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妻,还真是不可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7:43:20
朋友妻,还真是不可欺。
体制外
本月1-5号连续休息了5天,“漫漫长假”啊。本来是休息4天的,最后领导关照,第4天的晚上我正教Mary中文的时候,他电话我说:“如果手头没紧急的事情,明天也不要来了”,于是就意外的多休了一天,惬意。
1-2号是周六日,再次招待了来京游玩的保定故旧和他的太太。上次见面是端午节的时候(请参见博文《保定游记》)上上次见面是去年7月底,也就是奥运前夕,也是他们来京游玩我做的“地陪”。
这次在北京接待他们,给我的感觉是这个朋友的太太怎么每多见一次印象就差一次呢?
首先,此太太脾气很大而且自私了得。
她脾气大是我早就知道的——大学时代我就告诉这个朋友:“你完了”,但是脾气大加上自私就格外的可怕。从见面一开始这位就不停的训斥她老公。我们开着车去宜家,一路上她先是说:“你开开空调行吗?!多热啊!”,她老公开了空调,没三分钟她就说:“开一档!吹死我了!”她老公开了一档。过了一会儿她说:“你别晃来晃去总踩刹车不行吗?!我想吐!”她老公说:“这是在北京,车多路况不熟,没办法...”。以至于我不知道是因为我这个朋友属于找抽型——同样的问题总是重犯,还是他太太属于抽人型——同样的小事总是发飙,因为同样关于空调没开开了太冷和方向摆动总踩刹车的问题两天中被多次当作现行而遭到此太太的猛烈批判。更让我奇怪的是,天热不热不是以温度计为参考的,是以他太太的感觉为参考的。星期六,快要下雨了,天气极度闷热,我们的另一个朋友穿着休闲西装配短裤和赤足配loafer的混搭,说实在的这种穿法,尤其上装,是必须处在空调环境里才行的,结果呢在车里把我们热个贼死,这位朋友太太也没说个“开开空调啊!”。看来是她自己那会儿觉得犯困怕吹着。
在东方广场里也是,说她老公自私,就喜欢看自己喜欢的,不陪着她去看。其实她是着急给自己看化妆品和给自己的侄子买玩具。这两个东西做老公的肯定是没兴趣的,其实不存在谁自私不自私的问题,难道强拉着你老公去陪你买东西你不显得自私吗?于是在我斡旋下,双方决定各自看各自的,最后汇合。
其次,此太太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照进现实”。
朋友的这位太太大人是典型的calling-kettle-black型。一方面在宜家地下停车场她能把一个矿泉水瓶随手扔出车外,一方面她能津津有味的和你反复“分享”她在西方某地读研那两年从当地人身上看到的亮点;一方面他老公走快几步她就能大喝道:“XXX你给我慢点儿!你抢死啊你!!”并招来众人侧目,另一方面她又指责她老公“公共场合没素质”,说:“你在这么没素质看我怎么收拾你!”;一方面自己说话分贝高的能绕梁三日,另一方面说她老公不适合在大城市生活,因为“喧哗”。她训了她老公两天,我汗流浃背了两天。以至于另外那位朋友悄悄问我:“他俩平时也这样?XXX就能受的了他老婆这么对他?他们之间我怎么看不出一点儿夫妻恩爱啊?!”我说“估计一个受虐型和一个虐待型,两个人也许自己反倒觉得很match呢”。
这次见到他们,也让我发现了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人们消费理念的不同。
比如我这位朋友是一个喜欢玩石头——玉石和水晶——和木头的人。家里最近装修“豪宅”,他如数家珍的告诉我买了一尊红豆杉的观音造像又买了一个黄金樟的茶海,还搞到一个玉化树的摆件...。各个都在万元以上;上次来京去潘家园他们夫妇各买了一条手链就共计花出去小一万块,这次去小营玉石市场,又差点儿买到一个价值万元以上的镯子(最后因为价格没谈拢而失败)。而且,去年来京,我陪着去东方广场,这个朋友买了万元雷达一块儿。总之,让我觉得完全是高消费族群啊。
