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民主憲政的經驗(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18:52:39

南非民主憲政的經驗(中)

关键词: 南非    民主    宪政    曼德拉    种族主义                                          

一、非暴力手段是不夠的,有限暴力是必要的
1.從非暴力運動到有限暴力運動的轉變。
南非是非暴力主義的故鄉。二十世紀初,甘地就是率先在南非從事非暴力運動的。非國大自1912年成立以來一直堅持非暴力主義這一傳統,其主席盧圖利也因為非暴力運動的成就於1960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然而,1960年沙佩維爾慘案以後,曼德拉等非國大領導人除了看到了種族主義政權的猙獰面目和黑人群眾在白人軍警的子彈下痛苦呻吟的悲慘場景外,他更看到了非洲人國民大會的兩難境地:要麼堅持非暴力手段,它將失去已經支持了自己近50年的黑人群眾,也將失去起碼的戰鬥力;要麼採取暴力手段,這將意味著對非洲人國民大會及其領導人盧圖利所主張的非暴力政策的違背。曼德拉在權衡利害得失之後,決定只能採取後一種選擇。他認為,非洲人國民大會是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建立起來的,保存這個組織的威信和戰鬥力是他的責任。

這時非洲人國民大會被宣佈非法,它的領導人拒絕解散,紛紛轉入地下。曼德拉1961年4月轉入地下活動,5月組織了罷工。6月初,曼德拉經過對南非形勢的認真研究後得出結論:在這個國家暴力已不可避免,在政府習慣以武力回答人民的和平要求時,如果非洲人繼續鼓吹和平與非暴力的政策,這將是不現實的和錯誤的。這種看法與非洲人國民大會的一貫政策產生了矛盾。非國大是一個履行政治職能的群眾性政治組織,其成員是根據明確的非暴力政策而加入的,該組織的性質就決定了它不能進行暴力活動。經過一系列的說服工作,非洲人國民大會決定將不再反對適當控制的暴力,參加這種有限制暴力的成員也不會受到非洲人國民大會的組織處分。換句話說,盧圖利的和平非暴力路線和曼德拉的暴力路線在進行了適當的交鋒後相互妥協了。但曼德拉嚴肅地承諾了組織的要求:新建立的軍事組織雖由他組建,但它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接受非洲人國民大會的政治領導。未經非洲人國民大會同意,它決不採取任何與確定方針不同的行動。經過討論,這一軍事組織的名稱定為“恩孔托·維·西斯維”,即祖魯語“民族之矛”的意思。“民族之矛”正式成立於1961年11月,它與非洲人國民大會不同,吸收各個種族的人參加。

2.南非有限暴力運動的方式。
在當時情況下,可供“民族之矛”選擇的武裝鬥爭方式有4種:破壞活動、遊擊戰爭、恐怖活動和公開的革命。曼德拉選擇了第一種方式。這種選擇是十分明智的。首先,遊擊戰爭與公開革命只會導致大規模的內戰,而已被種族矛盾折磨得遍體鱗傷的南非將會因此而導致分裂或因戰爭留下永久的創傷。其次,恐怖活動亦將給種族關係帶來不可彌補的裂縫。第三,破壞活動不以人為目標,可避免殺傷生命,把種族仇恨降低到最低限度。即這種手段的物件往往對人而不對物。曼德拉當時的考慮是:如果布林人與英國人之間的戰爭創傷要經過50年時間才能癒合,那麼要消除國內種族之間的戰爭又將需要多麼漫長的歲月呢?www.unicornbbs.cn

由於南非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外國資本與對外貿易,“民族之矛”的成員們希望通過“有組織有計劃地破壞能源工廠,干擾鐵路運輸和電信業”來“嚇跑外資”,並且“會給商品從工業地區按時運到海港造成很大的困難”。最後,這種對國家經濟生活的極大消耗確定無疑地會迫使選舉人考慮自己的處境。曼德拉總結道:“民族之矛”將從事破壞活動,從一開始,其成員就將接受嚴格的指導,在任何情況下,他們都不允許傷害他人,更不要說殺人啦。

