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上市是日全食还是极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06:36:27
中国建筑上市是日全食还是极夜?崔宇

等待了一年之后,中国建筑今日终于进入了网上申购的程序。其超过400亿元的融资规模以及高达51倍的发行市盈率,让投资者不免心生余悸,甚至担心其成为中石油第二:既在高位套住在二级市场买入的投资者又给股市带来扩容压力从而向下拖累股指。

从短期来看,这种担忧或许不会成为现实。对于中国股市来说,中国建筑的上市或许只是一次短暂的日全食,不会立即将股市拉入漫漫极夜,至少不是压倒股市的最后一棵稻草或者是替罪羊。监管部门自然也不愿意这种事情发生,因为要确保重启大盘股IPO的成功来证明监管部门控制IPO节奏的成功。

但从中长期来看,大盘股的高调上市也意味着是股市实质利空的开始,中国股市已经进入了风险高发期。而且,如果承认中国股市仍然是资金推动型的政策市,那么就更要密切关注政策层面和资金层面的微妙变化,而不是所谓的基本面。

之所以说中国建筑上市只是日全食,从这两天中国股市的走势中可见一斑。昨日,沪综指下跌1.65%,深成指下跌1.52%,这也是7月以来两市的最大单日跌幅,而且两市共有1300家个股下跌,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建筑要于今日开始网上申购,从而引发了资金流出打新股。而今日沪深两市在中石油和中石化等大盘股的拉动下展开了反攻,其中沪市上涨了2.6%,接近了3300点整数关口,中石化甚至以涨停报收。这也印证了监管部门的呵护之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央行在昨日减少了资金回笼力度,从而向市场释放了700亿元的流动性。

其实,大盘股的发行并不必然将股市引入下行通道,因为股市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2007年9、10月间,A股市场迎来了三个大象级别的IPO,分别是募资580.5亿元的建设银行、募资665.82亿元的中国神华和募资668亿元的中石油,这三家公司也是中国A股历史上IPO融资规模的前三甲。它们的接连上市与2007年10月份开始的股市下跌,在时间上似乎具有一定的同步性,但其实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因为从2006年以来,每次大盘股发行时市场都有这种担心,但股市还是继续扶摇直上。作为资金推动型的中国股市,并不担心供给层面的市场扩容,最担心的是需求层面的资金是否充裕。而且,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存在资产泡沫的时期,资本品的需求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具有正斜率,越是加大供给资产价格就会越高,这主要是投机需求过于旺盛导致的,因为人们迫切需要炒作的对象。

因此,2007年伴随建设银行、中国神华和中石油上市而来的股市暴跌,其实是反映了股市投机需求的减弱,而这种减弱与大盘股发行并无太多直接关系,更多的是市场对于当时大盘蓝筹股高市盈率的担忧,以及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最终带来的资金压力。

对于目前的中国股市来说,短期内股市似乎还不至于因为中国建筑的上市而暴跌。从政策层面来看,尽管目前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引发了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的担忧,但央行表示依然要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温家宝总理也强调现实的通胀和预期的通胀毕竟是两回事,可以对通胀做好准备,但不能依据这一预期来改变政策。而且,资金面也十分充裕。上周新增开户数达到了50万户,创下2008年1月以来的新高;上周新基金开户数也达到91132户,也创下近17个月以来的新高。

尽管如此,但中长期来看中国股市还是一个危险的“避暑胜地”。这是因为股市尽管有泡沫的成分,但不能与实体经济偏差太远,否则所谓的概念和预期就没有生存的土壤。中国股市似乎不是实体经济“晴雨表”而只是“雨表”,即股市回升不意味着实体经济的复苏,但股市下跌一定意味着实体经济的下滑。对于股民来说,要学会“与狼共舞”,在经历了中国建筑上市这个日全食小插曲后整理心情和智慧。如果实体经济与股市继续脱钩,就要准备好迎接下一个泡沫破裂后的“极夜”。

(本文作者崔宇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个人观点。您可以写信至yu.cui#dowjones.com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