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1:00:14

地理位置

长岛县以长山岛而名。长山岛以长山而名。长岛历史悠久,有距今6000多年被誉为“东半坡”的大黑山北庄遗址和中国北方建造最早的妈祖庙---庙岛显应宫等,是我国海洋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长岛气候宜人、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1.9℃,无霜期243天。岛上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奇礁异石众多,素有“海上仙山”之称,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全县森林覆盖率53.2%,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使之成为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每年途经的候鸟有200余种,百万只之多,享有候鸟“驿站”的美誉,已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著名的景点有九丈崖,林海公园等.

目录

·                                 • 行政区划

·                                 • 历史沿革

·                                 • 自然环境

·                                 • 建设发展

·                                 • 旅游景观

[显示全部]

长岛县-行政区划

 

县人民政府驻地: 南长山镇 。    邮编:265800。    行政区划代码:370634。  电信区号:0535。

拼音:Changdao Xian。

长岛县辖2个镇、6个乡:南长山镇、砣矶镇、  北长山乡、黑山乡、大钦岛乡、小钦岛乡、南隍城乡、北隍城乡。全县总面积56平方公里。40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5.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万人。男女性别比95∶100。人口出生率4.9‰,死亡率4‰,自然增长率0.9‰。

长岛县-历史沿革

 

长岛古为莱夷之地,秦朝属黄县,唐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归蓬莱县管辖。

1929年设长山岛行政区,隶属山东省府。

1945年8月,成立长山岛特区,隶属北海专属。

1949年8月长岛解放后,仍设长山岛特区。

1956年5日,长岛县隶属莱阳专区,后隶属烟台专区。

1963年10月恢复长岛县,隶属烟台专区。

1983年11月隶属烟台市。

2000年12月19日,长岛县撤销庙岛乡、北长山乡,以原庙岛乡和北长山乡的行政区域设立北长山区公所,区公所机关驻原北长山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小黑山乡、大黑山乡,以原小黑山乡、大黑山乡的行政区域设立黑山区公所,区公所机关驻原大黑山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小钦岛乡,以原小钦岛乡的行政区域设立小钦岛区公所,区公所机关驻原小钦岛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大钦岛乡,以原大钦岛乡的行政区域设立大钦岛区公所,区公所机关驻原大钦岛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南隍城乡,以原南隍城乡的行政区域设立南隍城区公所,区公所机关驻原南隍城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北隍城乡,以原北隍城乡的行政区域设立北隍城区公所,区公所机关驻原北隍城乡人民政府驻地;撤销砣矶镇,以原砣矶镇的行政区域设立砣矶区公所,区公所机关驻原砣矶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南长山镇,以原南长山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南长山区公所,区公所机关驻原南长山镇人民政府驻地.

2003年2月20日,长岛县撤销8个区公所改设为乡镇:撤销南长山区公所,以原南长山区公所的管辖范围设立南长山镇,镇人民政府驻原南长山区公所机关驻地;撤销砣矶区公所,以原砣矶区公所的管辖范围设立砣矶镇,镇人民政府驻原砣矶区公所机关驻地;撤销黑山区公所,以原黑山区公所的管辖范围设立黑山乡,乡人民政府驻原黑山区公所机关驻地;撤销北长山区公所,以原北长山区公所的管辖范围设立北长山乡,乡人民政府驻原北长山区公所机关驻地;撤销大钦岛区公所,以原大钦岛区公所的管辖范围设立大钦岛乡,乡人民政府驻原大钦岛区公所机关驻地;撤销小钦岛区公所,以原小钦岛区公所的管辖范围设立小钦岛乡,乡人民政府驻原小钦岛区公所机关驻地;撤销南隍城区公所,以原南隍城区公所的管辖范围设立南隍城乡,乡人民政府驻原南隍城区公所机关驻地;撤销北隍城区公所,以原北隍城区公所的管辖范围设立北隍城乡,乡人民政府驻原北隍城区公所机关驻地。

长岛县-自然环境

 