限制暴力程度避免了將白人與黑人拖入殘酷的內戰。在南非,很容易將對白人統治自然憤怒的感情轉變為仇恨的感情和反對白人社會的復仇願望。這種情況之所以沒有發生,是因為非洲領袖們在非洲人國民大會的鼓舞下,有意識並明智地採取了堅決反對種族自負的立場:“我們的目標歷來是一個沒有種族歧視的民主的南非,它將捍衛所有生活在我們國家的人民的權利。”

1961年12月16日,一連串的爆炸事件打斷了阿非裏卡人舉辦的“聖約日”喜慶活動,標誌著非國大改變了其一直宣導的非暴力原則。在約翰尼斯堡爆炸了10枚炸彈,伊麗沙伯港5枚,毀壞了一些高壓電架和政府建築物。警方發現這些爆炸是由一些自製的炸藥和炸彈造成的。www.unicornbbs.cn

第二天早上,非洲人國民大會的軍事組織恩孔托·維·西斯維(民族之矛)向南非發表了一個公開宣言。這個新的地下組織在自己的小冊子上聲明:這是由非洲人組成的一個新的、獨立的團體。它的隊伍中包括所有各族的南非人……我們希望,我們會使政府及其支持者在為時不太晚之前就醒悟過來,以便在事態發展到打內戰的你死我活的階段以前,政府及其政策能及時改變。我們相信,我們的行動對國民黨人準備內戰和軍事統治是一個打擊。在這些行動中,我們是為這個國家的全體人民,即黑人、有色人、白人的最大利益而進行工作的。不推翻國民黨人,他們就不能獲得未來的幸福和福利。

實現從非暴力手段到開展武裝鬥爭的戰略轉移,除了上面提到的一系列主觀和內部因素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外部條件:非洲的獨立運動已橫掃整個大陸,到1961年這一運動已日益逼近南方尚未解放的由白人控制的國家。這一形勢對被宣佈為非法組織而不得不處於地下狀態的非洲人國民大會(還有泛非主義者大會)而言,意味著南非黑人解放力量可以在國外建立自己的基地。從這些基地上,非洲人國民大會可以獲得進行武裝鬥爭的訓練和裝備。這是前所未有的機會。

民族之矛的志願者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和挑選,並一般須由非洲人國民大會的最高層領導人(往往是曼德拉自己)選定。這些志願者必須具備三個起碼的政治條件:對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堅強信念和決心,對非洲人國民大會的忠誠或在以往民主活動中的卓越表現,以及對民族之矛這一組織新的暴力策略的公開支持。

這些志願者在經過極嚴格的挑選並認為合格後,便舉行集體宣誓。他們右手緊握拳頭,發誓堅守秘密,並不斷重複“力量屬於我們的!”這句話,最後唱“馬易布耶!阿非利加!(回歸吧,非洲!)”。志願者被告知,在今後的活動中,不能拒絕任何分配的任務,並被警告如果拒絕執行最高層的命令將可能導致被處極刑。在民族之矛組織裏的人必須保守秘密,關於組織的情況和接受的任務連最親近的人也不能告知。很多組織成員仍在公開場合上自由活動,因為外人不知道他們的身份。

民族之矛的破壞活動是受到全國最高指揮部嚴格控制的。襲擊目標主要是帶有明顯的種族隔離標記和具有重大經濟價值的目標。指揮部一再強調反對針對個人的恐怖主義活動。據司法部長在議會宣佈的數字,截至1964年3月10日,南非共發生了203起嚴重的破壞事件。在對民族之矛最高領導人曼德拉、西蘇魯等人的起訴書上共列出193起破壞行動,但其中有些並非民族之矛所為,而純粹是非洲黑人個人的破壞行為。www.unicornbbs.cn

在這193起破壞行動中,有72起屬於一般性質,如放火燒信箱,剪斷電線等等;另有95起燃燒彈破壞,主要是針對公共建築物。還有7起破壞行動性質嚴重,規模亦較大,主要是使用炸藥企圖摧毀鐵路信號系統,重要的電力設施。在這些破壞行動中,以伊麗沙伯港捲入次數為最多,共58起,其中31起的後果比較輕微;其次為開普敦,有35起事件。第三位是約翰尼斯堡,這裏發生的31起破壞主要是投擲燃燒彈引起。第四位是德班,亦主要是燃燒彈引起。

