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的网络社会化媒体使用-南方报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22:01:01
传统媒体的网络社会化媒体使用2009-06-25 10:45   南方传媒研究

闵大洪
 

 

 

http://blog.voc.com.cn/mindahong

□闵大洪

题目有点绕嘴,但却是老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碰到的又一个新问题。

“Social Media”是近两年来很火的一个概念,被翻译成“社会化媒体”或 “社交媒体”。它的出现是与互联网进入Web2.0阶段后的重要应用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意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会化网络服务)密切相关的。网络社会化媒体能够给与用户极大参与空间,不仅能够满足网民个人基础资料存放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用户“被人发现”和“受到崇拜”的心理感受需求,能够满足用户“关系建立”和“发挥影响”的需求。

从宏观的角度看,具体的形态包括博客及微博客(如国外的 Twitter等;国内的饭否网等)、维基(如国外的 Wiki等;国内的互动百科、百度百科等)、图片分享(如国外的 Flickr等)、播客及视频分享(如国外 YouTube等、国内的土豆网、优酷网等)、论坛(如国内的天涯、凯迪等)、社交网络(国外的MySpace、Facebook等;国内的开心网、校内网等)和网络社区(如国内的猫扑等)等。

年轻一代是互联网使用群体中的主力军,他们也是任何网上新应用的弄潮儿,尤其是 80后,90后。如今,年轻一代对社会化媒体的使用着了迷,花了大把大把的时间乐此不疲。传播学者栾轶玫写道:“我的朋友小 F在facebook上拥有 400个朋友,基本上都是未谋面的。他每天要花在这些朋 198 友身上4个半小时,用以看他们的最新动作、消息之类的。时不时地被朋友‘触’一下,也要时不时地‘触’朋友一下。我的学生MC是个老豆瓣迷,,或者集体做个什么事情。”

今天,互联网的作用活跃在所有的领域,即使是搞政治都不能不重视社会化媒体的使用。人们最津津乐道的是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时Facebook、Twitter、YouTube、Flickr等社会化媒体的胜利。无数选民利用文字、图片和视频形式在这些网站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体验。奥巴马当选正是因为他深谙此道、纯熟运用,而他的竞争对手麦凯恩连电子邮件还不会使用。

从 5月 1日起,白宫网站将其上信息同步发送到 Facebook和MySpace。白宫进军社交网站的效果十分惊人,1天内,Facebook已有超过 10万名网民加入成为“粉丝”,在 MySpace上也有超过 1.3万名网民加入成为白宫的“朋友”。另外有2.3万名网民注册成为白宫Twitter博客的“追随者”。 可见互联网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应用对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和彼此沟通的方式和手段,产生了何等的影响。

今年以来,美国几家百年以上的老报已停印印刷版,但仍保留了网络版,以表示自己的生命仍在延续。更值得关注的是,如今,不少著名国际媒体紧随互联网的发展步伐,普遍使用社会化媒体等新应用,进军MySpace、Facebook、YouTube、Flickr、Twitter等网站正成为一股新的态势,目的就是抓住年轻的受众群体。走在最前面的媒体,如《华尔街日报》于 5月 13日甚至已向员工发布新编“职业行为规范”,其中重点介绍了网站的使用指南,并指出在社交网站的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当我们购买计算机时,首先遇到的一个关键词是“标配”(标准配置)。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其“标配”是不断升级和扩大的。网站的“标配”也是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而升级和扩大。如论坛、新闻跟贴等先成为网站的“标配”,随后博客、播客、RSS等又成为网站的“标配”,眼下社会化媒体应用又成为网站新的“标配”——看来中国新闻媒体网站很快也会有一番新动作了。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主任)