可是呢,我发现,每次要去东方广场基本都是为了看表,别的东西都“没有满意的”。这次也不例外。朋友的老婆去SaSa买廉价化妆品的同时朋友拉着我去看表。他说上次那块雷达被他收藏了。我告诉他万元级别的表是不值得收藏的,完全不具备保值性。听他开口雷达欧米茄,闭口浪琴劳力士,我就知道他其实对表知之甚少。于是我这个同样知之甚少的人带他去观摩了积嘉、江诗丹顿和伯爵的专卖店。然后又建议他不要在表行问人家过于外行的话,基本常识还是自己私下了解为好,否则人家没法回答你只能逗你玩了。看了这几个店,他才大彻大悟,知道自己想买块收藏级的表仍是“同志尚需努力”啊。
说道消费意识的不同,次日我体会更深刻。因为我们到了奥特莱斯。他和他太太各自花150元斩获了自己心仪的包——他的卡包和他太太的手袋。而且朋友表示他们对“穿带的东西”不是很在乎品牌,甚至不在乎真假。“60块的The North Face照样穿的挺好不是?衣服穿两年就完蛋了,不想玉石木头越放越有价值”朋友说到。这次轮到我大彻大悟了,为啥在东方广场除了表别的都“看不上”了,原来是别的东西相对于他们的消费习惯都显得太贵了。我这个朋友压根不知道Prada,也没听说过那个名剧《穿普拉达的女魔头》;他太太虽然知道并“饶有兴致”的转了奥特莱斯的Euro Mode国外高档品专区,但是如我猜到的她100%不会购买的。
就我个人的分析是,一线品牌在二三线城市也许目前认知度还不是很高,销售分布更是盲区。不认识Prada的人大有人在,所以你就是买了用了,也不大能得到“艳羡”的目光和“认同”的嘉许——奢侈性消费的结果却是寒酸的。而且由于财力毕竟普遍有限而且物资不是那么丰富,人们的兴趣更容易集中在可保值增值的投资型物件上,或者说“收藏”上,对于设计别致、做工精致、品牌知名和功能丰富但不“经久耐用”且用料“一般”的东西兴趣仍然不大。
他们在的两天,我特意准备了两个早午餐预案,西式的多种面包、红/白葡萄酒、意式风干肉、萨拉米、烟熏三文鱼、莫扎里拉芝士和罗马生菜沙拉等——和中式的拉面及卤蛋,不过显然中式set brunch更合他们胃口——尤其对于我那位在必胜客吃披萨竟然跟服务员要筷子的老朋友来说。
Anyway,两天的小住结束了,我也如释重负。我发现大家大学毕业后8年,差异已经太大,有的时候我甚至在想“这个喜欢古物嗜好品茗对党愚忠情感麻木的家伙是我大学时代很欣赏的那位好友吗?”。当然,答案仍是肯定的,但是答案停留在了大学时代罢了。
而他太太更让我知道,“素质”这两个字不是在高素质地区呆过就算是“带回来”了。素质这两个字多少是来自一个人从小被塑造的修为和后天持续的影响——她从小修为不够,后天喝了两天洋墨水就又回到了保定那个小地方继续接受小市民习气的毒害,更糟的是,因为人们出于种种原因这一捧她,她反倒不知道自己正在被小市民习气毒害了,真的以为自己代表了洋务派了,也真的以为自己出淤泥而不染了。
这次接待活动也让我总结出二三线城市的人很容易出现在“格调”上与国际化都市不太匹配的地方(希望二三线城市的读者不要太介意我的言辞,而且我也知道这更多的是生活大环境造成的):
1)没有秩序感。比如不按标线等车,不按顺序排队,乱扔垃圾。
2)确实爱喧哗,说起“咱家那点儿事儿”十分旁若无人。
3)脾气比原住民还大。也许是自己的错,却听不得别人的批评,尤其当地人的批评。
4)爱提“非分”的要求,认为凡事皆可变通。尤其是在地方上自认为有点儿头脸有点儿关系和有点儿钱的人,这也许是种习惯。比如去年这位朋友在一个表行里看了一块表竟然提出想带着这块表到对面的店里去和另一块做比较,工作人员和我都顿时汗颜。
5)喜欢说大话。很明显,生活圈子越小的人越容易产生自我膨胀感,越以为自己快触到天了。
其实上述这些方面,只要先观察,再行动,都是可以很好应对的。当然,当然,当然,国际大都市也不是都是文明人,但是相对来说收到的约束和自我约束会多那么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