當然,在實施破壞活動的過程中,儘管最高指揮部一再強調要遵守紀律,儘量避免流血行動,但民族之矛的成員在執行命令的過程中仍有過火行為。在23次行動中,有18次是針對鐵路運輸,甚至還朝旅客車廂裏扔過兩枚汽油彈,另有5起炸彈案則威脅了生命。另有23起行動則主要是針對個人,如員警、告密者或是政府的合作者。這些超出規定的破壞行動主要發生在伊麗沙伯港和德班。

在進行破壞活動的同時,民族之矛最高指揮部也開始著手其遊擊戰訓練計畫。一大批政治上比較成熟的幹部潛離南非,到其他非洲國家進行遊擊戰訓練。[1]www.unicornbbs.cn

3.有限暴力運動的好處。
在南非以有限暴力爭取黑人權利的活動中,有下列情況值得注意:(1)與其他南部非洲國家相比,南非黑人權利的解放由於非國大採用了非暴力以及有限暴力的手段而大大推遲了至少三十年。但由於沒有大規模的暴力衝突或內戰,南非政治和法治基本保持了穩定,白人及投資也沒有大規模外逃,經濟因而也能持續發展。比較而言,南非黑人的生活品質即便在種族歧視的時代也比其他早期解放了的黑人國家要好得多。(2)南非採用有限暴力手段爭取黑人權利充分利用了其已經實現了的白人內部的民主憲政制度。如前所述,“民族之矛”的成員希望有限暴力能夠對國家經濟生活進行干擾和消耗來迫使選舉人考慮自己的處境。(3)儘管是有限暴力,我們還是從中隱約看到其中包含的巨大危險——專制的危險以及侵害人權的危險。例如,“志願者被告知,在今後的活動中,不能拒絕任何分配的任務,並被警告如果拒絕執行最高層的命令將可能導致被處極刑。”“儘管最高指揮部一再強調要遵守紀律,儘量避免流血行動,但民族之矛的成員在執行命令的過程中仍有過火行為。”(4)實現政治變革的代價小。南非爭取黑人權利的鬥爭以非暴力為主,有限暴力為輔。這一方式極大地降低了政治變革的代價。南非現代史上發生了兩次大的慘案:一次是發生在1960年的沙佩維爾慘案,死亡69人;另一次是發生在1976年的索韋托慘案,死亡170人,都在當時成為震驚整個世界,駭人聽聞的慘案。另據一份報導統計,在1960年到1994年種族主義最為猖獗的30多年裏,有近2700個黑人被折磨致死,或在逮捕時被擊斃。[2]比較而言,一旦憲政法治被徹底突破,大規模的種族衝突所造成的損失不知要比這要大多少倍。剛果獨立不久的戰亂導致了50月萬人的死亡。任何一個非洲本國專制統治者對反對派的鎮壓也不少於2700人。在非洲小國盧旺達,人們稍不留神,就有80萬人在種族屠殺中喪生。(5)更重要的是,有限暴力為後來的民族和解並最終實現穩固的民主憲政制度奠定了無可替代的基礎。

二、變革時代尤其需要聖人
1.曼德拉受到種族主義的殘酷迫害。 www.unicornbbs.cn
南非一位歷史學家說:“如果沒有曼德拉,南非的歷史將要改寫。”是的,南非是幸運的!在變革的時代有一個聖人的引導。

納爾遜·曼德拉,1918年生於南非東部特蘭斯凱一個黑人酋長家庭。青年時代,他就讀于南非大學和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少數白人政權對這個非洲大陸最南端的國家實行種族主義統治,廣大黑人受到殘酷壓迫。曼德拉大學畢業後,毅然投身于民族解放事業。1944年他加入南非黑人政黨非洲人國民大會。1961年6月,曼德拉創建了非國大軍事組織“民族之矛”,並擔任總司令。1962年,南非當局以所謂“煽動罪”和“非法出國罪”,逮捕了曼德拉,兩年後判處他終身監禁,被關入羅本島監獄。

