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烫伤一妙方,有缘者当珍惜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2:47:42

水火烫伤是比较常见的意外外伤。今供养大家一妙方,有缘者当珍惜!   

先说一下此方的来源。我老家有一高人,当地所谓“打师”,即有武功、医术的人。大概年轻时暴戾自负,与人挑斗,终被人挑瞎双目。故后来一般人谓“陈瞎子”,真名“陈秀鹿”还是“陈秀六”不清楚。后善根发露,性情大变,收徒授艺,众所钦敬。他去世时有一挽联云“妙手医秀江,桃李满天下”。一次,大姐陈虹岚所在的百货商场一职工被烫伤,众人慌乱之际,“陈瞎子”从容告知:“赶快啊。弄些(……下面是方法,买个关子,下面再说)。”大姐有心之人,记住了此法。他的徒弟当中,反而无人知道。后来试之,无不效验如神!但,越简单的方,常人越不相信,医院也更不相信民间的“野路子”。80年代江西花炮事故爆炸,烧伤多人,医院不胜接待。换纱布时,皮肉撕裂,痛苦万状。姐恻隐之心,要告诉医院此法,医院哪里会听!后来我姐的火疮药在当地真是很有点名气!因此姐姐每年还会记得给“陈瞎子”烧些纸感恩。现在,她学了佛,号“果德居士”。发愿把此方供养给大家。希有缘者珍惜,勿因简单而忽视!   

妙方:澄清的石灰水2份、山茶油1分,搅拌成白色油滑膏脂状。妙方即成!   

用法(以下是姐姐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1,烧伤后即用此药最好,若先已用它药,应用盐水洗掉再搽此药。   

2,前5天不用包扎,时时用干净鸡毛沾药涂患处。5天后,烧灼感消除,可包扎。换药时用盐水洗掉旧药。   

3,重度烧伤可配合内服消炎药。   

4,忌煎炒酸辣、荤腥。   

注:山茶油很多地方没有,可用菜油等植物油代替。   


效果:   

上药之后,烧灼感立马减轻。一楼说的病人中,有一在医院死了。另有一个不是这次事故中的伤者,烧伤程度差不多,采取此方迅速痊愈,不留疤痕。医院常规治疗,所费百千巨万,痛苦异常。此方所费无几而疗效神验。   

注意,轻、中度患者,单用此法既可。重度烧伤需配合医院的针剂、内服等。   

烧烫伤的处理有“五字诀”,也就是五个步骤:冲、脱、泡、盖、送。在家里用冷水冲及泡水各十五分钟表皮的温度,防止温度再向皮下组织漫延。

还有个方子:2009年第6期的《青年文摘》上有一篇《接受你感恩的心》记载了一个治疗烫伤的方法:将蚯蚓洗干净后,放在碗里,撒点白糖在它身上,蚯蚓见了白糖,就会做垂死挣扎,然后它身上的肉就会化成殷红色的水。把水涂到受伤的地方,几分钟后火辣辣的刺痛感就会消失,烫伤局部表面呈白色,有明显的白糖颗粒,但感觉是冰凉的。蚯蚓治烫伤确实有用,在农村是常用的偏方。小时还听说过买小馄饨的小贩,怕肉馅天热坏掉,会把蚯蚓肉和肉一起拌和,肉馅就不会馊了(当然那时还没有冰箱),原因就在于蚯蚓是大凉。用来治烫伤或许也是用“凉”吧!以下是一篇报导,供参考。

用蚯蚓治疗烫伤,医学原理我不懂,但事实证明,该方子取材容易,制作简单,疗效明显,我家的两个小孩就因此受益。

   湖南汝城 何从古治疗经验

  我是一名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公安干警。有一次,我在下村搞调查时,看到一户农家用一种黏糊糊的自制土方治疗小孩烫伤,我请教他们并把配方记录到了笔记本上。而就是这个民间小偏方,两次解了我家的燃眉之急。

  第一次是2001年2月,我的小外甥女不小心踢翻了一瓶刚烧开的开水,脚背被烫伤,痛得哇哇大哭。褪下鞋袜一看,整个脚背被烫得鼓起了水疱。情急之中,我想到了那个农家土方子。立即与老伴跑到菜地里挖来了蚯蚓,用清水冲洗干净之后,配上白砂糖,捣烂调和,制成一种黏稠的液体,然后用鸭毛蘸药液涂在患处。一个多星期后,涂上去厚厚的药物就像煮熟的鸡蛋壳自行脱落掉了,被烫伤的脚背看不出任何异常。

  第二次是今年春节,我们正在家用木炭火烘烤衣服,一周岁的小孙子淘气,爬上凳子一脚踏空,不偏不倚,正好摔在火盆上。尽管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抱开了他,但是,小脸上还是长出了3个大水疱。这次我们还是用同样的药方为孙子治好了烫伤。半年过去了,小孙子红红的脸蛋完好如初,没有留下任何疤痕。

  用蚯蚓治疗烫伤,医学原理我不懂,但事实证明,该方子取材容易,制作简单,疗效明显,我家的两个小孩就因此受益。

  点评:蚯蚓又名“地龙”,具有清热息风、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现在已有临床医生使用以蚯蚓为原料的外用药治疗烫伤。

  对于面积不大的轻度烫伤,可以用何从古读者的方法作为家庭处理。但注意烫伤处理的第一步应该是立即降温,将受伤的肢体浸于洁净的冷水中至少15分钟,可起到止痛和消肿的作用。然后再将上述药物涂在伤面上,用无菌纱布包好。没有无菌纱布也可暴露伤面,但要注意卫生,防止感染。另外,目前市售的紫草油、烫伤药膏、万花油等也可作为家中的常备药,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安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大面积烫伤,特别是损伤在头面、颈部等,应立即降温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