长岛风光

长岛由32 个岛屿组成,呈南南西—北北东分布。岛陆面积 56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8700 平方公里。南北距离 56.4 公里 ,东西距离 30.8 公里 。年平均气温11.9℃,年平均降水量为560mm。长岛县最高的岛屿是高山岛,海拔202.8米;最低的岛是东嘴石岛,海拔7.2米。海域辽阔,条件优越,进行海珍品养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适宜海参、鲍鱼、海胆、虾夷扇贝、海带的养殖,盛产 30 多种经济鱼类和 200 多种贝藻类水产品,被命名为“中国鲍鱼之乡,中国扇贝之乡,中国海带之乡”。长岛四面环海,八面来风,全年有效风能时间高达2300 小时,是全国著名的三大风场之一。长岛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岛屿山清水秀,礁峻滩美,文化底蕴深厚,是理想的旅游度假胜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5%,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万个,是天然的“氧吧”。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辖区海域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标准,区划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4.3分贝以内。城区新增绿地面积达13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城市人均绿地24平方米。

长岛县-建设发展

 

基础设施

公路密度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 129 公里 ,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海上交通便利,全县有陆岛交通码头 10 处,实现了岛岛通轮渡;拥有客滚船 7 艘,客船 11 艘,旅游船艇 14 艘。乡村全部实现电话程控化,固定电话和小灵通普及率达到每百人 46 部。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 31 部。县城区日产 1000 吨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建成并投产,其他乡镇的海水淡化站建设积极推进。电力供应充足,通过海底电缆与山东电网相联,全县 8 处乡镇目前全部用上网电。

城乡建设  

城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06年新建、扩建城市道路面积0.4万平方米,公交营运车辆达到8标台,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80吨/日,城市园林绿地234.93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4%。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526万元,增长103%;实现利税1238万元。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20%。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100%,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100%。 

水利电力

风能发电

县城区日产1000吨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建成并投产,北隍城乡和小钦岛乡两处50吨海水淡化站已投入使用。电力供应充足,通过海底电缆与山东电网相联,全县8处乡镇目前全部用上网电。110千伏长山输变电工程于2003年竣工,长岛县电力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立足海岛丰富的风能资源优势,先后与鲁能、华能、荷兰西门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成功合作,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的各个风电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2005年,全县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9万千瓦,风电产业实现产值1820万元,增长49.5%。

科教文卫   

2006年现有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0.0864万人。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在校生0.44万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4项,专利申请量6件,授权专利2件。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档案馆1处。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8%和99.9%。有卫生机构13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0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94张,卫生技术人员246人,其中,执业医师118人,注册护士66人。

农   业   

全县有养殖海域350万亩,采取筏养、底播、圈养、围网养殖等多种养殖方式,重点进行海参、鲍鱼、海胆、虾夷扇贝、海带、栉孔扇贝、经济鱼类等海产品增养殖。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水产品总产26.1万吨,增长4.8%。全年人工造林面积66.7公顷。全县农机总动力9.7万千瓦,与上年持平。 

财税金融   

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2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4亿元,增长10.1%;第二产业增加值2.92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7.88亿元,增长14.5%。三次产业比例为56:12:32。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亿元,减少28.4%。实现财政总收入0.5亿元,增长33%。税收总收入0.6亿元,增长21.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92亿元,比年初增加0.95亿元。200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实现进出口总值3036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3007万美元。新签利用外资项目2项,合同外资额6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7万美元。

长岛县-旅游景观

 

妈祖庙

长岛素有“海上仙山”之称,是理想的旅游休闲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建有距今880多年历史的北方最大的妈祖庙,有半月湾、九丈崖、黄渤海分界线、万鸟岛等10多处美丽的旅游景区,其中3A级景区一处,2006年接待游客128万人次,增长12%;实现旅游总收入3.3亿元,增长10.9%。 

长岛县-美食特产

 