羅本島本是南大西洋一座普通的橢圓型小島。這座貧瘠的島嶼早期礁石林立,崎嶇難行,淡水極少。它曾是英國犯人和麻風病人的流放地和隔離所,有“死亡島”之稱。曼德拉在羅本島度過了他漫長的28年牢獄生活,而其中18年就生活在一個不足4.5平方米的潮濕牢房中。面對與死刑判決一樣殘酷的監禁,曼德拉卻豪邁地說:“我已把我的一生都獻給了非洲人民的鬥爭,我不僅要和白人統治作鬥爭,而且也要和黑人統治作鬥爭,我的理想是建立一個民主、自由的社會。在那個社會中,所有的人都擁有同樣的機會,都能和諧地生活在一起。這也是我為之生活和奮鬥的理想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理想,我隨時準備獻出我的生命。”曼德拉的這番話,對於那些聚集在黑人社區、草棚、簡陋木屋和黑人小酒店裏的被壓迫者來說,像火種一樣埋在了他們心中,而且也喚醒了全世界人民的良心。www.unicornbbs.cn

在羅本島,曼德拉被關在總集中營一個“鐵皮房”,白天打石頭,將從採石場采的大石塊碎成石料。有時從冰冷的海水裏撈取海帶,還做采石灰的工作。他每天早晨排隊到採石場,然後被解開腳鐐,下到一個很大的石灰石田地,用尖鎬和鐵鍬挖掘石灰石。因為曼德拉是要犯,專門的看守就有三人。他們對他並不友好,總是尋找各種理由虐待他。

就這樣,曼德拉度過了漫長28年牢獄生活。28年!人生能有幾個28年!44歲到72歲,這是人的一生中最為成熟和美好的時光。應該說,曼德拉對種族隔離政策有著深仇大恨,憑他的威望,出獄後完全可以振臂一呼,發動一場“把白人趕入大海”的人民戰爭。但他卻發出了與白人化干戈為玉帛、實現種族和解、共同管理國家的呼籲。曼德拉對那些激進的黑人組織說,不是把白人趕入大海,而是把你們的武器扔進大海。曼德拉這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博大胸懷使南非避免了一場一觸即發的內戰,也使那些曾經長期欺壓黑人的白人種族主義者愧疚地低下了頭。[3]www.unicornbbs.cn

2.以德報怨,寬大為懷的曼德拉。
1994年曼德拉當選總統。總統就職儀式開始了,曼德拉起身致辭歡迎他的來賓。他先介紹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然後他說,雖然他深感榮幸能接待這麼多尊貴的客人,但他最高興的是,當初他被關在羅本島監獄時,看守他的3名前獄方人員也能到場。他邀請他們站起身,以便他能介紹給大家。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寬容的精神,讓南非那些殘酷虐待了他近28年的白人無地自容,也讓所有到場的人肅然起敬。看著年邁的曼德拉緩緩站起身來,恭敬地向3個他的曾經的看守致敬,在場的所有的來賓以至整個世界,都靜下來了。[4]

3.偉大的曼德拉開創了南非的民主憲政制度。
對於職業政治家而言,毫無疑問,權力就是生命!我們可以很容易在歷史中找到這樣的政治家:他們生活儉樸、清心寡欲,然而就是獨攬大權、死而後已。原因在於,擁有政治權力可以給人帶來遠遠超過任何物質利益的享受。曼德拉從年輕的時候起就投身爭取黑人民主權利,走上了職業政治家的生涯,歷經28年的鐵窗煉獄,1994年終於如願以償,登上了權力的頂峰。即便出於對曼德拉28年鐵窗生活的同情和對他開創新南非的感激,人們也不會反對讓他擔任終身總統。然而,1996年,曼德拉再一次向南非和世界人民展示他超人的睿智,他宣佈不再謀求連任非國大主席,並將在1999年新南非第一屆政府任期屆滿時卸去總統職務。1997年12月,非國大第50次代表大會完成了黨內權力的順利交接,當時任副總統的姆貝基接替曼德拉出任非國大主席。在1999年6月的第二次全民大選中,非國大以66%的選票雄居榜首,獲得議會400個席位中的266席。作為議會多數党領袖,姆貝基出任新南非第二任總統,順利完成了從曼德拉到姆貝基時代的過渡。

