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福州择班风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6 20:16:35
福州择班风波
2005年09月08日
通讯员 吴木銮 本报记者 陈强
择校风刚过,一些家长又在想方设法给孩子择班了。他们在确定了孩子能上哪所学校之后,接下来关心的是孩子被分到哪个班,打听各个班科任教师的实力,然后找关系、托熟人,把孩子安排进同年级“最好”的班里。
开学初,福州家长心目中的“好学校”延安中学经历了一场“择班风波”。
9月1日,“泰利”台风登陆福建,获悉孩子被分到初一A班的10多名家长冒雨赶往学校找校领导理论。因为A班的班主任是副科老师,且数学教师正处于怀孕期。这些家长认为,“副科老师与学生接触时间少,怎么做好班主任工作?数学老师分娩显然会影响教学的连续性”。一位当医生的家长提出,现在病人可以选医生,家长也应该可以选教师和班主任。
当这些家长听说“校领导孩子所在的B班,语、数、英三科主科老师都是公认的优秀教师”时,心理更加不平衡。他们向校方提出了四套方案:一、既然校方说各班的师资搭配是公平的,那么对调也是公平的,B班所有教师与A班教师对换;二、B班的数学教师与A班的数学教师对换,以平衡教师的总体实力;三、分在B班的校领导子女到A班就读,以证明A班不是弱班;四、教师重新洗牌搭配后,再抽签分配到各班。
校方拒绝了家长们提出的上述方案。延安中学校长王金石说,如果满足这些家长的要求,那么其他家长也会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谁的要求都不能满足,必然打乱整个教学秩序。
王金石说,“虽然现在是就近入学,但我们还是对新生组织了考试。凭着考试成绩,我们在详细论证的基础上再进行分班。”据介绍,8月初,该校组织700多名初一新生进行了入学考试,最后测算各班学生的平均分,每个班的平均分差值不超过两分。
“老师的分组搭配方案是校领导根据强弱情况定下来的,再由各班的班主任抽签决定每组搭配去哪个班。”王金石解释说,在老师的分配上,B班并不是所谓的强班,A班也不是弱班。延安中学今年共有10个教职工子女入学,其中其他小学的教师子女8个,本校教师子女两个,并非只集中在B班,而是分散在各个班。
延安中学的“择班风波”经当地媒体披露后,引起热烈讨论。一些家长认为应增加分班的透明度,家长代表应参与分班,见证分配过程,充分享有监督权。一位学生家长建议,学校先公示教师强弱搭配后的组合方案,在大多数家长同意后,各班班主任抽签决定去哪个班,这时需要家长代表见证,确保没有暗箱操作。
对此,王金石校长认为,即便是大学教育也无法采取这种方案。如果学生可以选教师,有些班就会有100来个新生,而有些班则人数太少。这样,以中小学生的自制力,届时可能把教室变成“游乐场”。此外,向社会公示教师强弱搭配的组合方案,向社会公布所谓的“好老师”、“差老师”,有侮辱教师人格之嫌。“其实大多数所谓的好老师、差老师是学生家长们捕风捉影得到的信息。同样一个班,学生的成绩有高有低。只要是受过正规教育的老师同时再加责任心,工作成绩都不错。”王金石说。
据报道,“学生选班主任”模式一年前已见于辽宁省盘锦市辽化小学。去年秋季入学时,该校专门召开“家长择班择师大会”,拟作班主任的教师走上讲台,向学生和家长各自述职。述职后,各位家长根据对教师的了解情况,与孩子进行商量,共同拿出意见进行选择。最后,6名教师举着班级标牌在操场等候,然后,家长带着孩子站到自己挑选的教师跟前。学校规定,每个班级最多不能超过55名学生,择师最少的班级如果低于45名学生,立即撤掉班主任职务,由新的教师担任。结果,最受欢迎的教师共有56名学生报到,最少的也有50名学生报名。
此间人士认为,建立以学生家长为主的学校教育工作质量外部监督机制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可以把教师的聘用权、上岗权等部分权力“下放”给学生家长和高年级学生,特别是班主任的人选应实行“差额候选”,使学生家长有权为子女选择教师,在校内使家长和部分学生择师、择班、转班等“合法化”。
中国青年报:福州择班风波 周欣宇:“恶俗”风波(中国青年报 2007-10-31) 周欣宇:“恶俗”风波(中国青年报 2007-10-31) “卖身救母”风波之后(中国青年报 2005-11-23) 张伟:作曲大奖风波调查(中国青年报 2008-2-20) 桂杰:秀水街封摊风波(中国青年报 2009-2-16) 田国垒:《新世纪周刊》“双胞胎”风波(中国青年报 2010-1-6) 中国青年报——福州:可能遭遇最淡的黄金周 福州全面清查反测速设备(中国青年报 2005-11-1) 梁子民 毕文昌:从大学的门票风波说起(中国青年报 2007-7-18) 陈强:中石油福建分公司工龄风波调查(中国青年报 2009-4-16) 张鹏:兰州公交停运风波拷问公交改革(中国青年报 2010-3-19) 叶铁桥 来扬:谷歌退出风波,中资方为何失声(中国青年报 2010-4-2) 福州8000车辆被淹 “打包维修”惹争议——中国青年报(2005-10-14) 福州“糊涂案”重审宣判 受害人家属认为真相未明(中国青年报 2001-4-4) 涂超华:福州限价房销售限制了谁(中国青年报 2007-7-24) 涂超华:福州经济适用房公示现疑云(中国青年报 2007-9-19) 涂超华:福州房管局称“身份证疑问”是录入错误(中国青年报 2007-9-21) 涂超华:福州个体户营业执照年检时被强征社团会费(中国青年报 2008-7-14) 福州水价听证会消费者代表产生程序遭质疑(中国青年报 2009-12-25) 福州水价调整听证会在质疑声中举行(中国青年报 2010-1-6) 陈强:福州投资千万的小学使用一年半就搬了(中国青年报 2010-1-27) 张伟:巨额奖金能否退还?——《作曲大奖风波调查》后续(中国青年报 2008-3-26) 涂超华:福州公布经济适用房中签复核名单 少了100多人(中国青年报 2007-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