鲍 鱼

鲍鱼

一种名贵的海产贝类,分类学上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鲍科,只有一片贝壳,吸附在岩礁上生活。其贝壳大而坚厚,椭圆形。通常成鲍壳长约12.5厘米,高3厘米,宽8?厘米。喜欢在水质清澈、盐度较高、潮流畅通、海藻丛生的几米至十几米水深的岩礁地带生活,缓缓爬行,遇敌害或受惊时将足紧紧吸附在岩石上。鲍鱼食性较杂,但以褐藻类的马尾藻、鼠尾藻、海带、裙带菜等为主要食物;摄食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季则多隐在岩礁的石洞或缝隙间很少出来活动。据测定,每100克鲍鱼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19克、脂肪3.4克、碳水化合物1.5克、热量 l13千卡。鲍鱼壳是我国医药史上应用很早的中医药材,名叫石决明,有明目除热、平肝、潜阳、通淋之效,主治肝阻上亢、头目眩晕、青盲内障、吐血、失眠等症,还能外治溃疡、金疮。鲍鱼肉性温、味咸,有滋补肝肾、镇静、化痰、调经、润燥、利肠之功能。鲍鱼壳的内面色泽光亮绚丽,具有珍珠般的光泽,是制做镶嵌家具螺钢和贝雕的良好材料。鲍鱼片经爆、炒、烧、农后,香甜细腻,鲜嫩可口。

对 虾

长岛县所产对虾为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也称明虾,属甲壳纲,对虾科,为

对虾

一年生虾类,仅有少数个体生命周期可达2年,体长大而侧扁,甲壳薄,光滑透明。成虾雄性呈黄色,体长13一17厘米;雌性呈青蓝色,体长18?4厘米。主食多毛类、瓣鳃类、中壳类和小型蚊尾类动物。每年海水温度降至10°c以下时虾群开始越冬泅游:自莱州湾经渤海海峡至黄海南部深水区。翌年3月返回渤海,在沿海繁殖后代。对虾具有个大体肥、肉色晶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为虾类之冠,经济价值很高,名列海产“八珍”之一。对虾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对虾肉中含有水分77克、蛋白质20.6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0.2克、钙35毫克、磷150毫克、铁0.1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11毫克、尼克酸1.7毫克,蕴含热量90千卡。对虾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能补气健胃,壮阳补精,具强身延寿之功能,主治神经衰弱、肾虚阳痿、脾胃虚弱、疮口不愈等症。

刺 参

海参

刺参属棘皮动物海参纲,体呈圆筒状,背面隆起,有4-6行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的圆锥体肉疣,腹面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3条不规则纵带。口在前端,周围有触手;肛门在后端,骼路为各种微小的石灰质片。刺参喜生活在水深3一15米、底质为岩石、海藻生长繁茂、风浪冲击较小、无大量淡水注入的海区。刺参的自生能力极强,遇到敌害时,会将内脏由肚门排出体外,两个月后又能再生,既使身断2段,也能分别形成2个完整的单体,因有“断胃排肠活海参”之说。刺参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不含胆固醇,是高级滋补晶,为海珍品之冠。据分析,鲜刺参化学成分为:水分76.5%,蛋白质14.1%,脂肪0,2-0.3%,灰分0.3一1.1%,热量94千卡:干刺参化学成分为:100克含水分5.0克,蛋白质76.5克,脂肪1.I克,碳水化合物13.2克,灰分3.8克,钙357毫克,铁2.4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索0.02毫克,尼克酸0.1毫克。每公斤干海参含碘6000微克。海参虽含三磷酸腺管(ATP)较少,口味度较差,但营养价值极高,因为它含有较高的光氨酸、精氨酸、松氨酸等,而且蛋白质为水溶性,不需要盐、酸、碱及脂肪的帮助即可分解为各种极易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在医学上,海参具有补肾壮阳、益气补阴、通肠润燥之功能,可用于治疗肾虚阳痉、腰膝酸软、肠燥便秘、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糖尿病等。刺参中还含有硫酸软骨索,有强体抗衰、抑制肿瘤的功效。中医认为:“海参性温补,足敌人参”。

扇 贝

栉孔扇贝

扇贝,是长岛县主要养殖海产品之一。栉孔扇贝在生物分类学上属瓣鳃纲扇贝属,两壳有放射肋,形若扇状,壳面褐色,有灰白或紫红色纹彩,极美丽。据史料记载,早在5000年以前,沿海渔民就对扇贝进行采捕。扇贝除了供食用外,漂亮的贝壳还被用做装饰品,加工成贝雕工艺品。70年代,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研究获得成功,扇贝养殖规模迅速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