從世界憲政發展的歷史看,最初的幾次權力交接對民主憲政制度是否鞏固至關重要。正如美國著名的南非研究專家、耶魯大學的倫納德·湯普遜教授撰文認為,“姆貝基的當選意味著民主憲政和法律秩序正在南非紮根。”[5]南非在二十世紀最後一個聖人——曼德拉的帶領下,穩穩地進入了民主憲政的軌道。www.unicornbbs.cn

三、沒有民主憲政制度無法調和的矛盾
1.悠久歷史、深仇大恨的南非黑白種族矛盾。
南非的各個種族、部族、政治派別和利益集團之間在歷史上積累的各種矛盾和新仇舊恨之多是無與倫比的。白人對黑人的340多年種族主義統治,時間之長,創傷之深,堪稱世界之最。南非黑人各部族對白人的反抗,從傳統的部族起義到現代的解放鬥爭,其犧牲之慘重也是世界罕見的。尤其是黑人中的祖魯人與白人中的布林人(阿非利堪人)的較量,史稱“血河之戰”,其慘烈程度已使他成了積澱在黑人文化中的象徵符號。現代黑人解放運動的許多事件,包括非國大武裝“民族之矛”的建軍日,都選在“丁幹日”即血河之戰紀念日——12月16日(丁幹是當時的祖魯王)。當代白人的南非統治者與黑人解放組織間,也有著從1960年沙佩維爾慘案、索韋托慘案到共產黨總書記哈尼遇刺的筆筆血債。至於現實生活中黑白之間的貧富懸殊和赤裸裸的不公正,更是隨時隨地給人以強烈刺激。

尤其是南非“黑白衝突”的雙方都處於無路可退的境地,這在整個非洲是獨一無二的特殊情況。南非白人中占多數的族群荷裔南非人(布林人)是黑非洲最早的白人移民族群,由於其母國荷蘭很快衰落,他們很早就失去了母國的依恃,三百多年來在非洲落地生根,從社會發展、語言直到心理狀態都已特性化。在整個非洲大陸的白人中,他們是唯一不自認是歐洲人而自認是非洲人(所謂說“阿非利堪語”的“阿非利堪人”)、不自認為移民而自認為土著的族群。他們中幾乎沒有持母國(如果荷蘭還能算是其母國的話)護照的,這與英、法、葡、比等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大不相同。由於“沒有退路”,他們在維護既得利益方面顯得特別頑固,不僅敵視黑人,而且對那些被他們認為是客居非洲的“盎格魯撒克遜殖民者”及其宗主國、以至在一定程度上受這些宗主國影響的國際社會,都懷有極大的戒心,並因此而長期發展出一種類似猶太人那樣的強烈的危機感和集體意識,特別關心政治,熱衷於政黨活動,這在政治參與高度發達的歐洲也是罕見的。同時,由於布林人或阿非利堪人在傳統上是農民(農場主),總體文化、技術水準不如英語白人。他們多構成藍領白人或“窮白人”群體,一旦與黑人展開公平競爭,他們的地位遠不如英語白人更有把握。因而他們也特別難以放棄種族隔離制度。www.unicornbbs.cn

而黑人的根在南非當然更是不可置疑,於是便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布林白人自稱阿非利堪人而稱黑人為“班圖人”,黑人也自稱阿非利加人而稱白人為殖民者。雙方都以非洲人自居而否認對方的非洲人資格,這也是“南非特色”之一。

2.南非黑人之間的種族矛盾。
除了“黑白矛盾”之外,南非黑人內部與白人內部的裂痕之多之深,在非洲也是少見的。在非洲被“兇殘的白鬼子”販賣到大洋彼岸受盡苦難的一億黑人中,絕大多數並不是直接被白人俘獲,而是被他們的酋長出賣給白人或“獵取”的敵對部落的黑人。南非也不例外,部族衝突與一盤散沙式的局面由來已久,尤其是那剽悍善戰的祖魯人,歷史上不僅是抵禦白人殖民者的中堅,也是其他黑人部落的剋星。就在與白人的“血河之戰”前夜,祖魯王國還剛剛在持續13年的姆菲卡尼戰亂中掃蕩了南非東部的大批部落,在該地區的94個黑人部落中的50個被毀滅或被兼併,20個逃離家鄉遠徙他方,還有些逃到開普殖民地成為白人的勞工。以至於布林人遷移來到時這些地方已人煙稀少,有虛可乘。在被白人征服後的年代裏,黑人部族間的矛盾也依然存在,尤其是祖魯人與科薩人、斯威士人間的糾紛更為突出。白人政權乘機拉此壓彼,大收漁翁之利。臭名昭著的“黑人家園”之長期存在並在此次民主進程中還能提出其利益要求,不僅僅是因為白人的陰謀詭計,也是某些黑人部落傳統勢力積極活動的結果。

