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的全球化》全球化怎样改变我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20:19:35
申 度

2006年11月24日10:12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全球化”无疑是近二十年来最为“炙手可热”的词汇之一。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全球化正在成为世界范围内无法回避、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而且,这种趋势随着现代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会以更加惊人的速度扩散与蔓延。
美国马里兰大学著名社会学家乔治·里茨尔是全球化研究专家。1993年,他以《社会的麦当劳化》阐述了“麦当劳化”这一全球化的极端案例,该书立即成为畅销书。1999年,他进一步撰写了《虚无的全球化》。无疑,该书对我们充分认识全球化的本质和价值是有一定帮助的。
在这部著作中,里茨尔教授提出了两种全球化的观念。一是虚无的全球化,二是实在的全球化。他将“虚无”的全球化现象定义为:一般是由集中创立并控制的、比较而言缺少独特的实质性内容的一种社会形式。我们常见的麦当劳快餐店即属此类。而“实在”的全球化现象,一般是由本地创立并控制的、并且比较而言富有独特的实质性内容的一种社会形式。如本地的小餐馆。
这种区分的意义何在?作者认为,虚无的全球化要比实在的全球化更具有统合的张力。他举了一个例子: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信用卡实际上就是一种典型的虚无全球化产品。一张小小的信用卡折射了现代金融经济的全部运作内容。我们在用信用卡消费时,几乎很少问及这种消费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究竟在哪。而事实上,信用与金融的结合、货币与期权的嫁接在这张小小的信用卡中得到了全部的体现,这就是全球化的威力所在。在我们日常消费行为中,全球化已经将自己深深浸入人们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中,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扩张和“控制”。
在“虚无全球化”这个概念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增长全球化”的概念。“虚无全球化”的扩张本质带来了“增长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作者把资本主义、美国化和麦当劳化,看成是“增长全球化”的3个组成部分和主要的推动力量。特别是美国的公司,为实现日益增长的利润的需要,以及实施不断增强的文化霸权的需要,都是“增长全球化”的核心推动力。美国的公司为了赢利而咄咄逼人地出口商品,作为整体的这个国家,也同样咄咄逼人地输出它的思想、“合理化”模式等,以获取压倒其他国家的霸权。作者提醒读者,要特别关注美国正在向世界其他地区输出的各种各样的消费产品和体系,以及它们正在改变人们消费什么、怎样消费的种种方式。这些鲜明犀利、一针见血的观点,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学者,是难能可贵的。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不一概反对全球化。他特别强调要深入认识全球化扩张的模式,也就是说,我们要看到全球化是怎样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身边的世界,包括我们自己的。这种上升到哲学高度的认识,能够加深对我们自身“存在”的理解,具有相对高远的意义。全球化的背后是什么?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全面变革和转化。与了解这种变革和转化为什么发生相比,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这种发生怎样改变了我们。如果我们连这一点都懵懂不知所以,那将是非常危险的。我们不仅要知道自己已经被改变,而且更要知道自己如何被改变。拒绝改变自然不足取,但随波逐流更不是正确的态度。在改变中校正轨道,在变革中把准方向,那才是最明智之举。
比如,少林寺正在被改变,关于少林寺的改变也颇有争议。但如果把少林寺的改变放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我们以往看问题的方式就显得稚嫩了。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是不是一种全球化?显然,这种改变是必然的。重要的不是这种改变,重要的是少林寺的改变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命力和活力的路径。全球化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文化保护的视角,从这个视角来审视,“如何改变”往往比“要不要改变”来得更有价值、更有建设性。乔治·里茨尔的《虚无的全球化》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两种全球化”的基本概念,更重要的是还教会我们如何思考,如何判断,如何在现象碎片背后寻找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