000年: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图]  共和国足迹—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图]
共和国足迹—200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图]  共和国足迹—2003年:科学发展观
共和国足迹—2004年:提高执政能力 [图]  共和国足迹—2005年:神舟飞天 [图]
共和国足迹—2005年:废除农业税 [图] 共和国足迹—2006年:天路 [图]
共和国足迹—2006年:构建和谐社会 [图] 共和国足迹—2007年:高举旗帜继续前进 [图]
共和国足迹—2008年:百年梦圆 [图] 共和国足迹—2009年:共克时艰 [图]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