除了部族間矛盾外,以民主政治為原則的現代黑人解放組織與以家長制為基礎的傳統部落勢力間也有衝突,這種衝突除了體現黑人社會內部傳統與現代化的矛盾外,隨著解放組織掌權的前景日期明朗,還逐漸具有了國家政權與部落自治傾向間矛盾的性質。最後,各黑人解放組織之問因意識形態、權力分配問題而產生的黨派利益衝突也久已存在。在南非全國性解放組織中,非國大相對溫和而具有族際主義色彩,泛非大更為激進而強調黑人民族主義,南非共作為最初從白人中起源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與前二者各有異同:他既有激進的意識形態,又主張族際主義。此外,比泛非大更激進的還有阿紮尼亞人民組織等。這些組織的群眾尤其是青年成員多在80年代曾屢有武鬥,甚至各自在其國外基地設立的集中營裏關押對方成員,言論上的互相攻擊更不在話下。

黑人中的種種衝突集中體現為非國大與因卡塔之爭。因卡塔領袖、祖魯首長布特萊齊原是非國大著名活動家,因不滿非國大的暴力抵抗戰略於70年代退出非國大另起爐灶。作為南非黑人中最大、部落傳統也最濃厚的部族,祖魯人既代表了部落時代黑人抵抗殖民化的光榮歷史,又是現代化進程中較為保守的勢力。本來在非國大前期歷史中,“祖魯精神”一直是其重要的心理資源。其首任主席杜比牧師和50年代的主席,第一個獲諾貝爾和平獎金的南非黑人領袖盧圖利都是祖魯酋長出身,非國大選擇“丁幹日”建軍也顯示了對這種資源的重視。但作為祖魯部族與誇祖魯黑人家園政治組織的因卡塔的出現,加之70年代以後非國大主要領袖曼德拉、坦博、西蘇魯等均非祖魯人,便給人以非國大與祖魯人對立的印象。白人當局利用因卡塔的保守色彩,給予暗中支持,使他成為黑人家園政治組織中唯一具有全國影響的黨。因此非國大與因卡塔的對立可以說是集中了“黑白矛盾”、黑人諸部族間矛盾、激進黨派與保中黨派的矛盾、黑人解放組織的現代潮流與部落傳統的矛盾、中央政府與黑人家園自治傾向的矛盾等諸多因素,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是難於化解的。早在民主進程開始前的80年代,雙方支持者就在祖魯人聚居的納塔爾省頻起暴力衝突。民主進程開始後,因卡塔改名因卡塔自由党並宣佈向全國各種族開放,他與非國大的衝突也很快擴大到納塔爾以外,尤其是祖魯族流動勞工集中的約翰尼斯堡等南非政治經濟中心地區。

3.南非白人之間的複雜矛盾。
南非白人中阿非利堪人與英裔白人也有宿怨。本世紀初的英布戰爭在所謂“文明的白人”間發生的戰爭中以野蠻著名,英軍大搞“三光”政策,大片地區的布林平民被關入集中營,村莊夷為焦土,2萬多布林人婦孺在集中營裏被虐待而慘死。人們至今猶有餘痛。但另一方面,英裔在種族問題上遠比阿非利堪人開明,而半個世紀以來南非一直是後者當政,並推行所謂反“英國化”政策,英、布之隙與“黑白矛盾”相交錯,使問題更加複雜化。此外南非還有有色人(混血人)、印度人等問題。在當今民族主義甚囂塵上的時代,眾多積怨極深的種族、民族與部族同處一國,時逢世紀之交的空前劇變,從種族隔離到種族開放,從事實上的一黨制(南非雖實行西方政體,但自1948年以來一直是布林人的國民黨一黨獨大)到多党民主。[6]

