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钱租房 一家三口吃住街边铁笼6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19:42:53

李瑞环改编《西厢记》 亲自修订五部传统大戏

2009-10-16 14:43:36 来源: 人民网(北京) 跟贴 137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退休后的李瑞环不仅出版了多年思考所得《学哲学用哲学》,还醉心于京剧曲目的改编,他力主推动的《中国京剧音像集萃》里,收录了他亲自修订的四部传统大戏。

李瑞环 (资料图)

人民网10月16日报道 李瑞环的爱好是哲学和京戏。退休后出了一本书,收录了他近25年来的文章和讲话,内容大到治国方略,小到工程设计,书名为《学哲学用哲学》。李瑞环还醉心于京剧曲目的改编。他力主推动的《中国京剧音像集萃》里,收录了他亲自修订的四部传统大戏。

纨绔子弟胡为登场唱到:“我爸爸胡搞。只因他老人家曾做过一任县官,官当的时间不长,钱捞的不少,算得上高效益!”“老子他捞钱不择手段,小子我花钱不讲章法;老子敢捞,儿子敢花。这叫什么?这叫生态平衡。”

这是李瑞环先后十易其稿、改编自梅派名剧《生死恨》的《韩玉娘》里的唱段,《韩玉娘》的改编被认为是“既继承原剧精华又脱胎换骨的一出新戏,为传统京剧的改编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众所周知,卸任后的李瑞环醉心于京剧曲目的改编。

2009年4月6日至4月12日,“李瑞环改编剧目汇演”在天津中华剧院举行。《西厢记》、《韩玉娘》、《刘兰芝》、《金山寺·断桥·雷峰塔》(简称《金·断·雷》)、《楚宫恨》五出大戏第一次汇演,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方10家院团及海外京剧名家、演员参加演出,以豪华而强劲的阵容演绎李瑞环同志精心改编的五大传统剧目。

京剧传统剧目原本是极为丰富多彩的,有“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尽的‘三’(国)、列国”之称。1989年出版的《京剧剧目辞典》,多达5300余出。

然而近些年来,京剧舞台却一直苦于剧目单调贫乏,实际演出剧目不过数十出,总是一些熟戏演来演去,大量的传统剧目流失或濒临失传,甚至某些名剧和年代并不久远的新编戏也处于搁置、辍演状态。

京剧这种“广有家财”而又在剧目上捉襟见肘的困窘局面,究其原因,首先是“一剧之本”还有着不同程度的加工、锤炼余地,由于历史的局限,一些剧目节奏缓慢,剧情前后重复、拖沓,过于冗长,传统戏则普遍存在词句不通,为了合辙押韵而拼凑“水词”的问题。还有的人物行为、情节安排前后矛盾,不合情理等等,剧本的这些缺憾与精美的表演艺术越来越不相适应,难以被当代观众所接受,造成许多内容很好也不乏精彩表演和唱段的剧目“曲传而戏难传”。

于是及时而认真地挖掘、整理和改编,就成为帮这些尘封的优秀剧目打开时代通道的当务之急。

李瑞环多次呼吁,振兴京剧要从“一剧之本”的加工、改编入手,适应时代和观众的欣赏需求。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李瑞环还在天津市长的位子上,就在繁忙政务之余修订、整理、改编剧本,此后20余年不断修改。这次汇演展示的是他投入精力最多、全剧整体修改量最大,也最具影响的改编剧目。

李瑞环改编的剧目大部分都是文戏,因为文戏更重文本和唱词,且故事大多是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也曾属于京剧历史上的名剧或曾在舞台热演的大师、流派代表剧目。

在改编中,他不是为改而改,而是坚持从剧目实际和时代、观众需要出发;不是随意变型,改得面目全非。针对具体剧目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对全局从主题思想到情节结构、人物塑造都通盘谋划,巧为剪裁,在文字上精雕细琢,芟除枝蔓,减少重复,增减并改,补缺润色,在精炼全剧的同时,使得主要人物形象和核心唱段得到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