4.以妥協實現民族和解,建立憲政制度開創各民族的美好未來。www.unicornbbs.cn
正是這樣一個矛盾錯綜複雜的國家1990年開始啟動和平民主進程。整個世界都為南非的未來捏著一把汗。

1990年是南非政治發展史中極關鍵的一年。該年2月2日南非總統德克勒克在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聲稱:“1989年9月6日的大選使我們國家無可改變地走上了劇烈變革之路,其基礎是越來越多的南非人日益認識到,只有全體人民的代表性領袖之間通過談判達成諒解,才能保持持久的和平。舍此就會是不斷增加的暴力、緊張和衝突。這是不能接受和不符合任何人利益的。”同時,宣佈取消對非國大、泛非大和南非共產黨等組織的禁令;釋放由於參加這些組織而被關押的有關人員,部分地解除緊急狀態,撤銷對33個反對種族隔離組織的限制;無條件釋放黑人領袖曼德拉。從此,南非進入政治解決的和平民主歷史進程。至1994年4月南非舉行全民大選為止,這一進程長達4年多的時間。

1990年5月2日至4日,以曼德拉為首的非國大代表團和以德克勒克為首的南非政府代表團,在開普敦舉行了歷史上第一次正式會談。雙方就保持局勢穩定和促進和談達成共識。6月6日雙方再次舉行會談並決定建立各級聯絡機構,以制止暴力衝突。鑒於此,非國大宣佈暫停武裝鬥爭。

1991年2月到6月,南非議會著手清理種族隔離法令,先後有80多項種族主義法令被廢除,近140項立法中的種族主義內容被刪改。這些法令的取消是向廢除種族隔離制度邁出的關鍵一步。

1991年9月,舉行全國和平會議以解決暴力衝突問題;10月,舉行愛國陣線會議以統一反種族主義組織的步調。1991年l1月29日——30日,南非20個政黨在約翰尼斯堡召開制憲談判前的預備會議。白人保守黨和黑人覺醒運動所屬的阿紮尼亞人民組織沒有參加。非國大、泛非大、國民黨、因卡塔自由黨等出席了會議。會議決定於12月20日召開討論制憲問題的“民主南非大會”,並選舉了兩名南非最高法院的法官擔任“民主南非大會”的主持人;會議還決定由每個政黨派一名代表組成籌畫指導委員會。泛非大由於對會議地點和程式持有異議,第二天退出會議,並宣佈不參加12月的“民主南非大會”。

1991年12月20日——21日,第一次民主南非大會在約翰尼斯堡附近的世界貿易中心開幕,19個政黨和組織的200多名代表出席了大會。會議就制憲原則、制憲機構和過渡期限等問題交換了意見。會議最後簽署了《意向聲明》,宣佈與會政黨要為建立一個統一的南非而努力;在新國家裏,將消除種族隔離和其他形式的歧視和壓迫。會議表示要為治癒過去的分裂和創傷而努力工作,在民主價值觀的基礎上建立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會議還成立了5個工作小組,負責對制定新憲法和過渡性行政安排問題提出報告。

1992年元月,國民黨、非國大、因卡塔自由党等19方開始在“民主南非大會”的框架內進行談判,試圖通過談判解決制憲和政治過渡等問題。經過3個多月的努力,各方在一人一票、多党民主、分階段政治過渡等原則問題上取得共識,但國民黨政府和非國大在制憲機構和過渡政府等關鍵性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

3月17日,德克勒克在白人公決中獲得勝利、執政地位增強;同時,外交攻勢頻頻得手,國際處境明顯改善,因此談判立場趨於強硬。而黑人內部政見分歧很大,暴力衝突不斷。泛非大、阿紮尼亞人組織拒絕參加“民主南非大會”,使愛國統一陣線名存實亡,難以合力同政府抗衡。非國大外臨政府強大壓力,內受左右翼勢力掣肘,在談判中的迴旋餘地縮小。5月11日,工作小組就過渡政府問題達成協議。但是由於其他問題分歧過大,特別是制憲機構問題,5月中旬的第二次民主南非大會未取得任何具體成果,過渡政府問題也隨之擱淺,制憲談判陷人僵局。www.unicornbbs.cn

為加快政治談判進程,非國大、南非共產黨和南非工會大會3方聯盟決定開展3個月的群眾示威和罷工運動。6月17日,發生博伊帕通慘案,40多名黑人群眾被槍殺。非國大指責是因卡塔自由党的支持者所為,群情激債,要求政府懲治兇手,並宣佈中止同政府的談判,與另外8個組織退出“民主南非大會”。制憲談判擱淺,南非局勢驟變,非國大同政府的關係處於兩年來的最低點。8月初,群眾運動達到高潮,400多萬人參加了8月3日——4日的全國罷工,顯示了非國大的力量。此伏彼起的罷工風潮和群眾示威活動給南非經濟造成巨大損失,加劇了社會危機。

非國大還促使國際社會繼續關注南非問題,特別是促使聯合國介入南非的政治解決過程。非國大不但要求國際社會繼續對南非當局實施經濟制裁和武器禁運,而且要求國際社會對南非的政治過渡進行監督。在非國大的要求下,聯合國安理會於7月18日討論南非問題,通過765號決議,加利秘書長指派萬斯作為特別代表訪問南非,就停止暴力衝突提出建議。8月,聯合國10人觀察員小組到達南非,監督非國大組織的兩天罷工。聯合國安理會並授權緊急派遣不定數量的觀察員到南非,幫助制止暴力衝突。

9月26日,德克勒克同曼德拉舉行會晤,雙方就完成政治犯的解決、制止暴力衝突、制定新憲法和成立民族團結政府等問題,達成廣泛的諒解,為多黨制憲談判的恢復奠定了基礎。德克勒克承諾在兩年內舉行大選,3年內完成政治過渡。

非國大則同意停止群眾運動,表示願儘快成立一個由非國大和國民黨起核心作用的臨時政府。泛非大從8月開始,多次與政府官員舉行會談,討論泛非大參加制憲談判和解決暴力衝突等問題。一直抵制談判的白人右翼也發生了變化。從保守黨分裂出來的“阿非利加人民聯盟”主張參與談判,以爭取阿非利加入自治,保守黨也表示可以就阿非利加人家園問題進行談判。l1月24日,南非全國和平大會舉行會議,國民黨、非國大、因卡塔自由党等19方與會,就推進和平民主進程達成共識。26日,德克勒克表示希望南非能在1994年3月、4月舉行多種族大選,首次提出結束少數白人統治的時間表。1993年4月1日制憲談判正式恢復,包括泛非大和保守黨在內的26個政黨和組織參加。這期間,各方的矛盾和分歧仍然存在。多党談判會議於1993年7月2日正式確定1994年4月27日為大選日期,並著手討論臨時憲法草案。11月22日,臨時憲法草案提交南非議會,12月22日予以正式通過。這標誌著制憲談判終於告一段落,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1994年4月26日一29日,南非大選順利舉行,非國大獲得壓倒性勝利,曼德拉當選總統。大選後建立了一個由多種族參加的民主政權,非國大、國民黨和因卡塔自由黨組成民主團結政府。1996年12月最終簽署了正式憲法,並於1997年2月3日正式生效。新南非宣告誕生了。


--------------------------------------------------------------------------------

[1]李安山著:《南非斗士曼德拉》,第十四章“民族之矛”。

[2]晓翎:《比罪犯还残暴的南非警察》,载《国际展望》半月刊,2001年4月。

[3]王惠:《曼德拉:南非永远的精神领袖》,载《领导科学》,2001年第19期。

[4]鲁先圣:《曼德拉的顿悟》,载《思想与智慧》,2004年第9期。

[5]贺文萍:《从曼德拉到姆贝基:南非民主政治的巩固》,载《西亚非洲》双月刊,2001年第6期。

[6]秦晖:《“好望”降临好望角》,载《南非之魂曼德拉》,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8年版,第405——425页。


转贴请注明:独角兽网 www.unicornbb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